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六十二章
字数:6237 加入书签
“脏乱臭, 臭乱脏, ”这已经不是郭旭第几次摔着报纸骂娘了。
里面刚收拾好的田静曼也出来, 捡起地上的报纸, 拍了拍灰尘重新放在了桌子上。
“你说你非要但这个什么破赈灾副主席干嘛, 一年多东奔西走的,好不容易在家睡个安稳觉,早上起来有发这么的脾气, 我可告诉你, 这一年来你可老的特快,再这么下去要不了两年,大宝还没长大,你就成他爷爷了。”
“真的”听了这, 郭旭也一愣, 可不是嘛,一年多的日子, 为了赈灾筹资那是东奔西走。
别说吃顿饱饭和睡到自然醒了,要不是他身体底子好, 说不定早就落病了, 没看见和郭旭一同的几个委员, 一年多的时间, 现在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个。
不说他们的工资业绩如何,反正人是累病了, 到医院看的时候, 已经起不了床了。
不过也正是他们的这样努力, 情况虽然没有大的好转,但至少他们眼前没有死人或是人吃人狗吃人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
“老就老吧,反正也三十多了,等大灾过去给自己好好保养保养,保证养回来,你就放心,保证一起出去的时候没人说是父女俩,一眼就看出是小两口子。”郭旭打趣道。
郭旭这话说的不假,要不是他有神功再说,按照现在人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干重活的男人,衰老的特快,族里同辈的,就是比郭旭小的都看着比他老不少呢。
他自己也照了镜子,这一年来,老虽然没有老,头发也没有白,可是却有没有以前那样乌黑亮丽了,皮肤也黑了不少,糙了,哪有以前二十来岁小伙子的精神头。
想到这,郭旭觉得自己可得注意了,要是到田静曼可比他小不少,人家可是才二十刚出头,两人相差差不多一轮呢。
老夫少妻这时候很常见,郭旭可不愿意听在背后说他老牛吃嫩草哩,可不得好好保养吗。
听了郭旭的俏皮话,田静曼嗔怪的看了他一样。
拿着熨烫好的清灰色中山装给郭旭穿上,现在好歹也是政府工作人员了,在像以前那样,穿着绸缎长衫可不像话了,没有威严,弄得像财主下乡一样。
郭旭张着双臂,由着田静曼垫着脚给自己整理好衣领,扣好纽扣,难怪人人都像当财主老爷呢,每天早晨起来,衣服有人熨烫好亲自替你穿上,纽扣扣好,果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啊。
“这些日子你在外面忙,家里的事没跟你说,今个我可告诉你,家里粮食可不多了,你别忙着赈灾别人,到时候自己家人饿着肚子哩?”田静曼整理好衣服提醒道。
“家里那么多粮食都没了,这才多长时间啊?”郭旭有些不敢相信。
家里的粮食他可是清楚的,不说别的杂七杂八的粮食,光麦子可是就有两万多斤的,而且家里都是老人和小孩,就上老夏三个在怎么能吃,起码也能够吃两年那是绰绰有余的。
更何况还有不少其他的粮食,现在才哪跟哪啊,怎么就没粮了呢。
“家里粮食是多,可是你也不想想这些一年多的开销,还有你当官老爷是不是接济族里人。”田静曼白了郭旭一眼,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然后就仔仔细细的给郭旭算了近一年来的开销。
首先大宗就是去年年末,族里的粮食见底了,除了少数几家富户,基本上都没粮下锅了。
每天就紧等着族里公中的那点粮食熬粥了,可是也管不了几天,于是族长和族老上门了,想要郭旭想想办法,能不能将族里的那些后生安排到赈灾队伍里。
帮忙维持维持秩序,搬搬东西什么的,不求工钱,就为填饱肚子什么的。
郭旭也不是什么举贤避亲的人,族里的后生都是知根知底,秉性好的,反正赈灾对于也缺人。
找些知根知底的人也好,虽然解决了不少年轻后生的吃喝问题,可是剩下的老少只能每天领着街口的一碗清粥维持温饱。
都是自己的叔伯婶娘,孩子们都叫自己伯,爷爷哩,郭旭见自己家粮食富裕,于是就拿出了五千斤出来,放在族里每天给熬一碗粥,虽然不多。
但是足以舒服很多了,族长郭嘉和和几位族老跟郭旭连连保证,等灾过去一定要还的,郭旭只是摇了摇头,笑着说不用。
这是大头,剩下的大蛋爷家又送了几百斤,这家几斤,哪家几斤的,别看少,可是数次多了,也就上百了,一万斤能有多少个几百的呢。
加上家里现在有进人了,在去年年末的饿时候,老夏一个人回了一趟老家,虽然家里东西卖了一干二净,现在算是在西安城扎根了。
可是哪能还没有几个亲戚朋友呢,回来的时候,领回来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名叫胜男。
胜男是家里的老大,来的时候干瘦干瘦的,瘦的没有一点肉,胜男是家里的老大,老夏的老朋友家的。
其他的几个亲人朋友都要么饿死了,要么逃灾去了,胜男老爹将老夏东家丰厚。
让他把胜男领回来,逃个活命,而夏天也是十六了,在这时候可以娶亲了,于是胜男就成了夏天的童养媳。
这时候童养媳根本不算事,这个胜男不亏是家里的长女,干活里外一把手。
