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预言

字数:6108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第二日清晨。

    御书房里,南宫易正坐在案前皱眉批着一沓厚厚的奏折。左边一阵珠帘轻响,郑襄端着一盏茶,从内室走出来:“皇上累了,喝盏茶歇歇吧。”

    南宫易的眉头舒展了几分,接过茶来喝了一口,对郑襄柔声说道:“朕近日有些忙,倒委屈你在这陪朕了。”

    郑襄温柔的笑笑:“能陪在皇上左右,是臣妾的福气。”

    话音未落,李公公便从外头走了进来,见郑襄在,忙行礼道:“奴才见过皇贵妃,见过陛下。”

    “免礼。”南宫易放下茶盏,“这一大早的,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确实有些要紧事。”李公公有些迟疑的看了郑襄一眼,“还望…皇贵妃能够回避一下。”

    郑襄知晓李公公定是有要紧事要与皇上说,便对皇上道:“那臣妾先告退了。”

    待郑襄离开,南宫易才问道:“何事?”

    李公公说道:“刚才观星阁的吴道子派人来禀,说按惯例,今日便是观星象占卜国运之时。但这些年南国一直太平,所以来请皇上的旨,今年是否还要占卜。”

    南宫易想了想,“还是卜一卦吧,未雨绸缪也好。”

    “是。”

    “对了,听说世子妃在九公主宫里住下了?她可有什么异常之举?”

    李公公细想了一会儿,说道:“并无异常之举,不过整日陪着九公主读书罢了。”

    南宫易皱眉,“中秋那晚的事,朕还未问过她与世子。既然她如今在宫中,你便派人去请吧。你再亲自走一趟世子府,传世子入宫。”

    “奴才这就去办。”

    不一时,上官素衣便到了御书房。行过礼后,她便坐在一旁等着梁穆清来。她知道皇上今日召他们前来是为了中秋那晚的事,可那晚之后,她还没来得及与梁穆清商量该怎么对皇上说,便到了安喜宫。

    算了,不想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门外一阵脚步声传来。梁穆清推开门走进屋内,对南宫易行礼:“臣拜见皇上。”

    “免礼,坐吧。”

    “是。”梁穆清走到上官素衣身边坐下,趁着皇上还未抬头,低低的说了句:“你擅自出府,到宫里来住,好大的胆子。”

    上官素衣小声辩驳道:“我不是让紫嫱去告诉…”

    梁穆清眸色一暗,“本世子还未答应,你便擅自离开,这世子府,是不是容不下你了?”

    上官素衣刚要再辩驳几句,南宫易已抬起头来,冷眼瞧着他们说道:“果然是小别胜新婚,世子妃离了府不过一日功夫,世子便有千言万语急着对世子妃说了。”

    梁穆清亦冷声说道:“皇上说笑了。皇上今日召臣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南宫易脸上的神色缓和了几分,他轻轻咳了咳,说道:“中秋那晚,你们也在长街上看花灯?”

    上官素衣明知故问的说道:“皇上用了个也字,莫非那晚,皇上也在?”

    南宫易没接话,只当是默认了,又轻嘲道:“想不到世子竟也有这般闲情逸致,带着世子妃去看花灯。”

    梁穆清只淡淡回了一句道:“皇上不也是有闲情逸致之人么?”

    南宫易脸色僵了僵,话锋一转道:“那晚朕确实是带着皇贵妃出宫去看花灯。听得有骚乱之声,便派了御林军去看看,没想到你们也在,不知有没有误伤到你们?”

    上官素衣说道:“误伤到是没有,不过皇上的御林军,可是给那群黑衣人帮了不少的忙呢。”

    她语气清清冷冷,带着淡淡的挑衅,晶亮的眸子毫不畏怯的对上南宫易的目光。

    南宫易冷了脸,“那些黑衣人是什么人?你们可别惹上什么不该惹的人。穆清,你也算是朕的重臣,你若是背地里与他人勾结,惹上什么是非…那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梁穆清的表情仍旧淡淡的,他故作奇怪的看着南宫易,“皇上这是什么话?臣一心为国,兢兢业业,怎么会惹上什么是非呢。说来那些黑衣人,也许是因为事先得知皇上出宫的消息,便在那里埋伏,臣与素衣恰巧路过那里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他们便只能现身了。也许他们一开始的目标便是皇上您,臣与素衣,倒是替皇上挡了这番灾厄。”

    南宫易心头一阵火起,却又不能表现在脸上,这夫妻两个,真真是一个比一个能说会道,颠倒是非黑白他们最拿手不过了。这说来说去,他不仅什么都没问出来,这事儿反而推到他身上来了?

