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欧阳如鱼,再也不见

字数:6583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  林夫人面色沉凝, 说:“老爷,我明白了。这两个玉儿就是我的命, 谁也不能欺负了他们。老爷放心, 那两个婆子我会处理好的。”

    林海放心了,他知道妻子在这方面颇有手段。他站起来说:“我林海宦海沉浮半生, 也算有些势力。夫人也不必太过忧心,还有为夫在。”

    林夫人也站起来,笑着说:“知道了, 老爷。”又说:“老爷若是想要去瞧瞧两个玉儿,还是先换过衣裳吧。”

    林海恍然大悟, 说:“今日听得这个消息太急了些。夫人, 赶紧帮为夫换衣裳,我想两个玉儿了。”

    林夫人也不叫人侍候,亲自给林海换过了衣裳, 等他去看两个玉儿后, 略一思索,叫了声:“来人。”那两个婆子绝不能把小玉儿的情况泄露出去, 还是早点儿打发了才好。

    且不说林夫人这里如何为孙如鱼遮掩,孙如鱼这会儿正对五岁的林黛玉洗脑。他说:“若是有人欺负了姐姐,只管叫丫环教训他们, 若是丫环不行, 只管叫我, 我帮你收拾他们。只一条, 不能让人欺负了。”

    林黛玉歪着头, 美丽可爱的小脸上有些不解,说:“弟弟,谁会欺负我?”孙如鱼对她解释:“比如说有人不听你的话,就是欺负你,你就叫丫环教训他们。”

    林黛玉想了想,说:“没有人不听我的话,也没有人欺负我。”孙如鱼有些气馁,说:“你只记住就是了。”

    林黛玉看弟弟不高兴了,上前抱了抱弟弟圆滚滚的身子,说:“我知道弟弟是为了我好,我也会保护弟弟的。”

    孙如鱼赶紧把她拉开,却不想自己人小手短,加上林黛玉抱得紧,竟然让两个人翻倒在榻上。一边守着的丫环婆子吓得连忙上前,想要扶住姐弟两个。

    林海就在这时进来了,他挥退了丫环,亲自上前,把两个玉儿扶正了坐好。他说:“可是小玉儿又调皮了?”

    孙如鱼眉头一皱,说:“爹爹,我不是说了,不要再叫我小玉儿了。”林黛玉也连忙说:“爹爹,不怪弟弟,是我抱弟弟没有抱好,才倒了的。”

    林海呵呵笑,先安抚女儿:“爹爹知道了,玉儿乖。”又对小儿子说:“爹爹今日已经请了几位大师测算过,改成林如鱼也极好。只是,怎么也得下个月初一祭过了祖宗才好改名。”

    孙如鱼听了却说:“那爹爹可以先叫我小鱼儿啊。”

    林海也不是那等迂腐之人,当即就答应:“好,我和你母亲先改口叫你小鱼儿。”

    林黛玉嘻嘻笑,“弟弟,你要叫小鱼儿,是不是那个小鱼儿?”她指着墙上的一副画,画上有几尾灵动的游鱼。

    孙如鱼也看到了,他哼一声,拿起一旁的两把小玉剑,双手一挥,说:“我比它们厉害多了!”他有剑三系统,有七秀技能随身,指谁打谁。林黛玉被逗得拍手笑:“弟弟好厉害!”

    姐弟两个高兴得很,却没注意林海若有所思的看着孙如鱼手里的两把小玉剑。

    夜间,林海夫妇已经就寝,夫妻两个并排躺在床上。林海轻轻问:“夫人,那两把小玉剑确是王将军府所赠吗?”

    林夫人一惊,忙说:“确是王将军府所赠。老爷,可是有什么不妥?”林海沉吟了一下,还是说:“我观小玉儿似乎对那对小玉剑有些不同寻常。”

    “这……”林夫人想了想,说:“今天一大早小玉儿就把另一把小玉剑要了去,然后一直拿着它们玩耍,除了突然发怒,打了那两个婆子,倒是没有其它。”她顿了一下,又说:“老爷,可是那两把小玉剑有什么不妥?但是观其材质,确是普通的玉剑无异,只适合小儿把玩。”

    林海轻轻说:“这几日我会留意着,给小玉儿淘换一对新的小玉剑,看能不能把原来那一对换下来。还有,小玉儿不想让我们这样叫他,以后我们得改口叫他小鱼儿了,要不然他会不高兴的。”

    林夫人轻轻笑,说:“别人都是‘抱孙不抱子’,到了老爷这儿,倒与别人不同。”林海一叹:“我年近半百,才得了这一子一女,只有怜惜的,哪里舍得?”一句话,说得林夫人也思绪万千。

