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昏头了你
字数:5695 加入书签
泰兴帝荒淫奢侈, 好好一个上升期的国家被搅合得民不聊生;太子多年神志不清, 好不容易病愈了,若再天真无邪,以为四海升平,大周怕是要彻底完了。
典籍说“这是最好的集市”不错,但指的是货物最为齐全的, 而不是专门供世家高门子嗣游玩的地方。
他要得就是吓唬住神龙, 拉着他飘在云端的双脚落到实处,让神龙明白真正百姓过得都是什么样的生活。
只有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才会为了改变他人的困境而做出努力。
大周的太子年轻又聪慧,他让国家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典籍以为, 神龙见过民生多艰, 就会明白节俭的意义,为泰兴帝带来的奢侈风气而愧疚。
可神龙的反应比预计的还让典籍意外。
“殿下因何不愧疚?”
“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因为沉湎他人的错误,而耽误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那么愧疚本身就毫无意义。更何况, 我也不想给父皇背黑锅。”神龙眼神清澈, 既没有不为了父亲承担罪责的心虚,也没有被面对他人指责强装的气势。
典籍在这双明亮的眼睛里看到了未来。
他心里高兴, 嘴上却不肯夸奖神龙,摆着张冷脸把他扯到另外的位置上, 一个摊子、一个摊子的询问各种菜货价格, 一路背着手走在前面让两名弟子跟从。
神龙偷偷给穆怀渊使了个眼色, 做口型问:“老师恼了?”
“老师高兴呢。”穆怀渊笑着摇摇头,凑到他身旁咬耳朵,“快去哄哄老师。”
“怎么哄?”
“解释如何实现你立下的志向。”穆怀渊说完,对着神龙后背轻轻一推,直接让他“走”到了典籍身侧。
典籍挑高眉毛,神龙马上挤出笑脸,深吸一口气露出他在后宫无往不利的可爱笑容,软着嗓子说,“老师能不能听听我的想法,我总觉得自己想让全部百姓过上好日子,想法太狂妄了。”
“认为自己狂妄,还敢到我面前信口开河?”典籍表现得十分冷淡,好像对神龙的说法丝毫不感兴趣,但他并没推开被神龙扯住了衣袖,甚至刻意放缓了脚步,方便神龙跟上。
有门了!
神龙眼睛亮起来,加快语速说:“百姓之所以生活困苦,并非百姓不够勤劳,而是他们赖以为生的田产太少。或者说,良田根本到不了他们手里。”
典籍垂眸看了神龙一眼,深思道:“怀渊告诉你的?”
“奏章上看出来的。”神龙简单的说了一句,发现典韦还在看自己,回想了穆怀渊对自己临时提醒“如何应对老师考校”的内容后,把简短的回答扩充了许多废话。
“父皇害怕师兄的脸,师兄跟我一起过去的时候,父皇连我都不敢多看。父皇直接让内侍把他登基多年的奏章送过来,让我自己在偏殿学习。”
“我从父皇的奏章里看到的,父皇登基开始就有很多大臣给父皇送礼,礼单夹在奏章里面。泰兴元年的礼单还是最简单的,到了泰兴二年,扬州有一名叫许诺的官员辅助赈灾把事情搅和的一团乱,因此而触怒父皇。对方千里迢迢送上五千金赎罪,父皇竟然接受了,只将此人降了一级,发还原职,三年内不得升迁。”
“我现在只挑拣着看到泰兴三年的奏章,许诺开了恶例之后,已经又有三十多个官员犯下大大小小的罪责,送珍宝钱财上京。”
“我私底下问过师兄,犯事的官员是否都出身名门巨富,师兄说绝大多数从未听过他们的名号。”
神龙老气横秋的叹了口气,停下脚步,十分的摊开双手,“没有先人累积,自己怎么可能凭空变出钱来。这群人拿出来的钱怕是没几个干净的。”
典籍来了兴致,不想站在人来人往、吵嚷不休的集市中讨论这些话题。
他四处张望一回,见马贩子早把骏马提出去,马厩里空空如也,索性抓着两名弟子缩到马厩外,“居业为什么觉得用金银赎罪的官员,使的钱款来路不正?”
神龙贱兮兮的回答,“老师,典氏巨富,可家里的有钱和您有没有钱也没关系啊。从自己口袋掏钱,多让人肉疼,当然是搜刮民脂民膏轻松又愉快。要是我……”
“咳,咳咳。”穆怀渊轻咳几声,悄悄背过身去,不想看神龙被教师教训的模样。
果然,典籍冷着脸质问,“哦?‘若是你’,你要如何?”
神龙顿时站直了身子,将双手拢在身前,义正言辞道,“我本为太子,国之储君,又怎能与奸佞同流合污!若让我遇上他们,一定按照律法处置,再不录用这等无耻之徒!”
