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

字数:4717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现在怎么就这么瘦了?”白梓生心疼地直说。

    “长个子呐。”

    白梓生把他塞进被窝里,又找人灌了汤婆子来。直到他忙活完躺进被子里,清安已经呼吸绵长,发出小小的呼噜声。

    白梓生借着廊上还没撤下的上元灯光,轻轻描摹过小少年的眉眼。该如何留下他呢,难道二人的缘分就到此为止了吗?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花和尚在梦里唱。

    白梓生见着他的小孩儿破蓑雨残笠、披风带雨,一个人孤零零走在山道上。沿途无处化缘,只有破庙一座。

    怎能如此?怎能如此!

    09求不得

    打第二天起,白梓生就日思夜想该如何留下清安。眼见着就快出了正月,他急得团团转,直到突然想起大哥的那句话:“还小呢,过两年都能成亲了!”

    成亲?对,成亲。

    白梓生立刻有了思量,但他不敢问父亲,只是找到了白梓清:“大哥,和你商量个事……你看,嗯,我是说……我不想成亲了。”

    “嗯?”白梓清一边看书一边喝茶。

    “我……我想和清安结为契兄弟。”

    白梓清放下茶杯,还没说话,屏风后边就传来一片哗啦啦的声响。白梓生探头一看,白父和白家二哥正在里间下棋呢,白父的棋罐被他碰落到地上,棋子撒了一地。

    白梓生硬着头皮:“阿爹、二哥……”

    白父瞪了他一眼:“说什么浑话呢!”

    “我不是说浑话,”白梓生跺跺脚,“不然清安就真的要出家了。”

    “还有用这种办法阻止小和尚出家的?”白梓明笑他。

    白梓生也是一筹莫展:“他要去大寺里出家呢,我不想他走。”

    “傻弟弟,”白梓清摸摸他的头,“你是想以什么样的情谊留下他?”

    怎样的情谊?白梓生断然道:“反正不是弟兄朋友之谊!”

    “胡闹!”白父喝道,“清安就算尚未正式出家,也是明和座下的佛门子弟,由不得你这样浑说!”

    白梓生登时就跪下了:“父亲,从前孩儿什么都不懂,只是不想与清安分离。这些年来孩儿时刻惦记着他,直到日前重逢,竟是放不下他来日孤苦一人。孩儿年幼尚且愚钝,不知这是何情谊,但是愿等三年,待到清安十六岁!”

    他也不等父兄回应,猛地磕头三下:“请父亲和兄长成全。”

    白梓清与白梓明最是宠爱幼弟,骨子里都有几分放达不羁,此事断然不会从中作梗。两人此时也只是看向父亲。

    白父气得不轻,他踱步半晌,终是说:“滚滚滚,你倒是问问明和与清安去,看看会不会被打出山门!若是被和尚打了出来,就休要再提此事!”

    “哎!”白梓生应了一声,竟是立刻跑出院门去了。

    白梓生头脑一热上了莲花峰,却是在山门前磨了半天鞋,不知该如何对大和尚启齿。过了好半晌,还是明和从山门外来,才见着了失魂落魄的白小三爷。

    “生哥儿,你为何心神不宁,可是有什么事来寻和尚?”

    白梓生抬头见大和尚突然就在眼前,有些结巴了起来:“明、明和师父,我想,我想与你商量件事。”

    二人进了寺院,在寮房前坐定。清安见是白梓生来了,很是欢喜地迎了出来。

    白梓生一见清安,立刻涨红了脸,呐呐了好半天,才说:“明和师父,我说了这话你且别恼。”

    “阿弥陀佛,”明和合掌,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摇了摇头,“孽缘……”

    “明和师父!”白梓生立刻站了起来,他抖了抖嘴唇,“我,我可以等到清安十六岁。我们许下三年之约可好?”

    清安看看师父,又看看小哥哥,一头雾水。

    明和转头看向清安,直接问道:“清安,你可愿意为了生哥儿还俗?”

    清安一愣,有些无措:“为何还俗?”

    白梓生面红耳赤,好似一颗心在光天化日下被剖开了一般。

    “他愿与你结为契兄弟。”

    “契兄弟?”

    “长者为契兄,少者为契弟,以夫妻之礼相待。”

    “夫妻之礼……这……”清安不知所措。

    明和拍了拍小徒弟的手:“三年为期,我们外出云游三年,你再给他一个答案。你觉得如何?”

    清安看向白梓生。那个少年正一脸紧张,满怀期待地望着他。

    “好。”他说。

    清安一路将白梓生送至山下。白梓生握着他的手,却不敢抬眼看他。

    “你与明和师父什么时候动身?”

    “后日。”

    “往哪里去?”

    “北边吧,师父想去看看乌茶。”

    “噢。清安……”

    “嗯?”

    “不急……”

    “嗯?”

    “我不想再与你分开,别出家。”

    “不是约了三年后再说吗?”

    “好吧,那你路上得想我。”

    “嗯。”

    “给我写信。”

    “嗯。”

    “三年后你得回来,不论你答不答应我。”

    “小哥哥,情之一字,清安不懂呐。”

    “会懂的,”白梓生说,“三年后告诉我。”

    明和与清安出行那日,白梓生并未去送别。

    只有白家人知道,小三爷新的一年里比往日更加沉稳了,一门心思地打理铺子。商队的往来、茶园的收支、市价行情、利益人脉,他无不用心经营。家里头,他待侄儿如亲子,把小孩儿宠得没边。蒙在鼓里的一干女眷还以为他喜欢小孩,想为他开始相看亲事。他推却了长辈们一番好意,只说此事且再等三年。

    白梓生一天天默默数着日子,他想知道清安行至哪里,可见到了什么新鲜事,一路上是什么样的风景。是否喝到乌茶,是否见了山外山?可是他从未接到过一封清安的信件,这让他有一阵子常从梦中惊醒。是出了什么意外吗,生病了还是路遇山匪强盗?是不是明和师父不让他写信?三年后他还会回来吗?

    年少时最是单纯的情感在他心中慢慢变成了一个结,想不得碰不得,深深藏在心底不再提起。日渐成长,他方识情滋味便得愁滋味,把自己放在了不敢轻易期许的位置。

    再说清安与师父北行,沿途上见了太多他往日不知的风景与人情,这才明白小哥哥那日所说的话。

    “山外有山、有海,有你我未品过之茶,有你我未见过之景。”

    不仅如此,清安还见到了世事无常,众生喜怒嗔痴,回首才知他与白梓生的少年相交多么可贵。

    和尚不愿清安给白梓生写信,只是叹道:“师父这些年心中一直为难,该是安排好你这一生,还是让你自己来选。”

    “师父会如何安排?”

    “师父自然是愿你五蕴皆空、六根清净,摆脱尘世苦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