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做个诗人(1)
字数:2110 加入书签
永远做个诗人
波德莱尔赋予诗歌崇高的理念,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尽管殚精竭虑地写作,却只写出了一本诗集。这正如在马拉美身上突然发生的一* 样,对完美的苛求使其写作陷于瘫痪状态。
还是在从事文学生涯之初,他就已确认将诗歌置于第一位。1846年2月,刚满二十五岁的波德莱尔在《给青年文人的建议》中给诗歌开具了一张长期汇票:
对于那些投身于诗歌或已经成功地致力于诗歌的人,我建议他们永不要放弃。诗歌是回报最多的一门艺术;但这是一项要往后才能获得收益的投资而收益甚为巨大。
我藐视那些向我引述漂亮诗句的嫉妒者,那些诗句已经摧毁了一个出版人。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诗歌在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精神之间划了一道界线,即便是最布尔乔亚的公众也逃不开这一专横的影响。我认得一些人,他们不读泰奥菲勒·戈蒂耶的诗作,仅仅因为他写了《死亡之喜剧》;他们大概也感觉不到这部作品中俯拾皆是的优雅,但他们知道他是一位诗人。
还有什么可惊奇的呢?既然所有身强体健的人都能两天不进食而没有诗,从来就不行吧?满足最迫切需要的艺术永远是最值得称颂的。
生命的存在将负责来驱散这个幻象。1866年2月,受到死亡打击的波德莱尔在一封信里呐喊道:“法兰西厌恶真正的诗。”他在1846年为其尚未出版的诗歌开出的那张汇票有一天将会兑现,但对他来说太迟了:是出版人米歇尔·莱维收取了总金额,收益颇丰。
无论有没有受到公众的称颂,诗至少已经成为波德莱尔的法则。在《我心赤裸》中,经过整整二十年的挫折和灾祸之感,他自己证实了对诗歌的那份爱比起昔日丝毫未减:
只有三种人堪称伟大:诗人、教士和士兵。歌唱的人,祝圣的人,牺牲与自我牺牲的人。永远做个诗人,即便在散文里。
永远做个诗人
波德莱尔赋予诗歌崇高的理念,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尽管殚精竭虑地写作,却只写出了一本诗集。这正如在马拉美身上突然发生的一* 样,对完美的苛求使其写作陷于瘫痪状态。
还是在从事文学生涯之初,他就已确认将诗歌置于第一位。1846年2月,刚满二十五岁的波德莱尔在《给青年文人的建议》中给诗歌开具了一张长期汇票:
对于那些投身于诗歌或已经成功地致力于诗歌的人,我建议他们永不要放弃。诗歌是回报最多的一门艺术;但这是一项要往后才能获得收益的投资而收益甚为巨大。
我藐视那些向我引述漂亮诗句的嫉妒者,那些诗句已经摧毁了一个出版人。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诗歌在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精神之间划了一道界线,即便是最布尔乔亚的公众也逃不开这一专横的影响。我认得一些人,他们不读泰奥菲勒·戈蒂耶的诗作,仅仅因为他写了《死亡之喜剧》;他们大概也感觉不到这部作品中俯拾皆是的优雅,但他们知道他是一位诗人。
还有什么可惊奇的呢?既然所有身强体健的人都能两天不进食而没有诗,从来就不行吧?满足最迫切需要的艺术永远是最值得称颂的。
生命的存在将负责来驱散这个幻象。1866年2月,受到死亡打击的波德莱尔在一封信里呐喊道:“法兰西厌恶真正的诗。”他在1846年为其尚未出版的诗歌开出的那张汇票有一天将会兑现,但对他来说太迟了:是出版人米歇尔·莱维收取了总金额,收益颇丰。
无论有没有受到公众的称颂,诗至少已经成为波德莱尔的法则。在《我心赤裸》中,经过整整二十年的挫折和灾祸之感,他自己证实了对诗歌的那份爱比起昔日丝毫未减:
只有三种人堪称伟大:诗人、教士和士兵。歌唱的人,祝圣的人,牺牲与自我牺牲的人。永远做个诗人,即便在散文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