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行船总管

字数:9076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两位半神一般的人物和这会儿的诸鑫一点关系都没有,凭借着和源界土著们交易所得的物资,以及数次战争中结成的战斗友谊,小溪村提出并主导了沿河三个村子的同盟,名为白溪同盟。

    而依靠数十头身强力壮的大陶山羊拉犁,新生的白溪同盟仅仅用了数个礼拜就种好了数千亩土豆,以源界的高产,整个白溪都开始远离饥饿。

    可这些成就没能让郑大叔高兴起来,他正看着手上的贸易清单,愁眉苦脸的跟叶老师商量:“你看诸鑫整的事儿,这清单上的货我们完全都没有啊,赊来的船学了好几个月也开不起来,到时候别人该笑我们华人不守信用了。”

    作为同盟的领导,叶老师已经搬到小溪村来居住。他笑着说:“人家也知道这份清单和船是互补关系,上面的清芝胶和金苇草产于莲梦湖,而这艘船则是我们前往莲梦湖的惟一工具,现在就缺个风系施法者来给船施加动力,我们这么多人没准过两天就有人进化成风系施法者,别急啦。”

    带着担心的两人来到河边,诸鑫他们的营地想看看情况,只听见营地里一阵欢呼,他们诧异的看见一艘大船正晃晃悠悠的开在皓月河上。一问才知道,叶老师一语中的,诸鑫的小舅子李光掌握了控制风的能力,成为风系能力者,而同时一位姓吴的电气博士帮助解析了风帆上的炼金路线,利用诸鑫设计的风系符篆改良了这些线路,仅消耗更小的能量就可以给船只航行的动力。

    郑大叔和叶老师也高兴坏了,在营地里等了老半天,拎着刚下船的诸鑫就问:“啥时候能出发去莲梦湖?”

    诸鑫摆摆手:“哪有那么快,我今天上船都是赶鸭子上阵,准备了好几张冰符,准备实在不行就冻出一条路回岸上。”

    叶老师好奇:“你们怎么不早用符篆来改良线路啊,我记得你才是符篆的发明人吧,用上你的符篆,船只不是随便去哪么。”

    诸鑫脸皮越来越厚:“那是,我的符篆可不是盖的,不过我那个符篆都是一次激发,而船只上的风力要求稳定而持久,所以我刚开始就断了这念头。”还有一点诸鑫没说,我还不会画风系的太始符篆呢,你们以为创建个能量转换路径有那么简单啊。

    郑大叔太了解诸鑫了:“你先别吹自个儿了,说说那个吴博士,这种人才你哪里挖来的。”

    叶老师笑了:“吴华博士是我的同事,麻省的高材生,回国准备做电气设计的,种田不在行,前两周自告奋勇来河边营地,想帮上忙,没想到还真被他做出点事儿来了。”

    郑大叔不给诸鑫吹嘘的机会,继续问:“你们准备啥时候出发去莲梦湖,人家本地人那么相信咱们,咱们可不能违约,骗了人家。”

    叶老师也说:“是啊,我们华人历来重信,到新地方,千万不能再把根本丢了。”

    诸鑫点头称是:“其实,我们人生地不熟的采集这些原料并不是很容易,所以我有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收集,原来整个源界的种族和送我们来的那位神仙有个神之约定,除了自由贸易外,六十年内不得进入人类领地,莲梦湖的人类聚集点很多,但大多对昆雅人抱有戒心,他们为了避免和人类发生冲突,于是我们就成了新时代的代办了。”

    “代办好啊,”郑大叔不懂那么多,但是知道贸易中间人其实是得利最多的,“这件事儿你们一定做漂亮了,现在粮食充足,可是生活物资紧缺,你们这艘船外出探索,正好可以获取物资和信息,这件事整个同盟都会全力支持。”

    跟领导讨价还价诸鑫最在行了:“郑大叔,你看我和我小舅子都得出门,这家里地谁种啊,上次请的两帮工太能吃了,家里小孩又多,我这再请人都快请破产了,村里看看补助我七八个帮工?”

