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文帝圣旨
字数:5819 加入书签
就在各世家吵着要彻查当年旧事, 众人都以为殷家要保不住皇位时。又有人跳出来了, 言说文帝藏了份圣旨在宫里, 殷家若不心虚,便让他们找一找。
黄氏气了个半死, 当年的事宗室们也心虚,齐聚一堂商量对策。
搜宫是肯定不行的。真要一松口,天子威严何在?
“这些人真是要反了反了, 连搜宫这种话都敢说。”沁阳郡王道, “请陛下狠狠惩治带头之人, 杀一儆百!”
殷景冷笑:“朕登基这几年, 为了殷家的富贵, 人杀得还少吗?可朕得到了什么,无非一个残暴的名声罢了。各位叔伯兄弟,可曾真正支持过朕?朕如今也想明白了, 这天下朕自问没本事坐安稳, 不如成全了别人的泼天富贵!”
黄氏察觉出殷景话中意来,立马哭哭啼啼地抱怨, 说他们孤儿寡母的不容易,遇到事情, 众位宗室只将他们当做出头的刀使,从不肯真心给他们助力。
当年殷景登基, 这些人也没少给阻力。比起虽看着资质平庸可极有主意的殷景, 他们一向是支持资质出众但更好控制的大皇子, 或者没有外家扶持的燕王。
宗室们多多少少都有些心虚, 殷家辈分最高的熙王上前道:“遇到这样关乎社稷、关乎家族的大事,咱们可不能再各自耍心眼了,应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才是。陛下与娘娘叱责的对,从今以后,臣等全力扶持陛下,还望陛下早早拿个主意,破了这困境。”
“朕还真有法子。但若用出来,没有得到大家全力支持,不但不会成功,甚至还会反噬。”
熙王郑重跪地:“臣日后一心效忠陛下,绝无二心。”
宗室们纷纷跪在熙王身后。不管他们心里对殷景到底有几分忠心,但对于殷景手段和如今局势的惧怕,他们不得不跪。
他们不想反殷景,不过是心里对殷景能登上帝位有些不好的猜测罢了。
但再怎么说,殷景毕竟是殷家人,登上皇位时不管用了什么肮脏手段,那也是过去式了,只要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是殷家人,那么他们的荣华富贵自然长长久久。
“可否起誓?”黄氏不放心。
这关键时刻,不能让殷景撒手不干了。熙王咬咬牙,带着宗室们发了个毒誓。
殷景亲自将人扶起,假情假意地洒了几滴泪,又坐回龙椅上,用脚在御案下寻摸和初的位置。和初窝在御案下偷听,已经半响没动静了。
“无论朕做什么决定,你们都会无条件支持朕?”
“自然,请陛下放心。”
殷景伏低身子,从御案下一抓,将和初抓了出来。和初听他们吵的烦,不知不觉睡了过去。殷景抱住和初,问众人:“如果朕要迎娶男后呢?”
众人都只当殷景在试探他们,都跪称“但随陛下心意”。
只有临漳王和世子看见和初后大惊,上前一左一右拽住和初的手,苦着脸请求:“陛下这是丰原侯嫡子啊,户部侍郎,陛下不要拿他说笑。”
和初只觉得耳边吵吵闹闹,他不耐烦要睁眼,却被一双大手捂住眼睛。
“今日问你们,你们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殷景声音冷的仿佛是冬日三九天,“朕既然坐了这位置,只有朕说你们听的份。”
众人明白了,方才那一场不过是殷景试探他们罢了。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发毒誓效忠殷景,其实殷景早就有了决算。
他们突然惊醒,哪怕他们身上也流着殷家的血,是尊贵的宗室又如何,这天下只有一个君?
君主说要放弃他们,他们又哪里还有活路?
能换个帝王吗?他们不是没想过,可内忧外患,如今的困境,命都快保不住了,谁敢乱动?
几个年轻人头脑转的最快,他们认清了自己任人处置的处境,也明白今日若不给殷景满意的答复,不可能活着走出这个殿门。
他们纷纷朝和初磕头,口称“拜见皇后千岁”。
和初的耳朵动了动,手抱在殷景身后,偷偷在他腰背处捏了捏。
怎么不提前给他说一声,这惊喜来的太快!
