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字数:5171 加入书签
昨夜似乎悄悄下了一场小雨,今早进山发现草上有层薄霜。张抱朴走在前面,王免拉着王熙安静的跟着。由山脚向里行进,走着走着就感到周身寒气阵阵,王熙道,果然是进了山里,凉飕飕的。张抱朴背了个竹筐,似乎是空的。王熙对于这次秋游很兴奋,之前都是跟着小伙伴在山脚乱逛,并不敢进去太深,如今有专业人员带着,自然兴奋又期待。行进路线并不是一路向上,张抱朴似乎轻车熟路,上上下下,一会儿便到了一处山溪边上。张抱朴褪下药筐,拿出了一个小锄头,然后脱去鞋袜,挽起裤管,走到岸边,开始蹲下来观察。
王熙与王免跟上,小心的在溪边的石头上靠近张抱朴。只见张抱朴拿着小锄头,开始挖一棵草。此草外形极为有趣,根根直立,却不见茎叶,似竹子般分段,却不拔节,只是在每段中部长有一圈小芽,头顶却膨大成一个球形,极为可爱。王熙好奇的凑上去问:“张叔,这是啥啊?好可爱!”
“此为木贼草,本经虽无记载,然我观其状似麻黄,试过几次。此物升散亦颇似麻黄,然无辛热之气,盖生水边,水克火而生木,此物治目疾甚好。”
王熙不禁默默翻了个白眼,心道:“还以为张叔医术多高明,也老神在在的,一个破草能扯这么多,还就治眼病了?”于是保持沉默,仍装作有兴趣,尽量不让他人看出来自己的腹诽。
张抱朴挑了肥美的木贼草挖掉,同时把手伸向浅浅溪水中的一丛草。此草看起来平平无奇,若是王小熙自己跑来,他可能会拔两棵木贼草新奇一下,这丛是绝对不会看的。这草虽也是中茎直立而生,然周生圆叶,自下至上两两相对而生,状无特殊,色也无奇,在王小熙眼里就是最普通的,一棵草。王免崇敬张抱朴,见弟弟兴趣缺缺,他却十分好学,问道:“张叔,这又是什么?”
“此为泽兰,生于泽水泽中”,说着掐下一片叶子递到哥俩面前,“闻闻,是不是很香”
王小熙拿过来和哥哥凑到一起嗅嗅,果真些微辛香,又不似薄荷的那种辛凉。用手揉揉,感觉香气更浓,心道:“估计是有不少挥发油,这么香”,而后放到嘴里尝尝,恩,不太好吃,有点苦。
王免却大惊道:“小熙,这是草药,不要随便乱吃”
王熙张着无辜的圆眼睛道:“这草好香啊,我想尝尝嘛,而且就一点点,不会有事的吧”
王免却道:“你可知有味药叫断肠草,片甲之量就能杀人”
王小熙不禁奇道:“真有断肠草吗?那不是个传说吗”
张抱朴笑道:“确有其事呢。传说神农便是食此草而送了性命,故此为本经下品,名为钩吻,道为人间至毒之物,却可解蛇蝎蛊毒”
王小熙继续追问:“哦?神奇!以毒攻毒吗?”
张抱朴道:“此解甚妙。药有阴阳,自有偏性。人亦有阴阳,讲求的是阴阳调和,阴平阳秘。若人有偏性而致病,则可使下品之药调和。钩吻剧毒,可谓甚偏辛热,令常人不得受,而蛇蝎蛊毒均为阴冷之毒,寒病热调,以毒攻毒,不可谓不妙。小熙甚有悟性啊。”
王熙有点囧,随便扯了点武侠小说看的的居然被自己认为神在在的张叔夸有悟性,心中不知该喜还是该悲,感情上很微妙。
张抱朴采完泽兰,向他们走过来,王熙以为张叔这是采完要上岸,却见他在一丛草前面蹲下。说是草,王熙感觉不太确切,因为这棵草与他认知的一般意义上的草不一样。此草叶子根根直立,却似一柄柄鲜绿窄剑从水中插出,比木贼草和泽兰都要高,虽锋利却让人有亭亭玉立之感,飘逸俊秀。
王免道:“张叔,这是菖蒲吧”
张抱朴赞赏的点头:“然也”
王免解说道:“小熙,这是菖蒲啊,端午之时悬于门口的,夏夜我还燃蒲棒给你驱蚊子呢,你不认识啦”
王熙心道,我都没注意,却羞赧道:“这草现在没有蒲棒呢,我没认出来,嘿嘿”
张抱朴笑道:“菖蒲为上品,春秋云,菖者百草之先,菖始生,于是始耕,故而本经谓其能开心孔,通九窍。而此草生于石中之物最好,盖破石而出则开窍之力最强。你说的蒲棒,确实为夏天所采,将其晒干碾压成粉,变为蒲黄。蒲黄不能开窍而能化瘀止血,也是承菖蒲善通之性”
王免道:“自然之物,生生相息,甚为有趣”
王熙心道,这算不算牵强附会啊?哎,算了,既然生在这时代,也是没办法的事,故事倒是很有趣。
待将菖蒲放入药筐,这片水域算是开采结束。张抱朴用块巾步将腿脚擦干,穿上鞋袜,三人继续向山上走去。时以日上三竿,山中清寒之气渐散,明媚的阳光穿过树叶,与变色的叶子共同彰显着秋天的热闹非凡。王熙由哥哥领着,心却飞到树梢,抬头左右张望看有没有什么能吃的果子,心里想着秋天都有什么水果呢?苹果?梨?桔子?石榴?葡萄?还有啥来的?突然眼睛一亮,大声喊道:“张叔,哥哥,快看,那有桔子!”
