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56 有喜
字数:4613 加入书签
成亲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自定下婚期的那日起,就不停有婆子前来对陈初之进行教导。教导的内容除了相应的礼仪习俗,还有一些难以启齿的闺房密语。对于这类,陈初之见怪不怪。有胆大的好奇说道:“你这女郎怎么一点和别家的不同?寻常女子听了见了都会害臊得不行,你倒好,波澜不惊得让我老身都羞愧。”
陈初之闻言笑,一边欣赏勾画精细的春宫图册,一边品茗轻语,“夫妻合欢乃天允之乐,与其胆怯羞涩的不懂装懂,还不如认真学习,讨好家主。”
诸如此类,陈初之上辈子就通晓其中道理了。
婆子听完一顿,随后,惊叹地笑起,“女郎是个明白人。”
……
在被反复教导了半个月后,裴康终于和陈偕定下具体的婚期:翌年,三月初八。本来,闫氏还想拖得再久些,但实在拗不过陈偕对出征的渴望。陈初之也不发表意见,于她而言,嫁人不过是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罢了。
……
年节前十天,陈府又迎来一个喜讯。陈氏长子陈安之终于有了他的子嗣,尽管这个子嗣还是个待在母亲肚子里,不知男女的小芽芽。但是,他的到来足以令家主和主母感到欣喜若狂。尤其是主母王氏,陈安之的孩子,无疑是对她地位的保障之保障。
当日,陈偕命后厨宰杀准备留着过年的羔羊,命管事取来陛下新赐的七彩琉璃簪,还特地挑选了几款花色上乘的暖裘与冰丝。
等陈安之扶着其妻赵氏出来的时候,前堂已经拥做一团。几乎所有的如夫人都在感慨王氏好命,为家主生了个德才兼备又有福气的好儿子,往后,这整个陈氏的荣辱都得看他们一房的了吧。
自然,也有不同意的。例如苏氏,牵着陈冲之,满不在乎地说道:“这陈氏的儿子可不只有他陈安之一个,有才的就更多了。”
她说着,捏捏陈冲之的小脸,意味深长地笑起来。
陈冲之却不是很赞同,皱着眉,不乐意地唤了声,“阿娘。”
苏氏没理他,依旧与其他如夫人谈笑风生。碰巧看见闫氏,她又道:“有这等想法的可不止我一个,你们瞧闫姐姐,她家的两个儿子,哪个不是照着继承家业的方向养的?尤其是那个陈桓之,自小就跟在家主身边,百般阿谀奉承。再说陈建之,文章笔法,尽得家主真传。”
“说来,比起羡慕主母,我倒更嫉妒闫姐姐些。你们别看闫姐姐身份地位不如主母,宠爱可要多得多,不然,怎么会主母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她有四个呢?要算上之前不小心小产的,怕是我当中谁也比不了。”
“这话倒是没错。”总算有人接她的话茬,“谁不知道闫氏初到长安,家主不疼,主母不亲,才过多久,就又有了在姜川的光景?要说她没点想法和手段,我是不信的。”
“对对对,还有她那一会说是长女一会又说不是的姑娘,说话做事可一点不像个十几岁的小娃娃,就拿她隐匿容貌的事情来说,哪个心思单纯的人会有如此多的计谋?因为她,小昭君的女儿还差点跳入火坑,嫁给谢混呢。”
“所以说,她们都不是好相与的人,谁会笑到最后也没个定数。又或者……”苏氏扯了扯唇,隐有些轻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把苏氏的话放在心上的人不多,毕竟不是谁都有一个能成大器的儿子,甚至有的人还没有儿子。她们更乐意于将这些只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无论最后赢得是谁,只要不影响她们的生活,都没有关系。又或者,有关系,她们也无能为力。
闲话说完了,就该忙忙正事,嫡长子有喜,于情于理都该前去道贺。
陈初之他们也去了。陈初之和陈安之关系不错,自记事起就常受陈安之照顾,因而,她的道贺远不是嘴上说一句那么简单。她还准备了贺礼,是一对足银的手铃。她把手铃献到陈安之面前的时候,陈桓之也在,同样的一方锦盒,不过里面装得是金锁片。
陈初之不甚满意地玩笑道:“好啊你陈桓之,你送礼也不和我商量一下,现在麻烦了,有你这金饰珠玉在前,我怎么好意思拿出我的银饰?”
