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字数:9705 加入书签
只要你想,世界都在你的面前;只要你有足够的商业敏锐,你就能捕捉到他人无法企及的商机;只要你开放,所有的办法都会向你涌来;只要你意志力强,就没有人比你走得更远
然而,100多年前的恰同学少年今犹在。一代80后的创业者,已经走上中国的商业舞台。在被互联网夷平了的新大陆上,80后的一代,借着广泛的接触和庞大信息量的处理,早日进入了独立判断的〃我是〃状态,势头甚至盖过了70后、60后、50后成了创业有成的企业家。只要你想,世界都在你的面前;只要你有足够的商业敏锐,你就能捕捉到他人无法企及的商机;只要你开放,所有的办法都会向你涌来;只要你意志力强,就没有人比你走得更远他们中的李想对世界宣称:〃互联网就是为我而生〃这个宣言,很有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
第24节: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2
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时,给计算机世界等报刊撰稿,1998年做个人网站,1999年高中毕业。提供一台电脑、一个人、一根上网线就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当时吃住在家里,每个月的花费就是几百块的上网费,可头一年就进账10万。2000年注册pcpop并开始运营。2005年,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创建〃汽车之家〃网站。2006年5月,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现在领导着150人的团队,身价已经过亿。
李想和他的团队一直恪守着李想定律:如果做一件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200的回报。李想把观察自己变成了本能,习惯于跳出处理事务的细节看事情。年轻的他说话却充满沧桑:〃所有的错我都犯过,所有的困难我都遇到过。但是,我都很好地解决了,而且我也掌握了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自己就提升了。〃从早期的兴趣爱好,发展到后来坚持目标的责任心,李想发现做企业家是最有意义的创造〃我是〃。
如果做一件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200的回报。
李想来自一个开明和幸福的家庭。这让他在高中时代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玩起了计算机和bbs,而当他决定不上大学而选择创业的时候,家庭也支持了他。他的爸爸妈妈可能不是太成功,没有想到要以自己的规格打造孩子的前程;也可能不是很清贫,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所有的发财梦想。他们施与了李想很重要的素质独立。很多情况就是这样,美德不是产生于温室,也不生根于干枯的沙漠与寒冷的峰顶。
同是1981年出生的高燃,湖南益阳人,清华大学新闻系本科,2004年创业失利,2005年2月,高燃又找到当年的同学邓迪,两人合伙创立了mysee。12个月后融进了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6年10月,高燃离开了mysee。2007年伊始,高燃又创立了海川传媒并迅速获得1000万融资。创业的挫折甚至失败,没有丝毫打击他继续前行的〃霸蛮〃和舍我其谁的执著和勇气。湖南人的〃霸蛮〃在他身上体现得特别充分。新近在一次论坛上,当主持人说风险投资一般都看创业者的投资报告书的好坏,他直接说,错投资者更看好的是以前失败的经历在失败和挫折中更新改造着自己,不断形成新的判断,铸造新的见地,创立新的〃我是〃。创业是一种综合自我的实现。在创业中,高燃体会着〃我是〃。
第25节: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3
在创业的〃我是〃过程中,高燃的判断力跟着提升。提供他不满足一己的进步。他组织80后创业者俱乐部,建立圈子定期聚会交流。那些有着强烈〃我是〃感的年轻人,要集中起来相互得益于头脑风暴。但他不满足于这个圈子。他历经努力终于报考了长江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的师资并不见得是他最满意的,但是那里的学员人脉是他最喜欢的。他喜欢没有距离地跟高手交流。高燃的判断力在创业与交流互动中增长。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或许,李想与高燃在起步时抱定的目标并不是太远大,可能只想赚几千元上万元。但是他们的视野在不断开阔,他们的事业在不断拓展,他们的目标也在不断成长。在创业的实践中,他们意识到:我是一切的根源。
