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46章
字数:10917 加入书签
霸道兰总, 任性防盗。 沈如晦欲哭无泪。
她就知道777在她赊账的时候从来都不拦着一定是有猫腻的!
还有, 那口锅。
锅啊!
辣鸡系统一定是想让她氪金买下来,如果不是, 她今天切辣椒切眼睛里!
案板上的鲈鱼被她噔噔噔剁掉了鱼头,火速剃光了鱼鳞, 开膛剖腹。
表情凶狠,动作残忍。
777:“……”
沈如晦让小太监把锅烧的热热的, 火都加到了最大,滚烫的水翻滚着,这样冷的天气, 她站在锅后头却出了一身的汗。
处理干净的鲈鱼被细致地去掉了骨头, 用大漏勺兜着往沸水里烫了一小会儿以后立刻捞出,因为时间很短, 里头的鱼肉还是生的, 只有鱼皮明显有脱落,沈如晦动手将鱼皮剥了个干净。
她要做一道“金齑玉脍”。
《齐民要术》中提到的金齑玉脍其实就是生鱼片,沈如晦从前看了不少研究报告, 总觉得生鱼片里头的微生物和细菌太多,吃着不干净, 因此便打算做成熟食。
剥了皮切成片的鲈鱼沥干水分以后用生粉、盐、蛋清腌制。
她开始准备其他东西。
金齑玉脍, 鲈鱼片是“玉脍”,而至于“金齑”, 则是桔子。
新鲜上供的桔子, 刚长出来的头一批已经送去了各宫, 第二批就被送进了御膳房,个个颜色鲜亮,又大又圆,汁多味甜。
她剥了一个塞了两瓣进嘴里,满足地眯起了眼睛。
贡桔肉全都捏碎了,将汁加入正在腌制的鲈鱼之中,为的是去腥和提味。
桔子皮切成了细丁,和葱、姜、盐、蒸熟去了壳的栗子以及白梅放进捣子里轻轻捣成糊状,再加入了白醋调制,这就是金齑了。
当然,白醋是向777赊账的,毕竟大周朝还没有白醋,而她还满身都是债……
锅内加入花生油,她想了想,又添了一小块儿猪油进去,这是她才刚熬的,还没动过,原本预备着晚上给阿生做猪油拌饭吃,顺便再打探一点儿消息,如今倒是先用上了。
锅里头的油热起来以后,她将鲈鱼片放进去略微煎炸,等鱼肉熟了就捞了出来控油。
最后将刚刚调制好的金齑浇在上头就成了。
完成的金齑玉脍十分好看,鲈鱼片表面微微泛黄,轻轻夹断,能看到里头的肉已经熟了,但还是保持着雪白的颜色。
若是不加金齑食用,原来的鲈鱼片就已经十分不错,表皮略有一点儿酥脆,因为用了蛋清,肉质便显得格外细腻。
金齑略微带一点儿酸甜,第一个尝到的是味道是桔子皮特有的清香味,有些霸道,趁人不注意就钻进了舌头尖上。
然后就是栗子的味道,刚蒸熟的栗子肉是甜的,散发着些微的香气,等到碾开捣烂的时候,那股香气就会轰的一下炸开来,导致满鼻子、满嘴里都是它香甜的味道,颗粒比起桔子来说已经算是小的了,口感却很是细腻。
最后是白梅。
和栗子以及桔子不同,它的酸是微酸,甜也是微甜,明明是对立的两个味道,却神奇地被融合在了一起。
在醋还未诞生的时候,白梅就是履行的醋的义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调味料,梅颐的《古文尚书》中有提到,“若作和羹,尔为盐梅。”盐梅就是白梅。
制作起来也十分简单,青梅尚未熟透之时从枝头摘下,清洗干净浸泡在盐水之中,一夜之后取出放置在太阳之下暴晒,如此重复十次即成。
沈如晦原先做菜用的还是偷偷从777那里用积分兑换的醋,她再如何富有也经不住这样子折腾,后来才晓得原来白梅可以代替。
鱼肉摆在盘中,底下垫着的是略微焯过水的香薷叶子,边上则是它白色细小的花瓣,旁边放一碟子金齑蘸料就完成了。
沈如晦又做了其他几道精美的菜肴。
她做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不太喜欢大荤大肉的油腻,自觉要让各个食材搭配地恰到好处,互相成全,互不拖累。
做人亦是如此。
等到忙完了她才觉出腹中饥饿,早上吃的东西已经消化完了,肚子这时候空空如也,若是不注意到也就罢了,注意到了就有些难捱。
只是厨房这会儿还是乱糟糟的,她实在不想动弹了,只就着多做了一些的糖醋排骨扒了一碗饭。
然后回去睡了个天昏地暗。
起太早了,累的慌。
醒来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太监宫女们挨着坐在膳房里等吃饭,一个个无精打采,倒像是游了魂。
每次办完大型宴席都这样,除了上头主子们体恤他们给他们发银子的时候,其他时间都仿佛好不容易才挣脱出来一样。
然而今儿个可没赏银发。
给他们发赏银的皇后娘娘还在赌气呢。
说赌气也不对。
后宫娘娘们争得和个乌眼鸡似的,皇后和吴贵妃互相斗法多年,还没当上皇后贵妃的时候就开始了,就算其中一个都死了也不消停,这不是还有儿子吗?
