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与致敬: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6..
字数:1227 加入书签
之后马丁继续在电视界工作,曾写了一个新影集的序幕(即俗称的pilotepisode),也写了不少被采用但没有搬上银幕的剧本。这段好莱坞生涯给了马丁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更使他在对白的撰写上大有精进。相对地,马丁在小说创作方面数量锐减,较值得注意的作品是两篇恐怖小说《梨形人》(thepear-shapedman)和《狼皮交易》(skintrade)。《梨形人》写一位年轻画家在公寓中遇到的诡异经过,将“怪诞”(thegrotesque)的手法放进世俗的+激情小说 日常生活脉络里,平静得近乎冷酷的叙事口吻,让人毛骨悚然,也为他赢得了1987年的史铎克恐怖小说奖。中篇小说《狼皮交易》则颇具钱德勒式的冷硬风格,写狼人凶杀案不断发生,死者连皮都被剥个精光。小说中有著一切黑色电影和硬汉侦探小说的要素:雨夜黑街,霓虹嫣然,荒颓楼房和哥德华厦,人与狼在都市丛林里进行血腥的生死追逐。这篇小说得到了1989年的世界奇幻文学奖。
除此之外,在这段期间里,马丁还以编辑的身份,一手打造了《百变王牌》(wildcards,暂译)这个平行世界的小说系列。《百变王牌》的起源可追溯到1980年马丁迁至新墨西哥州的圣大菲市居住,结识了包括瓦特•琼恩•威廉斯(walterjonwilliams)在内的一群当地作家,他们定期在阿布科克市(albuquerque)聚会,进行各种纸上角色扮演游戏(table-toprole-playinggame,即俗称的trpg)。马丁多次目睹过玩者将这种游戏变成毫无意义的乱砍乱杀,因此起先抱持戒心,但他随即发现游戏到了这群作家手里,根本就成了精彩绝伦的戏剧,于是很快成为聚会常客。1983年,同是聚会常客的作家维克多.米兰(viilan)送给马丁一套新的角色扮演游戏“超人世界”(superworld)当命名日礼物。马丁自小就是美式超人漫画迷,对这个题材自然情有独钟,没过多久,他构想出一个独具创意的世界,邀请作家朋友加入,他们也纷纷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超人角色加入游戏。
《百变王牌》的舞台是架空的二战后世界,马丁假设有一种神秘病毒侵袭曼哈顿,受感染者若非死亡即是产生突变,有些变成怪物(反派,叫做“鬼牌”),有些则因而拥有了异于常人的力量和容貌(叫做“王牌”)。这个系列以较写实的角度去探讨这些漫画中天赋异禀的超人,若置身在现实环境里,所可能产生的种种冲突和问题。于是王牌碰上了麦卡锡主义,鬼牌则发起抗争要求政府重视他们的人权,夸大无稽的超人打斗不再,这群作家写出了同是局外人与社会中少数“他者”的正反英雄遭遇的困境,也赋予了传统超人故事少见的深度和社会批判。《百变王牌》至今共出版了十四本,并曾改编漫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