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 36 章

字数:7279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见到卢济川来找自己, 戚家安没有意外。

    卢济川定定的看了他一眼道:“想必戚公子知道我要来吧?”

    戚家安稳稳的接住了卢济川这一眼:“是的, 我一直在等卢公子来。”

    卢济川静静的听完, 看着戚家安道:“戚公子,不瞒你说,我今日来找你, 是希望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戚公子知道些什么也请都一一道来吧。”

    戚家安站起来对着卢济川深揖一礼:“卢公子,在下早就听闻卢公子智计过人, 所以那天茶楼一见,多有得罪之处还请千万恕罪。”

    卢济川摇头笑道:“戚兄客气了, 当日你我第一次见面,戚兄你已经算是坦诚相见了,哪有什么得罪之处。”卢济川也是这样夹缝求生小心过来的,对于一个自己有心结交但也不知深浅的人,先加以试探这不是理所当然的,有什么好计较的。

    二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诚意。既然双方都是有备而来, 也就不用浪费时间了。

    戚家安问卢济川道:“卢公子想必是想知道尹家为何到贵府求亲吧?”

    卢济川点头道:“在下正是为此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就来求教戚兄了。”

    戚家安闻言, 稍想了想才道:“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不过,我确实是看出尹家求娶令姐心思不纯,所以当日才示意一二, 还好卢公子都领会了。”

    卢济川静静的听着, 以目示意戚家安继续。戚家安道:“当日我在路上就听尹召云隐约说起过, 说他这次回家,就是家里要跟他说亲。不过,我看他说起这门亲事来却是不以为然的样子。”

    “这也就罢了,我住在他家时,有次无意间听到他们父子在说什么:为主分忧,理所应当,不过是娶个女人回家而已,日后好了就留着,不好了再娶就是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后来听说尹夫人就在吕夫人面前透了求娶令姐的口风。”

    卢济川听完这个,也不多意外,看来,跟他猜想的相差无几。卢济川轻哼一声:“哼,可真是太看得起他自己了。”

    跟这种人生气没必要,卢济川立即收敛心思,接着问道:“当日茶楼一别,尹召云回去可有说什么?”

    戚家安看着卢济川笑了笑:“卢公子你当日茶楼举止,尹召云倒是深信不疑,回去后确实对卢公子你多有轻视之意,可,尹志青却是因此对卢公子你更加用心了。”

    卢济川垂眼一笑:“我那点道行想来是唬不住那尹志青的。”

    “不过,以戚兄对尹志青的了解,那尹志青到底是看上了我什么呢?”卢济川问道。

    听得卢济川日此问话,戚家安目光一闪:“卢公子怎么这么笃定我了解那尹志青?”

    卢济川叹道:“戚兄茶楼那天,透出的信息可是不少。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戚兄满门罹难跟那尹志青有关。戚兄可愿说说?”

    闻听此言,戚家安半是感叹半是希冀的看向卢济川道:“卢公子敏锐至此。看来,我这次真是昭雪有望了。”

    卢济川就听戚家安一一道来,原来这戚家安的父亲当年乃是户部主事,跟尹志青都乃户部同僚,他父亲后来因贪渎之罪被捉拿下狱,尔后一病不起。而那尹志青却是步步高升。

    当年他父亲跟那尹志青也算是至交,可是家里出事后,尹志青来他们家细细盘问了一番后,将家里的文书什么的全部拿走不说,接着还以他们家的家产已经被抄没的理由,将他们母子赶了出去。

    母子二人出门之时真是身无长物,后来,戚母也一病不起。然后就只剩了他孤身一人。

    再后来无意间,戚家安想起父亲在世时说的叮嘱之语。然后他就在他祖父的墓阶下找到了一封信并两本账册。

    卢济川拿着手中的信看了一眼,心里大是振奋。看来是这戚主事发现了他们贪银的猫腻,然后被灭口了。卢济川兴奋的问道:“令尊留下的那账册现在可在你手中?”

    戚家安道:“在,不过,我没放在身边,待我找个机会取回来给你。”

    见戚家安如此爽快的说要将账册给自己,卢济川大是意外:“戚兄就这么相信于我?”

