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仙基丹

字数:8813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

    冬去春来,光阴荏苒,六个春秋又一晃而过。

    危崖边有一颗苍松,松根裸露盘踞,松枝飘逸地伸向危崖之下。

    松树之下,有一个圆形石台。

    一个虎虎朝气的少年,面目俊朗,身材颀长飘逸,在林子里几个腾挪,闪身来到崖边,端坐在石台上方。

    “谁家少年初长成”。

    六年来,对于铁心的变化之大,林子里的野兽再熟悉不过,他个头猛蹿,面容更加清秀朗逸,身上肌肉微凸,块垒分明,矫健有力。

    少年的头上,听得一声长啸,那只早已成年的秃鹫,也就是‘秃贼’,从深崖里一个展翅,就掠到他的面前,绕着他飞了三匝,扔下几个又臭又烂的野果,又箭一般地去也!

    铁心转头看向那亮翅飞去的秃贼,朗笑一声。秃贼和铁心朝夕相处了几年,早已是亲密无间了,但铁心每次练功之前,只要不陪牠耍,牠都会骚扰捣蛋。

    “六年了,我的变化好大!”石台之上,铁心摸了摸自己浑圆的小臂膀,苦笑道。他已经在修真的路上晋级第两重境界——“炼气境”。

    “炼气境”包括三个小阶段:凝气阶、气藏阶、气海阶。

    “凝气阶”,是“炼气境”的第一步,是丹田内能够凝结、产生真气。

    而凝结出真气后,如若能把这宝贵的真气保留、收藏下来,便是晋入了第二阶,“气藏阶”。

    比如,铁心一开始修习,体内周天循环可以产生一丝丝的真气,但却很容易像气球跑气儿一般漏掉,很难留存下来再聚于小腹下部。

    能够保有真气,才能进入“气藏”阶。

    他很清晰地记得,六年前的那个清晨,师傅冯玄第一次授予他”,也就是修炼真气的内功心法——

    “舌抵上腭,运掌成抱,凝神守气,摄气归意,意入脑施,脑部三穴,经百会、过神府、入风池……”

    按照冯玄授予的心法,铁心试探着运气行身,一两个月之后,铁心就隐隐产生了气感,那是一股异样的体内热流。

    再过半年,少年已经学会从任脉行气至丹田,督脉导气至龈交穴,形成任督二脉的真气循环运动。他对‘凝神、摄气、守意’修习颇为熟练,可以快速引导真气沿脉循行。

    此刻,他迈出了修真的第一步,晋入“炼气境”的第一阶——“凝气阶”。

    练道之人,凝结出自身真气只是漫漫修道征途的第一步。别人输给你的真气再雄浑,如若自身不能凝结出真气,那也终究会坐吃山空,一场枉然。

    之后大约又过了半年,他每次导气运行周天结束,周身的经脉就会产生的丝丝乳白色雾状的真气,逐渐随着意识的引导,沉聚在脐下一寸半许的丹田深处,像一个云团,缓缓旋转,久久不散。

    真气聚而不散,则是晋入了“炼气境”的第二阶:“气藏阶”。

    铁心记得刚刚晋入“气藏阶”时,很急切,很好奇,经常自问:“下一阶,是‘气海阶’,真气澎湃如大海?”

    谁不希望尽快晋入高阶,看看身体又会产生什么奇妙的变化!

    但常言道,修仙无坦途。

    “气藏阶”过后,他傻了眼:冲脉迟迟不开!

    铁心有时会想起师傅的话——“……嗯,开冲脉,的确很难,许多人练习功法几十年,如果机缘未到,也未必能打开冲脉”。

    冯玄心知,打通任督二脉,已然可以正常修炼内气,有的修者,冲脉闭塞一生,照样练功有成,只是速度慢了而已。

    况且铁心的经络和身体都处于成长期,此时断然不能贪功冒进,否则,经络一旦受伤,将会影响修炼一途的日后成就。更何况,这个年龄,能打通任督二脉,已是凤毛麟角之属。

    常言道,有心栽花,不如无心插柳。

    一年前,铁心十二岁,他为了拯救秃贼,和一只黑瞳金雕血拼一场,体内受了重伤。他集中真气,运功疗伤,在“气攻病灶”的同时,却意外地打开了冲脉,真气汩汩荡荡,上通头顶,下贯足底!

