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黛玉重生第三年
字数:5556 加入书签
丹阳县主虽然不高兴, 却不会被石芙蓉挑唆当枪使, 去质疑太子妃。
永昌公主跟太子府的利益一致。
丹阳县主不高兴了也不会当面顶撞,她可以去跟太子诉苦,也可以去跟陛下撒娇。
且丹阳县主也从来没把徐家与石芙蓉当做对手。石芙蓉的后台忠义郡王却跟太子是竞争的关系。太子再不会给自己找个省外心的媳妇。
徐家算上如今的太子妃,已经是三代人盘踞皇宫。
陛下好几次跟永昌公主说起徐家跋扈,竟敢插手皇家储君废立, 若非陛下也不喜欢废太子, 早就收拾徐家了。
嘉和帝这人其实很矛盾,张太师曾经力保太子, 冒死直谏说储君关乎国本,不能轻易废立, 结果, 就是这么一句话,就被嘉和帝贬谪了。
而今十几年过去,他又想起张家的确冤枉,老师替学生说句话, 最不至此, 这才把张家的两个儿子重新提拔上来, 一个做了县令,一个入了礼部。
正是因为陛下这一举动, 废太子的旧部蠢蠢欲动,结果, 嘉和帝一个神来之笔, 册立四皇子为太子。
这般翻来覆去, 活脱脱就是大耍活人。
黛玉还知道,嘉和帝耍人玩儿的事情还在后头。
就在八月秋猎之后,嘉和帝忽然间莫名其妙的禅位于太子,让忠义郡王一场欢喜一场空。从此受到新皇忌惮,至死方休。
至于秋猎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荣宁两府都不知道,黛玉就更加不知道了。
父亲林如海前世没有投靠四皇子,他知道不知道黛玉不得而知,反正林如海没跟黛玉说起过。
黛玉却知道,新皇上位之后,就逼迫荣府跟甄家撇清,荣府面上答应了却两面三道,跟甄家拉拉扯扯,甄贵妃死后,荣府还替甄家保存过钱财。
黛玉猜测,这事儿陛下肯定知道,不然,元春的日子不会日益艰难。
这一点,黛玉从带小太监隔三差五进府勒索钱财就能推测。
只是前世元春是荣府的救命稻草,黛玉再不敢说破。
不过,黛玉曾经跟宝玉表露过她的忧心,曾经说过,荣府进少出多,不是长久之计。
宝玉却懵懂不知,说了几句孩子话。
这个石芙蓉黛玉前世跟她没有交集,荣府之人也不曾提起她,不过从李嬷嬷的话中,黛玉可以猜测,石芙蓉的结局必定凄凉。
因为黛玉知道,南安郡王倒霉之前,忠义郡王因为平安州时间已经被圈禁了。
荣府大老爷因为参加过平安州事件,之后就吓得不敢上朝了,就连孙绍祖折磨死了迎春,他也只敢躲在家里,不敢出头。
黛玉猜测,那时候,贾府只怕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再加上凤姐王氏放高利贷,黛玉不敢想象贾母与贾府的结局。
午间太子妃赐宴,太子妃虽然没有特特召见黛玉,然,黛玉桌上菜肴跟几位郡主一模一样,与黛玉一样黛玉的还有傅菁几位三鼎甲。
李庆莲画了画周筠的脸:“知道太子妃这是什么意思吗?”
周筠闹个大红脸:“你这是嫉妒!“
在场的妇贵女见了,都微微含笑,脸上写着她们懂了。
其实这宴会上只有熙郡王一家真正懂了。
这一次进宫赏花的最大收获,便是迎春跟黛玉的几位同窗好友认识了。
迎春羞涩的提出,家里的花园子有一个很漂亮莲花湖,还有一座漂亮的湖心亭,荷花已经含苞欲放,邀请大家入府观赏。
迎春原以为大家不会答应,至少不会集体答应,结果,五位闺秀竟然全部答应了迎春的邀约。
迎春受宠若惊,她没想到,这五位贵女愿意跟她成为手帕交。
进宫的车架要论资排辈,出宫亦然。
像是十分受宠的周家亲眷见了黛玉的车架就要避让,黛玉虽然不会仗势欺人,但是,东宫的总管就是按照这个次序安排车架离宫。
黛玉不仅排在五位闺秀的前面,当然也排在周家前面。
像是傅家罗家李家这些原本就跟黛玉熟悉的人都无所谓,只有为她高兴。
黛玉这份荣宠也来之不易。
当初疫情严重,谁敢往疫区去?
林家父女们就去了,还顺手救了皇帝的儿子,太子的好兄弟。受到礼遇理所当然。
周家十分愤然。
这个时候,迎春悄悄拉车黛玉的衣袖,黛玉看时却是元春在远处伺候太子妃与周侧妃。
黛玉侧脸看向迎春:“怎么啦?”
