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老兵们的守护天使2

字数:6918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第123章

    开完会后, 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了。他们事先假设了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 做了相应的预案,最后各部门的方案汇总起来, 成为了一个新的项目。

    这个项目和以往的任何项目都不一样。它需要他们自己去筹集资金, 服务对象的情况不停地在变化, 他们甚至可能要去找到合适的人去创办什么手工坊、厂子、农场之类的, 来给这些人一个工作。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会用到已有的社工技巧,但是他们要做的事情,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远远超出了社工的范围。

    “不要给自己设限,你们的工作标准只有两条, 一是所做的事情是否能帮助到这些人;二是所做的事情是否能让机构存活下去。”陆萍萍这样回复的他们。

    既然大老板这么说了, 有何不可呢?帮助这些上门求助的士兵, 不再是一件可能会拖垮他们的灾难,而有可能会是业界里难得一见的挑战——如果成功了,他们整个团队会成为一个传奇。

    陆萍萍给这个项目起了名字, 叫“方舟计划”。

    团队里所有的人,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 还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在里面。这种荣誉感将他们紧紧拧成一股绳, 爆发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

    退役士兵们当天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纷纷散去,于第二天一早来到了机构里。这时机构内已分成了很多个区域,这样即使人很多, 也不再显得乱糟糟。

    士兵们被发给了铅笔和一张测试卷。没错, 就是陆萍萍在瓜岛上设计出来的测试题。这是最快地了解士兵们情况的方法。

    试卷在早上全部收起来了, 在下午的时候已经批阅完毕,严重的百分之十,极为严重的百分之二,轻度的占到了百分之六十,这是一个好消息。剩下的都是中度的。

    而后社工们将人群根据病情的轻重进行了调整,4名社工,带着4个队伍,最后一个队伍只有三个人,但是他们三个人十分明显,因为他们身上透出一种违和的、非正常的感觉,他们在不自觉地警惕四周,而所有人都知道这里十分安全。

    “请集中一下注意力,先生们。”黑人女社工不得不提高声音取得面前这些人的关注。

    场地里很快安静下来了,这些士兵刚退役不太久,身上还带着纪律性和服从性。

    “先生们,你们的症状是最轻的,理论上来说不会影响工作,我们对你们的计划是尽可能去找工作,找工作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找我们来解决,我们会帮你们想办法,会给出建议,当然决定权取决于你们。如果需要填地址和电话,可以留我们机构的地址和电话,待会儿我会将带有地址和电话的纸条发给每个人。求职于不同公司需要的着装,简历等,我们也会教你们准备。任何人有想做的工作,但是缺乏相应的技能,也可以找我们,我们会给你们找来培训的机会······”黑人女社工金伯莉讲解的非常仔细,让原本对以后的生活,对找工作一片茫然的士兵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具体的目标——这就是开始融入社会的表现,对社会并不感到陌生,而是知道去做什么让自己过得更好。

    另外三处气氛就没有这么活跃了,患有中度ptsd的士兵有42人,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数字,他们不能正常去做全职的工作,但是治疗之外的时间也不能让他们这样闲着,负责这些人的社工在积极地与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为他们争取社区学院的免费名额,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或者想学习的职业技能,既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又能在比较封闭简单的环境下初步适应社会,为治好病后踏入社会做准备。

    而严重和十分严重的患者,一共18人,机构将这些人暂时留在了机构里居住,并没有放他们回去自己的住处。

    他们已经出现了闪回、抑郁、高度警觉性、回避某些特定的东西的症状,由于社工都没什么武力值,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陆萍萍直接从轻度症状的士兵里雇佣了几名身手最好的,名义上作为护工,实际上是安保人员,防止意外的发生——重度ptsd患者还有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躁。

    这些士兵绝大部分都是陆战队员,不停地抢滩,能活着从战场上下来的,即使没有武器也十分危险,但是陆萍萍不会冷血地完全不管他们,也不会放任社工置身危险之中,她在努力找到中间的平衡。

    负责这两组的社工在积极地与退伍军人协会联系,根据士兵反馈的信息,他们并没有获得补偿金,也没有做什么精神类鉴定,没有相关鉴定,就无法享受免费医疗待遇。事情很明显,就像一开始他们预料的那样,相关部门并未将精神类疾病纳入伤残范围。他们需要退伍军人协会的支持,来促成这件事。