这会儿虞诏不知道什么缘故把那祭台给砸了,可算是让皇后抓到了小辫子。
虽然她心里得意的很,只觉得十分畅快,表面上还是忧愁的模样,映在当今眼里那就是楚楚可怜。
皇后娘娘坐在大殿里头,纤细的手指轻轻按着太阳穴,忽的叹了口气:“虞诏啊虞诏,你说你也不小了,怎么做事还这么不着调呢?那可是你母亲的祭台!”
虞诏心中只觉得讽刺,一言不发跪在地上。
他和个臭石头一样,不戳不动,戳也不动,皇后也没法子——又不是她亲生的,打骂不得,管教不得。
只最多靠着嫡母的身份压一压罢了。
她显得有些无措,波光粼粼的眼睛逡巡着向着虞齐求救,心里知道他最吃她这一套。
果然,虞齐含着怒意开了口:“你这是什么态度!砸了生母的祭台,皇后说话也不理,简直大逆不道!”
虞诏跪着的姿势一顿,微微仰起头,表情嘲讽:“儿子的母妃怎么死的,父皇和嫡皇后心里知道的清清楚楚,现在又何必假惺惺?”
虞齐心口一窒。
虞诏还不放过他,只慢慢站起来,一抖袍底,低垂着眼睛,句句刮人,恨不能扎进他们的骨子里去:“既做了刽子手,也就别再做黄鼠狼,叫人恶心得慌,也不怕半夜做噩梦吗?”
他大步往外头走,头也没回。
留下一帝一后坐在里头发呆。
向来沉静镇定的虞齐心口发涩,半晌叹了一口气。
要是她还愿意来他梦里也就罢了,可自她死后,他虽日日不得好眠,却一日也未曾梦见过她。
沈如晦值夜从晚上亥时开始,到第二日丑时等人来接班,中间一共三个时辰。
大厨子晚上临走前替她坐了一壶水,就放在炉子上温着,里头有茶碗,她嫌别人用过的不干净,自己又带了一个。
值夜的人有权使用膳房,只是不让用那些大件的,尤其是灶台,那都是御厨门的宝贝,但小炉子还是可以的,食材也备了一点儿。
沈如晦提了炉子上的水把砂锅冲了冲,从缸里装了水放着烧,转身去看他们给备的食材。
这食材备的什么也有讲究,看的都是各自的人缘,若是自己得罪了人,能给你留两根大葱几瓣蒜都是好心了。
她运气和人缘显然不错,在那装食材的小篮子里摸到了两颗鸡蛋、两三根带肉的筒骨,几样新鲜蔬菜,还有半袋子刚磨好的新鲜面粉以及半罐子晚上煮多了的肉汤冻。
这时候时间尚且还早,她开始处理筒骨。
筒骨有些长,砂锅塞不下,她将骨头剁开来放了进去,只撒了一点子盐粒,倒了几勺米酒,打了个葱结便盖了盖子任它煮着。
外头月亮升上来,大约是太冷的缘故,连月光都是白惨惨的,孤月星灯,黑云当空,有股萧瑟的气息。
忽然一阵呜呜咽咽的萧声响起,中间夹杂着一两声断断续续似有若无的轻叹声,在这无声的夜里骤然响起,若是胆小的人,只怕要被吓死。
沈如晦无语捏眉,语气里满是无奈:“777,你别作妖了行不行?”
萧声凝滞,系统777委屈地切了一首《大悲咒》,迟疑着开了口:“我只是想营造一个气氛嘛,不过,宿主你是不是害怕了?别怕!就算御膳房闹鬼,有我在他们也不敢出来哒!”
