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小吵
字数:4870 加入书签
“现在缫丝厂有多少工人?”裴晚云问道。
“男工八人, 女工十七人,还有一个专门做饭的厨娘, 一共二十六人, 怎么了?”
“那为何工钱开支这么低, 厂子开起来两个多月了,工钱才支出去几两银子,你给工人定的工钱是不是太低了?还是压着没发?”拖欠农民工工资、扣押工人血汗钱,这是政治不正确啊!
“阿姊忘了,只有叶家五个女人有工钱,其他都是我捡来的人啊。”
“什么?”这哪里是忘了,是根本没和她说过好吗?上哪儿捡人去?
“这些都是流民, 被阻隔在城外,衣食无着,若非我捡回来,只怕如今都是白骨了。我知阿姊心善, 你放心,已与他们谈妥, 第一年没有工钱, 等到第二年看手艺好坏跟着涨工钱。那些人都是愿意的,如今肯包吃穿住处, 城外流民哭着喊着愿意干。”
好吧,这不是稳定政权下的用工矛盾, 不能用以往价值观判断。但是——“既然是包吃穿住宿, 那住宿区怎么这么小。”裴晚云指了指他们现在所在的方位, 这里只有三间厢房,还有一间是待客的厅堂,哪里住得下这么多人。
“女人们住在火房,男人们就住在煮茧区。那里热乎乎的,都愿意住那里呢。”
“不行,缫丝厂太潮湿了。”
“那阿姊是说住复摇整理区?那里可没火房暖和。再者,那里是半个仓库,成品生丝都堆在那里,也不安全啊。”
“我是说修住房!”裴晚云一字一顿道:“安全,你也说了安全。不管生产什么,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阿姊放心,我每日都与他们讲,不会有人掉进煮茧锅里。锅那么窄,也掉不进去啊。”王灵幽默一把,笑了起来。
裴晚云却板着一张脸道:“安全,不是嘴上说说。”
“修住房区,把厂房和住房分开,把做工和生活起居分开。第一是让他们明白,做工和日常起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住在厂里,随意用厂里的东西,只觉那是自己家,久而久之,脑子里就形成了东西是自己的想法。这种潜移默化又根深蒂固的想法,日后做大了,是纠正不过来的。”
“第二,人才要紧。厂房湿热,现在有人贪图火房的温度,那夏天怎么办?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住在水汽弥漫的地方,得病的可能性太大。若是生病,人员这么密集,传染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病人做出来的生丝,哪个商号敢要?”
“反之,若是我们把住房修起来,还可以和工人说清楚。在厂子里做多少年,就能分房子,这样何愁他们不用力气。只有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只有条件好了,做工的人才会用心。用你来举例子,若是厂子没有你的份,你只是来做工的,你会事无巨细、兢兢业业吗?”
“会啊,总要显示才干,阿姊才会放心交付生意给我。”
“别打岔,你明知我说的不是这个。”裴晚云瞪他一眼,个人觉悟怎么能和制度规范相比,人人都是圣人吗?
王灵也收了嬉皮笑脸的姿态,“阿姊说的都对,可你知修住房要花多少钱吗?是起茅草房还是土坯房,地下是泥地还是铺青砖,墙上是土墙还是专墙,屋顶是茅草还是瓦片,梁柱是楠木还是金丝,桩桩件件,若是都按阿姊为人着想的办法,厂子里多钱盈利都不够。”
“我知阿姊一片好心,正如阿姊所讲,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可这世间终究是野鸡多,凤凰少。我只听闻世间有凤凰,还从未见过呢。那些人初初得了好处,自然感激涕零。可人都是不知足的,今日得衣裳,明日得房子,贪得无厌,还能管吗?”
“这些人是你捡来的,用工成本本来就低。我不求他们过大户人家的精细日子,可总要吃饱穿暖有地方睡觉。你这账本上,伙食开销也不对,你该不会没给他们吃饱吧?”若说拖欠工资是道德问题,那不给工人吃饱,就是奴役了。裴晚云瞬间想到了黑煤窑,想到了黑工坊,想到了黑人奴隶血腥史。
“什么叫舒适?我现在过的也不舒适呢。我从城外领他们进来,就是活命之恩、再造之德。一辈子不给工钱,让他们做白工报答也无人指摘。”
“你这是霸王条款!”
“有幸称王,幸甚!”
