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救赎十八:失而复得(五)
字数:7436 加入书签
(猫扑中文 ) 都市救赎十八:失而复得(五)
更不要说自己岳父母一家了,岳父和他父辈二世心血就造了这低矮、潮湿、廉质、材差的几间勉强可住人、勉强可生活的房子,这还是60年之前的事。照他岳父说法,他岳父的叔父是拜霸占老白渡大庆街江北大世界的斧头帮二当家候树奎做老头子的。说得不好听,这老底子的二分半地宅基地是靠老头子排头强行圈来的,当时四下二上简易二层楼房子的材料,一大半是顺手牵羊拿回家的。解放后,二层楼又加了二间,还有六间矮平房也是解放后十年内弄起来的。
岳父尚全忠1930零年(五岁)因乡下土地盐碱化、欠收,家里完不起租米,随父母、祖父母逃荒,从滨海八滩摇了一条有蓬双桨小划子船,一路讨饭到上海。投奔在老白渡摇有蓬双桨划子船,靠摆渡、在水上贩买蔬菜、水果的叔公一家,叔公家在陆上还有条滚地龙。一家到上海后,想尽办法也搭了滚地龙,用拖网、滚钩打捞码头边失落的货色,以打捞煤炭为主,卖给老虎灶烧,也在水上摆渡、贩买蔬菜、水果求生。抗战时,叔公一家不幸被日本巡逻汽艇冲翻在黄浦江,后来划子船寻到,二个孙子女且死于非命。儿子和媳妇不愿再在船上讨生活,去做陆上贩菜营生,住到浦东付家宅去了。二家人家靠二只划子船在黄浦江里闯荡,贩菜混日子,把二条滚地龙翻成四下二上简易房子。
1945年,尚全忠20岁结婚,妻子是叔婶内侄女,从滨海乡下接了出来,没有嫁装,说好将叔公房子将来送给尚全忠作赔嫁。尚全忠在抗战43年时,进虞洽卿中意轮船公司,在中兴轮上当水手,跑越南西贡运大米。解放初自然进了海运局。二只划子船在抗战时就全坏了不能用,全家只好靠贩菜混日子,解放后祖父母、叔祖父母先后去死,二个妹子也嫁了出去。尚全忠生尚春梅时,利用积假,父子二人添建了二间二层楼房子,以后每生一个孩子就搭建一间平房,到1960年尚美出身,已把一分空地用光,尚家共有四上八下住房,二百八十平方米大小。四个儿女结婚住二楼四间房,每家孩子和父母分房往后,全住在平房里。
自己与光英妈合婚也有十五年了,岳父家里五兄妹,个个有工作,有工资收入,一是政策原故,二是没有余钱,几十年下来住房还是老样子!就老五尚美,1980年嫁了个大她十岁的当派出所副所长的石思海,方始在塘桥分到了新公房结婚,住了出去。就自己在市建三公司做了三十多年,1976年与光英妈合婚,一因自己职位低、二因单位房源少,三因双方父母等不及,四因岳父母家有间房,所以就结了婚。1980年提了个副科级至今,总因女方有房而轮不到分房!
再过几年,尚家第三代就要结婚了,怎么住?就是能住,姑娘肯住这又低矮、又潮湿眼看就要塌的的危房吗?
只有姐夫家房子稍为算宽余些,正气的拦成了二上六下(和外甥换了二间街面房子),但儿子、女儿结婚在家里,也是够挤的,今后怎么办?
房子!对!就是房子!卡住了他、卡住了他的亲人们的勃子!也同样卡住了象他一样身份的其他小老百姓的勃子。他认为,今天之前的自己,真有点活得糊涂,像俗话说的得过且过渡死日的腔调,只会冷眼傍观,嘴里不响,心里乱嘀咕、乱点评,且又亳无行动。一心做好家庭主男,抓好尚家第三代的功课,不管他们的基础差到何种程度,起码技校总要弄他毕业,图个出息,决不允许再在尚家第三代身上再出产出文盲社皮!
