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县主府的生活

字数:3944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二月十二花朝节,皇上选了今天我生辰的日子,命我搬入修葺一新的县主府。

    进宫谢恩,又在师姐的帮助下接待道贺的人群,等曲终人散,我终于可以和妹妹好好逛逛这所五进大院了。

    师父在我的再三请求下,住在前院,不过他平日不是在济世堂就是跑到农庄看药田。我和惜玉住在二进和三进院子里,四进是花园,五进靠后门是下人住所,平时采买物资都从后院门进来。

    我的院子名春晖院,出自: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惜玉的叫木兰院,出处是李白的:为草当做兰,为木当做松。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

    正值春天,百花齐放,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和惜玉坐在春晖院的秋千上,晃晃悠悠的,我们都不说话,享受着春日阳光的沐浴,无处安放的心啊,终于找到停歇的港湾。

    早上洗漱后,惜春和我一起围着花园跑两圈,打打五段锦,换了衣服到前厅同师父吃早饭;饭后到花厅听管事的汇报府里事务,处理好后,我们携手慢慢的走回后院,逛逛花园,回房中她作画,我看书,或一起绣绣花。午饭过后个回房小憩一会儿,下午种种花,种种菜,和丫鬟们整理整理药材。晚上睡不着时,我们一床聊聊天。

    有兴趣了我们一起出门到街上逛一逛,书坊,银楼,戏园子逛了个遍,大大小小的酒楼,茶馆我们也尝了个遍,白果吃得多了,厨艺大有进展。

    一日,惜玉说:“姐姐,琏二嫂子上次送来的野菜团子怪好吃的,我们到山庄住几日,自己采野菜烧了吃岂不更香。”

    “把老太太和贾府的姐妹们都邀请上,老太太最近一直心情不好,我们一起陪老太太散散心。”我说。惜春的字写得极好,下帖子的事就交给她了。隔日姐妹们都回说会来,老太太那里带着宝玉一起。凤姐姐才生了个大胖小子,正坐月子,不过迎春姐姐会带着巧姐一起过来。

    我算了算迎春,巧姐,探春,宝钗,我,惜春,老太太,加上宝玉,大大小小的丫鬟,要十几辆车才能坐下。因多了个宝玉,我让人给师兄去了信,邀请他一起,也可陪陪宝玉。

    几日后,约在城门的众人浩浩荡荡朝郊外农庄而去。

    到了山庄,青伯和碧云早带着一干下人候着了,见礼后恭敬的请贾母到房中歇息。各人房间分配好,庄子的下人帮着丫鬟们收拾东西,打水洗漱。我转到厨房吩咐加几个野菜,野味。袁嬷嬷看着做菜,尚嬷嬷陪贾母叙话。

    快午时,前边来报诚王世子来访,贾母和我出门迎接,宝玉跟在身后。

    午宴摆在大厅,世子和宝玉单设一桌,用屏风隔开。主子们开了一大桌,丫鬟侧厅开了三桌。席间,宝玉几次要到贾母身边坐,被袁嬷嬷阻止了,不过有个俊逸非凡的世子陪着吃饭,宝玉转眼又高兴起来,席间世子过来敬贾母酒,迎春探春都慌得低下头,唯独宝钗眼睛发光的看着世子,世子也不理会,敬了酒就回桌坐下了。

    碧云现在是山庄女管事的,和她婆婆带着儿子住在这里,林家强隔几日从济世堂回来。

    饭后,吩咐碧云等老太太午睡起来,带大家到附近转转,周围颇有几处值得一看的美景,庄子后面是一大片的果园,如今桃花,梨花都开得正艳,转过桃林是一大片草地,草地边上几个相连的池塘,可以钓鱼也可以放风筝。果园后是一座大山,山上经过这几年的修建,铺了青石板的路,隔几百米还有风雨亭可以歇息,春日山上野花烂漫,偶有小动物出没,对于成日关在后院的人来说,也是绝妙景色了。

    雪雁和几个丫鬟把送给学堂的东西整理出来,唤几个身强力壮的婆子抬到二门,由小厮搬到门口马车上。我和惜春骑着各自的马,准备往学堂去看看学生们,雪雁和白芍也牵着马跟在身后。