张抱朴停下来抬头,见到不远处几棵树上橙色滚圆的果实,在一片墨绿中十分抢眼,道:“小免,你去给小熙摘几个吧”
见到哥哥怀里的几个桔子,王熙十分开心,行路这么久终于遇到能吃的了,感动,呜呜呜。三人找片落叶厚的树下席地而坐,两人笑眯眯的看着王小熙剥了个桔子,边剥边道:“这桔子皮可真厚啊”,剥完放了一瓣在嘴里,皱眉眯眼道:“好酸!”
看他这副样子,两人哈哈大笑。王熙心中不解,看向哥哥,王免道:“小熙,这不是橘,而是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先生还没讲吧?”
王熙心道,是没讲,可是我以前学过啊!但是我回山东老家吃的桔子也很好吃啊,看来那个是不知道什么技术引进的,这个玩意儿才是原生的,哎,现代化好,科学使社会进步啊。
张抱朴道:“哈哈,此物也可入药”
王熙呆呆道:“我吃了应该没事吧?张叔要不把这些剩下的都给你带回去做药?”
张抱朴道:“无碍,此物可理气,消食化滞,你若有食积可多食之。”
王熙心道,我都吃不饱,这助消化的东西还是少吃吧,又这么酸。
张抱朴接着道:“此物虽可入药,却过了时节,应在大暑前后采摘。药失其时则气味不全,治病也力有不逮”
王熙点着头,心道,这枳要大暑摘,那不得更酸,啧啧啧,要是方子里有这药,得酸死了。休息结束,二人继续跟着张抱朴在山中穿梭。张抱朴对山里情况了然于胸,对于树木花草更是如数家珍,见王熙第一次跟着进山,新奇无比但更属意好吃的,一路时不时就介绍两种,更能讲出不少有关传说趣闻,听得王熙时而惊叹,时而爆笑,兄弟二人均对张抱朴十分佩服。行至一处山坡,王熙见前面树梢上不少棕色干豆荚,里面却是红红的豆子,跑上前去,摘下豆荚,倒出豆子,在手掌上细细赏玩。
张抱朴见了,便道:“赤如珊瑚,光亮如釉,红豆甚美”
王熙听了就想往嘴里塞,王免忙制止道:“小熙,不是告诉你不要随便乱吃嘛,中毒怎么办”
王熙奇道:“这红豆不是可以吃的吗?”
王免也奇道:“这红豆有毒,不可内服的”
王熙还是有点懵,道:“我说这红豆怎么长在树上,我记得不是跟大豆似的种在田里的吗”
张抱朴失笑道:“此为相思子,战国宋国韩凭夫妻殉情而死,两冢相望,“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1】。相思之名,起于此也。你所谓能吃的红豆,应该是赤菽。”
“我说怎么觉得不对劲儿呢,原来如此,嘿嘿”
三人相视而笑,继续行程。见张抱朴并不没有采多少种草药,王熙问道:“张叔,你怎么也没采多少种药啊?现在这个季节没什么可以采的了吗?那你为啥要进山呐?”
张抱朴道:“此行主要为采霜桑叶。秋季可采之药甚多,然而入药以根部为主,挖根就是挖土,太干或太湿均会有损伤,故而不适宜。昨夜秋雨阵阵,今日山路泥泞,可知是太湿,故而不宜挖根。改日我再进山。”
王熙点着头,心道,还挺有讲究。
张抱朴在一棵树前停下,道:“这是桑树,我们此行主要为采霜桑叶,此物清轻疏散,虽苦寒却不甚偏,偶感风热可作代茶饮,可多采些。”说罢示意二人帮忙,便去摘树叶了。
二人也行动起来,王熙个子矮,又不会爬树,低处树叶很快采完,于是便又跑到一棵桑树下采起来。王免见状道:“张叔,你看小熙正摘的那棵树,是桑树么?”
闻声望去,却道:“确实是桑树,难得小熙这么快便能认得桑树”
王熙奇道:“这个不是很容易吗?”
王免道:“此处树木繁杂,我却是认了好几次都认错了呢”
王熙道:“这树叶长圆形状,顶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背面有稀疏绒毛。最主要的是,这树叶摘下时会有白色浆汁流出来,这就不会认错啦”
张抱朴奇道:“小熙还真是细查善思,适宜学医,有悟性”
王免为弟弟感到十分高兴,王熙敬谢不敏,心中大囧。
【1】这段传说摘自搜神记,不过是战国的故事,汉代应该也流传开了。曹丕《列异传》里也写道:“韩凭夫妻死,作梓,号曰相思树”,不过现在曹丕还没登基,估计这文章估计他们乡里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