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字数:5663 加入书签
那次见面之后,嘴上都没有明说,可意味着两人之间的嫌隙彻底解开了,而且比之前更加依恋着对方了,每到周末晚上就黏在一起,吃饭,打麻将,住酒店做爱,周日下午再分开,和寻常的周末伴侣一样,在分离聚散中相爱着。
田磊父母用大半辈子的积蓄在曲江买了一套房子,平时的装修都是田磊在忙碌,只要有时间,贺沐也会跟着田磊到处去买材料,看家具。大四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学习的课程,此外还有一项主要的任务就是实习。
学院的实习先是自由选择的,考虑到田磊在西安,贺沐选择在南郊的一所学校实习,没有出市,为期三个月时间。
确定以后,贺沐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田磊,田磊也很高兴,这样两人就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了。
第一次去实习学校的时候,一块去的同学都兴奋不已,在校园里到处逛,拍照。实习就是工作前的社会体验,意味着离上班赚钱就差这么一小小步,课本上的东西在学校里已经学了十几年了,大脑里早都再也塞不进去新东西了,贺沐也很期待这一次的实习。
贺沐家里孩子多,听母亲常提起,姐姐们脑子都不怎么好使,最好的也就是三姐完整地读完了小学,识字算账是没啥大问题,可是一遇到大问题,知识就成了掣肘,其他两个姐姐都早早提前“毕业”,帮父母种庄稼。三个姐姐到年纪了就结婚生小孩,过上农村人命中注定的生活,平平淡淡,为五斗米操劳一生。所以农村人对于有工作的人都很羡慕,这也是贺沐从小拼命学习的唯一动力,只能有一份像样的工作,最好是“铁饭碗”,这才算是荣登上等社会,改变门第。
贺沐在老家乡镇上学习好是出了名的,老师和乡友们都夸老贺家生了个有出息的娃娃,将来定是要改老贺家的门楼子,吃公家一碗饭的。
农村人常说,自古家贫出贵子,贺沐自己很争气,从学前班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可是中考的时候没发挥好,只能上县上一所私立中学。
这所中学收费很不合情理,分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每学期学费不到一千块,第二个等级一千多,第三等级是三千多,贺沐的中考成绩刚刚上线,所以每学期光报名费就三千多块。那时候国家还没有取消农业税,每当苹果快成熟的时候,乡上就会组织几十个有头有脸的苹果大户,挨家挨户到各家苹果园里“测税”。隔几天一张大红纸就会贴在村头的墙上,上面写着村子里种苹果农户卖完苹果要纳的税额。
苹果还没卖的时候,大家对这些毛笔黑字大都没怨气,等苹果卖了后大家才意识到,几乎一大半的收入都要交税,甚至有些人家除去化肥农药的赊账,剩下的都不够交税。有些农户们只能拖着不交,家门紧缩,整日东躲西藏,生怕穿制服的人出现在村子里。贺沐曾经亲眼见过,穿制度的年轻小伙子要把邻居家的拖拉机开走,邻居家的婶子睡在地上打滚,哭天喊地,周围围满了村民看热闹,最后拖拉机还是被开走了。
那几年虽然苹果种植没有现在这么大规模,收购价还算可观,可农民们都不怎么会管理,一年到头也卖不了多少钱。
贺沐出生的时候,父亲四十多岁了,也是老来得子。全家人都把他当宝贝蛋一样宠着,父亲虽然也惯他,视他为宝贝蛋蛋,可父亲赌博成瘾,老往外跑,脚底压根不怎么着家,家里里里外外的活都是母亲一个人操持,就是吃口水也要一担一担从村头井里往回担,家里的生存条件着实艰难。
高中的时候,每当开学,贺沐总会和父亲大吵一架,他怪他没本事,总是让母亲可怜兮兮地去姐姐家借钱。
除了学费,还有平时多多少少的费用,都是母亲一点一点攒起来的,母亲苦了自己也不愿让宝贝儿子受累。父亲还经常唠叨,和母亲商量别让孩子读书了,回来帮着钟果园,为此一家人还大闹了一场。
贺沐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一所好大学,进入高中以后成绩一直都很好,他真的很不理解学校的学费为什么不能每学期根据上学期的成绩变一下,这样就可以减轻一点母亲的负担。
三年的高费,三年的刻苦,谁也想不到第一次高考却失利了,离当年的一本线仅仅只差了天煞的一分。
又是一年的补考后,才考上了这所陕西省重点大学。
按照规定,在大四第二学期中期得有一次实习经历,这也是师范生的必修课,况且能在市里面的好学校实习,这无疑是以后找工作很重要的砝码。
到实习学校的第一天,学校领导就给师生们分配了“导师”,分配给贺沐的老师是一个姓孙的男老师。孙老师面相带着学者气质,身高不高,微胖,但是看起来很精神,为人也很和善,一点儿名师架子也没有。
晚上回到宿舍,贺沐专门上网查了孙老师的资料,果真是陕西省本学科内数一数二的牛人,在全国各大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还经常参加高考命题,这可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宿舍舍友的实习地点都不在市里,也没有人可以炫耀,于是贺沐赶紧拨通了田磊的电话。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哈哈哈?”
