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

字数:5226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曲同音看了眼连齐,同样苦涩的表情,“这么说,无论如何你是不肯进京的了?”

    文无隅淡淡一笑,“我不会再去京城,能离开不易,曲大人何苦把人往火坑里推。”

    曲同音抿紧唇,将心一横,“人生在世,无关者可以漠不关心,可从你进王府开始,这一切就和你脱不了干系。藕断丝连,雁过留声,你一走了之,影响却是无穷的,你不能否认,他们走到今日这个地步,全因你而起。”

    文无隅抬眸一瞥,脸色沉下来。又别开眼冷冷看别处,仿佛在中间隔起了一道高墙。

    曲同音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渊澄轻生也是受你影响,你是修道修心,道教讲究无为,顺应自然。他跟你学道,却误入了歧途。你也有错。”

    文无隅不由地发笑,仍不搭话。

    曲同音有些难堪,生扯了个笑容。他何尝不知自己是在强行把责任追加到文无隅身上。

    沉默如刃,刀刀刺人不见血。连是连齐也愁云压顶,暗自凄楚。

    气氛僵持许久。

    曲同音最终放弃了他处事的圆滑,挫败,失落,眼中满满央求之色,替一个远在京城困在牢笼难以自救的人央求,“他曾百般折磨过你,正因如此,他对你的情意恰成了愧责的鸿沟。他真的把你放下了吗,他只是把你藏在心里,连他自己都不敢去面对的地方。你不用原谅他对你犯下的种种,我也不求你救他,我只求你看在他也是个可怜之人的份上见他一面,至少他死而无憾。”

    文无隅迎风望远,眼波明灭不定,却不知作何所思,抑或一句都不曾入耳。远远得将二人抛在身后。

    “文公子,”好是一段忐忑得不到回音,连齐终于开口,“我断断续续找了你两年多,是想告诉你,文大人之死并非意外。”

    曲同音浑身一震,“连齐,你胡说什么!”

    文无隅将目光收回,满心狐疑看着二人。

    连齐却不管曲同音的喝止,破釜沉舟一般,道,“文大人是皇上暗中派人刺杀。”

    曲同音脸色刷白,张口欲挽回连齐失言,却连齐话锋转对他,面无表情斩钉截铁,言道,“曲大人,我不管皇上是否一个好君主,我只要主子无恙。”

    连齐心知这话将导致不可预估的后果。文公子得知真相会如何,不顾一切复仇?不论怎样,他家主子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漠然观望。

    京城,风雨之都,何时平静过。

    文无隅反复端详二人,连齐是否说谎不难分辨,难的是曲同音是否作戏。

    好半晌,他抿嘴一笑,话对连齐,

    “江山易主对你们而言都难比登天,我只是一个百姓,你们未免期望过大了。”

    他望一眼天边红霞归岫,“时辰不早了,我就不留二位了,请便。”

    言罢施施然走回屋中合上了门。

    次日,二人又来山脚木屋。

    文无隅只在廊道桌上奉了茶,任是二人如何诉求心切也不管,自顾闭门看书。

    连着三日,文无隅最后干脆拒而不见。

    直到第五日,连齐熬不住去叩门,才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回到京城四处打探,也未有他半点消息。一如过去的几年,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117章

    两个月后。

    皇帝当朝决议由大理寺负责审理怀敬王一案,并且私下暗示徐靖云赶在秋分之前定案。

    离秋分尚有一月。大理寺甚至不用出动人力搜取人证物证,皇帝早已准备齐全。如此审案,用不了十天便可尘埃落定。

    曲同音确实已经尽力,在皇帝面前一再以渊澄心魔难消为由拖延时日,可皇帝多精明,一面认同他的托辞,一面三月期限一到,便去询问或说告知渊澄,计划开始了。

    渊澄对此全无异议。自从伤势痊愈,他再没提过交代遗嘱,俨然对齐明秀的计策妥协。

    曲同音却知,这人是随时有可能了断自己。而他又不能将那个秘密宣之于口,以渊澄的状态,即便拿此事摊牌,也一样无济于事。

    他敢赌上后半生的安逸赌上曲家一门荣誉复入谋取天下之路,可一个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的人又想不想君临天下呢。