    一切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轻度患病的士兵们积极地寻找着工作,然后每天晚上的时候会回到机构里参与小组工作,小组内的成员在社工带领下分享自己在战场时的恐怖感受,他们彼此之间形成支持,小组内的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他不再是独自一人面对这些难以忍受的感觉和折磨,有人同他一样的,这并不丢人,他不需要再去刻意隐藏,并且当他感到恐怖的时候,有许多兄弟给他支持,有社工表示理解。小组内的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越来越有勇气去战胜这些困扰着他们的噩梦。

    而且每一天,都有人成功找到工作,获得薪水,这些人根据薪水的高低,自觉地按照不同比例支付了一部分治疗费用。剩下的没成功的士兵,社工会专门找他们进行个人谈话,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甚至给他们出谋划策,往往不需要多久,也会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

    中度和重度的士兵需要吃药,仅仅靠社工的干预是不够的。陆萍萍找到了克莱尔教授,将曾经的陆战队员们的情况反馈给了他。

    “教授,现在基本上是这样,轻度的士兵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但是中度和重度的士兵必须同时配合药物以及个案、小组工作才可能会好转。然而现在他们享受不到免费的医疗服务。生理上的残缺会影响到生活,但是精神上的疾病也会影响生活。我认为应该将他们纳入保障范围。”克莱尔教授自己都是精神科医生,他能够理解她的意思。

    “我明白了。这些部门真是荒谬。一群只知道在办公室里呆着的猪。”克莱尔教授愤怒地说。

    虽然场合不对,但是陆萍萍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克莱尔教授看着她的笑脸,气消了许多,说道:“莉莉,你还是没变。”还是他最初认识的那个愿意陪护卢卡斯,获得患者信任的小姑娘。

    “尽我所能罢了。我们的社工现在在积极与退役军人协会联系,他们想走外部突破路线。不知道能不能请你帮这个忙,如果军部也出面施压,结合协会的力量,更容易成功。如果不能完善安置这些老兵,以后征兵就会变得很困难,这对军部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说服军部的理由她都帮忙想好了。

    克莱尔教授笑了一下,说道:“有何不可?乐意之至。”

    于是,在军部上层和大型民间团体双重压力下,事务局只能妥协,将精神类疾病纳入了保障范围。留在机构里的士兵们终于获得了补偿金,开始支付一部分给机构作为治疗的费用。

    陆萍萍在到处找合适的地方,要偏僻一点,这样地价能便宜一些,周围社区环境比较正常,社区里的人不会太无知或刻薄,交通还比较便利,有成熟的生活区······

    她打算卖掉一部分不动产,来买这样的一块地,然后在上面建一些军营一样的宿舍,这样成本低,士兵们也会对环境比较熟悉,住在这样的地方来完成军营到社会的过渡。

    然而,她跑断了腿,都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她看的上的,地价承担不起,她能负担的,周围环境过于糟糕。她不能把宿舍建在这样的地方,她可不想以后见到她帮助过的士兵参与了黑/帮火/并或是贩卖毒/品。

    这天,她看中了一个非常满意的社区,旁边的场地以前是一个伐木场,后来倒闭了,面积够大,里面甚至还有许多木料能用,盖宿舍的时候能省一笔钱。周围的居民离伐木场有一定的距离,不会抬头不见低头见,给彼此都留了空间。

    且社区里许多家庭都有参军的孩子,他们尊重士兵,尊重英雄,与人交往带着友善,陆萍萍相信,当对着士兵们的时候,这个社区的居民会更友善。

    一切都很好,就是地价太高——几乎快是她预算的两倍。

    她只能遗憾地跟着中介去了下一处地盘,而后再也没见到和第一个那样中意的。

    回到宅邸,她一下子瘫在了床上,走了一天的路,去了很多个地方,她实在累的腿疼。

    克里斯推开了陆萍萍的房间门,然而陆萍萍以为是奥斯顿。毕竟在家这段时间奥斯顿经常叫她下去吃饭。

    “奥斯顿,能不能借我一笔钱。我知道这个请求很怪异,但是我会按银行利率付利息。”机构每一天都在花钱,短时间内,能不靠她投钱支持运作,就已经很不错了,她不可能再从机构获得帮助。

