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三十八章 亡国奴

字数:9171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此为防盗章, 购买比例不足的小天使,72小时后才能看到正文内容

    村间小路,都是人拿脚踩出来的, 只有像小河村这般的大村庄才舍得物力人力用黄土辅路,两辆骡车宽的道儿, 辅的整整齐齐,瞧着称头, 走着方便。

    方圆百里之内,都少有这么好的。

    不过,如今这既方便又称头的黄土道上, 挣扎扭打着上百条身影儿, 不分男女纠缠在一起,锄头铲脚,扁旦打腰,大镰刀挥舞着鲜血飞溅。女人们穿着免裆裤,披头散发的撕扯在一起, 攥头发挠脸, 下作些的还撕衣服, 掐的满地乱滚,骂声不绝。

    “你们这些挨千刀的下作肠子,敢截我们的村儿的水, 当我们是泥捏的, 随你们摆弄, 真是想瞎了你们那烂心, 今儿不把水道放开,就别想全合儿着回去!!”

    “呸,你们想的美,放水道!!凭什么??那水道儿是我们村修的,往日没事儿的时候给你们使就算了,今年天旱,我们村儿的水都不够呢,凭什么给你们!!”

    “晋江是你们的吗?那水是充州百姓的,县老爷都说了,全能使!!”

    “水道是我们的,就不给你们使,让你们小河村霸道欺负人,把我们村长都打伤了。”

    “野牛肏的烂货,谁欺负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断水,我们能找你们村长吗?你们看看去啊,我们田里的苗儿都蔫儿了,坏人粮食丧良心呐,老天爷咋不下大雷劈死你们!!”

    “凭啥劈我们?你们上我们村打人砸东西还有理啊!!”

    这百十多人,男少女多,还跟着不少老太太,横锄头竖扁旦的,打的真挺热闹,女人攥头发撕衣裳边打边骂,“缺德的,挨刀的,八百里不见人烟你这狼掏的,你那腔子里没肚肠,干断水这不是人的事,我们去讲理,还敢打回来!!”

    “哎,你敢打我男人!!”

    “大嫂,过来帮把手,撕烂了这个不得好死的下作娼妇!!”

    女人们打成一团,黄沙滚滚,灰头土脸。还有那柱着拐儿的几个老妇人,看起来五十多岁的年纪,白发散乱不知被哪个推倒在地,索性坐在上拍着大腿嚎陶叫骂,“死短命的缺德鬼儿啊,好不殃儿跑到我们村儿里挺尸,臭私窠子放出来的□□,歪拉骨接万人的大开门驴儿,丧尽天良打娘啦……”

    黄土道上人声鼎沸,人脑袋都快打成狗脑袋了,姚家这一行人坐在骡车上,跟看西洋景儿似的,表情茫然,眼神都是懵怔的!!

    什么情况??

    “这,这个……”陈大郎燕京大地方出来的,当然少见这等阵仗。好家伙儿,百十来人啊,还都拿着铁器,这在燕京那边儿,都能算得上是械斗了,五城门的兵丁都得出来!!

    捂着呯呯乱跳的心口,躲开飞溅过来的血,他骇的直缩脖子,转头艾艾期期的问,“这……宋师爷,您看这个……”

    宋师爷——就是晋江府衙的书启师爷,专管晋江城内外户籍入册事宜。其实,像姚家这等犯官下放的小事儿,本用不着请他,随意使个胥吏跑腿儿就成,只是陈大郎燕京来的,又是头回至晋江城押送犯官,日后想来要长打交道,宋师爷卖了个面儿,才特意陪着。

    如今,见陈大郎被骇的脸皮青紫,他不由心里暗哂一声:果然是富贵地出来,没见过市面儿的东西,这等小场面就被吓成这样,要是生活在晋江城,三天就得让人打出肠子来。

    “陈大人莫要惊慌,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且先站在我身后,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在说。”宋师爷抚着三绺长须,一脸气定神闲,见陈大郎满面不解的凑过来,还笑着给解释,“晋江城这地方,民风从来彪悍,鲁夫粗妇,脾气冲愣的很……”

    “听他们方才相骂,应该是两村争水。今年夏天天气旱的很,关系到耕种大事,火气都上了头儿,就是咱们出面也未必阻得了,到不如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在做打算。”

    宋师爷说的含蓄,意思到是明白:现在这两村人正打的热血上头,六亲不认呢,他们虽是官身,但上去了……呵呵,小胳膊小腿儿的,人家未必认得出他们,在被误伤了却不好,到不如等他们人脑袋打成狗脑袋,都打消停了在说!

    “宋师爷说的是,果然老成之言。”陈大郎缩着肩搭着头,眼角直抽搐,整个人都蔫巴儿啦。

    晋江城——到底是什么地方?百十人的械斗只做平常,还有没有天理啊!!