    “林妹妹等等我。”宝玉从门后跑来,“你们到哪里玩,我也要去。”

    “你不是要陪世子吗?我们给学堂送了东西就回来,下午老太太到桃林看桃花,你和老太太一起吧。”我说道。

    宝玉一听学堂二字,来了兴趣:“是你们庄子办的免费学堂吗,听说还有女子学堂,我也要去看看。”

    宝玉赖着要去,我只好请世子一起,正要去请,师兄牵着一匹黑马走了过来,宝钗带着丫头莺儿也随后来了。既然都想去那就走吧,宝钗和莺儿不会骑马,由雪雁和白芍带着,我们扬鞭向学堂而去。

    到了学堂我把缰绳递给雪雁,大步向女子学堂走去,进了宽阔的院子,只听的一女子似水如歌的声音正抑扬顿挫的朗诵着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

    我靠着柱子,侧耳倾听,蔡大家偶一抬头,看见我,竹板拍了一下书案道:“休息一会儿,佳玉县主来看大家了。”

    蔡大家去年冬天来京城,和书商商议诗集出版一事,当时住在客栈,我邀请她到林宅暂住,她却不肯。后来和我一起到温泉山庄住了几日,又了解到我办了女子学堂,她喜欢这里淳朴的民风,遂住了下来,每日到学堂教书育人,住在学堂后一所小小的院落里。

    识字班的小姑娘们纷纷跑过来,围着我叽叽喳喳,“县主姐姐,你好久不来,我可想你了”,“姐姐我会写好多字了”,“姐姐我娘说等你来请你到家里吃饭”,“林姐姐,我姐姐说她绣了个荷包要送给你”,“县主姐姐我家母狗生了一窝小狗,下学了我带你去看看。”

    我看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一一笑着回应,摸摸她们的头发,走到先生面前深福一礼。蔡大家笑着扶起我,“看大家多喜欢你。”

    惜玉和宝钗也进了院子,我把宝钗介绍给蔡大家,宝钗惊喜的说:“早闻蔡大家才名,没想到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蔡大家笑回:“什么才名,不过闲暇间写了些文字,世人谬赞罢了。”

    先生引我们到茶室喝茶,雪雁和白芍把笔墨纸砚,书籍绣线,还有成批的棉布分发下去,隔壁大班的姑娘们也来帮忙。

    雪雁手里的活忙完,道“世子和宝玉给男学堂送东西去了,一会儿门口等着咱们。”

    英莲和封氏听闻我们来了,进来见礼,我见英莲虽布衣荆钗,但长得更好了,扶起封氏问她们今后打算,她父亲现在还没寻到,母女俩若想回金陵,我会派人送他们回去。

    封氏抹着泪说“感谢县主大恩,收留我们到今日,世子让我们母女团聚,我回头带英莲给他磕头。只是她父亲找不回来,回去也没有家了,我父母年龄大了也顾不上我,如今我们在这里有县主看顾,吃穿不愁,做些针线也有收入,英莲大了,前些日子,庄里嫂子给她介绍了户人家,英莲也满意,我们准备在这里生根,若得幸还能找着我家老爷,就一起在此生活也好。”

    我诧异是谁看上了英莲,原来是学堂的窦先生,他不再做账房的工作,专心教学,每月有二十两银子的束脩,房子也现成的,娶房媳妇,生活很过得去。英莲母女才来庄子时负责学堂的午餐,日子久了和先生熟悉起来。

    窦先生除了腿脚不好,为人温文尔雅,学识上才华横溢,英莲常去请教,两人就这么看对了眼,窦先生派人上门提亲,封氏同意了,等秋天就娶英莲进门,封氏也跟着一起过活。

    我由衷为两人高兴,让雪雁回去取二百两银子,和一些首饰绸缎,算我的贺礼。宝钗也说回头有贺礼送到。惜玉拉着英莲在一边窃窃私语。

    蔡大家和封氏都说明天去拜见贾母,我们热闹了一会儿,怕世子和宝玉等急了,方告辞。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