这几年老白渡江北大世界里新出世的退学、休学的年青社皮队伍正逐年壮大。现在可不比文革那阵,政府在就业问题上全包。因为他们啥文化也没有,又要吃又要穿又要成家,父母总要老吧?自己总要成人吧?因此只好去搞个体、搞自由职业,进农民工队伍中去打工……。尚家第三代决不能再混进这青年社皮队伍中去!
他认为这种江北大世界大棚户的环境决酿造不出胸怀大志的,眼光远大的新一代。因历史的社会的渊源,且让这旧社会为帮派霸占的江北大世界里的人,一代一代的遗传着崇尚靠排头,傍粗脚膀,钻营走后门才会过好日脚,随时想贪小便宜,捞外块过开心生活的信条。一事当头,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会不会吃亏,其次是有没有好处捞。一旦有点钱,首先就是考虑先享受起来,包括男女老少钟爱的男欢女爱,为这花起钱来哗哗的。即使也有人想到有积钱弄房子一事,但在坚信穷人的住房政府不会不管的前提下,心里还是等待着政府分房子,只不过积点钱准备买电气和做装修。
但江北大世界棚户区的人们,十分重视传种接代和传种接代的纯正,家庭长幼有序,规矩很重,深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影响!而在男女关系上,且受海派市井文化的“笑贫不笑娼”的影响深远!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对男欢女爱那种随便的态度、开放的程度,委实让受过高等教育的,出生在大上海市区的章成器吃不消!
但!正由于此!必须要为儿子解决房子和住房环境作为自己后半生的奋斗目标!因怕儿子、孙子再在这江北大世界的环境中生活成长,自己也必须出来搏上一搏!
所以现在只有寄希望于改革开放了!但改革开放对房子又有有什么改革政策呢?去年出事的那批老兄中的不少人,开始弄钱时,不也是为了改善自己的住房问题,才动的手吗?俞家兄弟不就是很好的佐证吗?
再说岳父家里五兄妹,他认为也和这江北大世界里的人想法一样,除大舅子尚春兴、顾王玉夫妻俩是港驳公司驳船上当老大,没机会寻外快外,二舅子尚秋旺自从在港务局修建公司当了混凝土泵车司机、组长后,他爱人潘蓉开了三十六吨日本加藤汽车吊后,就千方百计做私活,寻外快;他连襟陆友德利用菜场蔬菜大组组长身份,联络手下三个蔬菜采购员,采取各种手法捞线;特别是他们几个,通过他和杨国方挂上钩后,陆友德做联络,通过杨国方的关系、调度,为汽车吊、砼泵车、包括他老婆手上的汽车想方设法去做私活。有机会还炒买供应商品混凝土。
1985年后,常熟、沙洲、绍兴、义乌、海盐等地开了各种小商品市场和特色商品交易市场后不仅,陆友德夫妇和他堂妹陆友妹在柳林路上开了爿兼做批发的商店,而且利用他妻子尚春梅厂里几部大卡车,通过尚春梅掌控,常年从外地交易市场夹带货色进沪,省去一大笔运费,估计尚春梅轧在里面,也捞到不少油水!他们为什么如此辛苦弄钱,说到底为来为去就是为改造尚家小院的房子!至少准备一笔装修、买电气的钱!当然对他(她)们而言,享受是放在头等要紧的。
但自己决不可以学俞海山他们以权谋私,也不会学尚家兄弟姐妹样,借公为私,这些走歪门斜道去弄钱再准备弄住房的路子,一是他不会,而是他不肖为之!他自己得另辟新路……。
听说深圳住房政策已改革,加上外商、私营企业主,非国企的员工们,他们要房子住,因此住房只能开始实施商品化,只要有钱就好买房!对!只要有钱!就会有房子!上海的改革开放是深圳的翻版,不要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入上海的外国人、外地人(统称外来人口)会逐年增加,上海的住房政策肯定也会跟上去!
……难道老舅这么大年纪,还想动房子的念头?难道他也看准了股票是穷人唯一能快速正道赚钱的法路?而买认购券是进入股票市场的最好切入点?
