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真情似金

字数:7351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可宁开导徐强:“头儿!你别愁。我觉得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我想,只要咱们诚心诚意,多感化感化姚家的老人们。把当年两家的仇疙瘩解开,事情不就好办了吗?”

    可宁看看徐强,又看看周英,“你们说,不就得这么办吗?”

    周英看看徐强:“徐哥!我看也只有先这么办看看。”

    徐强是无可奈何,“就听你们俩的吧!”

    他站起来,脸上不带一丝笑容。话说他实在挤不出什么笑来,指着桌子上一落材料,“我拿回去,自己看。”

    他又想了想,“这事,就不劳你俩操心了,我自己解决。不过,这事我先办着看,先不要让姚爱知道。”可宁周英表示赞同。

    晚上,姚爱已熟睡了。

    徐强心中有事,怎么也睡不着。

    他依在床头,认真的又看起了老人们提供的材料。

    迷迷糊糊,似梦似真,当年的情景,变成一个个画面在他眼前展现……

    这是一个干净整齐的院落。高大的北房新抹的泥墙,洁白的窗纸上还贴着个福字窗花,四扇屋门刷着清漆,也很是高大……

    这屋里也是拾掇得顺心顺眼。虽不是豪华阔绰,但也绝不是一般人家的摆设。搭眼一看,应有尽有。不用问,你也能猜出,这是个殷实富足人家。

    “我告诉你,徐强。这就是你屋里的,姚爱爷爷的家。你看见了吗?屋里喝闷酒的,就是姚爱的爷爷,他就是姚儒根。”

    说话的是一个七十有余的老者。

    他笑呵呵朝徐强点点头,“小伙子!你遇上茬子喽!得多说好话多作揖。”他闪身不见了。

    “哦!这就是姚爱的爷爷姚儒根的家,这个健壮的中年人,原来就是姚爱的爷爷。”

    徐强稀里糊涂,手一抖,材料掉了。他也没睁眼睛,一惊!原来睡着了,做了一个梦。

    各位看官:您要想知道姚徐两家当年发生的事情如何发展变化了又为什么事打的官司,打官司的结果如何?且让我慢慢接着说:

    这么说吧,这人要是有了财运,那就是一个字“顺。”没费劲儿,第四天,徐木匠买木头的钱就足够还账的了。

    徐木匠觉得钱窝在手里不叫事儿,既不安全,又欠人好大的情分。

    于是这第四天晚上,他揣着钱款,手拎两瓶烧酒就到了姚家。

    到了姚家,把两瓶烧酒一放,就从衣服里面拿出了对换来的银票,递给了姚爱的爷爷。

    讲清了还款数目,利息他可就只字不提。

    他还这样解释:“咱借钱时,讲好的是三个月还清欠款,然后再还利息。可我这四天就把钱全还上了。其实,也就等于是我摘了个尖儿用用。你说就用了三四天,这利息怎么算?”

    徐木匠说的实在是轻巧,听起来他倒是挺大方。可惜,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衡量利益关系。立足点本身就有问题,事情最后的结果就必然会出现问题了。

    姚爱爷爷是个很要面子的人,一听人家把话说到这份儿上,无言以对了。

    徐木匠自以为还了姚家的钱,喜滋滋!乐融融!真是无债一身轻啊!

    徐木匠满意而走,这件事情表面过去了。

    可事态发展又出现了一个令人想不到!

    徐木匠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些木料十分的走俏了。越卖越贵,越卖越值钱。

    村里人都红眼了。

    风传徐木匠发大财的消息越传越神。

    接着什么议论都传出了。

    什么徐木匠贪奸取巧。

    徐木匠不知感恩。

    徐木匠是小人不可共。

    这些话,都传到姚爱爷爷耳朵里了。

    姚爱爷爷觉得这件事情办得确实是有点儿窝囊。只是觉得让人家给咯叽了。是说不清道不明,吃了哑巴亏。

    自己这个有名的光棍人,办了土鳖事儿。

    又羞又恼,不去人世儿混了。丢人哪!

    他只管在家喝闷酒,喝苦茶。

    姚爱爷爷正气不打一处来时,从外面走进一个人。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

    他经常给家里担水、担柴;担土、担粪。

    他就是给家里做些零活的齐三儿。

    齐三儿有一身的蛮力气。他跳水的大木桶,空桶,一般的人你都搬不动。一挑子水倒到大缸里,就是一缸。

    他担的柴,往那一放就是两大垛,足足够一个马车拉的量。

    他担土担粪用的大簸萁,你连挎一个都挎不起来。堆在那,就是两个大粪堆。十个人的活,他一个人干了。

    他就是这么有力气,是天生的,爹妈给的,谁也没法跟他比。

    齐三儿的饭量,也是大得惊人。

    人们都知道,齐三儿在家里吃饭从来就没有吃饱过。

    每顿都是他把剩下的饭菜全都包了。就是吃不饱他也不说,碗一推,低头走人。

    只有到别人家干活时,他才能吃饱饭。

    他一人一大锅小米面窝头,三大海碗稠稠的热粘粥,一盘子炒菜,一大海碗杂烩菜,还得加上一碗老咸菜。

    这时候他放下碗,拍拍肚子,憨声憨气地说:“我吃饱了。”

    话说到这,各位听明白了吧!