众人虽犹豫,但最后都对着和初磕了头。有对着和初面色带着厌恶甚至憎恨的,和初被捂着眼睛瞧不见,殷景却在心里记了个明白。
宝德在殷景的示意下,拿出一份立和初为后的圣旨宣读,殷景当场用印。
这便是不容更改了。
众人以为到此就结束了,不想殷景还有一份大礼要送给他们。殷景已经将当年他们如何联手他人逼迫文帝的事查得清清楚楚,让宝德当堂念出。
此等秘事,只有熙王这些老宗室才知道,其他宗室即便心里清楚,如今一桩桩一件件如此具体地听来,心里也忍不住佩服先帝和老宗室的手段。
众人听的冷汗淋漓,如果没有方才起毒誓,这会早有人出声打断。他们已经跪地臣服,此事谁也不敢再冒尖,谁冒尖准被杀鸡儆猴用。哪怕殷景这么做,是将刀架在他们脖子上。
“我们殷家当年做事确实不地道,大家都清楚了,从此我们命都是悬在一起的。谁若是从朕这条船上下去,那殷家这条大船必翻无疑。所以请诸位不但要自己忠心,更要帮着他人守礼。”
众人跪伏于地,不敢说话。
殷景松开蒙着和初眼睛的手,和初眼睛通红,咬着牙,胸膛急速起伏。虽说在和初心里,文帝只是个遥远的亲人,甚至还因为殷景,和初对文帝没有太多好感。
可听到当年文帝是如何被逼迫,他能想到文帝如何绞尽脑汁地保护他父亲、保护他,也能理解仁慈的文帝为何会苦心积虑地留下种种陷阱,甚至不惜让国家大乱。
因为文帝自己都被逼的妻离子散,再仁慈那就是傻了。
和初第一次理解并赞同他这位皇爷爷的心思。
殷景往和初手里放了份圣旨。和初眼尖,看上面的花纹认了出来,这是一份空白圣旨,是和初准备模仿文帝笔迹写假圣旨所用。和初还没想好如何用词,所以还空着。
“我们得了文帝的天下,当年不曾敬他,如今我们很该赔罪。”殷景在和初困惑的眼神中,将他身体转向宗室面前,殷景松开他,走下玉阶,站在众人面前。
殷景继续沉声说:“这是文帝的圣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有什么旨意。圣旨上说什么,我们都要尽力去做。如此,方能平息众怒,不至于起了大乱,导致生灵涂炭。”
言罢,对着和初撩衣而跪。
熙王本是跪着的,此刻却站了起来:“难道圣旨上让我们殷家放弃皇位,陛下也愿意?”他将目光转向众人,希望得到支持。
众人被殷景试探再三,此刻谁也不敢妄动,倒显得熙王势单力薄了。
“陛下?”熙王暗暗感叹殷景好手段,只能将希望寄托到殷景身上。“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份圣旨,销毁就是。”
“圣旨毁了,外面闹事家族的野心会熄灭吗?”殷景仰头看了看站在玉阶上神色惊疑的和初,双手置放于前,额头贴于手背,行了个磕头大礼,“臣殷景听旨。”
除熙王外,宗室们惶惶然磕头跪拜。熙王尚存殷景定然不会疯到将江山拱手让人,也跟着磕头。
坐在玉阶上的黄氏,见和初缓缓展开了一张空白圣旨,她冷笑着起身,跪在殷景身后。亏她还捏了把冷汗,不想又被这二人戏弄。今日之后,她宁愿老死在南山行宫,也不愿看这二位你侬我侬。
和初手都在抖。
他还未跟殷景商议好圣旨上写什么。
之前他自己想的那些说辞,本是给外头野心家瞧的,都是为殷家脱罪的话。但此刻殷景已经狠狠打了殷家众人的脸,把殷家的罪名坐实了,难道文帝的圣旨上还能再说殷家无罪吗?
一切都得他从头再想。
想一个既对得起他皇爷爷,又保得住殷景,还能安抚众人的圣旨。
殷景把一个大难题丢给了他。
这不是平常殷景被臣子吵的烦了,临时将他提出来解决麻烦。
这是一道关于江山朝廷的圣旨,也关于着许许多多的人命。稍有不慎,就是内乱四起,毁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他皇爷爷真正的圣旨,是斥责殷家,要众人扶持他父亲或者他登基为帝。这道圣旨展现在众人面前,那些效忠傅家的人,定然会拼死报复殷家。他们乱起来不是最可怕的,如果他们有力量推翻殷家,当年文帝也就不会被逼着禅位了。
最可怕的是,别的有想法的家族,他们要在乱中谋富贵,恨不得这天下大乱起来。
和初低头看众人跪伏,牵了牵嘴角,深吸一口气,定定心神,沉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留此书,一劝新帝勤勉。殷家虽对朕有不敬,但若登基后勤勉政事,众臣便要扶持新帝,齐心协力护佑百姓。朕选殷家,是因钦天监有预言,殷家新帝三子殷景是神明入世,益国兴民安,尔等需扶持他登基为帝。二劝众臣恭谨……”
众人听的心安。
殷景抬头,对和初无力地笑了笑。让和初读这空白圣旨,哪里是让和初护他?
他先捂住和初的眼睛,是不想让和初因为他二人的关系,而迁怒宗室的人。
没有捂和初的耳朵,就是让和初知晓当年谁有罪过。和初作为文帝的长孙,有报仇的权力。
这张圣旨,就是让和初报仇。宗室已经被他收拾服帖了,今日哪怕和初砍死几个,他也能镇得住场面。
可和初还是字字护他。
和初并非是大度之人,却总是先护着他,才想着自己。
可等这困境破了,再想收拾这些人,就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