毫不恐惧直面最坏的结果
创业相对容易,从零起步,而且有一个吸引人的未来在召唤。可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危机和挑战。在诸事不如意的可怕时刻,勇敢选择坚持的人,构成了成功企业家的群体。只有那些想到会死会出现最坏的结果而毫不恐惧的人,才会表现出完全真正的自信。一如蒙田所说,〃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束缚与强制〃。
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束缚与强制。
企业家,尤其是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曾经影响了数不胜数的事件,他们艰难攀登上了众人向往的无限风光的峰顶,一般人感觉他们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他们自己体会的却是孤独与落寞。他们还没来得及陶醉喜悦,旋即被那里冰刀一样的寒冷、稀薄的空气、不见底的悬崖等窘境所迫,于是便想走下山来。可是,他们却找不到插足的地方。而且,他们原来上山时住过的客栈此时已经没有了他们的容身之地。
他们也是常人。在公众眼里无所不能的企业家,内心深处便生成了令人窒息的紧张与焦虑,使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终生面对挫折、恐惧或永远无法克服的缺陷。在那诸事不如意的可怕时刻,有些人急流勇退,选择了放弃和消沉;有些人远走他乡,选择了逃避做一个无意义的愚公;有些人甚至不给家庭和世人留下一字片语,而贸然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更多的人拒绝让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为情绪所操控,勇敢选择了从悲痛、内疚以及愤怒等诸多情绪中复原,坚持从失败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负重前行的动力。
第26节: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4
直面死亡使史蒂夫乔布斯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乔布斯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妈妈。提供一对工薪夫妇收养了乔布斯。被弃养的烙印,深深地触动了乔布斯的灵魂深处,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追问: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我来这个世界干什么17岁那年,记不得什么书上的一段话对他产生了致命的诱惑:〃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总有一天你的假设会成为现实。〃乔布斯被震慑了并记住了这句话。从那时起,他每天早晨都扪心自问: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这件事真值得我去为它投放激情吗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总有一天你的假设会成为现实。
在这样不懈的追问中,乔布斯很早就得以逃脱了人生的一个最大无知。现代网络社会信息量极其丰富,同时也使人们陷入极大的忙乱之中不得解脱。人们往往只知外求,不知内求。一个人,不能观察自己,认知自己,就无法自觉,当然更无法知道自己的能量和智慧。于是,人们常常会深陷琐事无法自拔,会很苦闷,会感觉孤独和冷漠,会莫名其妙地恐惧,会埋下头去哭泣,会怨天尤人,会拜倒在强权或权威面前,会陷入无奈、无助、无聊的噩梦状态,甚至会得抑郁症。
在痛苦和理想的交融中产生伟大
人类历史长河显示了一个简单而深远的史实:一个没有经历痛苦的人注定与伟大无缘。