    七八个?叶老师也惊到了:“小鑫你这也是狮子大张口了啊。”

    诸鑫不满地说:“叶老师你太小看人了,你问问郑大叔,地里刨食的活,我干的活十个人也不一定能干的下来,再加上我小舅子,没开口要十个人都是客气的呢。”

    郑大叔冲叶老师点点头:“好啦,周团长这趟领着三个连去北安村接人。这礼拜就回来了,到时候就有足够数量的长工,村里回头出钱给你安排五个帮工照看田地,你看你都吃不完了还种那么多田,都得有小两百亩稻田了吧。”

    上周歌大叔再次造访了北安村,由于多次被野兽侵扰,那里粮食已是极度短缺,村民们集体同意搬迁到白溪同盟。

    没想到郑大叔这么了解自家的家底,诸鑫得寸进尺的说:“算上大豆啥的差不多两百亩吧,我小舅子的老婆本都在里头呢。而且就快收双季稻了,到时候咋整呢。”

    叶老师也头大了:“要是你们收割的时候还没回来,村里也会安排人帮你收,这下行了吧。”

    得偿所愿的地主诸鑫点头了:“得嘞,等周团长回来,我从周团长那挑些长弓手,再练两礼拜我就出发吧,也不知道这么长的船在莲梦湖里好不好开。”

    两位领导忽略行船总管的嘟囔,急急忙忙逃离营地,生怕他再提要求。

    得到授权的行船总管,这下得了极大的权力,调拨了大量的土豆、稻谷、红薯干、陶麦面粉,以及铁制农具、布料装船。

    然后,行船总管又从周团长的手下选了五十名略通水性的长弓手,作为威慑力量。周团长虽然不满,还是派了刘学辉连长做领队。

    由于怕此次寻访真的会碰到争斗,诸鑫还特意去找了老二郭力,自从获得了金属原料,之前一直郁郁不得志的老二现在也成了大忙人,他带头建起了村里的打铁店,制作农具。请他帮忙做了两百多个铁质箭头,增强长弓手的战斗力。

    此外,加上被白溪任命为外交官的米兰,以及能力者火系石青、力量系卢强、电系卢娜,冰系吴君,力量系林浩,考虑到水上防卫方式的不同,船上还配备了复合弩和大盾。加上小舅子李光,歌大叔,昆雅操舵者,船员,总共也有百余人。

    而这艘排量近千吨的大型内河船只则被命名为大使号,寓沟通有无,传递信息之意。人员物资都确定后,诸鑫给所有人放一天假安排私人事务。

    此时已是十二月,南半球的盛夏即将来临,诸鑫在家跟家人们商量好出门前的安排。加上五个帮工,家里的地干活已经不缺人力了;老婆不久前也成为了水系能力者,老祝几个铁哥们也都留在村子里,所以还算有照应;粮食堆了一整间屋子,家里这两年都不愁粮食不够吃,圈里的牲口家禽都下过崽了,再好好照顾一季肉食来源就不用愁,琦琦的老师找好了,她干姑姑俞颖学习很好,可以带着她读书,弟妹赵见芳已经搬到小舅子家里住了,岳父岳母那边也有人照顾。

    诸爸总结:“你就安心出门吧,在这个乱世,男子汉更应该闯出一番事业来,不过要记得照顾好你小舅子,他的婚事还没办呢。”

    李芬想说话,看看大伙儿的热闹劲儿欲言又止。

    到了夜里,李芬还是跟诸鑫说了:“我那个大姨妈有几个月没来了。”

    诸鑫一愣:“你大姨妈不是没跟我们一起么,再一想不对,中奖了?是不是套套出问题,有机材料到这边都容易出意外。是不是一直不准,有多久没来了?”

    李芬没好气的给了诸鑫一下:“你别看这边三个月亮,我们村里女人的月事来的都准着呢,三十天一次,这已经有两次没来了,最近胃里老泛酸,应该是中奖了。”

    “好啊,琦琦当姐姐了。”诸鑫高兴了,“可我明天要出远门,这个源界的地界又陌生又广阔,还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他又懊恼起来。

    李芬安慰他说:“没事啦,家里这么多人,也不用我干重活,还有林大姐她们正好是妇产科大夫,不比当初的医院差。再说了,我这是第二胎,对自己身体也有数,不用担心。”

    受此重大消息影响的诸鑫,一宿没睡,第二天一大早特地去找了林大姐和老五媳妇儿小樱,要她帮忙多照看媳妇儿,还使劲搀着老婆交代各种禁忌,操不完的心。

    等来到河边营地,一船的人都到了,就等他一个,草礁村的卢娜一脸的不高兴,她偷偷地跟旁边的堂兄卢强说:“你看这个挫男,真不知道他怎么当上的行船总管,长得丑也就算了,身为领导竟然还迟到,害我们这些人大太阳底下等了老半天。”

    卢强轻轻拍了拍她头:“小妹,别乱说话,诸大哥长得大众化,不算丑,而且他帮我们村报了仇,大伙儿都很感激他。”

    卢娜不服气的小声说道:“好吧,我知道他有功劳,可他肯定不是个合格的领导。”

    上船的诸鑫,抛开烦心事儿,认真检查人员、装备、物资,一切就位后,难得严肃的下令:起锚,开船!

