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迷雾重重
字数:4752 加入书签
山林在这样的季节显得很是幽静,林木间的簌簌风声偶尔穿过,伴着几声黄莺清鸣直觉得沁人心脾,山峰高处则是终年未散的雾气缭绕,如入天境,若从山间远眺那刹那真让人觉得似梦似仙。这里人烟稀少,偶尔一两个牧童骑牛路过,也是非常惬意的,这样的地方也的确适合高人隐士。可此时如此寂静的青峰山却被间断的叫喊声给打破了。
“我不上去!你们这是欺负人!咳咳……”他的嗓子因为长时间没有喝水早就有些干了,此时的声音是他强压着怒气从嘶哑的喉咙里发出的。
这当然怪不得云拓松的大发脾气,他被人绑来,而偏偏这个绑匪又无半点同情心,奔走几日竟没让他吃东西,这都罢了。可到了地方这怪和尚又让他跳上这一千多级的台阶上山,一般人尚且难以受得了,又何况是没了半点力气的他,对于这一切他自然要大发脾气。
而旁边的和尚倒是没急着开口,而是看了看云拓松,此时的他已经没了半点在扬州时的洒脱倜傥。此刻的他如同斗败的公鸡,急于再战又苦于没有实力,所以满是失败将军的落魄感。
“跳上去。”行尘又说了一遍。
“我不跳!我不跳!我不跳!”
“你不跳我也没办法,你看着荒山野岭的也没个人家,到晚上了正好你还可以在这山下作作诗,吹吹风以解饥渴。我自己上去给师父做点佛跳墙什么的。”说着行尘就要自己上山去,他故意放慢步调,嘴里还嘟囔着要准备的食材。直听得云拓松又急又饿。
“你这天杀的和尚,我是烧过你家房子吗?为什么这么对我!快把我放开!你要是不放开我,等我松绑了要把你大卸八块!”云拓松凭着这最后的力气对着那和尚渐远的背影喊出这些话来。可是,喊叫终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看着渐渐落下的夕阳。再看着自己手脚都被困住的处境,要是平常他早就能挣开这条绳子,可是现在,唉~
爹,大哥,你们在哪啊?快来救我啊~我被这秃驴欺负了~
他呆坐了一会儿,想想这么坐着终不是办法,于是只好强打起精神,对着这一望就让人绝望的台阶叹了口气。还是跳吧~
云拓松脚力并起似乎用尽力气跳上了第一个台阶,直觉得眼冒金星,脑袋里也满是嗡嗡的声音。这可是一千多阶啊,这得爬到什么时候?该死的和尚,抓到你我要扒你的皮!他一边崩溃的跳着,一边在心里咒骂着。
夕阳西沉渐渐天色由朦朦的灰变成了火烧的红色,血色的云彩似要随日西去,连满山的颜色似乎也被染成红色,直到夕阳终于在山前跃下,黑暗突然降临了。山林里吹来阵阵凉风,耳畔伴着竹林抖动的声音,这是这个山林的夜。
再看云拓松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连跳带爬的已经走了一半的路了,他只感觉身体的所有部位都没有了知觉。正当他准备在这条模糊的路上歇息一会时,却感到有什么东西在拉他,他回头一看竟是一只小猴子在身边,他先是一愣,突然想到这是灵山自然有灵猴,想是这小猴子想帮他什么忙,有了些高兴。云拓松连忙向它指了指绳子,那猴子果然是灵猴,竟然懂了。只见那小猴子在云拓松身上爬上爬下,找到那绳子结扣没几下就解开了。
被解放的云拓松瞬间觉得神清气爽,身体一下就解脱了。尽管还是有着饥饿感,可对爬上剩下的台阶并不是问题了。云拓松十分感激这只伶俐的小猴,他用手一托将这只猴子放到了肩上要一同上山。
过了大约三柱香的时间,他和小猴终于到了山顶。此时已一片漆黑,只看到远处幽闪着一盏灯,云拓松正在思量怎么过去,突然小猴却跳了下来,直奔着那盏灯跑过去。云拓松紧忙跟过去。那正是一个不大的寺庙,两进的院子,中厅就是佛祖的像,佛前正是一个敲着木鱼的和尚。小猴直跑到那和尚跟前,静静地坐下了。云拓松正奇怪小猴为何如此,却听到那和尚开了口:“这猴子我养的,名字叫青灵儿。见施主久不上山必是遇上了什么麻烦,让青灵儿前去解救。云施主,请坐。”
云拓松这才方知是他派这小猴子来救自己的,而听这个声音仿佛是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的,想是那个行尘的徒弟,立马问道:“我不坐,快把你师父给我叫出来,爷我要找他算账!”