迎春道:“大姐姐给我使眼色呢?”
黛玉没说话,却是轻轻摇头,随即,黛玉上了出宫的小轿子。
迎春见黛玉有了决断,再不犹豫,低头再不看元春。跟着上了小轿子。
黛玉猜测,元春肯定是让黛玉一行人礼让于人,然后,她就有机会跟迎春碰面。
公然违拗太子妃的安排,为元春私相传递提供机会,这是要打太子妃的脸吗?
黛玉心中哂笑,元春这是多么糊涂,放着正经太子妃不奉承,反而巴结周侧妃。
待到宫门口上了自家的朱轮华盖马车,迎春一颗紧张的心终于落地,这才拉着黛玉开始说话。
迎春首先说了元春:“大姐姐不知道什么意思,那么多人给我使眼色,把我吓得浑身是汗。”
黛玉拍拍迎春的手:“二姐姐做得很好,今日太子妃是主人,我们与元春大表姐的关系她必定清楚,若是有意,必定会安排我们见面,如今没有安排,必定觉得我们见面不合适。或者是大姐姐没有向太子妃请求。既然不能让太子妃知道的事情,我们还是不参合的好。”
迎春有些担忧:“老祖宗说大姐姐肯定会随着太子妃宴客,让我寻到机会问问她可安好。如今倒是见到了,只可惜没有搭上话,老太太肯定要不高兴,不过这也没办法,大不了挨一顿骂。”
黛玉拍拍迎春的手安慰道:“肯定不会,二姐姐把傅姐姐几个要进府做客的事情告诉老太太,老太太只会夸赞你,再不会骂人。”
迎春闻言顿悟,是啊,老太太最喜欢跟清贵门第勋贵门第来往,五位闺秀门第尊贵,老太太肯定喜欢。
迎春不傻,拉着黛玉眼睛黑亮黑亮:“这都是托了妹妹的福,妹妹的人缘真是好。“
黛玉笑对迎春温柔的眸子:“这也是姐姐温柔娴静,我那几位师姐才会喜欢跟姐姐来往,若是遇到那些趋炎附势的功利之人,她们也不会轻易答应了。”
虽然知道林妹妹的话多半是客气话,迎春依然很高兴,一张鹅蛋脸兴奋地鲜艳欲滴,犹如一朵带着露珠儿玫瑰花。
黛玉叹息,迎春这张脸明明和蔼可亲,明媚鲜艳,典型宜室宜家面相,天知道前世怎么混的那样惨。
贾母过了午时就开始让人道二门打探,眼巴巴盼着宴会的结果。
一时黛玉的马车到了府门,丫头婆子飞奔前去荣庆堂报信。
凤姐更是迎接到了垂花门,一手一个拉着黛玉迎春:“哎哟,两位妹妹总算是回来了,老太太眼睛都望穿了,少了两位妹妹陪伴,老太太午餐吃的没滋没味,就怕两位妹妹有个什么,快些随我去吧,老太太巴巴的等着呢。”
黛玉迎春被凤姐牵着手进了荣庆堂,好家伙,除了王氏这个犯了错误被禁足了,还有两位老爷少爷,荣府下上的主子们都到了。就连东府的尤氏与小蓉大奶奶秦可卿也来了。
黛玉看见秦可卿愣了愣,半晌方才想起,如今秦可卿尚未仙逝。
湘云与惜春一左一右挨着贾母,李纨带着贾兰也来了。
这一日来的人比黛玉进府那日的人来的还要多。
贾母一见黛玉忙着招手:“玉儿快到外祖母身边来,二丫头,你也来。”
黛玉与迎春代替了湘云与惜春挨着贾母坐了。
贾母一手牵着一个,左边看一眼,右边看一眼,笑眯眯的道:“快些给老祖宗说说,今日进宫可顺利?”
黛玉有意抬举迎春,说道:“多少人我也不认得,也没人正经介绍,都是二姐姐引导我认人,我也说不大清楚,还是二姐姐说把。”
迎春粉腮如霞,双眸生辉,笑道:“老祖宗别听林妹妹,我就是介绍了张家姐妹王家的姐妹,史家的姐妹给林妹妹认识。林妹妹认得的人才是多呢,有总督家的千金,巡抚将军家的千金,难得的是那些千金和蔼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肯与我结交,我说起家里有个莲花湖,还有一座湖心亭,眼下可以坐船游湖,她们高兴得不得了,说没想到京都也有莲花湖,想要到咱家来看看。”
迎春说着起身一福:“正要跟老太太告罪,当时话赶话,孙女儿一时口快,没等到请示老太太就答应了,说是回府就给她们下帖子,请她们进府赏荷花。林妹妹还提议说,大家聚在一起光是游湖傻乐,没甚意思,人留名,树留影,不如学学太子妃的雅趣,咱们也攒个诗社做诗,正好荷花开了,头一社就叫荷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