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四:人只为“本质”感动(3)

字数:5521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追求商品的附加价值,优衣库商品企划政策转向后,开发出的最能冲击市场的商品,恐怕非“heattech”(发热衣)莫属。

    过去和heattech类似的素材,通常是被拿来做成冬季运动内衣。这种衣服的原理,是利用吸收身体的水蒸气,让素材自行发热,来达到保温的效果。实际穿上之后,在大冬天出门,也只要加上一件长袖t恤和大外套,就足以保暖。对不喜欢厚重穿着的消费者来说,heattech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heattech让“阿婆牌卫生衣”变得很时尚

    不过,在优衣库开发出新的heattech前,这类型的旧款heattech,虽然一件只要3000~4000日圆,却因为素材硬邦邦,穿起来不舒适、设计更缺乏流行感,在日本被笑称为“阿婆牌卫生衣”,不管是谁穿着被别人看到了,都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就和fleece服饰一样,优衣库通过商品企划部门的提案,改良了旧型heattech硬邦邦的问题,并且在“色彩”上添加了时尚元素,给了heattech重生的机会。

    优衣库所研发的heattech,不只保温性更高,还加上了保湿机能,即使在冬天也不会让消费者感到肌肤干燥。在优衣库主导女性商品企划部门的白井惠美曾说,“heattech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保湿性。因为冬天不仅会冷,空气干燥还会让肌肤发痒,所以开发不仅能保暖,还能保湿的衣物,是我们的第一步”。

    此外,因为增加了设计感,优衣库的heattech,乍看之下根本不觉得是内衣,因此引起了日本年轻人的购买欲望。

    在这里提供一个优衣库经营上的数字:根据迅销公司发表的2009年11月份优衣库国内店铺业绩报告,优衣库的营业额比起前年同期成长了32%,创下了优衣库开店以来单月最高的营业金额。这项利多消息,也让优衣库的股价水涨船高,一度飙升到近五年来最高的12830日圆。

    优衣库为什么能在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重创的日本,成为“万家烤肉一家香”的最大赢家?日本媒体普遍认为功臣就是heattech。优衣库在2009年冬季,订下heattech销售2800万件的经营计划,没想到在入冬之前,heattech就已经有部分颜色与尺寸卖到缺货,这似乎也间接证明了媒体的观点。

    推陈出新让业绩开红盘

    优衣库“heattech”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日本人对“阿婆牌卫生衣”的刻板印象,也让柳井正追求商品附加价值的想法,有了实证的机会。过去的heattech,只被当成运动服饰来卖,日本全国的销量或许只有5万~10万件。优衣库改变了heattech的用途,让heattech变成能穿得出门的时尚服饰,因为增加了这样的商品附加价值,就让heattech的市场一举扩大到500万件,甚至是1000万件。

    柳井正说,“只是一点点想法的改变,就能让商品的可能性无限扩张。所以我们更须从头开始,抱持着热情去思考和研究,寻找各种商品热卖的可能性”。为了增加heattech热卖的可能性,柳井正更是把精力放到了广告宣传上。

    2007年秋天开始,优衣库制作了“heattech——下雪车站篇”的电视广告。通过原本认为heattech根本不能保暖的男主角,在穿上heattech后可以在大雪中的车站值勤的简单的剧情内容,表达了heattech“穿上去不但不会冷,还很舒服”,勾勒出heattech最根本、实在的诉求。或许是受到广告的影响,2007年的heattech,在秋天就卖到缺货,让优衣库对此还特别刊出广告道歉。这时,heattech已经整整卖出2800万件。

    在heattech热卖的背后,罕为人知的是优衣库商品企划人员,仿佛陷入无间道般,重复着企划、制作、改良、重新企划、再制作、的开发,就耗费了优衣库整整5年的时间。

    诚如柳井正在枟成功无须留恋枠一书中曾经提到的,heattech的点子源于1999年左右,优衣库内部出现了“来做件前所未有的保暖内衣吧”的简单想法。为了提升heattech的质量,优衣库的女性商品企划部门从衣服的发热性、保温性、保湿性、伸缩性到抗菌防臭性等五项功能,到外形设计与穿着舒适度等项目逐一改良,白井惠美曾形容,heattech的设计“根本不知道重做了几遍”。

    优衣库辛勤的努力换来的是甜美的果实,原本被视为运动服饰的产品,,不仅可以像过去一样当成内衣来穿,而且因为衣服的保温性有所提升,现在只要在外头加件毛衣就足以保暖。柳井正甚至亲自当起推销员,在访谈中推荐heattech,他说因为颜色很漂亮,看起来非常有品位,所以把两件heattech穿在一起,不但能保暖,还非常时尚。

    柳井正的反应,似乎代表了一个消费者的立场,他对heattech的质量感到满意。因为heattech不仅把素材保暖、发热的本质完全突显出来,更通过时尚的设计增加了附加价值,提升商品热卖的可能性。换句话说,heattech融合了柳井正一直追求的两大目标,“人只为本质而感动”以及“增加服装的附加价值”。

    现在看来,不管是fleece还是heattech,确实捕捉到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再通过低廉的价格、丰富的配色和功能性等增加附加价值,使得这两件商品热卖。商品开发,不是从“要卖什么”这种企业角度的想法开始的,而要设身处地地思考“消费者想要的是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柳井正会一而再地强调,“在优衣库中,最具有发言权的人不是社长,而是消费者”。