甘地早年曾经踌躇满志。他认为法律能够解决绵延不绝的纷争,然而当他从伦敦牛津大学毕业回到印度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后来在法庭实践中他发现,由于有多重心理障碍,使他在法庭上结结巴巴,没法自如地表达自己。他心灰意冷地离开了孟买。后来找到一个机会在南非的一家穆斯林公司当律师,使他欣喜若狂。可是没想到,在去南非的路上,尽管他买的是头等车厢的贵宾票,可还是被赶了出来;又因为不愿意放弃公共马车上的座位而惨遭痛打;在路上随时遭遇警察一顿无来由的拳脚。终于到达南非,那里的印度人没有选举权,不能拥有自己的房屋,不能在晚上随意外出,不能在公共道路上行走。印度人的困境,与日俱增地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一个声音:为了社会底层的公正待遇和印度人的自由而奋斗。人民的痛楚甚至让他忘却了一己的心理障碍,而无畏地走在了为人民奋斗的最前列,最后成为印度人最杰出的领袖。
第27节:心智二:自觉,我是一切的根源5
人生目标不是衍生于理想或者痛苦的某一个,而是源于这两者的较量达到奇妙的平衡。
人生目标不是衍生于理想或者痛苦的某一个,而是源于这两者的较量达到奇妙的平衡。假如甘地在大学毕业后的最初几年没有经历那些痛苦,他也许不会改变自己的世界观,进而改变历史;假如不是对公开演讲感到极度恐惧,进而迫使他另谋生路,甘地也许已经在从事一份安稳的律师工作。
甘地决定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办理案子:不使用正常的法律诉讼程序,而是努力争取仲裁。一方面他会力助胜诉方追要更多一点的补偿,另一方面又努力避免败诉一方倾家荡产。这种尊重对立双方的做法,是他内心深处〃共赢〃的理想,这也成为以后甘地〃非暴力抵抗〃和捍卫真理观的基本理念。
在数百件案子中,甘地坚持达成庭外和解,而不是争取压倒性胜利。他找到了一种实现昔日对法律的理想方式,而他的灵感则来自于亲身体验到的种族歧视之苦。痛苦和理想的交融生成了伟大的力量,使他经受住了牢狱之灾、罢工以及社会冲突,终生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公正待遇和印度的自由而战。
这些成功人士显露出一种自由而果敢的品质:我是一切的根源。
第28节:心智三:求索人,就可以求索长青基业1
心智三:求索人,就可以求索长青基业
心智三:求索人,就可以
求索长青基业
凡是战略、策略,强调的都是专注人的心智;
凡是执行、勇敢,强调的都是坚持专注人的心智。
人性大课堂隐藏着所有商业的秘密
一个12岁的男孩,没钱读书了,就到舅舅的小杂货铺里帮工。在舅舅迎来送往的应酬中,他一点点品味来人的身份、爱好、关系、性格等等。渐渐地,他品味人上了瘾,以至于一个生人走过,他很快就能够抓住这个人的主要特点和心理特征。在琢磨人的过程中,他逐渐琢磨出了商业的味道。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学徒工成了华人首富,他就是李嘉诚。他知道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需要彻底地获得尊重。一种根深蒂固的谦和,为他赚得了不少好名声。他的生意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如日中天的势头,跟他善于琢磨人、卡准人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李嘉诚向我们展示了,每个观察求索人性的人,都可以掌握商业秘密。
每个观察求索人性的人,都可以掌握商业秘密。
一个美国人,学龄前就起得很早挤牛奶,七八岁时就开始给订户送报纸杂志,还卖过每份赚5分钱的杂志。从读高中起,他就靠自己赚钱买衣服了。进大学后,身兼数职,全部自给自足。他梦想做个保险推销人,为此必须攻读金融研究生,可是左右盘算,自己的钱怎么也不够所需要的开支,只好放弃,他就在镇上开了一家小杂货铺。从开张那一天起,〃为客户节约每一个铜板〃就变成了小杂货铺的铺规。他的宗旨是,顾客不可能在其他商店发现更便宜的价格。这个人就是山姆沃尔顿,雄踞世界500强首位的沃尔玛的创始人。
沃尔玛成功后,各式各样的经验总结天花乱坠。山姆沃尔顿的总结却别具一格:他很庆幸自己起步时没有钱,也没有太多的人脉网络,只能靠将心比心去体验周围邻居的喜好和家计预算。〃为顾客节约每一个铜板〃,可能起初一瞥,没有什么惊人的东西藏匿其间,而山姆沃尔顿则坚信,这就是商业的根本。
在入世与出世中来回跳跃的史蒂夫乔布斯,对人性可谓至察而又通明。他深知自己,也知客户。他们不会热衷购买平台,也不购买战略,只购买自己所醉心的产品。于是,乔布斯的战略很简单,只要聚焦于制造客户喜欢的好产品,回报自然随之而来。专注于〃小物件〃,正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灵魂。比尔盖茨新近这样评价乔布斯:〃苹果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消费者想用的产品。乔布斯似乎总能够了解行业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他拥有难以置信的品味和高雅。〃
