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 53 章
字数:4894 加入书签
从那天开始, 杨美琪就不再去店里帮忙, 在家的时候,两人也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杨母深深地后悔那天的话说得太重, 可是看到女儿这样的态度, 也拉不下脸来去求和——当妈的不就是话说的重了点吗,还不都是为了你好,好像受了多大委屈的样子。闺女还跟妈计较上了?
因此杨母见了杨美琪反倒是一脸你真是不懂事得理不饶人的样子。
杨美琪:………………
爱咋地咋地吧,在完成任务之前还是要过好这一生, 才不算浪费了又一世时光。她打听到了一处门面, 正好在杨家胡辣汤的隔壁, 如果说杨家胡辣汤的位置是丁字路口的黄金位置, 那这一家就差了点儿。
房东是认识杨美琪的, 纳闷她租房子是要做什么,难道是想扩大店面?可生意做得不温不火的, 完全没有必要啊, 作为房东也有义务问清房子的用途, 于是他难掩八卦的问:“你这租房子是做什么用??”
“早餐店”
杨美琪看了一遍房子里的设施,非常的满意,有后厨, 房子也足够大。不用大改,只需要再粉刷一遍就行了。
房东呵呵了, 自己家生意客流有多少, 自己心里没数啊, 生怕杨家租个两年生意做不下去, 立刻把租期提高到五年。
杨美琪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房子谈妥之后,还要买一些做饭必备的工具,小镇上是没有的,只得到市里一样一样的买,好在生活有了奔头,没有杨母管东管西,她手里也有些余钱,想买什么买什么。
杨美琪当个甩手掌柜,可就苦了杨小美,她拿了一千二百块钱,从此之后就开始早早的起床,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才做了几天,就想撂桃子不干,期盼二姐不甘心能把这个活计再抢回去。
可惜杨美琪不像她那么傻,付出远远大于收获的事情她是不会干的。本来如果没有分账那一出戏,她就准备改变店里所卖食物的种类与口味了,可惜她们的所作所为彻底打消了她的想法。
早上八点多,杨家胡辣汤店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因为无事可做,杨母与杨小美就趁着得闲,坐在门前择菜。
杨小美好奇的朝杨母打听二姐在干嘛,“二姐天天不见人影,去干什么了您知道吗?”
杨母对这个话题意兴阑珊:“不知道,你知道啊?”
杨小美讪讪的低头不说话,她要是知道就不会问了好吗。
倒是在吃饭的邻居说话了:“你家的老二不是说要扩大店面了吗,买东西搞装修了呗,还没恭喜你啊杨嫂子,生意兴隆啊。”
杨母不由黑了脸色,看着店铺的样子像是生意兴隆?这不是在嘲笑人嘛,“胡辣汤店面这点地方就够了,用不着扩大。”
邻居胖胖的手在自己后脑勺上转一圈又一圈,想不明白两母女搞什么名堂,一个说要开店,另一个说用不着,虽然他也觉得用不着吧,等等,他突然想起六年前杨美琪跑到店里哭闹的事情来,那个时候一个镇上的人都在看老杨家的笑话,都说这个二闺女是个烈性子,自己有主意。
想不明白也就不再去想,反正租金已经到手,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去,呼呼噜噜的把胡辣汤喝完,这店里的胡辣汤镇上数一数二!就是其他的都不怎么行。
没过几天,杨美琪就买够了开店所需要的东西,浩浩荡荡的指挥人家给她摆好位置。杨母不解又生气,这女儿生来就是讨债的,不搞些事情出来就不舒服!碍于大早上的客人多,不好当面质问清楚,可别人跟她寒暄的时候,她连脸上的假笑都维持不住。
杨美琪看着她的表情就预料到家里有一场风暴等待着她,还有那个烦人的三妹也在,什么时候热闹都少不了她。
“你什么意思?”杨母黑着脸坐在上座。
已经有小半个月不跟她说话了吧,杨美琪心想,明明是她说了过分的话,还要让人去哄着她,不然就不理你,冷暴力。
“就你看到的那个意思,我要在家创业。”
杨小美插嘴:“我看你是想抢生意!”
杨美琪:“我卖的早餐不会有一样和店里重复,所以构不成竞争关系。”
杨小美:“你非要创业可以出去创啊,在家算怎么回事儿?这不是让人看咱家的笑话吗?”