田磊在吃水果,见贺沐电话里如此激动,不禁笑了。
“怎么了?小朋友!什么事这么开心?”
“你知道吗?带我实习的那个老师简直太牛了!妈呀!这下压力大了!”
“那是好事啊!好好跟着人家学习!这个学校的老师肯定都很厉害!”
……
贺沐越说越激动,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滔滔不绝。幸亏舍友都不在,不然也不可能这样光明正大和男朋友打电话。
实习还算顺利,孙老师对贺沐知无不言,这对于贺沐着实是受益匪浅。孙老师属于那种研究型的老师,他的课经常能引起学生自发的鼓掌,让贺沐发自内心地崇拜,如果以后也能像孙老师一样,一边工作还不忘看书学习,那自己也一定会是一位很成功的老师。
十一月份的招聘会也开始了,贺沐想留在西安工作,只能一边实习,一边忙着应聘工作的事情。
自从2010年以后,全国的就业形势就急转直下,博士研究生满街跑,留给本科生的就业机会寥寥无几,一个岗位至少几百个人争取,除了不停地投简历,跑路应聘,也没什么法子。
当中有一个应聘单位最气人,应聘过程足足有五个程序,战线拉了一个多月,在不停地准备,等待之后,贺沐坚持到了最后一轮,没想到的是该单位一个也没签约。
找工作过程中的压力委屈,贺沐只能在和田磊在一起的时候才会一股脑倾吐出来,倒出来心里就舒坦很多了。每当贺沐一脸埋怨地朝田磊倒苦水的时候,田磊总是像个父亲一样开导他。田磊和贺沐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可是自从那次吃火锅之后,贺沐再也没有见过田磊的女朋友,他也从来不会在贺沐面前提起她,她就是两人之间的一块雷区,谁也不敢轻迈一步。
那次在火锅局上闹僵后,田磊和女朋友冷战了一周多时间,谁也不愿意主动缓和。母亲一直在田磊耳边念叨,年纪大了,要赶紧成婚,再拖也不是个事,离了婚的男人再找对象不容易。实在没有办法,田磊硬着头皮打电话过去说好话,没想到对方连个机会也不给,直接挂了电话。
最后田磊只能跑去女朋友那里当面认错,对方才姑且原谅了他。那一晚他们住在了一起,那是他们正式交往以来的第一次,之后便隔三差五会一起过夜。每当女朋友和男朋友冲突的时候,田磊只能借口有事情委屈一下贺沐。贺沐也单纯,从来也没有怀疑过,即使心里能隐约感觉到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为难田磊。
实习已经快结束了,可是贺沐的工作还没有着落,刚好学院布置了毕业论文任务,于是又着手忙论文的事情。
除了睡觉吃饭,大部分时间都闷在图书管里,同时还要关注各个学校的招聘会,只有晚上的时候才能和田磊说几句话。可是最近很奇怪,电话几乎都是贺沐打过去的,田磊几乎不会主动打电话过来,更没有约贺沐出去的意思。
时间久了,贺沐不免心里生了疑心。
有一天晚上,贺沐打开聊天室,有一条久违的交友信息把他拉回到认识田磊的那个晚上。
贺沐拿着鼠标的手有点抖,强迫自己这一定不是他,不是田磊。
贺沐重新注册了一个账号,和对方互加了号码,没想到真的是田磊。
可以看你照片吗?
贺沐发信息过去。
不好意思!只视频!
那我给你照片?你给我视频?我这边摄像头坏了!
好!
贺沐找了一张假照片发了过去,然后点开视频。
他接了。
对面的人出现了,脸和眼睛都圆圆的,带着一种儒雅的可爱,眨眼睛的时候,睫毛很长,留着点胡子。
贺沐盯着电脑屏幕,脑子一片空白,时空在这一刻模糊了。
看够了吗呵呵
田磊关掉了视频。
贺沐没有回复,田磊的脸,自己永远也看不够,可电脑那头的脸却让人恶心。
怎么了?不合适吗?
又一条信息过来了,贺沐调整了一下恍惚的精神,回去过几个字:
其实我觉得挺合适的!你觉得呢?
田磊立即回了过来:
我也挺喜欢你的,晚上出来吗?
贺沐冷冷笑了一声,也许是时候向对方摊牌了,装着真的好累,心真的好疼。
你确定要见我?你知道我是谁吗?
田磊有点紧张了!回过来一个字和一个符号:
谁?
在今晚之前,我是那个最爱你的人,也是今晚之后,我们会形同陌路的人,贺沐!
这句话刚发过去,电脑桌边的电话响了。
贺沐使劲咬住下嘴唇不让自己崩溃,眼睛瞅着嗡嗡作响的电话。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