抓住了客户的心智,也就抓住了行业的本质和未来。
抓住了客户的心智,也就抓住了行业的本质和未来。很少有公司能做出像苹果那样品质优良的产品,为什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设计等部门往往会以〃做不来〃为由,进行缩水处理。这时候就需要一个铁腕领导者将〃no〃变成〃yes〃。这是一种超越了技术、超越了理性、超越了现实的直觉判断力。无论是苹果的技术员还是合作伙伴,当场理解和认同乔布斯要求的并不多,但很多人承认,乔布斯的压力让他们做出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成果。天赋和意志力完美结合,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使得乔布斯这个不懂技术的人,却能够成为苹果技术创新的灵魂。
韦尔奇宣布了一条商业上的坏消息
人性的巨大价值在杰克韦尔奇那里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他的著作赢,被同是经营大师的沃伦巴菲特美誉为〃有了赢,再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当年韦尔奇以800万美元的版税出版自传时,曾经宣告,他这一生不再写书。可是2004年6月21日~24日,韦尔奇到中国巡讲,成为改变他本意的重要事件之一。这个一直把市场玩弄于掌心的经营大师,那回却尝到了被市场魔方扭曲与变形的可怕。一开始他就被商业炒作笼罩着,每一个花了大价钱的中国人,都不满足于听一个简单的故事和日常的哲理,尤其是那些花了更大价钱得以登台跟韦尔奇对话的人,他们精心准备了〃秀〃,没法静下心来倾听一个〃过来人〃的肺腑之言。对扑面而来的无数问题,韦尔奇以不变应万变,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强调着他视若珍宝的那些常识。他固执地与中国的听众分享这些构成美国商人传统精神最简单、最本源的一些东西:强烈的使命感、切实的价值观、正直坦诚、活力曲线、对每个人的尊重等等。韦尔奇发现他的许多商业概念被人们严重曲解了。曲解已经严重到这样的程度,他不得不重新写一本书来诠释他的商业理念。于是他于2005年推出了赢。
第29节:心智三:求索人,就可以求索长青基业2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想得到发言权和尊严,而且应当得到。
韦尔奇最为推崇的是第一部分〃有关的基础〃。被韦尔奇界定为〃有关的基础〃的,是四个基本原则:认识到强烈的使命感和切实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在经营管理的任何环节都绝对需要保持坦诚的态度;发挥业绩甄别的力量,建立精英化的组织;让每个人都得到发言权和尊严。在韦尔奇看来,能够把他的有管理基础的前三个原则使命感与价值观、坦诚精神以及区别考评制度都能贯穿起来的是他的这样一个信仰:〃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想得到发言权和尊严,而且应当得到。〃对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韦尔奇却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出新的意蕴。
〃坦诚〃这个词,韦尔奇在ge足足讲了20多年,退休以后他宣告:〃缺乏坦诚是商业生活中最卑劣的秘密〃这是何等惊世骇俗一切都包含在这句话中了。韦尔奇发现,比一般性的欺诈更为让人不安的是,人们不愿意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孩童起,人们就开始学得世故起来了,开始习惯于如何掩饰不好的消息,在令人尴尬的场面面前装得若无其事。缺乏坦诚是一种让自己活得更轻松的做法。因为实话实说,很容易使人们为真相感到愤怒、痛苦、糊涂、悲伤或憎恨,而平息这些混乱,却是一件可怕、艰难和费时费力的事情。康德认为,人们往往容易掉入掩盖敷衍的陷阱,也是因为大家都缺乏远见。久而久之,那将毁灭彼此的诚信,而且也将由此把整个社会都腐蚀掉。韦尔奇的结论是,缺乏坦诚也会腐蚀公司的事业。