    夫妻两个不再说话,按捺下各自的心绪,安眠。到了第二日,林夫人果然谨记林海的嘱咐,唤小儿子小鱼儿,让孙如鱼听起来更加像以前的父母,也对他们更加依赖了。

    很快到了下月初一,林海祭过了祖宗,更改了家谱。如此这般,孙如鱼的大名才正式改为林如鱼。

    林海小心的拿着家谱指给小儿子看,说:“你看,这就是你的名字。这是‘林如鱼’三个字,便是你的名字了。”

    孙如鱼看了看家谱,发现林家的人口也太简单了些,竟然已经是四代单传了。他看了看自己的新名字,对着爹爹郑重的说:“爹爹,以后我就是林如鱼了。”

    林海轻轻揉揉他的头,说:“好孩子,爹爹一定会护你和你姐姐一生平安喜乐。”他心里想着,以前小儿子叫林如玉总是七灾八难的,还望改成这个名字能免些灾难才好。他却不知孙如鱼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乃是从此以后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林如鱼,当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

    话说这林如鱼方才三岁,在父母眼中正是淘气小儿,偏偏林如鱼不同于一般小儿,竟然开始跟着姐姐念书。姐姐念一句,他也跟着摇头晃脑的念一句,煞是可爱。林海夫妇大为惊奇,又想着女儿三岁时也是如此聪慧,也不以为异了。特别是林海,每每在私下里向夫人炫耀,我儿肖我,定能以诗书传家。

    他们哪里知道林如鱼的苦,他又不是真正的三岁小儿,怎么可能天天玩耍,干脆混赖着跟着姐姐读书,就当是打发时间了。他现在每日里想玩就玩,想读书就读书,还有父母和姐姐三个人的宠爱,日子过得实在是幸福。

    因他老是拿着那对小玉剑,爱子成狂的父亲还以为他就喜欢那个,专门寻了不少小玉剑来,给他玩耍。他现在已经有了红玉,绿玉,白玉,黄玉四种颜色的小玉剑了。他也不厚此薄彼,四种颜色,每天一种,轮流着玩耍。却不知他这样的行为,让他父亲更加疑惑了。

    这日是林如鱼正式开蒙的日子。林海一大早就起来,沐浴正冠,又穿了一身文人服饰,很是郑重。林如鱼也穿上了一身学子服,头上还戴了一顶学子帽,只是身材太小,又圆滚滚的,显得特别可爱。

    林海带着小儿子慢慢走到前院书房。书房里早已准备妥当,正中挂上了孔圣人的画像,旁边还有一把圈椅。原本摆在正中的书案挪到了一边,上前摆着一些东西。

    林海先带着小儿子拜过了孔圣人的像,而后开始诵读:“乾坤覆载,日月光明。四节来往,八节相迎。春花开艳,夏叶舒荣。丛林秋落,松竹冬青。雾露霜雪,云雨阴晴。晦暮昏闇,晓螟霞生。雷雹规电,霹雳震惊。冰寒冻冷,暖热温凊。五岳嵩华,霍泰恒名。江河淮济,海纳吞并。湍波漂浪,沉溺涡泓。舩艘舰艇,浮泛流停。君王有道,恩惠弘廓。万国归投,兆人欢跃。谄侫潜藏,奸邪憩恶。臣佐辅弼,匡翊勤恪。赏贲功勋,封禄赐爵。宴会嘉宾,奏设伎乐。酣畅饮酒,劝酌酬酲。讽诵吟咏,吼唤纵横。喧笑歌舞,闹动音声。琵琶鼓角,琴瑟箫筝。”

    林海诵读完毕,又向圣人像行了一礼,方坐在圈椅上,说:“今日为父为你开蒙,你来向为父行礼。”

    “是。”林如鱼看林父如此郑重,心里也有些敬畏,恭恭敬敬的跪在父亲跟前,磕了一个头。

    林海等小儿子站起,也起身,来到书案前,拿起一支细狼毫,蘸了朱砂,对小儿子说:“来。”

    林如鱼乖乖的走过去,让林父在额头正中点了一下。林父同时说:“朱砂启智,慧光灵巧。”

    林海又拿起书案上的一本书,递给小儿子,说:“此乃《三字经》,既已开蒙,以后要认真研习,不可懈怠。”

    林如鱼双手接了,恭敬的说:“是。”林父满意的点头,说:“今日为父就教你第一句,来。”