    于是,她就想到了奥斯顿。

    一双大掌覆盖在了她的腰上,给她做着按/摩,陆萍萍立即知道不是奥斯顿,她转过身一看,是克里斯。

    “为什么向奥斯顿求助,也没想过向我求助呢?”克里斯有些不满地问道。他希望她能依靠他,遇到困难时找他解决,同样,没钱了找他借钱——虽然他很想把钱送给她,但是他知道陆萍萍不会接受。

    “一时没想起来,事实上,我决心借钱度过难关也是今天才下定了决心的。”陆萍萍懒洋洋地说,啊,克里斯真的有一手,按的好舒服。

    “好吧,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我不能不管。”克里斯穿着一身考究的西装,也放松地躺在了莉莉的床上。

    他和莉莉差不多同时上班。莉莉去了自己的机构,他回到了克莱斯勒。

    战争期间,他的研发团队获得了足够多的契机和研发机会,他一退役就给了他一个大惊喜——新的发动机引擎研发出来了。

    带着这样的成果回到了克莱斯勒,除了获得了更高的职位以外,更是给了他股票,他现在是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股东,真正迈进了上流社会,身价倍增。

    陆萍萍决定接受克里斯的好意,反正只要她最后能还上钱,找他俩借钱都是一样的。

    当克里斯听完陆萍萍的困难,克里斯对她说道:“我先去打几个电话。”而后用莉莉家的电话机联系了私人助理,要求他将陆萍萍满意的那个伐木场买下来,写上莉莉的名字。

    财大气粗的克里斯决定送陆萍萍一块地,但是他不会将事实告诉她。

    “事情解决了,明天我的助理会将地买下来。请你直接使用,就当我为同为陆战队员的患者们做点事情。”这样的理由让人无法拒绝,陆萍萍答应了下来。

    机构里,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街道上,慢慢开始出现了流浪的退役士兵。

    陆萍萍知道,举办慈善晚宴的时间到了。

    如果在他们的“方舟计划”甫一开始就举行慈善晚宴,效果并不会太好,因为那时候的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战争的胜利、士兵回归的喜悦里。大概很少有人会信这些存活下来的英雄们有这么多的心理障碍。

    当普通人身边开始出现流浪的士兵时,人们才会真正意识到这些士兵是战争的牺牲品,才会想要帮助他们。

    举行晚宴,韦恩博士和公关团队十分擅长,他们在三天内搞定,一场盛大的、别开生面的晚宴如期举行。

    组织者找来了专业的演员,以陆战队员们夺岛故事为脚本,经过润色、编剧和编曲,做成了一台生动的音乐剧!除了抢滩时的激烈、杀敌时的英勇、胜利时的欢呼,还有英雄们患病以后的冷遇和困惑。

    每一个看剧的社会名流此刻都感同身受,许多人不再认为ptsd是懦弱者的疾病。而当晚的募集资金异常顺利,甚至破了以往的纪录。

    有了充足资金的机构更是开足了马力运转起来,仿佛军营一样的宿舍盖起来了,中度和重度的患者转移到了这里,不用再把机构当做睡觉的地方,而社工也在此处设置了值班的地方,相关的安保配置等都是齐全的。

    越来越多的士兵从这里康复,走了出去,经过这样一个学习、治疗的过渡阶段,他们面对社会不再茫然无知、磕磕绊绊,而是从容坚定自信。这种信心甚至反过来促进他们病情的康复速度。

    “方舟计划”彻底成功了!

    陆萍萍彻底成为了社会名人!一时间,每天都有杂志或报刊想采访她,包括了许多权威的报纸,上面大幅登载着她的照片和她的机构的事迹。

    退役军人事务部再也不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陆萍萍终于成功地让这个部门购买了她的退伍军人社工服务项目。

    而越来越多的分机构开始在其他城市设立——由参与过“方舟计划”的骨干力量在各个城市里组织起来。

    所有人都在赞美着她和她的机构,莉莉·柯林斯,老兵们的守护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