    戚家安深深的吐了口气道:“既然那尹志青对你心怀不轨,那你一定不会是我的敌人。我漂泊多年,自知力量单薄。你现在在端王面前极有脸面......卢公子,你如今是我最好的选择了。”

    这个理由很是实在,卢济川感慨道:“既然戚兄如此信任与我,那我就全力以赴了。”

    不过,想着自己先前的问话,戚家安还没来得及回答,卢济川接着又追问了:“对尹志青想到我家求娶之事,戚兄可有猜测一二?”

    戚家安思索片刻道:“从我无意听来的只言片语,我觉得尹志青是怀疑你们卢家手中有什么重要的证据之类的。”

    戚家安很快将账册递到了卢济川手中,卢济川仔细看过后将账册递到了端王的手中。柳先等人看过后,大是心惊,这账册跟当年户部失银有关。虽然记录的不过只是一部分,但这也是铁证。

    确定了此事后,大家心里痛快了不少。这尹志青也可以消失了。

    卢济川回到家中,也特特的叮嘱家里人:“如果这尹家来人,先不要忙着拒绝,就先吊着他们。”

    崔氏问道:“你们这是有什么安排?”卢济川点点头。

    崔氏道:“我知道了,这个你不用操心了。”反正求亲之事本来就不可能一次就能让人答应的,找一个不让人生疑的理由好想的很。

    尹家果然还是来人求亲了,见卢家跟自己打太极也不着急。女儿家嘛,矜持总是要有的。

    端王这边也已经安排好了,消息也递了出去,接下来就是看武镗的反应了。

    忙碌中,也临近年前了。崔氏也带着一家人去观音庙上香了,卢济川也随着一起去了。这临近年节,今年不能回去上坟,就在庙里面给先祖们烧纸祭拜。

    年节间,观音庙香火旺盛的不得了,人来人往,间或能看到几个熟人,卢济川也颇是做了几次揖。

    今天人挨挨挤挤,祭拜过后,卢济川护着祖母母亲她们去到厢房歇息一二。

    安顿好祖母母亲她们后,卢济秀却是不耐坐在这里的,推着卢济川出来:“走走,陪我逛逛去,难得出来一趟,我可不想闷在屋子里。”

    知道这些天来,自家这个姐姐估计也是憋坏了,卢济川也就遂了她的意,陪着她去外面逛逛:“行,这观音庙后面有个梅林,梅花开的正艳,我带你看看去。”

    本着陪姐姐散心的目的,卢济川也没走直路,而是带着她一路由放生池往梅林而去。

    这个放生池不小,池塘里满是锦鲤跟乌龟。池塘边围满了人,卢济秀也饶有兴趣的驻足观看,卢济川耐心十足的陪着。难得陪陪家人,就让她尽兴好了。

    卢济秀兴致勃勃的指着池中假山脚下的那只大乌龟惊叹道:“好大一只乌龟,这不知道有多少岁了呢。”

    卢济川也十分捧场的附和惊叹。姐弟二人正看得有劲儿,这时,背后响起一道沉稳有力的男声:“济川兄弟,你今天也来了?”

    卢济川循声回身拱手笑道:“原来是戚兄,可真是巧了。我今天是陪家人来庙里上香的。戚兄又来赏梅?”

    戚家安答道:“也是也不是。这临近年关,我来庙里烧香祭拜。”

    见戚家安目光扫向了身旁,卢济川忙介绍道:“这是家姐。”“五姐,这是戚家安戚兄。”

    卢济秀俏脸一红,盈盈福了一福:“见过戚公子。”

    戚家安也忙拱拱手:“卢小姐,在下有礼了。”

    寒暄完,戚家安道:“济川兄弟,这庙里后面的梅花开得正好,不如一起去赏赏?”

    卢济川他们原本是就是要去梅林的,可是现在卢济川有点踌躇了。带着姐姐跟人逛梅林好像有点不大好的。

    卢济川正要开口拒绝,可是转眼一看粉脸微红,眼含期盼的姐姐,到底不忍其失望。话到嘴边变了:“我们也正要去,刚好一起。”

    一行人来到梅林,果真是赏梅之际,梅花开得极艳,赏梅的人也是络绎不拒。卢济川一边赏着梅,一边跟戚家安闲话:“戚兄现在在尹家可还好?”