    两个村儿,面黄肌瘦的村夫村妇还挺有长性儿,一场大仗直打了小半个时辰,老太太拍腿儿骂街嘴角都泛了白沫儿了,才渐渐要平息下来。

    见情况如此,宋师爷当人不让直接上前,许是他比较亲民经常下乡,两个村儿的村长——一个胸口裹布让抬着,一个披头散发,满脸血道儿——竟还都认识他,忙上前跪地行礼。

    宋师爷老神在在,虚抬手扶起两村长,开口寻问,“你们两村为何争斗?”

    “哎呦,回大人的话,是小河村欺人,打上我们村去,打伤我……”

    “呸,白二猫儿,你不要老脸,是你们断我们的水!!”

    两村村长对骂起来,随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械斗的前后因果显现出来。

    果然不出宋师爷所料,这两个村子确实是因为争水而斗。因充州境内有一条几乎惯穿全境的水道晋江,远达黄海,直至胡境,晋江城内外从来都是不怎么缺水的,不过今年夏天天气隔外炎热,两村又多种了些水稻,时时都离不得水。

    偏偏白家村在上游,前年又修了水渠,许是怕晋江水流不够,竟直接把水道截了,小河村滴水不泄,几天功夫水田就半枯,稻苗直打蔫儿。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断人田地如杀人父母,小河村的人怎么肯让?纠结着村民就上白家村‘讲理’。这小河村和白家村都是大村庄,随手招招百十来老爷们,相互间还有些嫌隙,三说两说的吵了起来,小河村的人没绷住,一锄头就把白家村村长给铲倒了。

    这可了不得啦!!本来白家村断水理亏,还自认心虚些。这回可好,村长都让铲倒了,哪还能善了?叫嚣着让偿命赔药费,越说越僵,两村人缠斗起来。小河村人来得少,且战且退,白家村的人纠结起来就追,直追到小河村村口儿……

    结果让寻迅而来的小河村村民给包围了!!

    这连男带女一百多人,有七成都是小河村的,就在宋师爷问话这时节,还有人扛着扁旦锅铲等物从远处村落里跑过来……

    “正是耕种时节,怎能断人水路?今年税收便是水稻,要供给加庸关的兵士,抵扛胡人的。府台亲自下令勤耕细种,尔等是要阻拦不成?”宋师爷绺着长须,先斥了白家村村长一句,吓的那村长捂着胸口直‘哎呦’,又转头去看小河村村长,“他断你水路,你上报县令府台均可,怎能擅自纠结械斗,还伤人如此!!”

    小河村村长捂着让抓的满脸花的脑袋,低头不说话,心中却道:报县令府台?呸,说的好听,去了谁管啊?阎王不好见,小鬼儿也难缠,一进官儿门没个二,三十两的就出不来,他上哪儿掏弄钱去?到不如拳头说话来得便捷好使。

    “……总归,白村长回去赶紧把水路放开,至于你们……打伤了多少人细算算,给人掏银子治伤,尤其是白村长,我瞧着伤的还挺严重!”一通杀威棒,两边敲打过后,宋师爷又软下语气,“你们俩村离的近,日常并无甚大过节,不过些许小纠纷罢了,怎就值得如此?”

    “咱们晋江城离加庸关太近,胡人时时犯境,过的着实艰难,正该团结一致对外才好,怎么自己人到打起来了,照我说来,很不该如何……”

    不紧不慢,宋师爷抓着两村的人给上‘思想教训’课,大热的太阳地儿,晒的人直冒油的天儿,村民们大多遍体鳞伤,满脸的血。尤其是农妇,让打厉害点儿的,上半身衣裳都撕去了大半,拼命捂着肩膀蹲地上都露肉,一脸窘迫就那么听着宋师爷‘叨叨叨,叨叨叨……’没完没了。

    “……宋大人,我知道错了!!我回去就把水道放开!!”白村长捂着胸口面白如纸。

    他可受不了啦!!这让说的腔子里的血都快往出涌了。

    “哦!知道错了就好嘛。你呢?”宋师爷意由未尽的点点头,转向小河村村长。

    “马上给送药钱儿,一个大子儿都不会少的。”小河村钱村长哭丧着脸点头如捣蒜。

    “那就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钱村长,我找你还有事儿呢!!”挥挥手,宋师爷随口打发。白村长千恩万谢带着村人离开,临行前,还给了钱村长个兴灾乐祸的眼神。

    “大人,您有什么吩咐啊?”钱村长苦着脸,把周围打架的村人都踢散了,开口问宋师爷,眼神瞟着,瞧向陈大郎等差官,又见姚家一行人,心里就有些明白了。

    “燕京来的犯官,府台大人给安排到小河村入籍,你挑个地方安置他们吧!”宋师爷指了下姚家人。

    “哎呦,这人真不少!!大人呐,安置他们到容易,前儿胡人进村,房子空出不少,到是尽有的,只是这田地……”熟地是能出粮食,卖银子的,就算村里有让胡人杀绝了,田地空出来的,也都让私下分了,谁肯给让出来?