他快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心中初步有了一个打算,就到舅父房里看舅父。
舅父并不因受到二个儿子的训斥而影响他一贯的乐观情绪,他仍然乐哈哈的接待外甥。当章成器再次听完舅舅对股票认购券和股票的认识介绍后,他心中就进一步形成了一个破釜沉舟的搏他一记的计划。他认为舅父说得是对的:
“成器,你要弄清楚一个事实:我算真正服贴了中央政府了,特别是邓老先生,他的经济建没的理论适合中国现实,但他们做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是摸着石子过河,所以你看好,他们推出的任何一个新政、新经济政策,一上来肯定政策跟不上,你既要想占空子、又要想合理合法赚钱,就必须要赶早,赶在他政策设有完善好之前下手,一旦他通过实践,摸清了规律,制定好政策,你就得赶快收手,否则你就要吃亏!吃大亏!”
章成器没有问舅舅他准备如何处理手中已买的一百张股票认购券一事,而是对正专心看电视的舅妈说:“舅妈,你停一停看好哇,我有一事想请你随便那行要帮记忙!”
舅妈转过头看着外甥,章成器走到舅妈身边咬着舅妈的耳朵说了一阵话,只见舅妈不断点头,最后说:“就这样子对外说,不过到时你可不许懒账!”
章成器说:“你不要象老小人一样好哇,怎么可能呐!”
舅舅看他娘儿二人鬼触鬼毛的做手脚,就不耐烦的说“啥事体搞得这么异样搭括,有啥说话要这样神神密密?”
当章成器细声细气把他的算盘说给舅舅听后,怕隔壁儿子听到,老舅开心得切切低笑不停,还和章成器相击一掌,低声“也!”了一长声。舅舅也细声细气的说:“你放心,亏不了!起码三翻!”还对舅妈打了个皮眼。
舅妈问:“成器,你今天来有啥正事?”
章成器说:“我来拿一只公文包。公司机关搬了新大楼,我总不好老是梯梯塌塌,准备上下班行头调调,提只公文包撑撑面子。”
舅妈说:“当主任工程师是该有点派头。我有只忠字公文包,没用过。我67年退休时,正值文革高峰期,同事感到送什么也不妥贴,结果送了一只印有一个忠字红心的真牛皮公文包,牛皮质量一级,做工质量一级,大小适中,可提、可背、可挟。内有三层加二只小袋,有拉链可把公文包厚薄缩放。中间一层还有内拉链,因为有一只红心和忠字,家里啥人也不肯用,实质上很实惠的。你从来不用包,所以没有给你看过。拿给你看看怎样?中意的话,就送给你!”
章成器一看忠字包很中意,马上把背包带装好,并说:“很实用,只有一面有忠字,可以放在贴身。就用这只忠字包吧!”本来他计划今天把钱放好后,把在大学里时他姐姐帮他做的一件薄花呢中大衣拿出来穿的,因计划已改变,准备下次再来拿。
他提了忠字公文包,对舅舅、舅妈说:“我走后门,不准备乘公共汽车了。”他来到灶头间,把身上的东西全部分别放入包里,调整了公文包背带,左肩背着包,打开后门就穿弄堂出去,上了方浜中路。他神定气盈,脚步轻快,他知道从一背上这只忠字包,他的为自己、为家人赚钱,买房子的计划就开始实施了。
“别别苗头看!啥人弄钱又合法又快又多!”
他知道股票认购券主要由各家银行和分理所在销售,因卖大不动,一是通过单位动员,由单位出面登记集体购买;二是通过里委为各家银行和分理所组织代销点。他知道老西门和十六铺都有营业到晚上九点半钟的银行,他准备到十六铺工商银行看看。
他沿方浜路快速东行,路上先后看到三只股票认购券代销点,一打听,他们都无法满足他每只尾号都要有一百十张的要求,因为其中有个别尾号已卖宕。据说有人因常到大境庙、老城隍庙烧香,庙里所供原始天尊菩萨托梦给他,说某某尾号股票认购券必中,他赶快去买了同尾号认购券二百张,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个别尾号自然就卖完。
当他走到十六铺工商银行时,时间已过八点半,接待他的柜台服多员是一位年青的女职员,当她听到站在他面前的一位戴鸭舌帽,身穿市建公司工作棉衣的苍白、瘦小的老伯要买连号的一千一百张股票认购券时,一上来她以为听错了,就问:“啥尾号?要几张?”。
章成器耐心的重复了一遍:“小姐,我想购买一千一百张连号的认购券,不连号的我不要,有没有?”