陈桓之不屑一顾,“那是你穷。”
“我……”
“好了。”陈安之见状,莞尔,“只要是你们送的,不论贵重还是普通,我和你嫂嫂都很感激,不枉我疼你们这么多年。”
陈安之说着,抬手揉了揉陈初之和陈桓之的脑袋。
陈初之反驳,“阿兄你说谁的礼物普通呢?”
“都不普通都不普通。”陈安之无奈,转眸望赵氏,与她相对一笑。赵氏接过陈安之手中的礼物,对陈初之和陈桓之施礼,“谢谢小姑与小叔了。”
二人回礼,“嫂嫂客气。”
而后陈安之唤陈桓之,倏尔问道:“要去宛城的事情,你和父亲提了吗?”
陈桓之摇摇头,“还没。”
“你明日和我一同去县府找父亲说吧。”陈安之提议,“虽说我能为你代劳,但还是你自己开口比较好。你今夜好生想想,该如何应对。”
“嗯,多谢兄长。”
“傻小子,你跟我还客气什么?”
……
陈偕是从县府赶回来举行家宴的,与他一道的还有司马谆。司马谆听说陈安之有了孩子别提多高兴,拉着陈偕就说,这孩子以后一定要交给他传授武艺。陈偕自然赞同,告诉他家里有燕飨,一起回去好了,顺便聊聊其他的事情。司马谆没有推拒,乐意之至地跟着走了。
来到陈府,老远就能听见前堂的欢声笑语。司马谆迫不及待,催促着陈偕快点。陈偕笑他,怎么比自己还激动,是不是也想抱孙子了?他道一句废话,这要不是司马涓年纪还小,早就已经抱上了。
陈偕提醒他,司马涓也不小了。
于是,二人皆了然地往前堂走去。
……
燕飨之上,陈偕大肆夸赞了陈安之与赵氏一番。说陈安之是他的骄傲,是陈氏兴盛的关键。说赵氏则觉得陈氏娶了她是陈氏的福分,往后还要辛苦她多帮衬着主母,早些学会处理陈氏的后宅内务,这样就可以为王氏分忧了。
此话一出,王氏的面色格外好看起来。谁不明白,家主的言外之意是要让赵氏接替王氏主母的位置?赵氏做主母也就意味着陈安之会成为家主。
蓦地,陈桓之恍然意识到,他想坐上那个位置,就必须与陈安之为敌。
甚至是说必须除去陈安之……
这个念头在陈桓之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吓得陈桓之洒落杯中的酒水。
“阿桓。”偏偏这个时候,陈偕又唤他。他一愣,看了看身上的酒渍,看了看陈偕,茫然地应了声,“父亲有何吩咐?”
许久之后,人才站起来,拱手施礼。
陈偕见他这般,竟没有怪罪,依旧笑意吟吟地说道:“近来喜事成双,你阿姊总算定下一门不错的亲事,兄长也有了自己的子嗣,下一个就该是你让为父和你阿娘高兴高兴了吧?虽说,你的年岁不大,但是娶妻生子拖不得,你觉着司马将军家的涓女郎如何?”
陈偕说完,目光凌厉地望着,他可没有真要和陈桓之商量的意思。
陈桓之也明白。陈偕想让他娶司马涓,在他来长安之前就想了。但是,陈桓之自己想吗?他扪心自问,自己对司马涓的印象还停留在许多年前,姜川城下的巡城营里。记忆中,那是个豪爽、娇俏的姑娘,要说想娶她,是决然没有可能的。不过,她是司马谆的女儿,娶了她是否也就意味着得到了司马谆的支持?
陈桓之抬眸望司马谆,见司马谆亦注视着自己,恢复如常地淡笑了笑,“涓女郎爽朗可爱,有将门之风,桓之担心自己配不上她。”
“桓公子哪里话。”司马谆开口,“公子之才,老臣可是在姜川见过的,小女能嫁给公子,是小女高攀才对。”
“如此……”陈桓之恭敬作揖,“桓之定会将涓女郎视若珍宝。”
“有劳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