    意外惊喜!

    须知,冲脉,顾名思义,是人体经脉之‘要冲’,更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禀受它的气血滋养,及早打通冲脉,好处莫此为大!

    六年来,炼体,更是他的必修入门功课。

    按照冯玄所说,炼体、炼气完全可以同步进行,炼体是修炼皮膜、筋骨之强,如此时即辅以炼气,不仅可以消除炼体带来的病灶遗患,而且极易消除练功疲劳,使得炼体、炼气均能事半功倍。

    冯玄可是修真界一等一的人物,当然有那份胆识对修真的法门重新点校、修正。

    现在,密林里的老虎、狮子等凶兽,只要是尚未修炼的凡物,都不是铁心的对手,弱的,三五个回合,强的,五七个、十来个回合,铁心都可以击败。

    至于极少数修真的狮、虎等兽,绝闯不入这片已被冯玄设下禁制的密林。

    在修炼的真气法门的同时,铁心偶尔也会尝试修炼的编外篇,也就是功法篇——御气法术。比如,真气化力、真气外化、内视之法、气攻病灶来解毒疗伤等等。

    其中,真气化力是真气在体内形成巨大的体力,这力气虽然巨大,但与普通人的蛮力却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真气外化,是真气如何释放出去,在体外以气柱形态完成攻击。

    真气化力、真气外化都是功法。功法是用来指点真气如何形成攻击力的诀窍。

    铁心走下石台,来到一棵比碗口稍细的松树下。

    从脑部诸穴,缓缓将意念导引到腹部的丹田,再将这股意念,沿着任、督、冲三脉循行,募然一股暖流竟然缓缓走遍周身,上至头顶百会,下至足底涌泉。

    他轻舒手臂,在意识的引导下,真气愈加凝聚,慢慢从周身凝聚到丹田,再从丹田循行至右臂。

    右掌突然发力!

    “轰!”在右掌和松树碰触的一刹那,只听轰然一声闷响,松针纷落如雨!

    他身子踉跄几步险些摔倒,一时间又惊又喜地呆在那里,旋即,他感到掌心的劳宫穴灼热剧痛。

    十三岁的铁心,进入了修真第二重的第二阶——“气藏阶”,体内积蓄了斐然的真气含量,还掌握了“真气化力”之术,这是巧妙地施展内力的法术,和纯粹的蛮劲体力是完全两个概念。

    但他运气还稍嫌笨拙,控制不住真气猝然的汹涌,刚刚这一击,不光是掌心难受,就连手臂上的内关、曲泽、手少阴心经等经络穴位在真气的猛冲之下,都有酸胀的感觉,差点受了内伤。

    铁心顾不上难受,他像看一个陌生人一般,把自己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把自己打量了一遍。

    “嘿!第一次操控真气攻击,感觉实在是太恐怖,太奇妙了!”他兴奋不已,喃喃地道。

    铁心的真气可不是无源之水,除了他自己修炼出的微不足道的一点真气,绝大部分的真气而是冯玄用了整整六年,才将他和青冥的全部真气,尽数输送到铁心年轻的肌体内。

    若论真气的雄厚程度,那道龄数百年的修仙者,都未必能与之相比!

    冯玄将这雄浑的真气,化作极为凝练的一个光点,植入其丹田一隅,铁心能够动用的部分,却不足其十万分之一。

    说不上老天是厚待还是刻薄,但铁心得到两位“渡劫境”修者的全部真气,可谓是让普天下的少年修者羡慕、嫉妒、恨。

    想想就知道,‘真气化婴’,是几百年苦修的正果,自己都不够用,谁愿意再去‘婴化真气’,把真气输送给别人?