杨美琪笑了:“出去,你早说这话,我工作也就不辞了。”
杨母黑着脸:“你想干什么就做吧,这生意可不是这么好做的,别到时候赔的血本无归。”
诧异的看了杨母一眼,这句话倒是出乎意料之外,还以为杨母会撵她走,毕竟自从杨母说了过分的话之后,杨美琪也并没有给这个原主的母亲什么好脸色,两人处于相见不相识的状态。就像两个陌生人一样,或许比陌生人还不如,迎面遇见也会将头撇开。
在这样的母亲手下寻找母爱,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心脏。
所以杨美琪决定做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她发自内心的说:“谢谢妈,我一定会好好经营的,争取叫全镇人民都爱吃,月入上万不是梦。”
杨小美轻嗤一声,不屑的走了,月入上万?做梦比较快!
****
杨家胡辣汤店里没有的生意,就是小笼包了,这正是杨美琪拿手的地方,将招牌放上去的第二天,杨美琪放了一挂鞭,自己热烈庆祝自己家的店隆重开业。
她手指飞快的将一屉屉小包子放在蒸笼上,水蒸气十五分钟就可以出锅,吃小笼包吃的就是新鲜,面和馅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早上天蒙蒙亮,杨家胡辣汤旁边的美琪早餐店就已经飘出一股异香,有葱花和猪油的香味。小包子面软馅鲜,许多闻着味儿来的人都想尝尝新鲜,这一试都说好吃,就再买上一笼给家里人吃去。
除了包子这种需要人手一直做着的,还有茶叶蛋,已经二十四小时之前已经煮好的茶叶蛋已经入味一天一夜,吃着正好,在买了包子之后,通常会被招呼:“卤好的茶叶蛋要不要来一个?”
多少能卖出去几个。
有熟人看到一家人挂了两个招牌,心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也没有谁杵到脸门子上问的。
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开口就大大咧咧的说:“你们这一家人开了两家店哈,行,真发达了。我能买了小笼包在你家吃胡辣汤不?”
杨母说:“谁还不让你一个人吃两家饭,胡辣汤大碗小碗?”
听明白的众人都哄笑,意味不明的瞧着他身后的那个女人。原来这男人有家有口,在外却还有一个相好的,就是身后那女人,女人的男人在外打工。他因此毫无顾忌,两个家轮换住,所以杨母说他吃两家饭。
男人也不恼,笑过坐下吃饭。
到八点多,店里的小包子已经卖完,茶叶蛋还剩下几个。刚开业预备的还是太少,小包子其实可以卖的更久。杨美琪暗暗的计划明天应该准备多少面,菜,肉。
然后看到杨母店里还剩下许多的饼,几乎没有卖动,倒是汤,豆腐脑已经全部售罄。
杨美琪真诚的建议杨母:“妈,店里还是胡辣汤豆浆卖的最好,做那个饼又费事又卖不出去。不如不卖饼了,只卖粥汤。”
杨母看上去有些意动,随后不知想到了什么,烦躁的摆了摆手说:“不行,买的有两个饼机放在那儿落灰吗。”
这会儿还有一个大娘,拿着不锈钢大碗,说碗都亏了它,从容量上来说甚至可以是个盆,说:“二两饼,打碗豆腐脑。”
豆腐脑已经卖完,大娘饼也不要了,遗憾的走向下一个早餐店。
杨小美此时冒了出来,说:“看到了没有,都是想买汤占便宜的,家里卖的有饼这些人还会不好意思做个搭头,要是没有饼咱们家得亏死。”
杨美琪算不明白,一样是用一碗的钱买了两碗的饭回去,怎么多卖出去一点饼就是不亏了。像这样占便宜的街坊能有多少?再说有的老年人也只是将老旧的习惯延续下来而已。
说来说去杨母还是囿于陈规,害怕改变。
既然如此,她倒是可以试试改良一下饼的口味以及口感,让更多的人乐意买,也能让素来对她没有好印象的杨母对她有些改观。
没想到她还没有做出来,就见杨家店里卖起了包子。
杨三妹又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二姐,你说过你卖的东西不会和咱家重样的,那你这包子还卖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