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

字数:1048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只好在小屁孩势力范围以外想办法。说起来,生命中还是有许多不被注意的闲杂时分,原本是用来发呆的(色色,现在成了我阅读的救命稻草:等人、等车、等着一件事的发生;银行、邮局、医院排的那些长长短短的队,甚至还有应酬饭局上无关人等的无聊胡扯,都想被我纳入随时随地的阅读中。

    如此的随机与随时,真掏出一本书来是不可能的了,我的应变法宝便是电子书。

    可以是手机书,可以是电子书,也可以是ipad。说起来真是惭愧,爱了几十年书香墨影,还郑重其事从媒体转战出版业,这会儿却被这些小小的数码制品所俘虏。

    它们不是书,没有纸与油墨的香气,没有一页一页翻过去的手感,可是它们上面有字,有纸质书所能传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图书馆的书都可以放进这些小盒子里,不必让我的屋子里塞得满坑满谷,也不必让我弱小的肩膀背着那么沉重的负担。

    我的所有手袋甚至晚装包都可以为电子书们留下一个位置。喜欢的书们一本一本装进去,想读哪本读哪本---你说,在优雅的午后酒吧等亲密朋友,和在闹哄哄的医院排看不到头的队,怎么可能同看一本书呢?

    因着这些轻便快捷,我宁愿牺牲曾经最陶醉的油墨香与手感。有同行开玩笑说我看电子书,是出版业的叛徒,也有人危言耸听地说多少多少年后出版社将不复存在。

    想起一些历史上言辞凿凿的断言,如今仿佛都没有兑现:相机出现,有人说绘画业很快要完蛋;电视机出现,有人认为没人再会去电影院;互联网出现,有人预告报纸会消亡……事实上,它们都没有消失,只是发生了一些顺应潮流的变化。

    出版业也一样,电子书与阅读器的普及,只会让数字出版更快地提上议事日程,让出版社变身电子书的内容提供商、变身写作者的摇篮、变身与数码设备唇齿相依的什么机构,但这个行业绝对不会消失---这就是我,一个需要随时随地阅读的爱书人的断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