我们曾经礼赞海滩赤子展现出来的那一种自由的境界:一种狂喜,一种海阔天空的感觉,一种丰盈的精神力,一种跟万物没有隔阂的自由境界。然而,现实中,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善用我们真正的自由,只因为我们无法免除成长过程中烙印于内心深处的许多无形制约。我们需要积蓄一股强力突围
求索邻居的心智助山姆沃尔顿缔造了沃尔玛帝国
沃尔玛是当今最成功的商业帝国之一。连续20年一直雄踞世界500强前茅。2007年又以3500多亿美元的收入,再次登顶。有关沃尔玛的经验总结充斥在商业书刊中,可是,当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反思自己为什么成功时,说出的话让人无论如何想象不到:〃要是我们有充足的资金,或者要是我们成为一家大公司的子公司这是我曾经想这样做的,我们也许甚至不会打算在小城镇开设商店,结果就会失去在这些小城镇获得的商业机会。我们得到的第一个巨大教益是,在美国的小城镇里存在着许多许多的商业机会,它比任何人包括我本人所想象的要多得多。〃
第30节:心智三:求索人,就可以求索长青基业3
是的,小镇上起家的山姆,他的顾客是具体生动的,他们珍视每一个铜板的价值。提供一个成功的小镇街角杂货店的要义是能敏锐捕捉周边人群的些微需要差异,并且下力气为顾客节省每一个铜板。确实,在起步阶段,如果有过多的资金、过多的机会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它会让你跳过扎实的一步步的积累,而直接进入投机取巧的较量中。很少有成功的企业家从这样的角度总结成功。看来,山姆沃尔顿的故事,依然埋藏着启迪当今商业人士的宝藏。
从沃尔玛商店开张那一天起,山姆就明确必须始终保持沃尔玛的价格比任何一家商店的价格都低的原则。几十年如一日,沃尔玛维系着很强的自尊:所有商品都要实行廉价销售,不能有另外的店出售比沃尔玛更低价的商品。当顾客想到沃尔玛商店,他们就会想到低廉的价格和信誉保证。他们可以确信,他们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发现更便宜的价格。沃尔玛全心全意地致力于这种想法,沃尔玛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天天低价〃,这种思维,现在成为沃尔玛公司经营哲学的基础。
史玉柱的魔道在于吃透了中国人的人性
史玉柱变得谦卑起来,他知道那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往往会欺骗他,他必须清除成见,必须专注于现实,必须一刻接一刻地把握真实。
与阿里巴巴的马云只做对人类有益的生意不同,史玉柱选择了备受争议的保健品和网游作为他重出江湖的跳板。这是两个不需要大资金而需要大量智力投入的行当。善于学习、善于更新自己的他不缺智慧。这些年他似乎成了商界的神射手。脑白金一炮打响,带来了滚滚现金流,让他有机会瞄准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的股权投资,还获得了网游征途投资的资本。一般美国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有着谨慎乐观的态度,不会轻易被套,可是巨人网络在美国上市,许多美国投资者却被深深套牢。巨人网络2007年11月1日刚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价曾一度突破了2046美元。可是20天后的11月21号,股价跌到了1010美元,2007年12月20日进一步跌到谷底950美元,2008年1月11日股价收市1261美元。
股市起伏有它的节奏。但是史玉柱既赚了中国人的钱,又套牢了理性的美国投资者,他控股的巨人网络持有68亿元现金在账,手中还持有账面现值超过120亿元的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股,不能不说是一个商业上的奇迹。虽然史玉柱的网络游戏因涉嫌〃毒害青少年〃而备受争议,但是在日、韩、美、欧网游业的围追堵截之中,却为中国网游产业的崛起探索了新的路径,从中甚至可以归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商业真经。
第31节:心智三:求索人,就可以求索长青基业4
日前在兰州与当地一位企业家常贵交流,得悉他最服气的一线企业家不是王石,不是张瑞敏,不是柳传志,甚至也不是任正非,而是备受争议的史玉柱。
痴迷毛泽东,发现商业帝国的根据地
一般人在失败面前通常会陷入郁闷和深深的责难中。责难别人,责难自己,责难所有的熟人和陌生人。在这种痛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