两人像两头热血的牛,瞪着眼睛互不退步。
雁儿跟了一路从未出声,此时见两人吵起来了,手足无措看了一阵,给两人斟茶,“小娘子,快喝茶垫垫,娘子还在家等着呢。”
两人突然间松下来,像气球被人扎破似的。
对啊,现在不是能吵架的时候,裴晚云叹息。家里母亲十分不看好,正等着她回去求饶呢。接触王灵是她了解外界的唯一渠道,以前以为有了阿容和阿陈也能做到,后来才发现阿容阿陈也是裴夫人的意志延伸。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铁锅,别管她把铁锅和炒菜吹得多么天花乱坠,只要裴夫人认为这是浪费和无用,她就做不出来,连接触铁的机会都没有。
王灵深吸一口气的,当真是让好日子惯坏了,谁没受过委屈。面对有钱有势的贵人,低头并不可耻。多少人想烧香都找不到庙门,且知足吧。
两人同时意识到,他们现在不过搭了个草台班子,摇摇欲坠。若是此时拆伙,心里多少计划都将付诸东流。
两人都是聪明人,想清楚了这一点,便能心平气和说话了。
“是我太着急了,词不达意,没表达清楚。最大限度节省成本是应该的,能这么快出第一批生丝,都是你的功劳。”裴晚云软了声调。
“阿姊说的都是我心里想的,只是嘴笨不会说,话赶话就到了这里,气话不算话。这厢给阿姊赔礼了。”王灵更是能软下身段的人。
“不必,不必,牙齿还有磕着嘴唇的时候,正常正常。”
“阿姊大度明理,我望尘莫及。”
两人商业互吹一阵,尴尬得一旁雁儿都看不下去了。
终究是裴晚云脸皮薄,率先败下阵来。“方才见那些女工,沟通都成问题,这点要改啊。”裴晚云缓和了情绪,决定退一步,环境不一样,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标准苛责别人。
“是,原本想着经常在一起做活,自然而然就会说话了。没想到……”王灵叹息一声,“阿姊帮我想想办法。”王灵也看出了裴晚云从不痛不痒的地方入手,语气更和煦了。
“与其让她们相互影响,不知结果好坏,不如集中起来,统一学官话。你曾说日后想回中原,这里的人若能带走,也是人才储备。”
回中原啊。王灵心想,多久没有想起这事儿了。旁人只知他想回中原,不知他一心报效陛下。可这几个月忙起来,每天睁眼想着厂子,闭眼计划着生意,都没空想这些。
“是啊,集中起来。若是都会官话,交待他们办事也不必中人传话。”
“每天上课之前,还能宣讲一下缫丝厂的规矩,说一些激励人心的话,让工人们更有凝聚力。”
“阿姊是说训话?”王灵想了想当初教习师傅每日例行训话,当时以为是逞威风,如今想来,谁不是训话过后,更小心谨慎、更专心练功。
“可行。”王灵点头。
裴晚云再接再厉:“教他们学官话总不能在厂房里,房子还是要起的。咱们的缫丝厂越做越大,日后肯定要扩大规模。城外地价便宜,合该先准备起来。”
王灵假装看不出裴晚云的小心思,顺水推舟道:“是啊,男女大妨也是个问题。若要再建厂房,需分两进,中间隔断。”
“你考虑得很周到。”裴晚云顿了顿,她还是不习惯这种说话前先夸对方的模式,生硬且客套。
“这话可能不合时宜,但我还是想说。”裴晚云露出抱歉的微笑:“人都是向善向上的,正常人都盼着日子越过越好,有盼头的日子,本有七分力都要出十分。怎么让这十分力气都使出来,就是管事该琢磨的。好的环境是激励人上进的诱饵,在我们厂子做工,三年之内,从一无所有的流民变成衣食无忧的工人,谁不羡慕?传出去也是一桩美谈,不仅你我主家名声好,更能吸引人才靠拢。”
“我们投入这么多才建起厂来,若是人人不努力,该出产五匝生丝变成三匝,损失的还是我们。安排个监工,每天提着皮鞭抽打,作用还不如设个条件,达到就奖励来的大。多劳多得,适当奖励,珍惜荣誉,惠而不费。你觉得呢?”
“阿姊的话十分有道理,我会酌情办的。”酌情量度,至于酌多少、度在哪里,尺子只在王灵手中。王灵好奇地打量着裴晚云,这些道理他不是不知,曾经在官办作坊、宫中打滚的人,对人性的认识比寻常人深刻许多。可王灵奇怪的是裴晚云怎么知道。这不是书上该写、别人能教的。即便是现成的,能如此清晰表达出来,肯定是有深刻理解的。
裴晚云为什么会知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