    “+j”把时尚变得平易近人消费者期待的附加价值,当然会随着商品或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对企业来说,则需要审慎的评估与分析来确定。商品的价格、原料、功能性,都可以成为商品附加价值的一部分;而站在时尚潮流上的观点,商品的设计可以创造更巨大的附加价值。优衣库在2009年10月,开始贩卖新的系列服饰“+j”,这是他们和世界知名的德国设计师吉尔·桑德(jilsander)合作开发的新产品。

    身为世界顶级设计师,桑德呈现中庸极简风格的服饰虽然备受推崇,不过价格设定不是一般消费者能够轻易购买的。所以“+j”系列服饰,等于是用接近优衣库服装等级的低价格,提供消费者兼具质量和时尚品味的桑德服饰。柳井正说,“站在未来可能创造新客群的角度来看,和桑德的合作,无疑是优衣库的转机”。推出“+j”系列,等于是优衣库宣布将着手开发“时尚”领域的附加价值,来开拓更多的客源。

    开发需求无止境

    柳井正曾说,“卖衣服就和铃木一朗的安打纪录一样,一件一件的累积,看起来不起眼,却是最重要的工作”。因为衣服卖久了,常常会有人忘记自己开店的初衷,误以为不用做任何努力,客人就会自己上门。亦或是把企业经营的方向,转为为了“股东权利”而努力。柳井正把这些人称为“忘记企业使命的经营者”。

    站在资本的立场,为股东而努力,或许是最高指导原则,不过柳井正的想法就像前文不断提到的,“企业唯一的使命,就是提供消费者需要的商品”。这也反映了优衣库不断开发新商品、不停创造新话题,就是希望顾客满意、满足其基本需求的经营理念。

    如果我们说,让优衣库成为日本国民品牌的热卖商品“fleece服饰”和创下年销2800万件的“heattech”,全都是从“顾客创造”这个理念出发,恐怕一点也不为过。此外,优衣库在2009年推出的平价牛仔裤战略,最后还拉着连锁超市业者跟着加入战局;还有和知名的设计师合作,挑战优衣库“ut”系列的开发,优衣库正已超乎大家想象的速度“创造新顾客”。

    fleece服饰奠定了优衣库日本国民品牌的地位。不过在2000年前后,优衣库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魅力,恐怕难脱“价格便宜”这四个字。

    以1900日圆,可以买到平常要5000日圆以上的fleece服饰,是柳井正坚持做到“便宜有好货”的产物。在柳井正的经营哲学里,用市场最低价格,提供相对高质量的休闲服饰,是优衣库最基本的诉求。不过,因为fleece服饰的热卖,让优衣库被贴上了“低价”的标签,在消费者眼里产生了“优衣库=便宜货”的刻板印象。这一点,让柳井正感到非常不满。

    低价领导逼对手成为追随者

    事实上,优衣库并非以“跳楼大甩卖”的方式,来作为提供低价商品的手段。和其他服饰连锁店相比,相对低廉的商品价格,也不是fleece服饰热卖的唯一答案。因为在柳井正的信念里,“优衣库的商品卖得再好,如果只是因为‘价格低廉’才会大卖,那么对公司的未来,一点好处也没有”。

    柳井正说,“我们并不想做只有‘便宜’能算得上特色的衣服”。优衣库会尽可能找来最高级的素材,综合考虑服装的功能性、舒适度和品味之后,由优秀的设计师,做出高质量的休闲服饰。许多消费者和媒体却认为,优衣库提供的优质商品热卖,都是因为“价格便宜”。这让柳井正产生了“革命”的念头。

    为了终结消费者认为“优衣库就是便宜货”的错误观念,柳井正在2004年9月27日,特别在日本各大报刊登广告,宣示“优衣库放弃低价”。在这篇广告文案中,柳井正特别强调的是,“优衣库在商品的企划开发、生产管理到流通贩卖等各个阶段,花了不少工夫控制成本,才能把商品的贩卖价格压低”。换句话说,优衣库不会以牺牲质量的手段,来达到压低商品价格的目的。

    柳井正兴起的这场“革命”,是希望强调在休闲服饰这个领域中,优衣库始终在创造“绝对低价”,也就是不管其他竞争对手卖得好或不好,都不会影响优衣库自家商品的价格设定。换句话说,优衣库真正重视的,是了解市场需求(顾客需求)的实际状况,进而追求合乎质量和成本的正确价格。正因为对自家商品有着绝对的自信,柳井正与优衣库可以无视竞争对手,到最后甚至演变成优衣库独自设定的商品价位变成“市场价格”,让其他竞争对手不得不追随。

    价值提升突显与众不同

    近年来,日本的成衣连锁业者定出的价位,通常得“参考优衣库”,甚至被迫定出比优衣库更低的价码,让日本的成衣业界进入腥风血雨的“低价竞争”格局。只是在这场成衣市场大战中,优衣库毫无疑问已经取得“价格设定”的主导权,因为其他竞争对手或是在控制成本的系统上、或是在经营策略上,无法与优衣库相抗衡,当然更难有打倒优衣库的优势。

    就在日本成衣业界把矛头对准“低价时代”的同时,优衣库却已经抢先把目光转向“后低价时代”。目前优衣库的商品企划(merdising)政策,就是让商品更多元化,比如更重视季节商品的开发、提升商品质量和附加价值以及商品数量的扩大,以此来追求优衣库品牌的附加价值。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日本的消费需求这几年出现急速变化,“低价诉求=顾客增加”的单纯方程式慢慢成为过去式。现在日本的成衣市场与消费者,已经不再为“价格”所迷惑,反倒是开始追求商品的“价值”。从优衣库敏捷的商品企划政策转向来看,柳井正似乎早在6年前提出“优衣库放弃低价”革命的同时,就已经预见到这样的市场动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