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字数:4274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这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矛盾又极其和谐。当这里空气中吹得还是江南湿粘的风,但是萦绕眼前的却是缭乱的霓虹。你根本分不清飘入鼻腔里打转的是路边的桂花,还是擦身而过的阿婆手里提的水乡味道。就在你开始有些恍惚时,那充斥着大街小巷的喧哗声和车笛声会把你重新拉回到这个谜一样的现实。这座城市就是上海。

    上海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这样看似有些偏激的玩笑话如果是放在改革开放以前,相信任何人都不难理解。那时的浦东还只是、也只能是一派田园风光。可现今的浦东在持续多年的重金打造下,已经从一个淳朴的农村小姑娘渐渐出落成一位都市时尚丽人。为什么这样一句貌似过时的话,在民间却能够如此历久弥新的流传呢?如果向认识的每一位上海人请教,得出的解释版本也是千奇百怪。其中最令人心旷神怡的说法是这样的。现在的上海人,也就是浦西那些自命不凡的“老上海”们,溯其三代以上多数都不是上海人。而更多的被称作“本地人”的原住民,其实是积聚在如浦东这样的城市边缘地带。上海自近代开埠以来吸引着周边乃至全国的人们,这些“老上海”的祖辈们带着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勇敢源源不断的涌入这个充满机会的大都市。这种迁徙一直到今天仍然不知疲惫的上演着。是什么样的机会让他们如此的着迷?据不完全考证,在当时那个年代,更多的是活下去的机会,吃饱饭的机会。人们在这里可以追求到更富足的生活,追求着更多的可变因素。在这里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无论你是精明的商人,还是勤劳的小工,亦或是拥有一技之长的匠人,每个人都很明确的是,付出和回报即便不能成为正比,也绝不会成为反比。变得富有,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奢侈的愿望,在这个城市几乎天天都在上演。时至今日简直成了上海梦。而现在,这个梦想包含着更多。刚毕业的年轻人们选择来到这个城市打拼,如同赶赴多年之约般的激动和澎湃。那应该是自己同自己的约定,有关于成功的约定。这个梦对大多数人们看似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却又不能停止般的天天被实现。难怪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基于这种说法上海还有个名字叫做“魔都”。中肯一点的理解是,充满“魔力”的都市。

    于是乎,在这种“魔力”的趋势之下,这里的人们不知疲惫的拼搏着。生活在激进环境里的人们会发生许许多多的故事。也许人们更眷恋的并不真的是浦西的那张床,而是那些散落在岁月里的故事和那时候的心情。正如每个“老上海”都可以说出一两个关于自己祖辈那些年奋斗的故事一样。每个“新上海”也都在谱写着属于自己生命中,那有关于拼搏的乐章。这些点点滴滴的辉煌好像交织在夜空里的星星,在这个夜空经常布满阴云的江南“魔都”来说的确是很难被看到。你可以认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因为抬头仰望却只能望得模糊一片;你也可以认为它存在的毫无意义和价值,因为它不能够被耀眼的欣赏着;同时,你也可以认为它就在那,就在每一个不眠的夜晚,高悬当空,与日月同辉。照亮着同样模糊一片的未来,也照亮了我们为之拼搏的勇气。

    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生活就是职场,很多故事都发生在这一幢幢漂亮的大房子里,人们叫它写字楼。如果能从上帝的视角看这个城市,那将是怎样一副场景。一边是年轻人们带着所有的梦想和希望叩开了这座城市的大门。一边是曾经年轻过的人,留下了青春,也散尽了美好的愿景,带着仅有的疲惫的身心,离开了这座城市。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厂,每天都有人扛着大包小包排着队走进去。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正在不远处提着行李,默默无语的等待离开的班车。而这间巨大的工厂不会因为谁的到来而欢呼雀跃,因为它并不需要你的那自以为是的独一无二。相反,它很讨厌。同样也不会因为谁的离开而痛感惋惜。因为你并没有于其他人不一样。这座城市就是这样,有着一副很难发现的毫无表情的阴冷的面孔。躲在阴沉的云后,躲在深夜的末班地铁里,躲在你辗转难眠的被窝里。对它谄媚,它会无情的藐视你;对它哭诉,他会无情的藐视你;对它宣战,叫骂不休。它也会无情的藐视你。唯一可以与它还算和谐的方式相处就是无情的藐视回去。说不定还能获得些许的青睐和些许的慰藉,换得些许能够呼吸的空气。这里是上海,这里是天堂,这里也是地狱。这里直通天堂,这里直堕地狱。

    早高峰的地铁里,拥挤已经不足以用来形容了。有人形容这里是沙丁鱼罐头。可我只想说,哪有这么足斤实两的鱼罐头?如果有的话也足可以被分成十个鱼罐头来贩卖。挤在这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的是一个个疲倦的年轻的面孔,他们很多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安可欣便是人群中这样的一个身影。她极力的向门口挤着,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对不起!请让一下。”苗条的身材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优势,清秀的素颜因为用力变得多少有点扭曲。因为想要穿过她面前那一道道人墙实在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可不想在平生第一天上班出什么乱子。她一定要在下一站下车,并且保持衣着整齐的。齐肩的短发还是前一段时间面试前特意剪掉的,剪头发的时候她默默的留着眼泪。熟悉她的同学都说她才不是因为剪掉长发而落泪。现在的年轻人真的需要一颗超人的心脏,毕业就失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毕业季也是分手高发季节。散伙饭上喝得最多,哭的最大声的那个肯定是失恋的。安可欣就是这么个小倒霉蛋,第二天酒醒后的她嗓子哑得都说不出话。