    知道卢济川问这话,当然不会仅仅是问自己好不好的。戚家安很是默契的答道:“一如以往,都还好。”

    尹家现在对他的态度还是跟之前差不多,不亲近也不故意冷落。这样就很让人放心的,看来尹志青还未有察觉。

    卢家在孝期,过年也比别人家冷清。如此喜庆之时,卢家也不好去别人家去的。刚好关在家里好好读书。

    现在对于这个弟子的学习进度黄介观是非常满意的,自己的眼光到底不错,这卢济川十分聪慧,人也上进,现在九经已然读的滚瓜乱熟,大义也可称的上炉火纯青。论、策写得也相当够看了,就是以他挑剔的眼光也不能不说好了。

    不过,虽然好,但却是可以更好的。须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走科举道,不拿出十分的心力是不行的。知道自己这个弟子的志气,黄介观更是严格要求。

    看着好容易有点空闲的小弟,过年了却更是埋头苦读。卢济秀心疼不已,这天借着送汤来到小弟房中:“我说老幺啊,这大过年的,你还这么用功。这天天的坐在屋里多累得慌,读书是要紧,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啊。不如,我们出去走走?”

    卢济川摇摇头:“不可,这学习之道,不进则退,一点不可懈怠的。”

    卢济秀嗔道:“好好好,知道你用功。”卢济秀站起来,卢济川以为她要出去也没在意。

    谁知卢济秀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儿,又磨过来,颇是羞涩不已的开口了:“济川啊,我看你跟那戚公子关系不错的,这大过年的,你看,你要不要请他过来喝喝茶什么,他一个人寄居在别人家多孤清的慌。”

    卢济川明白了,原来自家五姐今日来是别有用意。卢济川张了张嘴,想要劝劝,但也一时也不好说。想了想,到底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找了个理由道:“我们有孝在身,这大过年的,别人不大好上门的。日后有机会再说吧。”

    卢济秀今天能将这话问出来,已经是鼓了极大的勇气,现在听得卢济川的拒绝之意,俏脸通红,忙忙的走了出去。

    看着卢济秀脚步慌乱的出去,卢济川长叹了一口气。这卢济秀遇到戚家安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这五姐是上了心了,可是,戚家安?私心里,卢济川是很不希望他们俩扯上关系的。

    想了想,到底坐不住了,卢济川起身去找祖母说话去了。闲扯了一阵后,卢济川道:“祖母,今年七月我们就要出孝了,这五姐出孝都快十八了,这亲事我看还是要着紧点。”

    崔氏叹口气道:“谁说不是呢?可是,这总是东不成西不就的。”

    见祖母皱眉叹气,卢济川反倒开口安慰道:“不过,也不用太着急的,想来姻缘总是天注定的,红鸾星动起来也快。”

    崔氏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也只能做如此想了。”说到出孝的事,崔氏却是想到一件要紧的事:“说起来,明年八月就要秋闱了,你这入书院就读的事可是要赶紧啊。”

    卢济川点头道:“这个我省得的,祖母请放心。待忙完这手头的事,我就即刻入书院。”

    这手头的事还算顺利,现在消息已然递到了武镗面前。

    武镗一看到手中的账册,勃然大怒:“尹志青手中怎么还有这东西?!立即去人好好查查。”

    奉命前去查了,很快消息传来回来。原来这尹志青因着当年同僚惨死的不少,说是留着这账册保命呢。证据也是现成的,因为奉命去清查的人又拿回了两本账册递给武镗:“主公,这尹志青竟然还抄留有账册。”

    武镗冷冷的看了眼这账册,坐了回去,肃杀的开口了:“这尹志青不能留了。去吧。”

    很快,渭州同知尹志青贪渎渭州税银的罪名坐实,家产抄没,家眷下狱。

    事情刚爆出来的时候,尹志青还不以为意,想着有武太尉这个大靠山在这里。自己总是好脱身的,这么些年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就连当年的户部大清洗都全身而退了,还怕这点小小的罪名?

    可是,事情出乎意料,这次竟然被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坐在牢里后的尹志青才明白了这个事实,看来,自己这次的大靠山是不会想保他的。

    不过,待看到这次来押解他的是大理寺正杨来,他倒是升起了希望。杨来跟他是同一主子,想来主子还是有心相护的?

    一直以来,为怕引起武镗的警觉,端王这边都装作不知道这事一样没有跟尹志青多加接触,可现在,尹志青马上要被押走了。卢济川道:“王爷安排个人去问问那尹志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