这次柜台小姐听明白了,但她异样的像看一位神经有毛病的人一样,好心的问:“老先生,你说你想购买一千一百张连号的认购券,我没听错吧?你考虑清楚了吗?”当她再次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忙说:“请稍等!”不一回她把一位身穿工商银行职员黑色西装的三十多岁的、好象分理所负责人的人请到了柜台前。他非常有礼貌的问道:“老先生,是你想购买一千一百张连号的认购券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这位负责人很诚恳的对章成器说:“老先先,因为你一下子买了那么多,为郑重负责起见,我能否提个小小请求,能否看看你的身份证和工作证,当然,你不情愿也无所谓。”
聪明绝顶的章成器当然明白这位分理所负责人的好心,他今晚第二次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和身份证,他看着这位分理所负责人反复抬头、低头对照细看自己和照片,他干脆把鸭舌帽脱下,拿出一把牛角小发梳,整理了一下头发说:“请不要记下我的名字和单位,更不要和我单位联系。请你放心,我是65届同济本科生。”
分理所负责人一面把工作证和身份证还给章成器,一面问:“老先生,恕我冒贸,你为啥不在单位登记购买呢?”
章成器想了一下反问道:“不大礼貌,请向,象你父辈中有人藏了私房钱,他肯在家里、单位里公开吗?”
两位银行职员会心的笑了,征求了章成器的意见后,从分理所里尚剩下的认购券中最后二千张连号中一头扣去五百号,一头扣去四百号,从当中拿到一千一百张。双方交割清楚后,章成器把认购券放入忠字包里,拉上拉链后随便问了一句:“你们自己买不买?”
分理所负责人愣了一下,又奇怪地看着章成器说:“为啥买?我又没钱去炒股票。看来先生是有钱人。你买了一千一百张,若抽中百分之五十认购,就算他五百张吧,一张可买一百股,十元一股起板,你就起码要准备五十万元钞票,若买溢出股,出手上百万都有可能,这已到可购上限了。一般人那里拿得出?到今天为止,来我这里买的人中,你是最多的一个,有一个香港客在我这里一次买了五百张,算多的,一般都是弄几张白相相。不瞒你说,我手上摊派的二十张认购券,我已送给自己亲眷拿去白相了。”
章成器走出十六铺工商银行,银行也就关门了。他是从董家渡过江,一路上他还要进一步整理自己的心态和设计自己的计划。首先端平自己的心理承受,他认为即使全变成废纸一叠,就好比今天钞票落脱,……这当然是最坏的打算。
他盘算了一下,打算像老舅说的,按到时能翻三翻和只卖脱一半,一半成废纸来谋划,可得四万九千五百元。拿一万五千元去纱股。若一万五千元准备买溢出五元股,就要十张中奖号,余下的一半认购卷按百分之五十抽中率算,也应当有二百七十张抽中,这看来没什么问题。
不!应当听老舅的,第一次五万元钱要全部投进去!搏!就要有搏的姿态,反正抽中号有的是……。不!应当尽量不把认购券浪费,要配搭好!最大限量的买股票……
同时他也看到,像他舅舅这样的能预见到股票认购券所潜在商机的上海滩特产“老木克”,必竟人不多;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极大都数老百姓是安分守己的,头脑中根本没有一个炒卖股票认购券这种钻政策空子,打政策擦边球的概念。就连热心炒股的刘世魁,在他所有谈及股票的言语中,没一句是说到股票认购券可以钞卖的。普通老百姓可真是淳仆善良啊!
他决心靠这“失而复得”的3万3千元人民币,为了房子、儿子、孙子也去拚搏一次……
再次申请签约。若不签约,我的作品受不到保护,很容易被人偷盗!请编辑再慎重考虑!猫扑中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