    林海带着林如鱼转到书案另一面,早有一个高凳,让林如鱼踩在上面。林海铺开一张大白纸,换了一支粗狼毫,写下了浓墨淋漓的六个字:人之初,性本善。

    林海教小儿子念了几遍,最后说:“男儿立世,当谨记这六个字,才能保本性不失。”

    “是。”林如鱼仍然是恭敬的应了。反倒是林海,怕小儿子站在高凳上不安全,心里一直悬着,说:“开蒙礼就算结束了,以后每日才都要背上二十四个字的三字经,否则不准睡觉。”

    林如鱼还是乖乖点头。林海轻咳一声,说:“好了,为父抱你下来,去找你娘吧。以后若是为父没有时间教你,你娘或者你姐姐都会教你的。”说完,林海用尽全身的力气把小儿子抱了下来,然后牵着他的手慢慢走出去。

    书房外面,一个气势不凡的人在那里站着。林海见了他大惊,连忙欲上前大礼参拜。那人一挥手,说:“免了。”又低头看了看圆滚滚的小林如鱼,笑着说:“这就是你的小儿子?听说今日正好是他开蒙的日子,是我来得不巧了。”

    欧阳如鱼看时机成熟,特意安排了母亲去给新来的居住民发放东西。欧阳夫人禁不住儿子的百般求恳,便去了。

    等到欧阳夫人到达那里之时,无数人欢呼,甚至有人给欧阳夫人跪下的。欧阳夫人吓了一跳,连忙扶起他们。

    欧阳夫人的做法,更让那些人认识到了她的仁慈,欢呼声一直不绝于耳。所以,等欧阳夫人回到白驼山庄时,忍不住向欧阳峰述说自己的激动心情,并说以后要常常出去走走。

    欧阳峰自然高兴爱妻愿意出去走走,爱妻因为以前身份的原因,一直不太开心,也不太爱出门,生怕听到一些闲话。他此时看到爱妻高兴的样子,也是很开心的。

    只是,欧阳峰也有些郁闷。自己的妻子是个善良的,她是个女人,也就罢了。怎么连自己的儿子也是个善心的,还是大善而特善,要是换成他可不愿意管那些贫困人的死活。

    虽然说因为儿子的善心,现在的白驼山庄好生兴旺,只是儿子可是男人啊,一个男人总是惜老怜弱的,他怎么想怎么别扭。

    还有一点,欧阳峰很憋屈。他喜欢玩毒,也善于弄毒蛇,可是夫人怕蛇,大儿子怕蛇,小儿子完全听他哥的,也不敢碰蛇。弄得他调、教毒蛇,都得跑到老远的后山里,除了他之外,那些蛇奴均不得靠近白驼山庄。就连他回来,也得里里外外洗干净了,爱妻才让他进房间,你说他憋屈不憋屈?

    欧阳如鱼此时可顾不上父亲的心情,他正兴奋地迎接从中原回归的商队。这个商队是他特意派出去的,带队的是他平时最为倚重的江伯,光骆驼就有上百头,人数全加起来,足有两百人,大半都是他们白驼山庄的好手。他们走了大半年,终于回来了。

    “少爷。”江伯一看到欧阳如鱼就赶紧过来行礼。欧阳如鱼扶起他,笑着问:“江伯此行可还顺利?”

    “还算顺利。”江伯指指正在卸下东西的手下说:“少爷要的《万寿道藏》,已经带回来了。除此之外,还带回来《三字经》五百本,《千字文》五百本,《百家姓》五百本,还有……”江伯低下头说:“我们遇上了一场武林争斗,死了六个人。”

    欧阳如鱼拍拍江伯,安慰他:“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中原看似平稳,实则纷争四起。你们能够平安回来,就已经很好了。”他又问:“死的是哪六个人?他们家里还有什么家眷?按人头每月给他们送米送钱。若是有小孩,选其中一个进入白驼山庄侍卫预备队,好生照顾。”

    “是,少爷仁慈。”江伯感动的说:“我马上去安排这件事。”

    “江伯你刚刚回来,还是休息一下吧。”欧阳如鱼又叫一个人:“阿鹏,你去,把那六位兄弟的家眷安排好。”

    “是,少爷。”那个叫阿鹏的答应一声,便去了。

    又有几人推着一个五花大绑的道士过来,江伯说:“我们在路上,正好捉住了这个道士。想着少爷说最好带个道士回来,便把他带了来。”

    “嗯。”欧阳如鱼点头,说:“就该如此,要不然那个《万寿道藏》没人看得懂。”

    “《万寿道藏》?”那个道士一脸倔强,根本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但是此时听到《万寿道藏》,却忍不住出声询问。

    “你也知道《万寿道藏》?你是哪个道观的道士?”欧阳如鱼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