    挤出地铁的她飞也似的狂奔,身穿一条牛仔裤脚下蹬一双着红色运动鞋,对于不懂混搭风的人们来说显得有些扎眼。白色t恤外面套着一件米色小西装,挎着一个黑色的包飞奔在这人潮涌动的地铁里,头发被利落的甩起,露出她漂亮的眼睛透出那坚定的眼神。远处有一位头发花白的摄影师抓拍到了这的瞬间。美丽定格在了他的相机里,摄影师满意的看着相机里的照片,低头微笑着。再抬起头,那位清晨地铁站里的天使已经不见了身影。

    安可欣实习就职的这家名叫“mg商事”的企业,算得上是一家比较大型的日资贸易公司,也算的上是世界500强企业。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都有分公司,在华员工达到两千多人。而上海的这家分公司,员工人数也接近五百人。小安虽然不懂贸易,但是日语专业的她凭借扎实的学习成果和姣好的相貌。成功的打动了hr和公司领导。跟前台说明来意后跟其他新员工一起被安排在一个门口的会议室里填写着表格。眼看其他人被所在部门的领导一个个领走,空荡荡的会议室里只剩下安可欣一个人。她不免有些不安,四处张望。

    终于,耐心的等来了门开的声音。顺着清脆的高跟鞋声望去,这是一个熟悉的面孔。连续三个星期,三次的面试让小安记住了这位养眼的女人。这个女人名叫席盼盼,公司人事部负责安排面试的员工。标准的灰色短裙,黑色高跟鞋,黑色丝袜。粉色碎花衬衣外套着一件白色小西装。一袭长发、一双红色眼镜框,眼睛上还得带着美瞳。虽然长得不是很漂亮,但是女人真的靠打扮,明显的白领气质在她那不是很浓的妆容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要知道这个妆如果让安可欣来个自己画,估计一上午也就这么过去了。

    席盼盼很客气的笑笑,几句寒暄后把安可欣带出了会议室。两人一前一后的走进了这家公司的办公区域。安可欣被这样的布局吓傻了眼,这跟自己相像中的写字楼办公室完全不一样。通常,国企或事业单位是用房间来分割部门和职能的。比如,我们去工商局或是税务局去办事,人家会告诉你到几楼哪个科室去找什么人。而欧美企业或是一些民营私企之类的,主要是以格子间来实现办公区域的分布。但是日企不是这样,如果不了解日本的企业文化,或是头一次来到日企。日企办公室的布局会让你仿佛置身菜市场。因为它可以一望无垠,没有任何分割,只有布局。好吧,退一步,这里更像大型超市。因为更多的时候日企并没有菜市场那样熙熙攘攘的热闹。除了打电话,大声说话在这样空旷的空间内是不合时宜的。置身其中,你只会被“卡啦卡啦”的敲击键盘声所淹没。

    同一部门的员工两两相对而坐,这样的五到七对成一排。而部门负责人,也就是部长之类的领导,他的办公桌会横在这一排的最前面。与员工的位置呼应好像是小写字母“i”的样子。这样的一个“i”形成了一个单元,通常就是一个部门。而全公司的部门都是以这样的单元分布的。有的日企总经理或者社长是坐在所有部门长的后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不成文的企业文化。新进员工一般都坐在过道旁,方便跑来跑去做些发传真、复印资料之类的杂活。坐位越靠近里面的员工的从一定意义上来看越被公司重视,或者是已经是主管一级的中层干部。就这样递进着,如果有朝一日,机缘到了的时候被提拔成真正的领导,也就是部门负责人,那个时候大家都会说上一句恭喜的话,通常会这样说:“恭喜你终于横过来了!”是的,横过来后,你的工作跟具体的事基本上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安可欣静悄悄的跟在席盼盼身后,穿梭在宽阔的办公室内,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她好奇的观望着忙碌的人们,一副激动人心的崭新篇章在她的脑海里伸展着,被她一厢情愿美丽的描绘着。

    我们的故事已经拉开帷幕,也许这样的故事每天都会发生在这座城市里,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当这些故事流淌进岁月的大河,泛起的浪花可能不足以让我们驻足观望。但是,它确实存在过。而另外一些故事被人们当做传说一样传颂着,但不管它是多么辉煌,多么绚丽多彩,终将被淹没在岁月惊涛骇浪中。归于平淡后将不会再被人提起,但是故事中的人物,他们的命运也许将会发生无法逆转的变化,当这些人或渐渐无声无闻的老去,又或是在人们的顶礼膜拜中变得不朽,我们听到最多的还是那个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故事。就像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件事,日后当我们再次提及过往的时候,我们会说“那件事”以前,或以后如何如何,用这样的方式永远的把我们的生命分割在大河的两岸。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