“贫僧从小就没有师父,只有几个徒弟,不知道施主说的是谁?”
“没有师父?那难道那行尘是你师娘吗?我不管他是谁,快把他叫出来!”
那年轻和尚听到此轻笑了一声,慢慢转过身来,只见那和尚剑眉明目,鼻梁高挺,器宇轩昂,不仅如此,他看上去更有这个年纪的青年人没有的沉着气质。云拓松心中一惊,没想到这人乍看之下居然如此不凡。
接着他说道:“那正是我的徒弟。”他的声音异常的平静,却把云拓松吓了一大跳,他第一反应就是:俩骗子。
他决定将计就计看看这“师徒俩”到底想做些什么。“看你这么年轻竟能当上那老和尚的师父,真是少年有为啊。”
“施主误会了,老衲已是百岁之人。只是这副皮囊蒙住了世人的眼睛。”
“百岁之人?莫非大师练了什么绝世武功?”云拓松半信半疑的问了句。
“绝世武功倒谈不上,只略懂些养生之术。”
养生之术能把人的容貌留在二十多岁的模样?这里的和尚怎么尽满口胡诌?懒得理他,还是赶紧问清楚让我来此的目的,再找到那行尘报仇。
“既然是行尘的师父想必是你请我来的,不知所谓何事?”
“施主请坐。”
云拓松寻了个席子坐了下来。
“是令尊把你交给我的,让我对你严加管教,直至……”
“到什么时候?”
“直至令尊回来。”
云拓松听到此心里竟有几分欣喜,这至少说明云寂海没有不要他,还挂记着他。
“可,为什么是你?你是有什么神通吗?你可知当年扬州所有的武师都拿我没了主意。”
“老衲还是有些本事的,而且我为施主算了一卦。”
“卦象是什么?”
“施主命里缺我啊!”
大军行军已经多日,路的确是十分难走,行至吐蕃边境这里有多年不散的大风,气候时而炎热,时而严寒,食物更是匮乏得很。很多第一次到这里的士兵多生了病,上吐下泻,身体近乎虚脱。这种事在云寂海看来是寻常的,在经过一处村落时,云寂海嘱托士兵向村民们买来了一些药,专治时病,云萧羽也吃了些,虽说是有一副好筋骨,可自小生在温润扬州的少爷哪受得了这种气候的折腾。吃了几服药,云萧羽才感觉好了些。此时的他脸有些干裂,晒得久了也有些发红,只好带上面纱,遮挡些,才觉得好受了点。
部队拉得很长,将士们因为多日的行军已有些疲惫了,几百个人走着更像是残兵败将。
“爹,我们要到何地?”
“行至腹地那木错,那里有我的军队。”
“还要多久?”
“再走三日,大约能到。那里有我的十万大军,到了那里你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军队。”
“以前只听娘说爹是去了极恶劣之地,却没想到这地方竟这样荒凉。”
“以前我初到此地也是浑身难受,呆的久了反而觉得这个地方有中原没有的壮丽,在这种地方征战,实非我愿。我只愿早日平定此地,还百姓太平。”
“那些叛贼为何作乱?”
“无非是部落之争,自己强了就自然想吞并别人。土地,粮食,人口,牛羊都是他们杀人的原因。只可惜了无辜的百姓,打起仗来他们就真成了土地里的一把灰,一颗草。”
“我们赢了就能还此清净吗?”
“羽儿,我杀过不少人,有不少是居住在此的牧民。将来的战争我还会杀人,你也是。等你真正开始学会杀人,流血,就会明白战争的意义不是输赢,而是杀戮。还此太平就并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了。”
云萧羽没再多说,只看这青山,草地,以及比家乡更湛蓝的天空默默地骑马走着。云亭在这父子二人之后,听着这些话心里一阵发酸。云寂海并没有告诉云萧羽那将要发生的一切,也许是怕他畏惧,也许是心痛难开口。死亡不只是未知的恐惧,更有离别的心痛。他的脸渐渐被默然而下的泪水润湿,老爷和公子的背影也被这几滴泪模糊了。
此时,远处两个身着吐蕃服饰的两个人望向这里,他们身披细软铠甲,腰上别着精致的弯刀,他们在沿途做些标志已有多日了。两人细语着什么,其中一人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一只鹰飞到了肩上,他把写好的书信绑在鹰的腿上,一撒手让它飞走了。鹰飞得很高,而从它充满了力量的腿上隐隐能看到书信封面的一个“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