第6章 第361章 殿前太尉
字数:4820 加入书签
高俅听出弦外之音,但不敢动问,只是面情惋惜道:“微臣只想王爷统兵天下,巩固国威,安泰社稷,加强民生!”
蓟王略微摇头道:“父王毕生劳心劳力,现在缓和下来,竟觉性情疏懒了下来,移情武学中,只想深悟大法,感怀天地!”
高俅急忙抬手道:“微臣恭祝王爷悟通大道,法力无边!”
蓟王点头道:“想不到天子性喜书画,擅爱诗词,于政事上有些疏懒。朝中一切事体,你须俱细知悉,告知本王,知道了吗?”
高俅答言:“微臣谨遵王命!”
蓟王微笑点头道:“本王看你有如此成果,善知事体,也是欣慰。你好生回去,自行勤瑾职事吧!”
高俅躬身道:“微臣谨记王爷尊言,定会尽忠职守,鞠躬尽瘁。微臣告退,定会常来敬拜王爷尊颜,聆听王爷教诲!”
蓟王摆手道:“路途遥远,不必常来!”高俅答个“是”字,恭敬退出院子。刚即出院,面上浮起得意之色,心头窃喜难说。蓟王继续弹子走棋。
东京城,皇宫宝殿紫宸殿上,文武百官锦衣堂皇,持节站立,两班齐整,直待天子驾座。
果然凤阁龙楼,有祥云瑞气;旌旗微展,剑戟挺立。皇家威严浓,朝廷气泛足。
高俅官衣衬体,面色浮动喜色,站在文武大臣居后之位,双目紧盯高殿龙位,心浮意动,暗中得意。
净鞭三响,文武齐候,殿上高宣:“皇上驾到!”果见天香影里,珍珠卷帘,黄金殿金舆现出,凤羽扇开,天子玉簪珠履,锦绣龙袍走了出来,御驾扶座。
两班文武齐齐下跪,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天子凤目龙颜,十分尊荣,抬手道:“众爱卿平身!”两班文武续呼:“谢皇上!”齐齐起身。
高俅睃眼看去,皇上龙眉凤目,面目美好;面容淡笑含威,双目扫视众臣,十分仪容姿态,高高在上。
当有殿官宣旨:“目今天下隆昌,万事和泰,惟天都之外,生不法乱民,无视纲纪,聚练兵马,以扰国之法度,恐养之成患,务须清除。朕膺昊天之眷命,今擢高俅升任殿前督太尉一职,身总军政,参谋军事,务须恪尽职守,安泰社稷。即日重整京都军务,勤练禁军;严申军令,挑选良将,筹备战马军械,养足士气,可出天都剿除法外之民,保国安民,令军民和合,显天威之无穷。高俅上前领命!”
高俅躬身走出,在殿前跪下,口呼:“皇天眷命,统驭万方。臣高俅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定当恪尽职守,勤谨至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嗯!”天子颔首,颇为满意。殿官捧下符印,高俅双手接了,再拜叩头。众百官面面相觑,脸色颇为讶异,面有难色,直面面相觑,心下不解,但丝毫不敢言语,心下各自盘算。
高俅再声言几句,起身侍立,心里激颤抖动,却双手平稳,紧紧抓着符印在手,觉天下虽大,双脚尽可横跨苍穹了。自此荣华富贵,观赏玩乐,自可百尺竿头更上一步。
殿头官接着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自有人出班奏事,高俅虽是表情自然,专注在朝,却心下起伏难说,心痒难耐。
好不容易挨到退朝回府,高俅一人坐在深屋里面,手捧金黄符印,哈哈大笑。不时起身手舞足蹈,得意满怀。想自此金殿站前,人前威风,陪伴天子,享用不尽了。
又想起从前浮浪街头,吃喝耍骗,真是人微言轻,身穷身贱。吃了上顿不饱下顿,看了女人空咽垂涎;受人白眼,被人辱骂,甚至还遭**脚,被官府发配。
“唉------”高俅长叹一声,双目放光,双手负背,嘴角蠕动,“呵呵,如今我高俅------”走向屋门开处,放眼一望,方觉天光放亮,身轻体泰了------
这日,高俅官衣风采,披袄穿铠,骑着高头大马,受一众大小兵将簇拥,身后兵马整齐,旌旗招展,齐步走出神武门,到御校场来。成千上万的兵士披甲顶盔,枪戈林立;纷纷走动,百姓观看。
到了校场,已是大队摆列,兵马阵严。各色兵旗招展,到处兵将等候。虽是人多,却鸦雀无声,静静悄悄,偶然战马攒蹄,仰颈长嘶。居中将台上竖着一枝冲霄拔地的黄漆旗竿,上有一面杏黄旗;又一枝红旗竿,比那黄的短得一半,上有一面红旗,大大书着一个“帅”字,都随风荡漾。
台上许多军官,全装盔甲,立着看守。那架子上许多鲜明杂色令旗,又有乐器金鼓。台下如意顶帐篷内,端坐着掌旗鼓的兵部尚书,旁边无数人伺候着。
中间一条黄土甬道,从龙墀起,望过去杳杳茫茫的,直接到照墙边。照墙上好似彩画着五云捧日。那时太阳离地,晓雾尽散。教场里十来万大军,毫不挨挤。