冷冰冰的机械音一本正经卖萌,她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仿佛看见一个身高一米八满身肌肉的大汉娇羞着冲她嘤嘤嘤一样……
画面太美,辣眼睛。
读出她心声的系统默默把bgm关了,若是它有人形,大概是要抹一把脸的。
一人一系统聊了两句,砂锅的盖子开始咕噜咕噜冒泡,淡淡的肉香味弥漫在空气里,勾起人的食欲。
沈如晦撇去了汤上的浮沫,刚要盖上盖子,忽然瞥见旁边灶台上放了一小碗枸杞,想了想,倒进了锅里。
等盖上了盖子,她提了那半袋面粉倒进了小瓷盆里,往里头慢慢注水,开始和面。
因为是新磨的面粉,还带着小麦的清新味道,闻着就令人满足。揉面讲究手腕力道和技巧,先拌成雪花絮状,再慢慢合拢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花了她不少时间。
这时候砂锅里的筒骨也炖好了,骨头中的骨髓都流到了汤里,汤色浓白,刚刚她还把那小半罐子的肉汤冻加了进去,肉味更加浓郁起来,她又把清洗干净的几样蔬菜放了进去。
然后左手握着那团面团,右手执一柄轻巧的小刀开始往锅里头片面片。
她原来是想做一道“生进鸭花汤饼”,这道菜在韦巨源的《食谱》中有提到,也是唐朝“烧尾宴”中的第十二道菜馔,只可惜没有现成的材料和模具,只能望梅止渴了。
煮好的汤饼盛进了粗瓷大汤碗里,碗是粗陋的,青花白底,汤是白的,原先的肉汤便是煮了许久,肉都溶进了汤里,只偶尔还剩那么一两丝被敏感的舌头感知也立刻化在唇齿间。
面揉的劲道,不像挂面细面那样要用嘴嗦,只需用筷子挟起薄薄的面片送进嘴里,《齐民要术》中还提起,“令薄如韭叶”,面片经受汤煮变得半透明,送到口中的时候牙齿轻轻一咬就断了,然后就滑溜溜地滑进肠胃里。
这时节时令蔬菜其实并不多,因此她看见那篮子里放着的新鲜蔬菜才觉得惊讶,不论吃了多少回她都想要感叹,古代这些纯天然的蔬菜吃起来比现代那些打了农药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口感好,吃着还放心。
一碗热汤饼吃进肚里,满身的寒意都被驱散,整个人暖烘烘的,舒服得只想睡觉。
她准备再盛一碗,回头的一瞬间却懵住了——身后小火炉依旧燃着,明红的火苗从炉口窜出来舔舐着空气,上头坐着的砂锅却不见了。
她明明没动那锅子,怎么还能转头飞了?
与此同时,杂物房的门大开着,呼呼的冷风刮进来,由于门洞太小,那风声尖利宛如婴儿啼哭。
月光不知怎么的突然暗了,房里头就只剩下了炉子和桌上半截蜡烛的光。沈如晦扶着门往外看才发现半拉墨黑的乌云遮住了月亮,院子里头刘尚求爷爷告奶奶才托人移栽过来的百年槐花树上所剩不多的叶子这时候全都扑簌簌落在了地上,被风吹着在空中打卷。
空气中那股肉香味还氤氲着,旁边的膳房里传来清脆的“叮叮叮”的声音,这声音还不是连贯的,大约每隔5秒左右会出现一次,伴随着细细索索的呼噜声。
沈如晦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中午777带着颤音的那一句“听说御膳房闹鬼哦~”
然而777不知道怎么了,这会儿一言不发,她喊了两声也毫无动静,犹豫了半晌,轻轻推开了门。
没有了白天的人来人往喧嚣热闹,夜晚的御膳房像个安静而又沉默的老人,拂去了满身名利,露出沧桑的一角。
可她无心欣赏。
膳房里头没点灯,只有外面照进来的微弱的光,沈如晦手里握着个烛台,这是刚刚她临时拿的,不过也只能照亮身边一点点的范围罢了。
她刚来御膳房的时候就被姑姑带着在这地方转了一圈,平日里空闲的时候也会来打打下手,这膳房的环境摸得一清二楚,即便这时候没光她也能来去自如。
只是那叮叮叮的声音在她推开门的时候就停下了。
她猜想大约是个小贼,还有点傻。
他以为不发出声音她就找不出来了,却不知道汤饼的味道还浓郁着,从角落漫延进她的鼻子里。
她提高了烛台,眯着眼睛看过去,只瞧见了一团模糊不清的影子。
悄悄靠近以后她才看见有个人背对着她蹲在墙角,从她的角度能看见露出一个角的砂锅,口子上还冒着热气。
“你不烫手吗?”