在郭家养了一段时间后,模样也展开了,老夏和夏天都很满意,郭旭就让老夏给胜男娘家送一袋粮食,娶了人家女儿,要是主家有吃有喝。
到时候人家娘家一家都饿死了,虽然怪不到郭旭家头上,可是老夏夏天以后难免被误会。
于是就这样,郭家多了一个胜男,之后又因为什么别的事情,张婶也就是虎子娘,不知道跟郭婆子说了什么,将乡下儿子的孩子带到了郭家。
两个女孩,五六岁的样子,虽然有些瘦,但是长得却不错,是个伶俐孩子。
那天进家的时候,还单独带进屋里让郭婆子看了,不知道说了什么,田静曼不在场所以不知道。
但是周家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事不寻常,因为一向抠门的郭婆子当天难得的将唯一的一块火腿肉炒了,还是单独给那两个小姑娘加餐的。
除了这,还让虎子给他三个哥哥送了两袋粮食,郭婆子的态度令人觉得很不寻常,十分不寻常,这是郭家所有人的想法,虽然猜到不少,不过都心照不宣的没有说出来。
细细听了田静曼的账目,郭旭第一次感觉到,除了钱一点一点的不经花之外,该有粮食也是这样啊,唉,世道不一样了,饥荒年间粮食都这么珍贵了。
“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粮食的事你不用着急,明个我就想想办法,王家这些大户家里肯定是存粮的,到时候去借些。”郭旭安慰道。
见郭旭要到这些人家借粮,知道去年郭旭这一年多来,没少到这些大户人家大秋风,虽然你医术高,人家是给了钱的,记得你的情分是给你面子。
为了支持你的工作,已经捐了不少粮食,现在在上门借粮,感觉总是有些得寸进尺的。
于是赶紧阻止道:“算了,家里粮食你就别担心了,前些日子爷爷还问家里有没有粮呢,我明个到家里看看,运些粮食过来,等熬过这上半年就好了。”
“是啊,熬过了这上半年就好了苦日子总算过去了。”郭旭看着窗外的屋檐些留到天井的雨水感叹道。
“行了出去吃饭吧,只要刚才说的你爷家的粮食就算了,家里人口本来就多,这么长时间了,粮食也不富裕,家里的吃食你就不用担心了,我有的办法呢,明个就能见到。”
“家里粮食还有一些,还能吃半个来月的,不用着急。”田静曼见郭旭这么说,赶紧让他不要着急,这也是怕他走上歪路,毕竟手里掌握着那么多粮食呢,贪墨一点还不是小财一碟吗。
“你想什么呢,我是那么样的人吗?”郭旭看着田静曼,认真的伤心道。
“你现在不是那样的人,但是警钟长鸣总是好的,进了仕途就是进了大染缸,不是你想要洁身自好就能的,有多少贪官刚开始不是爱民如子的大清官呢?”田静曼笑道。
“得,我说不过你,吃饭吧。”郭旭摇头笑道。
帅嘴皮子讲大道理,男人天生不如女人,尤其是夫妻俩个,赢得有理的总是女的无疑。
其实郭旭想要弄些粮食是很简单的,别看西安城财主富商都被郭旭逼着捐了一笔钱财,可是对于郭旭的神奇医术,尤其是郭旭在举行的一次慈善筹资宴会上。
故意露了一手,一堆珍贵药材,直接在郭旭手中灵火的炼制下,从一堆平常的药材变为精华,然后在慢慢炼制,变为药丸。
药丸成型之时,满室药香四溢,看完神仙般手段的表演后,众人早已被折服。
在听说这药丸具有治百病,延年益寿,关键时候能够吊命之后,众人那就一个疯狂,那一次是郭旭筹集到最多的粮食,其中数山西的商人出手最阔绰。
所以当天晚上的五颗药丸全都被山西商人买了。
在体验过药丸的真正功效之后,慢慢的上层社会开始流传一种说法,一斗袁大头不如一根小黄鱼,一根小黄鱼不如一斗粮,而十斗粮不如郭大夫的一颗救命药。
要知道这时候可是1929年,正是饥荒最为严重的时候,粮如金的时候,有钱都没不到粮的时候,在家抱着一罐子大洋饿死的都大有人在。
由此可以看出粮食的珍贵,而郭旭的药丸却比粮食还要珍贵,可以想象郭旭药丸或是郭旭的出手多么抢手值钱。
只要郭旭说句话,陕西那些大户没有粮食,山西财主听了肯定拖着粮食颠颠的跑来了。
只是郭旭知道这种药不应该在寻常世界出现,为了世界的稳定,要不是不得已,郭旭根本不会拿出来的,让这么多人知道有这药丸的存在。
渐渐的,灾情慢慢缓解了,他已经基本上不在给外人炼制了,所以外面流传的几十枚药丸吃一颗少一颗。
后来居然还传到了政界,还有一个人因为送了这么一颗药丸而当了梦寐以求的官。
上有所好,下面的人自然极力奉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郭旭的药丸比真金白银,珠宝古董更加管用,只是郭旭不在轻易出手,偶尔流传出来的一两颗,足以炒成天价。
为此专门的一颗药丸,还形成了特有的黑市,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只要有一丁点消息,顿时间风起云涌,就像猫闻了荤腥一样,那就一个激动。
现在只是弄点粮食而已,根本不用郭旭拿药丸出来,王家听了消息自然会巴结上来。
因为他家在上海滩的生意还想要郭旭在杜月笙面前说好话呢,一点粮食算什么。
果然当天傍晚,王家就趁着天黑,往郭旭家里运了一大车粮食过来,足够吃到过年了。
走之前,王管家还特意嘱咐说,不够再说,不用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