    “此事朕会详查,你们也要自己留心些。”

    “多谢皇上关怀。”

    南宫易看向梁穆清,对他说道:“最近魏将军在忙左军扩编的事,他老了,多少有些力不从心,你多帮衬着点儿。”

    “是。”梁穆清应了一句。

    “行了,时候不早了,你们先回吧。”

    梁穆清和上官素衣便站起身来,行过礼,走出了御书房。

    待走到离御书房远些的地方,梁穆清才停了下来,转身冷着眸看向上官素衣:“跟本世子回府。”

    上官素衣偏过头去:“我都和九公主说好了,要多陪她些日子。”

    梁穆清的声音又冷了几分,“怎么,不愿待在这世子府了?”

    “我只是不想看到那个平梁公主,人家是公主,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更何况我早说了要来陪九公主的。”上官素衣道。

    “不过是个赐封的公主,你是大梁世子妃,还怕她么?这可不是你的作风。”

    上官素衣冷哼一声道:“我自然不怕她,只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罢了。”

    梁穆清又道:“立刻跟本世子回府去。以后没有本世子的允许,你不许擅自离开。”

    上官素衣双手抱在胸前,挑眸看向他说道:“怎么,世子这是要软禁我了?”

    “你知道本世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怕你在外面惹事罢了。”

    她冷冷一笑,“我怕在府里呆久了,迟早要和那位公主生出许多的是非来。正是为了不给世子添乱,我才到宫里避避。再说了,世子不是见了我就心烦吗?”

    梁穆清寒着脸,没说话。

    “世子先回吧,我回安喜宫了。”说完,她便快步离开了。

    梁穆清望着她的背影,眉头皱的更紧了。

    昨日晚膳时候,紫嫱来了东苑,说她去了宫中帮着周贵妃参谋选秀事宜,顺便到九公主那里多住些日子。他本也没觉得什么,只是觉得她竟然没有征得他的许可便走了,有些不满。待过了晚膳,他一个人坐在听雨阁里看着枯燥乏味的兵书,忽而一抬头,桌案的左边空荡荡的,似乎连空气都冰冷了几分。

    她本该坐在那里,撑着下巴专心的看着一卷不知是多少年前的泛黄书卷,忽而恍然大悟,展露一个极美的笑颜。

    不知何时开始,他已习惯了她的存在。

    他身边从来没有女人,因为他深知,在风云变幻的官场朝堂之中,女人,是可以毁了他一生的毒物。

    他看着上官素衣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心口竟有种空落落的微微疼痛之感。

    正午过后。

    因今日折子太多,南宫易便叫御膳房的人将午膳送到御书房来,他三口两口胡乱吃完,便又拿过一摞新的折子来看。李公公轻轻推了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只镶龙雕凤的小盒子。这盒子是南宫易赐给吴道子的,年年今日,布法阵,焚异香,求得国运之卦象,得一箴言写于绢帛之上,封于此盒内呈给南宫易。

    南宫易面色有些凝重,他伸手接过盒子,深吸一口气,慢慢的打开。

    他将盒中折好的绢帛慢慢展开来,凝神细看。

    绢帛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都是些南宫易看不懂的卜卦之言,他皱着眉一字不落的看到最后,突然睁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最后那行极潦草的字:

    “神女现世,天下不宁;欲守边疆,需舍血肉。”

    他颓然松开手,那方绢帛飘落在桌上,没有一丝声响。

    “皇上…您没事吧?”李公公有些担忧的看着他。

    “神女现世…神女现世…”他喃喃自语,眼神溃散,又猛然瞪圆了眼睛看着李公公:“吴道子竟敢拿这等胡言乱语来诓骗朕!神女…神女怎么可能现世…”

    李公公见他动了怒,忙跪在地上劝道:“皇上,吴道子是有名的得道真人,几年来所卜之事,无一没有应验,再说了,您是天子,他若是敢骗陛下,岂不是不要命了!”

    南宫易冷静了几分,将那绢帛紧紧的揉进掌心,冷声道:“再去找几个道行深些的,重新卜算。”

    “皇上,放眼南国,怕是再难找出第二个人有吴道子这般本事了!”李公公好言劝道,“皇上若执意要找,也就只有吴道子的师傅东方迟了。可他十几年前就已隐退,如今更不知身在何处了。”

    南宫易闭上双目,脑海里一遍一遍的回荡着绢帛上的那句话。

    吴道子的卜算不会有错,他只是不愿意去相信这个事实。

    可神女现世,是一件足以惊动天下人的大事。

    世人皆知,神女现世,必为拯救天下苍生而来,换句话说,这箴言也意味着,天下将要大乱。

    而更令南宫易在意的,还是神女。

    二十年前神女现身于京城,拯救南国无数百姓,从那以后便仿佛从人世间消失了一般,再无任何消息。

    河洛神女…河洛山庄…

    二十年前的事情慢慢的浮上心头,他轻轻一声叹,心道:“若是能找到她…也许还能得到些神女的消息。”

    很快他便自嘲似的轻轻一笑:他竟还痴心妄想着能寻到她么?

    再睁眼时,他已敛了心神,眉目沉静:“让魏将军和楚丞相晚些时候来宫里见朕。另外,你亲自跑一趟大理寺,让崔邈把所有关于神女的资料,都送到御书房来。”

    “是。”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