    为今之计只有在皇帝的计策中动手脚。

    倘若出现意外,他希望自己的死,能激发渊澄的求生意志。就当他们数年谋划全盘皆输,下场无外乎身死命陨。

    这些他不能和旁人道,独自如是慷慨激昂地作想,并且同连齐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脱身之计。

    这个时候曲同音收到家仆来报,说有位文姓公子请他相见。

    地点在曾时的点翠楼如今红透京城的娼院春风楼。

    白日上青楼,简直招摇。曲同音来不及顾虑这些,当即赶去赴约。

    方至门口便有小厮来引。

    楼里很是安静,满鼻的胭脂香味,夹杂着某些糙汉的呼噜声。

    偶有打手装扮的武夫侧目,但未有阻拦询问之意,就由他这样大摇大摆地在楼道穿梭。

    七弯八拐来到顶楼最角落一间厢房。

    小厮叩门即退。

    房门打开,文无隅一身绫罗绸缎,光鲜亮丽,益发的风姿绰约。

    曲同音没见过穿得如此华丽的文公子,傻愣愣一笑。

    如此盛名扬京城的青楼他这般畅通无阻走来难免疑惑,好奇心是人的本能,曲同音理所当然得问了一句,

    “春风楼莫非是文公子名下之物?”

    文无隅闻言独眸笑成一轮新月,“曲大人的想法总是如此独特。风月场,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再合适不过的。”

    “哦。”曲同音撇了撇嘴,往床榻瞟了一眼,被铺干净整齐一丝不苟,“你今日方到京城?”

    “有几日了。”文无隅欠身沏茶,也不多言。

    曲同音没好再问,看着他给自己斟茶,发现那宽袖下不经意露出的手腕上戴着一串雾白的手串。

    文无隅坐定,道,“不知曲大人还否要我去见王爷?”

    “要、要…”曲同音茶方入口听他问话忙吞下回答。

    “如此,我有三个条件。”文无隅继续道。

    “请讲。”曲同音于是正襟危坐。

    “第一,要在白天去。第二,必须不被皇帝得知,至少在我离开京城之前。第三,保证我见王爷时四周无人看守。”

    曲同音想了想,道,“若是白天时间会很急迫,买通虎贲军也得费一番功夫,你计划何时去见王爷?”

    “今明两天,做不到就罢了。”文无隅闲闲道。

    曲同音默了片刻,一咬牙应下,“明天午后,你看可以么?”

    “那便申时初,我在王府一里外的茶坊等。”

    翌日午后。

    距离约定的时辰尚有一段闲暇,文无隅叫了辆马车,提前出行。

    目的地安定侯府。

    一年前齐玦回京,得此安定侯之封。一则治军有功,二则西陲前些年屡有邻近外族小规模犯境,齐玦不仅次次击退,更将小邦之国如数收服。

    虽不至居功至伟,但以此皇帝完成他多年想晋封齐玦的心愿,特昭他留京修养。

    这一年来西陲一切稳定,齐玦便迟迟未赴边关。主要原因还是怀敬王被幽禁一事。

    皇帝决意如此,齐玦有心劝谏但无力改变,只得静观事态发展再择援手。

    不速之客的到访委实让齐玦倍感意外。

    他和这位文公子连点头之交都称不上,在江南道那时没曾说过一句话。

    充其量就是见过几次的陌生人,面熟而已。

    一见面,两人都尴尬。

    文无隅倒很快适应,字里话外的意思是这侯府不愧是大将军府邸,庄重肃穆,恍惚可以想见千军列阵之赫赫军威。

    齐玦觉得好笑,开口阻止这种客套话的继续,“文公子专程来访不会是为了夸我一番吧。”

    文无隅笑容可掬,“在下所言也是实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