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

字数:3784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疼倒是肯定的。

    银时怕疼,所以再不耐烦也认真地背了起来。

    “上将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他一开始还能集中精神,背了没几句就开始昏昏欲睡,头一点一点的,像小鸡啄米一般。

    这时老爷子的藤条啪地一声,打在银时面前的青石地上,留下一条白色的鞭印,让银时瞬间清醒了。银时悄悄瞥了眼老爷子的脸色,可只看见老爷子闭目宁神,面上悠哉悠哉,好像刚刚那一鞭子不是他抽的。

    于是银时只好苦哈哈地继续看兵法了。

    银时并非不学无术。相反,他有天赋,武功很好,可对兵法谋略一事不在行。或者说,他俩可能天生不对盘,银时看了一两行字就觉得困。

    他又背了几句,最后把书一扔,膝行到老爷子面前,行礼后撩起衣服下摆,撅着屁股,说,“我背不了,你打我吧!”

    老爷子摸了摸胡须,没什么动静。

    毕竟他老来得子,即使管教严厉,却很少真的动刑。

    老爷子不动,银时也趴在那儿,一动不动,大有一犟到底的样子。

    老爷子掀开眼皮,觑了他一眼,又闭上眼,捋了捋胡须,悠悠叹道,“银时,你可知,何为将?”

    银时耳朵动了动,却没吭声。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五个字,说的是,为将者,需足智多谋,言而有信,赏罚分明,仁能附众,勇敢果断,纪律严明,树立军威。若将而无谋,则仅仅是个莽夫罢了,此乃兵之大忌······”老将军摇了摇头,伸手拉着银时起来,替他拍了拍衣上的灰,让他站在自己面前,苍老枯瘦但仍温暖有力的手一遍一遍地摸着他的后脑勺,语重心长地道,“你要记住。”

    银时懵懵懂懂的,只记住了当时老将军暗含忧虑和悲伤的眼神。

    后来,银时记住了他的教诲,并带着它们上了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威震天下。

    然而,可惜的是,他还未教他君臣之道,便去世了。

    老将军一死,各大势力都来拉拢老将军的独子银时,要他站队。从前老将军靠着显赫的军功和圆滑的本事愣是没站队,而如今,银时可不比他。再者,皇子间夺嫡的争斗越来越激烈,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底下的争斗更是流血无数。老皇帝病重,知道他们为了皇位已经争得头破血流,却也没有余力去管束他们,大有待他们鱼死网破就挑剩下的最后一人为王的意思。

    在这之前,无数人早早就参与到夺嫡的争斗中,站好了队。文臣、武将,都如是。

    只有坂田银时,只有他还没站队。

    他本身虽有功名在身,令敌人闻风丧胆,可这并不是众人最看重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他是老将军的独子,积威甚重的老将军,留下了一批亲信,来辅佐他。谋士、武将都有。众人垂涎的便是这块肥肉。

    各大势力便趋之若鹜,各种送礼,投其所好,曲意逢迎,将军府的门槛都快让使者们踏平了。

    银时不胜其烦,最后自己抽了个签,随便站了个队。

    是最不得势的九皇子。

    众人一时哗然。

    连老将军最倚重的谋士都劝他三思,不如静观其变,然而银时一意孤行,就选定了人。

    自家少主作的决定,其余诸人也不好多说,只得宣誓效忠。

    既然最后一人都站了位,接下来不用想,各位谋臣出谋划策,让各家主子博名声、出风头、揽人才、收民心,武将则在军中树立威信,掌控军权。

    当然,还有暗地里的暗杀行为了。

    银时帮九皇子解决了不少杀手,还让自己的谋士给他出谋划策。九皇子虽然弱势,但也并非没有野心,一直潜伏,扮猪吃虎。

    银时自然也是察觉到了的。不然真那么随便地抽签,在那样残酷的夺嫡战争中,他怕是拉着老爹留下的亲信去陪葬的。

    “银时哥哥。”面前十几岁的少年时常跑到他府上,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身后,偶尔问东问西的。银时不常回头,也不常回答他的问题,偶尔觉得烦了,就回头淡淡地扫了一眼。他立刻噤声了,低眉顺眼地,过了片刻后又抬起圆溜溜的眼,小心翼翼地看着他,带着点讨好的意味。

    银时知道对方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这般良善,也知道他只是有些不安。之前十多年从未曾受人重视,突然被众人争抢的银时选了他,他一时便懵了,感觉难以置信,也不知道做什么,只好笨拙地讨好他,也不摆什么皇子的架子。

    银时并不厌恶他这样的做法。银时知道他也是在刻意拉拢他,所以并不把他那句“银时哥哥”放在心上。走在这深宫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何必多做纠缠?

    事实证明,银时可能是有那么点运气的。新晋状元,也是老丞相之子,居然也看中了九皇子,宣誓效忠,定助其登上皇位。九皇子连忙扶着人起来,说,“我若为君,爱卿必是相国!”一旁的银时看着他们二人这副君臣恭和的样子,觉得好像没自己什么事了,就带着人回演武场了。

    这位新科状元,着实不凡,家世、手段、谋略,要什么有什么。朝堂之上看他就水患一事舌辩群儒,气得那些白胡子一大把年纪的老臣脸色发白差点背过气去,站在武将这一列的银时拼了命地咬紧了唇才没笑出声。

    这之后,又有宫中最受宠的惋贵人吹枕边风,膝下无子的她将九皇子过继了过来。那段日子,银时带兵去了趟边境,回来时九皇子离太子之位也就一步之遥,听闻其已过继给惋贵人之事,不由暗自咋舌:这位状元郎是给人灌了什么迷魂汤不成?一边又警惕几分,思量着,以后见到此人绝须绕道而行,千万得罪不得。

    银时并不擅长这些夺权之事,是故这位状元的到来才真真是改变了九皇子的处境,所以之前他也才放心地奔赴边境。

    后来这位状元找上他,谈宫中护卫一事,叫他最近将人都换成自己的亲信。银时沉吟半晌,猜是夺嫡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此刻变故最多,这也是保守起见,故而也就答应了。

    万没想到九皇子竟然直接逼宫。

    其实这样说也有失偏颇。不如说,先前最得势的三皇子率先逼宫,九皇子则打着勤王的旗帜,将三皇子押入大牢,救了年迈的老皇帝一命,然后听取诏命,顺利继位。

    明眼人都知道,事情绝不是这么简单的,只是大局已定,皇帝驾崩,新皇即位,此刻即使再多说些什么,只怕也会被新皇记恨。是故第一次朝会上,人人都当起了缩头乌龟,不敢出声。

    新皇龙袍加身,独自一人高高坐在龙椅之上,将庭下众臣的表情都一一看在眼底,他轻笑,说老将军走了,丞相也老了,请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