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 49 章

字数:6669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前厅这头, 周梅娘与秦大夫已经坐了好一会儿了。只是每每周梅娘将话题转到关时月的脉象上, 都被秦大夫打岔过去。

    秦大夫自然知道周梅娘今日请他来是为了何事, 只是这事他自己也琢磨不透,加上其中还有些不好说的隐情。若不是林多用动作太过利落, 他才不会被弄到这处来。

    “周娘子若是无事,老夫药铺里还有事,要先走了。”

    “秦大夫稍后”

    周梅娘轻叹了口气, 面带忧虑说道“昨日秦大夫给小女把脉的时候神情有异,后来我们问您, 您虽说没事。但我和小女离开后心中有些不安, 又另外找了两名大夫看过。那两位大夫就是您回春堂不远处百草堂里的陈大夫和王大夫,只是这两位大夫都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这越是看不出来, 我们这心反倒越发不安了。”

    “昨夜小女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 一直想着她这身子是不是有什么不妥当的。秦大夫,若是小女身子真有什么不妥之处,请您务必告知我们。她今年也不过总角之龄, 若是,若是……”

    周梅娘说到激动处,低下头来, 拿着帕子拭了拭眼角。过了片刻,才缓过气来,深吸了口气, 接着说道:“只要能保住小女的命, 就是倾家荡产, 我也愿意,还请秦大夫告知我,小女的病情到底如何了?”

    秦大夫的耐心在这一早上也耗的差不多了,原本他对周梅娘还有些怀疑,现在见她说的这般恳切,连眼泪都落下了,这怀疑倒消了些。

    他双手背在身后,走到门口,见林多用守在门外。秦大夫撇了下嘴角,只得往回走“周娘子,你看着陈大夫和王大夫也说了没事,你怎么就不信呢?”

    他这一回头又见周梅娘还在拿着帕子擦眼泪,没有说话。再想到门口的林多用,秦大夫心中明白:自己这是不说个周娘子想要的答案,只怕她一时半会儿的不会放我走了啊。

    只是都这会儿了,韩小子还没有来找自己,只怕店内的几个蠢货没有将话递过去。秦大夫暗骂了两句,然后无奈的说道“周娘子,你让门外的那个谁去把韩县令请来。”

    见周梅娘抬头看他,也不答应,秦大夫翻了个白眼“这事,韩县令让我说我才说,他不发话,我绝对不会说的,你就算把我关上十天半月,老头子也不会说的。”

    “再说,你最多关我一天,韩小子就要找过来了。快去快去”秦大夫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周娘子,你让人去请这只是得韩县令开口我才能告诉你怎么回事?”

    原本周梅娘见秦大夫神色变幻,这心就一直提着,现在又说要韩县令开口才能说,这心提的越发高了。

    周梅娘知道他这话没错,只是担心他哄骗自己,等着韩县令来了,还是什么都不愿意说,反倒赔了夫人又折兵。

    “秦大夫要走,我们自然不会拦着您。”

    “真的?”

    “真的。”

    秦大夫快步走到门口,果然林多用没有拦他,只是他走到院中,停住脚步,又转回屋中。

    “周娘子今日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依我之见,你不像这么容易放弃的人啊。”

    “为了小女的性命,以后若有打扰之处,还请秦大夫多多见谅。”周梅娘站起身来,毕恭毕敬的朝秦大夫躬身行礼。

    “啧”秦大夫脸上露出我就知道的神情,重新坐到椅子上,大声道“去请韩小子过来吧”。

    “好”周梅娘虽不知道韩县令和关时月的脉象有什么关系,但既然秦大夫去而复返,想来口风多少松动了些。她走到门口与林多用吩咐了几句,很快又进了屋内。

    见这屋内只有他们两人,秦大夫看向周梅娘问道“不知你家大姑娘近来可曾发生过什么意外,比如落水或是磕到碰到过什么地方?”

    周梅娘垂下眼睑,长长的睫毛随之颤动了一下。

    “小孩子家家磕到碰到自是少不了的,尤其是我这个女儿从小好动,从小被惯坏了,胆子大的很,一年到头都是磕磕碰碰的。难道这与她的脉象有关?”

    “哎,老夫也不确定”秦大夫长叹了口气,看着周梅娘,说道“只是想先了解一番,或许有用。不知你家丫头从小到大可曾哪次受过重伤,导致昏迷不醒的。”

    “这……”周梅娘蹙眉思索了片刻,她倒是有心想瞒。只是这家中孩子若是受了这般重的伤,作为父母肯定会记得的。再加上,时月额头上的伤口还有些痕迹,难保秦大夫之前没有看出来过。

    “前一段时间确实磕到过额头,但大夫看过后,说的不严重,敷了几天药就好了。可是和这脉象有关?秦大夫,您这动一下西一下的,我这心跟悬在半空似的。”

    “秦大夫我其余的什么都不想知道,只请你给我一句准话,小女还能活多久?”

    “这……”这次轮到秦大夫语塞了,他摇了摇头,如实道:“我也不知道,但依我行医多年的经验,应当,暂时性命无碍。”

    这含糊的答案,倒让周梅娘放心了些。

    “真的?”

    周梅娘拽紧手中的帕子,声音轻颤了一下,问道“这病,可能活过成年?”