这可是一直在火上煨着的,砂锅余热都能煮熟食物,他怎么直接接触的?
听见她的声音,蹲在墙角的人蓦然抖了抖,慢慢回过了头。
“……”
沈如晦有短暂的失语。
这人脸色白的出奇,眼睛黑黢黢的,透着股莫名的死气,眼睛底下是青黑的眼圈,嘴唇青紫,整张脸像是在水里泡过一样浮肿着,依稀能看出原来清秀的容色,看穿戴却像是哪个宫的宫女,还是混的好的那一类。
她原来没细瞧,靠近了才发现她蹲着的周围全是一滩滩水迹,可怪异的是,她脚边放着的东西完全没有被水打湿的痕迹,杂物房到这的一路上也没有。
“你是新来的鬼吗?”蹲着的“人”问。
她手中握着的蜡烛突兀地灭了。
一人一鬼借着淡淡的月光对视,无声的寂静蔓延。
那个鬼忽然尖叫了一声,往墙角里缩了一缩,手里紧紧抱着那一砂锅汤饼,等背靠到了墙以后她又呜呜呜地哭出了声,声音绵软,半点不像传闻中描述的尖利刺耳:“我我我我只是饿了呜呜呜,对不起对不起我不该拿你的东西的,你别打我!”
话是这么说,可她抱着砂锅的手却一动没动,半点还回来的意思都没有。
沈如晦静静地盯着她。
小女鬼偷偷抬起头,见她不说话,大着胆子道:“我,我叫阿生,你叫什么啊?”
“叮——美食使人快乐~您的食物使人物阿生满足并内心愉悦,积分 50,经验值 200”
“叮——恭喜您升到两级,请再接再厉哟~”
刚刚装死不说话的777忽然出声,内容让沈如晦一愣。
美食使人快乐?
她低头看着眼巴巴的阿生,那种“见了鬼了”的惊诧和不安、甚至一丝丝的恐惧慢慢淡去,脑袋里头断手断脚拖着长长的舌头披头散发的女鬼形象立刻替换成了这个可怜巴巴的小女鬼。
她不自然地舔了舔嘴唇:“他们都叫我元儿,这个汤饼,给你吃吧。”
阿生明显一呆。
她从前也碰见过新来的鬼,那些鬼看见她都明显吓住了,等她问完第一句话他们就吓跑了,嘴里还喊着“有鬼”,让她觉得奇怪——他们不也是鬼吗?
只有这个小姐姐告诉了她名字。
元儿,她含着这两个字在唇齿间辗转,只觉得这感觉和手中抱着的汤饼一样,暖暖的,让她开心。
“叮——人物阿生愉悦度 30,好感度 20,当前好感度:40,积分 100,经验值 400。”
“叮——恭喜您升到三级,请再接再厉哟~”
阿生仰起头:“元儿,我很喜欢你。”
“叮——好感度 30,当前好感度:70。”
远远飘来东华门外更夫打更的声音,含糊不清,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已经开始微微亮起来。
阿生的眼睛就如这微微亮起来的天,原来看着惨白的脸这时候都仿佛涂了胭脂,容光焕发。
“元儿,你明天记得来找我,我带你去找老大!”
她的身体慢慢消散。
“别怕,老大人超级好的哦!”
“叮——好感度 30,当前好感度:100.”
御膳房众人三更就起了,就是为着这祭辰的宴席。
白喜饼这类小东西都是帮厨们负责的,不用大厨们操心。
沈如晦要准备的是众位王公大臣祭拜完之后要吃的流水席。
先是四荤四素的凉菜。
头一个要准备的是熏鱼,因为它费时最长。
新鲜的鲤鱼去鳞剖肚,洗净沥干水分以后切成斜十六块,原先最好要用酒和酱油腌制过,然而白事祭祀时忌酱油,便只加入葱姜酒盐,再将鱼片加进去腌制两个时辰。
腌制熏鱼的过程之中,沈如晦开始准备五香牛肉。
五香牛肉的精华和重点都是在那一份卤料,只有卤汁醇厚、浓烈才能激发出牛肉最美好的味道。
花椒、八角、桂皮、茴香等需要从番邦商人那里进贡的香料也算是宫里头比较奢侈一些的东西,加上味道重,用的人并不多,因此看见沈如晦抓了一大把塞进锅里的时候,御膳房其他人都吓了一跳。
不过碍着她手艺好,点子新奇,倒是没什么人质疑。
将香料翻炒煸出香味,再加水高火煮到沸腾以后加牛肉和米酒,中火慢烧到牛肉熟透、汤汁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