    两位半神一般的人物和这会儿的诸鑫一点关系都没有,凭借着和源界土著们交易所得的物资,以及数次战争中结成的战斗友谊,小溪村提出并主导了沿河三个村子的同盟,名为白溪同盟。

    而依靠数十头身强力壮的大陶山羊拉犁,新生的白溪同盟仅仅用了数个礼拜就种好了数千亩土豆,以源界的高产,整个白溪都开始远离饥饿。

    可这些成就没能让郑大叔高兴起来,他正看着手上的贸易清单,愁眉苦脸的跟叶老师商量:“你看诸鑫整的事儿,这清单上的货我们完全都没有啊,赊来的船学了好几个月也开不起来,到时候别人该笑我们华人不守信用了。”

    作为同盟的领导,叶老师已经搬到小溪村来居住。他笑着说:“人家也知道这份清单和船是互补关系,上面的清芝胶和金苇草产于莲梦湖,而这艘船则是我们前往莲梦湖的惟一工具,现在就缺个风系施法者来给船施加动力,我们这么多人没准过两天就有人进化成风系施法者,别急啦。”

    带着担心的两人来到河边,诸鑫他们的营地想看看情况,只听见营地里一阵欢呼,他们诧异的看见一艘大船正晃晃悠悠的开在皓月河上。一问才知道,叶老师一语中的,诸鑫的小舅子李光掌握了控制风的能力,成为风系能力者,而同时一位姓吴的电气博士帮助解析了风帆上的炼金路线,利用诸鑫设计的风系符篆改良了这些线路,仅消耗更小的能量就可以给船只航行的动力。

    郑大叔和叶老师也高兴坏了,在营地里等了老半天,拎着刚下船的诸鑫就问:“啥时候能出发去莲梦湖?”

    诸鑫摆摆手:“哪有那么快,我今天上船都是赶鸭子上阵,准备了好几张冰符,准备实在不行就冻出一条路回岸上。”

    叶老师好奇:“你们怎么不早用符篆来改良线路啊,我记得你才是符篆的发明人吧,用上你的符篆,船只不是随便去哪么。”

    诸鑫脸皮越来越厚:“那是,我的符篆可不是盖的,不过我那个符篆都是一次激发,而船只上的风力要求稳定而持久,所以我刚开始就断了这念头。”还有一点诸鑫没说,我还不会画风系的太始符篆呢,你们以为创建个能量转换路径有那么简单啊。

    郑大叔太了解诸鑫了:“你先别吹自个儿了,说说那个吴博士,这种人才你哪里挖来的。”

    叶老师笑了:“吴华博士是我的同事,麻省的高材生,回国准备做电气设计的,种田不在行,前两周自告奋勇来河边营地,想帮上忙,没想到还真被他做出点事儿来了。”

    郑大叔不给诸鑫吹嘘的机会,继续问:“你们准备啥时候出发去莲梦湖,人家本地人那么相信咱们,咱们可不能违约,骗了人家。”

    叶老师也说:“是啊,我们华人历来重信,到新地方,千万不能再把根本丢了。”

    诸鑫点头称是:“其实,我们人生地不熟的采集这些原料并不是很容易,所以我有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收集,原来整个源界的种族和送我们来的那位神仙有个神之约定,除了自由贸易外,六十年内不得进入人类领地,莲梦湖的人类聚集点很多,但大多对昆雅人抱有戒心,他们为了避免和人类发生冲突,于是我们就成了新时代的代办了。”

    “代办好啊,”郑大叔不懂那么多,但是知道贸易中间人其实是得利最多的,“这件事儿你们一定做漂亮了,现在粮食充足,可是生活物资紧缺,你们这艘船外出探索,正好可以获取物资和信息,这件事整个同盟都会全力支持。”

    跟领导讨价还价诸鑫最在行了:“郑大叔,你看我和我小舅子都得出门,这家里地谁种啊,上次请的两帮工太能吃了,家里小孩又多,我这再请人都快请破产了,村里看看补助我七八个帮工?”

