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七国之乱

字数:2768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陈须以为自己之日所做之事被堂邑侯府发现了,忙找了一处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却听见外面喊着:“杀晁错,清君侧”的口号,便知这些人绝对不是堂邑侯府的人马,只怕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口号中所说的晁错,陈须是知道的。晁错此人刚正不阿,还是景帝刘启的太子太傅,最知道刘启的心思。去年年末,景帝刘启大刀阔斧的推行了新政,正是现任御史大夫的晁错上书“削藩”,以保中央政权的集中和稳固。

    本朝开国皇帝为了子孙繁衍,将子孙们分封各国,都是些丰腴水美之地,且个封国的税收、争兵之事全由诸侯王自行抉择,各王爷的封国可谓是国中之国了。朝廷也会派官员前去监督,但这些官员要么被收买、要么被排挤,朝廷的指令根本没有办法在各封国实施。而匈奴连年在边境的入侵,使得朝廷还要分散兵力和财力去牵制,如此以来,国力甚至不如一些诸侯国,根本没办法彻底收拾这些诸侯王。

    刘启是个有志向的皇帝,自然不能任由这些诸侯国这样发展下去,从登基之日起就在谋划,以期解决这个心腹大患。而晁错正在此时,提出了“削藩令”。晁错与朝中诸大臣向来言语不和,如此硬气的削藩令一出引起满朝哗然。也不是没有人想过削藩之事,只是这么明目张胆的提出,晁错还是头一号人物。

    陈须想着此番人马必与削藩一事有关,试着靠近了一些,看清了领头之人,不是吴王又是谁?现今的吴王,算起来是刘启的皇叔,辈分上就压了刘启一辈。本朝一向以孝道著称,刘启要削藩吴王完全可以说他不孝,不把长辈放在眼里,何况吴国还兵强马壮,丝毫没有敬畏朝廷的意思。

    旁的不说,这吴王和景帝还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当年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与吴王世子下棋时发生了争执,当时性情暴躁的刘启直接拎起棋盘把吴王世子砸了个脑袋开花,当场一命呜呼。吴王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当时差点没和先帝拼命,最后还是先帝和先薄太后把此事压了下来,并且安抚了吴王。所以后来吴王势力壮大,对皇家愈发不满,直至刘启即位后到达了顶峰。

    这次晁错的削藩令一出,吴王在封地骂人不止,心道:反正也要被削了王位,索性反了算了。于是暗中派人联系了其他几位诸侯王,约定共同起兵,并夺天下。

    当然了,自古以来造反都是要有由头的,要有个说得过去的大义,让天下人都知道不是为了造反而造反,而是有原因的。于是,这吴王便打着“杀晁错,清君侧”的名义,要求刘启杀掉晁错,言道削藩令让天下造反就是因为小人晁错!

    吴王等七国的叛军一路已经攻到了梁国,一路上京,准备打个朝廷措手不及。陈须虽不是很懂军事上的事情,但见此状况也知情况不妙,急匆匆让观言回堂邑侯府,让馆陶立马进宫告知皇上吴王反了,自己则小心跟着这班人马,看看除了吴王还有些什么诸侯参与。

    此时堂邑侯府已经发现了陈须不在府中,正结集人马准备满城搜寻,没想到观言回府,还带来了这么个消息。馆陶毕竟是有经验的人,立刻进宫面圣,说明此事。刘启大惊,又有一人报梁国被叛军困了个水泄不通,叛军打败梁国,梁国告急,刘启一时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

    刘启派周亚夫为中尉,率人马负梁国解梁国之危。而京中则由顾廷烨率京城守卫前往,保卫京城。可刘启面对吴王所打的“杀晁错,清君侧”的口号始终是摇摆不定,一面担心叛军势力过大,一面对晁错下不了狠心。丞相曾在吴国为相,和吴王相交甚好,进言道:“如今圣上恐怕只有斩杀晁错,才能让叛军退回。这样牺牲一人便可兵不血刃平息这场叛乱。”刘启最终还是下令将晁错斩于市。

    但是吴王自世子死后就耿耿于怀,到了此时更不会罢手了。眼看大业可图,杀晁错这个借口显然已经不重要了,因此拒不接受招安。景帝见状,只能想办法联络自己的胞弟梁王刘武,可是之前派出的兵队都打败,此时陈须道自己一直跟着吴王的叛军,或许会有法子,刘启便让陈须带一路人马去梁国共计。

    刘武是窦太后幼子,从小聪明伶俐,太后最是宠爱,这个时候的梁王还是很重视哥哥刘启的,何况自己母亲还在京城,于是带领梁国上下全力抗击叛军。陈须一行则在途中中了叛军的偷袭,最终京城的安排是带到了梁国,可是陈须也没能再返回京城。

    这场七国之乱以吴王为首的叛军大败,吴王逃到了盟国却被盟国诸侯王当做投名状杀了交给了刘启。这次七国之乱后,梁王刘武和守卫京城的顾廷烨都是立下了大功,一时风光无限,只是堂邑侯世子陈须永远的回不来了。

    馆陶心下难过,虽然陈须没听他话让他很生气,但是毕竟还是自己的亲儿子啊。宫中不知那日陈须在城外的缘由,只是到底是为国捐躯,追封了世子陈须,又赏了堂邑侯府以表哀荣。

    陈须已逝,和南宫公主刘婧的婚事自然是不能继续了,刘婧为此大哭了一场,幸而刘婧还不曾知晓陈须拒婚一事,大王美人安慰刘婧道陈须是个英雄,自然希望自己的未婚妻还好好活着,宽慰了刘婧一番。

    而这边盛家也知道了此时,墨兰呆呆的看着陈须留给自己的玉珏。墨兰对着林姨娘道:“那日我若是去见他,他是不是就不会碰上吴王部队,就不会自请去梁国,就不会……不会……牺牲了。”林姨娘道:“这和你有什么关系,不过是个人的命罢了,我看那堂邑侯世子与你不是良配。”又说道:“那永昌侯家的幼子梁晗似乎对你有些意思,听说永昌侯夫人也预与盛家结亲,你可把握好机会,莫在已死之人身上浪费感情了。”

    同年,由于七国之乱导致朝廷国力衰弱,匈奴犯边境,要求岁供并派公主和亲。宫中适龄的公主仅南宫一人,派南宫公主刘婧和亲匈奴。望着可能此生都不能再见的二姐,刘彻心中暗暗下决定:总有一天会打败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