    “我也不知,那人……”意识到自己说漏嘴,秦大夫马上打住话,瞪了周梅娘一眼,转过头不再看她。

    “有什么话,我们还是等韩小子来了再说吧。”秦大夫哼哼了两声,这周娘子还真的难缠。

    见秦大夫如此态度,周梅娘也不勉强。大约半个时辰左右,韩传铭终于到了。

    秦大夫见他来了,睁开眼睛,瞥了一眼周梅娘,面色不悦道:“小韩,周娘子一早就让人把我给带她家里来了,说是想要知道她家姑娘的身子怎么样。”

    在看到韩传铭时,周梅娘已经迎到门口,听见秦大夫话中有刺,她苦笑着低下头。

    “见过韩县令”

    “周娘子莫多礼,请起吧。”

    “秦叔”韩传铭走到秦大夫跟前“走吧,我们回去吧。”

    秦大夫看向还站在门口的周梅娘,对韩传铭说道“我不是说了,周娘子想知道她家姑娘身子怎么样了吗,你说。”

    韩传铭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秦叔,这事全凭你的意思。”

    见韩传铭这态表的,还算合自己心意。秦大夫哼了一声,瞥了眼周梅娘,形只影单的站在门口,屋外的风还时不时的带起她的衣角,消瘦的身影衬着院中萧瑟的景色,颇有几分凄凉。

    罢了,罢了,何必与一小女子计较。

    “小韩,我真说了。”秦大夫朝韩传铭使了个眼色。

    听出秦大夫的语气没有那么冲了,韩传铭便知道他是心软了,笑着点了下头。至于这个眼色吗,韩传铭转身看向周梅娘,说道“门口风大,周娘子进来说话吧。”

    “好”周梅娘应声进屋。

    秦大夫面色严肃,目光紧盯着周梅娘,问道:“周娘子,你真要听?丑话我可说在前头了,我接下来要说的话,若是泄漏了出去,可是要掉脑袋的事。”

    沉默了片刻,周梅娘轻轻点了下头。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若是不能弄清楚,反倒要提心吊胆的,不若弄清楚了,好做打算。

    “好”秦大夫伸长了脖子,往门外看了一眼“门口可是你那位仆人守着?”

    周梅娘走到门口,对林多用吩咐了几句,然后重新返回屋内“两位放心吧,多用哥守在门口。”

    虽是这般说,秦大夫还是压低了声音,叙述起半年前他在京城中的遭遇。

    这事埋在他心中半年多,除了与小韩说过一次外,他再无与旁人提及。说实话,有这么个事压在他心中,他没少失眠。

    再次与人说起这事,他反倒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半年前,我被一位贵人请到府中为她的女儿诊治。我是第一位到的大夫,当时我为贵人的女儿把脉时,那位小姑娘的脉搏已经停止了。因着贵人身份贵重,我不敢明说。我正愁怎么回话好呢,陆陆续续就来了两位京城里的名医,还有一位御医。”

    “奇怪的是,他们虽面色有些沉重,但都说这小姑娘无大碍。我当时心中一跳,又上前去把了一次脉,虽脉象微弱,但这次我把到脉了。”

    听到这里,周梅娘大约明白了,应当是时月的脉象与秦大夫口中的贵女脉象相似,才会让他昨日失态了。

    “我曾听闻有些病人会出现假死状态,但经过大夫救治,还是会活过来。”

    秦大夫不悦的说道:“这事,我会不知道吗。老头子我行医数十载也曾遇到这类情况,一般情况下这人真死假死,我自信能看的出来。回去后,我也疑心自己当时是不是一时惊恐,失了判断。因着老夫的名声还不错,后来又去给这位贵女把过几次脉,这脉象……”

    “这事过去大半月后,老夫就遇到了一次意外,老夫惜命,就躲到这偏僻地方来了。周娘子,你之前说你家姑娘发生过意外,我见她额角上有淡淡的疤痕,可是磕到脑袋了?”

    果然,他已经注意到……

    等到关时月寻了法子到前厅去时,前厅已经只剩下周梅娘一人独坐在里边。

    听见脚步声响起,周梅娘回过神来,见关时月进来,她压下心中的思绪,如同往常一般,微笑着朝她招了招手。

    “娘,秦大夫已经走了吗?”

    “恩,刚走了”周梅娘在心中暗叹了口气,收拾好情绪,按着之前想好的说辞,安抚住了关时月。

    “……所以,你不用担心,秦大夫说了,不碍事的。”

    “原来是这样啊”关时月半信半疑的看着周梅娘,仔细注意着她神色的变化。虽她没有从周梅娘的神情中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但关时月敏锐的察觉出有些不太对。

    “好了,这下可以放心了,走吧,我们去书房吧。”周梅娘拉着她的手,站起身来。两人往书房过去。

    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年关将近。

    随着半月前博海楼的豆腐宴大办,这豆腐的名声自然也跟着传扬了开来。又加上郭强等人每日四处挑着担子四处售卖豆腐,价格不贵,吃法众多。这豆腐一物不过短短半个多月就在大通县风靡起来。甚至不少商船从府城特意为购买豆腐而来。

    “小姐,这几天我们已经是不分昼夜来赶工了。但昨日不是有几艘商船来要货吗,我就安排到了今天,他们刚来搬走了几框豆腐。我们这里每日能做出来的量有限,给了他们,其他人的就要往后延了。”林妈妈发愁的说道“一次两次好还说,时常这般肯定不行。”

    “不若我们再建个灶台,打个石磨,请些帮工过来?”

    随着豆腐盛行起来,这家中已经连着两日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倒有些出乎周梅娘的意料,她原不过是指着此物赚些小钱,缓解目前银钱紧张的状况。没想到会这般红火。

    “你说的,我昨日也在想。灶台是要建,帮手也要请,只是不能在家里,要另寻地方。”

    “是我之前没有想周全。眼下这家中这么多人来来往往的,虽说没有进内院,但时间久了,总归不好。我想在县城里租个院子,以后就在那边开工。一来呢,家中也能清静些。二来,也省的每日还要多用哥一趟趟往县城里拉,耽误了其他的事。”

    “小姐说的有道理”林妈妈点头赞同。

    此事商定后,周梅娘便让林多用进县城时打听打听哪处有合适的院子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