    七八个?叶老师也惊到了:“小鑫你这也是狮子大张口了啊。”

    诸鑫不满地说:“叶老师你太小看人了,你问问郑大叔,地里刨食的活,我干的活十个人也不一定能干的下来,再加上我小舅子,没开口要十个人都是客气的呢。”

    郑大叔冲叶老师点点头:“好啦,周团长这趟领着三个连去北安村接人。这礼拜就回来了,到时候就有足够数量的长工,村里回头出钱给你安排五个帮工照看田地,你看你都吃不完了还种那么多田,都得有小两百亩稻田了吧。”

    上周歌大叔再次造访了北安村,由于多次被野兽侵扰,那里粮食已是极度短缺,村民们集体同意搬迁到白溪同盟。

    没想到郑大叔这么了解自家的家底,诸鑫得寸进尺的说:“算上大豆啥的差不多两百亩吧,我小舅子的老婆本都在里头呢。而且就快收双季稻了,到时候咋整呢。”

    叶老师也头大了:“要是你们收割的时候还没回来,村里也会安排人帮你收,这下行了吧。”

    得偿所愿的地主诸鑫点头了:“得嘞,等周团长回来,我从周团长那挑些长弓手,再练两礼拜我就出发吧,也不知道这么长的船在莲梦湖里好不好开。”

    两位领导忽略行船总管的嘟囔,急急忙忙逃离营地,生怕他再提要求。

    得到授权的行船总管,这下得了极大的权力,调拨了大量的土豆、稻谷、红薯干、陶麦面粉,以及铁制农具、布料装船。

    然后,行船总管又从周团长的手下选了五十名略通水性的长弓手,作为威慑力量。周团长虽然不满,还是派了刘学辉连长做领队。

    由于怕此次寻访真的会碰到争斗,诸鑫还特意去找了老二郭力,自从获得了金属原料,之前一直郁郁不得志的老二现在也成了大忙人,他带头建起了村里的打铁店,制作农具。请他帮忙做了两百多个铁质箭头,增强长弓手的战斗力。

    此外,加上被白溪任命为外交官的米兰,以及能力者火系石青、力量系卢强、电系卢娜,冰系吴君,力量系林浩,考虑到水上防卫方式的不同,船上还配备了复合弩和大盾。加上小舅子李光,歌大叔,昆雅操舵者,船员,总共也有百余人。

    而这艘排量近千吨的大型内河船只则被命名为大使号,寓沟通有无,传递信息之意。人员物资都确定后,诸鑫给所有人放一天假安排私人事务。

    此时已是十二月,南半球的盛夏即将来临,诸鑫在家跟家人们商量好出门前的安排。加上五个帮工,家里的地干活已经不缺人力了;老婆不久前也成为了水系能力者,老祝几个铁哥们也都留在村子里,所以还算有照应;粮食堆了一整间屋子,家里这两年都不愁粮食不够吃,圈里的牲口家禽都下过崽了,再好好照顾一季肉食来源就不用愁,琦琦的老师找好了,她干姑姑俞颖学习很好,可以带着她读书,弟妹赵见芳已经搬到小舅子家里住了,岳父岳母那边也有人照顾。

    诸爸总结:“你就安心出门吧,在这个乱世,男子汉更应该闯出一番事业来,不过要记得照顾好你小舅子,他的婚事还没办呢。”

    李芬想说话,看看大伙儿的热闹劲儿欲言又止。

    到了夜里,李芬还是跟诸鑫说了:“我那个大姨妈有几个月没来了。”

    诸鑫一愣:“你大姨妈不是没跟我们一起么,再一想不对,中奖了?是不是套套出问题,有机材料到这边都容易出意外。是不是一直不准,有多久没来了?”

    李芬没好气的给了诸鑫一下:“你别看这边三个月亮,我们村里女人的月事来的都准着呢,三十天一次,这已经有两次没来了,最近胃里老泛酸,应该是中奖了。”

    “好啊,琦琦当姐姐了。”诸鑫高兴了,“可我明天要出远门,这个源界的地界又陌生又广阔,还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他又懊恼起来。

    李芬安慰他说:“没事啦,家里这么多人,也不用我干重活,还有林大姐她们正好是妇产科大夫,不比当初的医院差。再说了,我这是第二胎,对自己身体也有数,不用担心。”

    受此重大消息影响的诸鑫,一宿没睡,第二天一大早特地去找了林大姐和老五媳妇儿小樱,要她帮忙多照看媳妇儿,还使劲搀着老婆交代各种禁忌,操不完的心。

    等来到河边营地,一船的人都到了,就等他一个,草礁村的卢娜一脸的不高兴,她偷偷地跟旁边的堂兄卢强说:“你看这个挫男,真不知道他怎么当上的行船总管,长得丑也就算了,身为领导竟然还迟到,害我们这些人大太阳底下等了老半天。”

    卢强轻轻拍了拍她头:“小妹,别乱说话,诸大哥长得大众化,不算丑,而且他帮我们村报了仇,大伙儿都很感激他。”

    卢娜不服气的小声说道:“好吧,我知道他有功劳,可他肯定不是个合格的领导。”

    上船的诸鑫,抛开烦心事儿,认真检查人员、装备、物资,一切就位后,难得严肃的下令:起锚,开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