只说不尽那族旗耀日,剑戟如林。
众将簇拥高俅到将台上坐了,看着校场大军,将官喝叫“开操”。只见有人捧着令旗、令箭,站在将台上挥舞。将台下一连三个号炮响,鼓角齐鸣,两旁十八座营门大开,马队当先,徐徐而出;到了界限,一声鸣金,齐齐的收住。
又是三通鼓罢,将台上黄旗招飐,马军队站在第一层;红旗招飐,大炮鸟枪队站在第二层;蓝旗招飐,弓弩队站在第三层;黑旗招飐,刀牌队站在第四层;白旗招飐,长枪队站在第五层。
十来万兵马共作五层,旌旗飘动。那阵的后面又有许多大纛,都是各营压阵的大将,齐对殿上立着,只等号令下来。只见那黄旗忽地分开,那些马军队泼刺刺分头撤去,绕着抄到大阵后面去了,露出大炮鸟枪来;一声号炮,红旗往下一压,阵后战鼓催动,阵前枪炮齐发。那一片声响,好一似地裂山崩。
只看得高俅点头欣喜,意气勃发。又是号炮响,将官令旗摆动,马军步兵俱各变阵,和着鸣金之声,望着令旗变动,呼呼喝喝,冲杀练阵,刺枪抛矛。
马兵队乱蹄奔撒,长枪飞刺;骑士队弓箭齐发,有如箭雨;步兵队铁牌滚刀,勇猛彪悍。再加旌旗招展,金鸣鼓响,端的兵威强烈,士气鼎盛。看得高俅哈哈大喜,拍手声赞。两旁将领急忙声和,附和夸赞,对高俅抛以媚眼,纷纷表示:“兵威鼎盛如此,阵势严整这般,都是全得太尉训兵有方,整饬有序,亦连我等众将也受诲颇多,大开眼界!”“太尉真是大有将帅之风,今日只是抽调小半军兵来练就有如此气势,日后练那满城兵马,迎上皇观阅,定会龙颜大悦,满意嘉许!”“别说这十万亲兵了,太尉大才,就是统帅百万军兵,也不在话下!”“对啊,末将对太尉佩服至极,马首是瞻!”
“呵呵------”高俅心花怒放,摆手谦虚道,“如此成果,都是众将训兵有方,练兵有能,高某定要奏过圣上,嘉赏众将!”
一众将领急忙拱手言谢:“多谢太尉!”
个把时辰,看完兵马操练,众军齐退,排列两边。高俅对身旁一将言道:“前日挑选了不少熟通武艺,懂得战阵者三十余人,即刻擂鼓比武,胜者各自擢升。”
那将官答声:“是!”令旗摆动,喝声:“比武开始!”鼓点砸落,号声吹响,两边阵势里奔出三十余骑来,皆来高台下对高俅声喏已了,各自到阔地上两两相对,随着大鼓击落,众马奔蹄,木质的兵器开始交击,比武激烈。
呼喝声中,不时有人落马,有裁判人划定输赢者,记上名来,呈给高俅。高俅看了,于中指其“杨志”二字道:“此乃五侯杨令公嫡系子孙,三代将门之后,名唤青面兽杨志,乃关西大汉,听说武艺了得,勇猛异常,更是身怀大志,要报效国家,前日去本太尉府毛遂自荐。虽毫无兵职,闲散单身,但本太尉是爱才之人,就叫他暂来兵营居住,今日乘势叫他演试武艺,叫众人看了,如若果真有才,破格录用,以可做军中榜样,鼓舞士气。”
众人都道甚是,称赞太尉深具爱才之心,唯才是用,是众将学习的榜样。当有台上令官喝叫杨志上前参见,场中一人听得喝叫其名,打马出众,上前参见,跪地口呼道:“小人杨志参见太尉!”
高俅颔首,看这杨志: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相貌威武,口鼻正直。双目炯炯放光,两臂壮实有力。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色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挎着把祖传锋锐的杨家宝刀,提着条长木细杆枪。
高俅看这青面兽杨志身貌形段果真不是普通的人,定是常练武艺之人,心中早就踌躇如此大汉如若果真武艺出众,定可寻他做一差事,便是前日在天子面前应承一下一件重要事体——乃青州慕容知府和济南曾头市两处筹集珍玩宝物,要运上京都来呈献给圣上的,十分紧要,非常重大,但谨防路上有人劫夺,强人谋取,因此须得神不知鬼不觉地巧妙运送,暗暗搬来。
只苦于没有武艺精强者当场护送,因此一再耽搁。前日高俅看见杨志,当面看他演练一通刀法,便起了心意,只是不知他实战如何,需要当众考验,因此便叫他来到兵营,等候勘试。
高俅“嗯”的一声,高声道:“青面兽杨志,本太尉念你是三代将门之后,揣怀报效之志,辅国之心,只可惜流落关西,不得伸展,空负一身高强武艺。可巧本太尉是爱才之人,又兼唯才是用,唯才是举,不论出生贵贱,不拘身任何职,只要你杨志果具真才实学,本太尉定会擢录升赏,才堪大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