    “这无妨的,他们是入了籍的人,自有田地分他们。晋山西坡脚下沃子沟那边儿,就是以前二沟子村儿的地介儿,我划了他们二十亩旱田,三十亩坡地,等他们安顿下来,你捡个人领他们认认地儿便是了。”

    二沟子村儿?官府不是说那里的人勾结胡人,都让屠尽了吗?如今那地方荒凉的很,山上土匪有时爱下来乱晃,没谁人敢沾的地介儿?怎么就分了他们了?钱村长心里一凉,瞧了瞧姚家这一群老弱病残,到觉得有些可惜。

    好多白净漂亮的小丫头片子呢,摊上这么个地介儿,能活多长时间呐!

    季老夫人被喊的一愣,眯着眼好半晌儿才反应过来,“哎呦,这是……额,是,是冯妹子吧?”住村东头那媒婆儿,日常出门总见她扭着腰在村里乱转,拿着手帕还一甩一甩的,真正的挺显眼……

    偶尔遇见,性格还真热情,跟谁都能搭上话儿,季老夫人跟她寒喧过几句,勉强算是认识了。

    “冯妹子今日登门,见面就道喜,所为何事啊?”冯媒婆声音太尖了,季老夫人耳朵不大好,她那句‘托我上门提亲’隐藏在尖锐的笑声后,季老夫人没听见。

    不过,她没听见,姚家人是听真真的,姚千蔓、姚千叶,姚千朵几个正当年的姑娘脸上羞的飞红,扭身子就躲出去了,临走前还拽走了不大懂这些的姚千蕊,至于姚千枝嘛……

    呵呵,姚千蔓是拽她了,可惜没拽动!!

    “季老嫂子,咱们打过照面儿,您是知道我的。寡妇失业拉扯个孩子,过着不容易,那下生鬼死的早,可不就苦了我嘛,娘们家家,田里的活儿拿不下来,不就得走街窜巷,给人接个生,保个媒……”冯媒婆真是不客气,没等季老夫人招呼,一屁股坐在炕上,端着茶水就往嘴里灌。

    “我这些年保媒拉纤儿,咱十里八乡都有名的,在不骗人做丧良心的事儿。你家虽是犯事儿刚来的,我瞧着到像正经过日子人,几个闺女长的也俊,这不就有人相中,托我来给说媒了吗?”

    冯媒婆这话说的太明白,季老夫人想装听不懂都不成,心里是又苦又涩说不出什么滋味。她膝下几个孙女,除了姚千蕊年纪还小之外,余下的都是当嫁之年,有人上门提亲,按理是件畅快的事儿,但这地点,这人物儿……

    季老夫人真不是看不起乡下人,她们如今也是了,可小河村……不是她自傲,哪家配得上她孙女?哪户养得起?

    “不知哪户人家托劳了妹子……唉,我们初来乍到的,我这孙女还小,想多留几年呢!”她面上带笑,实则婉转拒绝了。

    “哎,嫂子,你这孙女,我可细打听,最大的都十七不算小了,成亲快的都当娘了,你不能不着急,得抓紧为孩子想啊!”冯媒婆大概是没听懂,依然笑眯眯的说:“我给你说的这家,咱们小河村算是头一份儿的日子,咱村口磨豆腐家的二小罗黑子,家里衬着一百亩水田,五间大瓦房,又有磨豆腐的手艺,你家蔓姐儿嫁过去,享不尽的福儿!”

    “蔓姐儿?”这是相中她们家千蔓了?罗黑子又是什么鬼?“这……我们初来乍到的,人头儿还没认齐呢,婚姻乃两家大事,罗小公子连见都没见过我们蔓姐儿,就相中了?家大人同意?”怎么听着这么不靠谱呢?

    “哎呦,谁说没见过?不止你家蔓姐儿,还有你家蕊妮儿,打头一天来他就见着了,还说了话儿呢!其实,就是你家蕊妮儿年轻小,要不然,黑子更相中她呢!”冯媒婆也是马大哈,几句话间就给罗黑子露了底儿。

    头一天就见着,更喜欢千蕊?季老夫人面色一沉,心里就对上号了,赶情是她们初至那天,调.戏千蔓千蕊的那人??还想娶她孙女,简直痴心妄想啊!!