“下次不准再浑说。”典籍敲了敲小徒弟的脑袋,摇头叹气,但眼睛里满是愉快的神情,显然对神龙的活泼热情很满意。
——大徒弟过来时候就不像个孩子,沉默寡言不说,每每说话都能把他气得恨不得出去打死这个混小子。总算苍天开眼,小弟子是个活泼又能放下身段逗老师开心的。
典籍推着两个孩子往外走,“跟上来,带你们去看看胡人如果贩马的。”
“老师,我听母亲说胡人入京了。这‘胡人’不会就一个部族吧,怎么说起来那么笼统……”
“胡人原本有三个大部落和几十个小部落。小的部落可能就几十上百人,多受大部落挟制驱使,日子过得并不好。他们守不住水草丰美的草场放牧,很是贫困。太/祖建国后感怀天下百姓不易,与胡人重开互市,一来二去,四处迁徙的胡人见识过我大周的安定富强便有许多小部落主动归顺,愿意接受封赏,全族迁徙到西北,为朝廷驯养战马。如今西北大营便有很多战士是当初遗民至此的胡汉通婚所生的后代。”
典籍目光深沉,似有万语千言。
陈舟顿时脑补出塞外胡人纷争,最终融合成一个大部落与大周为敌的画面,着急的追问,“于是,胡人三个部落相互征伐,最终变成一个实力超强的大部落了,成了咱们的心腹大患么?”
“对了一半。”
“后一半?”
“前一半。哈哈哈,胡人三部打成一团后,我大周边关将领担心他们乘势入侵,索性关了城门把互市停了。胡人断断续续的打了大半年之后发现,盐、茶、酒、糖全没了,居然送上奏表,请我大周帮着主持公道。”
“大周推脱不过,只好让官员出面帮着说和说和。不成想越是主持公道,胡人反而越觉得没得到公道,最后不但三个部落继续混战,连部落内部都分裂了。如今草原上的大部落成了七个。”
典籍摇着头,边笑边言不由衷的说:“唉,真令人唏嘘啊。”
神龙心中生疑,看着典籍这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忽然说:“老师当时在哪里?”
典籍挺直了胸膛,谦虚道:“城中无事,陪着好友在边疆欣赏草原风光罢了。”
难怪老师一副通体舒畅的样子,胡人三部变七部,果然有他的手笔。
“老师好厉害,能不能给我仔细讲讲当初的事情?”神龙扒住典籍手臂,兴致盎然的追问。
典籍却不肯多说了,把他推到穆怀渊身边去,嫌弃的看着神龙,“好汉不提当年勇。我还年富力强,哪就到了需要回忆当年丰功伟业的时候,去去去,小孩子到为师后面站着,好好学学什么叫尊师重道。”
神龙嘟嘟嘴,挨在穆怀渊身边,穆怀渊伸手握住伸手的手掌,牵着他往前走,过了一会突然说:“与老师同行的好友是我父亲,所以老师不愿意多说。”
“你爹不是并州司马么?”神龙刚说完话就闭上嘴。
他发现自己这个问题问得太蠢了。
穆怀渊的父亲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并州司马,否则穆康怎么跟一直在京中的禄王联系上的。穆康肯定是在某些事情上“年少有为”,才会年纪轻轻就成为封疆大吏,得先帝看中与太子一同出行,去做赈灾平乱这么长脸的事情。
……等等,穆怀渊他父亲好像是典籍的义兄?
神龙脑中飞快扯出一个数学公式。
已知:
安平大长公主的年龄+6=崔皇后的年龄;
泰兴帝年龄=崔皇后年龄+3
典籍年龄-20=安平大长公主的年龄
所以,穆康也比泰兴帝大了二十来岁?
可穆怀渊只比自己大了三岁,那岂不是意味着穆康和他夫人成婚多年无子,人到了中年才好不容有了个小心肝?
老来子哦!
尤其穆怀渊早慧又漂亮,小时候肯定要被父母宠上天的。
神龙用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好奇眼神看着穆怀渊,脑中情不自禁描绘出一副穆怀渊包子脸、三头身的幼童模样奶声奶气的往慈爱妇人怀中跑,抱着对方不肯撒手的模样,心中突然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怜爱之情。
如果,他的孩子能有穆怀渊小时候一半可爱,傻一点也没关系,他一样会把那个孩子宠上天。
神龙的神色带着一丝憧憬和期待,其中又诡异的透出几分慈爱。
穆怀渊沐浴在这样的眼神下,竟然有芒刺在背的感觉。
他长眉微蹙,忽然把手按住神龙的额头,“你发热了?”
“没……”
神龙脸“腾”的一下子烧起来,跟穆怀渊站在一起,怀抱着一个与穆怀渊像了十成十孩子的画面骤然破损。
他,刚刚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啊!
他怎么敢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