    齐三儿力气大,脑子却不灵光。所以,齐三儿在谁家吃得饱,就听谁家人的话。

    姚爱爷爷一看进来的是他,乐了。眼睛一亮,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大半。“三子!”姚爱爷爷亲切地叫他。

    齐三儿一听姚爱爷爷叫他,嗵!嗵!走来。像一堵墙,他就站在了姚爱爷爷的面前。

    “三子!你蹲下,我跟你说话。有一个活,你去干,回来爷爷让你吃烙饼炒鸡蛋,还管你酒喝。”

    齐三儿咧嘴一笑,“大爷爷,你说吧,什么活。我去干。”他憨声憨气、憨头憨脑。

    姚爱爷爷还是得站起身来,贴着他的耳朵小声说:“你去……。这么着,记住了吗?”

    “记住了,大爷爷,我这就去。”齐三儿憨声憨气地的说完,转身嗵!嗵!嗵……。走了出去。

    姚爱爷爷狠狠呼出一口气。“哼!你让我窝囊,我也得让你憋屈憋屈。”姚爱爷爷想问题太简单。他以为徐木匠最后就是知道了真相,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你给我挖个坑,我给你使个绊子。两人都吃点亏,扯平了。

    他想到这心里舒坦多了,疙瘩也解开了。

    齐三儿从大爷爷屋里出来,弯儿都不拐,直奔家西地。

    齐三儿大步一迈,没一会工夫就在徐木匠家的地边停下来。

    他弯下腰,连拽带扯,连踢带趟。不一刻功夫,半截地的西瓜秧,就给拔了下来。

    又见他再一个哈腰,半截地的西瓜秧子又都爬在了地上。

    刚才还蓬蓬勃勃、气宇轩昂的绿油油的西瓜秧苗,乱糟糟铺了一地。等到徐木匠老爹,徐家老太爷子听说后,跑到地里一看!立刻两眼一黑,倒在地上。

    后面紧跟来的徐木匠“爹呀爹呀!”叫了半天,老爷子才缓醒过来。

    徐家老爷子是地道的庄稼人,伺候庄稼那叫一个上心。要不他这近五亩地的西瓜秧苗能长这么好嘛!

    人家老爷子天天守在瓜地里,摆弄着些秧苗。哪棵秧苗长得好他都一清二楚,他都给它们起了小名。

    在徐老爷子心里,这个毁了他瓜苗的人就是伤天害理呀!就该万劫不复!

    他瞪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齐三儿,我跟你有仇吗?你这么祸害我,你这是一心想叫我早死啊!我跟你没完。”

    他看着面前跪蹲着的儿子,

    “我的西瓜苗哇!我的命啊!他这是糟蹋年头啊!”

    徐老爷子简直是字字血,声声泪。

    “我容易吗?我天天爬在地里。我伺候它们,比伺候你们都施心费心。”

    徐老爷子心疼死了,这五亩地的西瓜苗,眨眼之间就给毁了。

    他不算完。

    他逼着徐木匠“你去!你去找齐三儿问问,我怎么得罪他了?”

    后来,徐木匠一访听,知道了!原来祸起姚家。

    其实他心里明白,醋在哪酸,蜜在哪甜。他也很想劝劝老爹,把有些话透露给老爹,就此拉到。可一想到姚儒根把老爹气得晕倒在地的样子……。他就气上心头,可还能怎么办!

    说来说去,又得说那句话了。无巧不成书!怎么个巧法?这里先卖个小关子,以后你就知道了。

    ——打官司?徐木匠一想到两家要对簿公堂,也有点儿犯嘀咕……。

    尽管他也有些心虚,毕竟是年轻气盛。,脑子一热,就同意家人的意见,跟姚家打起了官司。

    徐木匠一纸诉讼,将姚儒根告上官府。

    还没等官府的传票递来,徐木匠要和姚家人打官司的消息不胫而走。消息!怎么它就传出来了呢?谁家传出来的呢?

    徐家呀!徐木匠这是一个计,投石问路计。

    其本意是姚家有一个人出面,给老爷子赔个不是,赔个银两。银两也不要求多少,就是点到为止,面子而已。

    然而,事情发展出乎徐家人的预料。打官司的消息一传出,非但没有姚家人上门认错赔款,反而两家仇口越结越深。

    最后闹得是满村风雨,尽人皆知,打起了官司……

    “好啊!来真格的了,怕你不成。”姚儒根毫无惧色。“老话不是讲,兵来将挡,水来土坉吗?”

    于是乎,姚爱爷爷高价聘请了有名的律师迎战。

    结果姚家输了官司。

    输得是一败涂地。

    徐家虽然是赢了官司,却输了人缘。

    姚家堡的人议论纷纷……

    徐木匠一家在人们的舆论下没呆多久,一家老小又奔他乡。

    后来有人又告诉姚家人,徐木匠一家在离姚家堡不远的李庄落下了脚。

    这一天,天气晴好,是冬天里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虽然有风刮来,但没有感到寒风刺骨。

    徐强开着他的绿色的吉普车,颠簸着行驶在乡间公路上。

    路两边是辽阔的大地,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望去!一片洁白。

    高且挺直的褐色大树,一行行,一排排,纵横交错。它们如同大自然这支神奇的画笔,在洁白的大地上画出的许多线条。

    正是这些褐色大树构成的无数线条,让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白雪大地又显出了它应该有的格局。

    世间万物皆如此:既有相生相克;也有相依相存。

    徐强此刻可没心情欣赏这窗外景观,他的心里很是忐忑。他在想,姚爱的父母能否认他这个没见过面的女婿。

    一会儿,就看见了姚家堡村。

    徐强心中早有了谱,他谁也不问,他要径直地把车开到了姚爱家门前。因为他早就访听好了姚爱家的住处,无需多问。他要汲取教训,可不能再出现很久以前的失误。

    车,慢慢地停在了姚爱家的大门口。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