    “冯妹子,我家中情况你是知道,初至小河村,事事都不便利,我家蔓姐儿懂事,愿在家中多留照弟妹,并不急着出嫁。”脸色都发黑了,季老夫人还是勉强挤出笑脸应对冯媒婆,好言好词的推辞,“多谢冯妹子记着我家蔓姐儿,只是这回着实是不方便。”

    小河村是千人大村,钱、冯、罗三姓,算是村里中大族,人多势重,宗族相连,像他们这等外来的单门独户,着实得罪不起。

    不过,就像季老夫人这么客气,冯媒婆的脸子依然搭拉下来,“季老嫂子,别怪妹子嘴大说句难听的话,是,你家以前是高官人家,跟咱土里刨食儿的泥腿子不一样,可常言说的好,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你家都到这地步了,还择捡什么啊?”

    说真的,冯媒婆这话说的确实是正理,姚家的确落到这地步,都是老农民了……但,正理归正理,难听也是真难听啊!!

    季老夫人一下就被噎的说不出话来了,屋里剩下的女眷们,李氏神色难看,嘴角抿着,“冯婶子,谁家的闺女谁家疼,蔓姐儿跟着我们这样不做法的爹娘受了苦,我还想多留她几年享享闺女福,就不劳您费心了!!”

    身为姚千蔓的亲娘,听冯媒婆这么贬低她闺女,李氏当然是生气的,只是她天生老实憨厚人,说不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到是姜氏嘴角伶俐从不让人,心里又疼爱姚千蔓,侧过脸儿,她斜着眼珠子冷笑,“冯婶子,媒人行的是两家之好,讲究的是你情我愿,哪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难不成往常冯婶子做谋,就是人家不愿就强词贬低?”

    这话说的不大客气,好歹却还收着些,没撕破脸。然冯媒婆却没领情,眉毛挑着,髻角插的大红花都跟着抖儿,“季老嫂子,你家这规矩真不怎么样,婆婆说话,儿媳妇还敢随便插嘴,敢情大户人家都这家教,我真是领教了!”

    “既瞧不上咱们庄户人家,你家这蔓姐儿就留着吧,我到要瞧瞧,日后你们能把她许给什么天仙?”搭拉下脸子,冯媒婆扭着腰站起身,理都没理季老夫人,甩着帕子就走了。

    把姚家人气的脸都青了,季老夫人午饭都没吃,还是姚敬荣劝了好半晌儿,这才慢慢缓过来。

    气归气,活还是得照干,因着上午冯媒婆的事儿,一家人都蔫巴巴的,尤其是姚千蔓,心里既是自怜,面上又不敢露出来怕家人难过,强撑着笑容忙这忙那,眼眶微微发着红,“祖母,娘,我去山沟那边儿摘些野菜回来……”

    姚家恳的菜地,撒了种儿还没出芽,日常用菜,除了偶尔跟村里相处不错的人家买些外,便是靠女孩们摘野菜应对。

    “大姐,我跟你去!”姚千枝站起身搭话,随手拎过竹筐,根本不容姚千蔓拒绝。

    那姓罗的在她们进村第一天就敢调.戏人,还摸了姚千蕊的手,如今拒了婚事儿,姚千枝生怕他耍横的,而且,那晚院子外扒墙角偷窥的,她如今也有些怀疑是不是这小子,总要小心的。

    “哎,那成。”姚千蔓脸色苍白的笑笑,迈步走出屋子。

    姚千枝赶紧跟进。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了,屋里,李氏抽了抽鼻子,眼泪汪汪的,“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

    一家人默默听着,神色黯然。

    ——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挨着晋山脚,除了时不时有胡人进犯外,这十里八乡的生活都还不错,姚千蔓和姚千枝跨着竹筐进了山,刚来到山沃的一片小林子里,就发现已经有人抢先蹲在树下摘蘑菇了。

    那是两个姑娘,姓白,大的十六叫白淑,小的十一叫白惠,正是姚家的邻居。身份嘛,跟他们相同,都是犯官流放至此的,不过白家到小河村已有四年了,家里爹娘又会交际,到是融入的不错。

    “蔓儿姐,千枝,你们来了!!昨儿晚上下了场小雨,我就知道今儿肯定会有蘑菇,快快快,一起过来摘,一会儿该不新鲜了。”一眼瞧见姚家姐妹,白淑忙站起身招呼她们。

    “你们来的真早啊!”姚千蔓笑笑,拉着妹妹上拉,蹲身扮演起‘采蘑菇的小姑娘’。

    姚白两家离的近,又都是罪臣的身份,挺有共同语言,两家相处的不错,白淑和姚千蔓年纪相仿,平时摘个野菜,挑个柴伙儿,就总爱凑在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