    哪怕那人是自己的亲徒弟,也绝对不行!

    就因为这,铁心可以赶超普通修者很多年的修习!

    但仅凭铁心现在的功力,一步之内真气外泄攻击,却只能击穿鸡卵,算是真气凝聚的威力初露端倪。

    毕竟,以他现在的功力所能够运用的真气,恐怕连体内储存真气的十万分之一都不到。

    练功时,每想到师傅,铁心都非常难过。师傅没有真气驻身,已经皱缩的像个核桃,看身影,完全蜕变为了一个普通老人。

    更严重的是,师傅似乎已经走火入魔,他癫狂,偏执、经常带着歇斯底里的语气,独自言语。

    冯玄现在只有一门心思,那就是炼制丹药。丹药出炉,他会急吼吼的喊来铁心,再眼巴巴地看着他服下,这才抚掌大笑,

    炼体境、炼气境,是修仙者奠定一生修仙基础的阶位!

    这个时期,不积淀深厚,就绝不可能在修仙道路上走远。

    冯玄要让铁心在修仙的第一步,就奠定好肉身基础。

    冯玄牙齿稀落,狂笑起来的疯癫样子让铁心心酸落泪,但冯玄的神志还算半清醒,在炼丹之余,他偶尔也会在室内操琴,在檐下听雨,或步入庭院,眯着眼享受午后的阳光。

    冯玄已经和一个普通的老者没有区别。

    人生残年,亦复何求?

    但他一旦想到某件事情,哪怕半夜起身,也必须抖抖索索地去做,这是时日无多的恐慌感,一种歇斯底里的心态。

    他手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疯了一般,炼制一颗又一颗丹药。

    这阵子,冯玄想到了青冥的仙囊,以及那本书,他下定决心,要替铁心凝炼一颗修仙界早已失传的“仙基丹”。

    仙囊,是个好听的名字,是炼器高手炼制的有法力的储物袋,仙囊缩放自如,内有洞天。

    青冥,这个老顽童,活着的时候,恶心而又嗲气的自己的仙囊叫做“囊囊”。

    在整理青冥的遗物时,冯玄意外地从青冥的“囊囊”中发现了一本上古的无名奇书,封面无字,内文是象形文,羊皮纸制作,书脊上用牛筋绳穿制,字迹隐约,已经破旧不堪。

    来到道观之后,冯玄结合世间万象,来参读这些象形文字,足足花了二十年时间,才破译完毕,他还结合自己对丹药的理解,进行勘误、修正,并把书名重新定做。

    这本书记载的丹药炼制秘法,绝对是搜奇志异!

    炼体境的仙基丹、胎息境的九澄丹,这些只是传说着存在的丹药,从珍异的材料到诡异的炼制秘法,该书都有记载!

    在破译、点校这本奇书的过程中,冯玄才渐渐明白,仙基丹等丹药的秘炼之法,之所以失传,一小半是材料难觅和冶炼之术刁钻,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种丹药的毒性!

    这种丹药,与其说是初修者的灵丹,倒不如说是穿肠毒丹。

    里有他修订后的记载,“丹后余生,十不过一”。

    “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宝宝仙缘深厚,我能做好,我一定能做好……”

    冯玄神神叨叨,自言自语。

    “我是炼丹老手,老手哇,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加入冰属性的‘冰莲胆’,把药性炼制的柔和些”。冯玄一发起痴来,神色更癫狂几分。

    不知道是他已经失去神智,还是真的艺高胆大,反正他已经打定主意,要用这种九死一生的丹药,来替爱徒塑身。

    铁心是他生命的延续,他早就把铁心当做他的新生,一种不死的方法,一种长生的寄托,这或许是另类的“修仙”。

    “升仙险中求”,当然是修仙界的至理。

    “仙基丹”需要无数量的天地瑰宝作为炼材,这一点倒不是太大的问题。神仙洞府里众多道友作古后,太多的天地奇珍异宝,已经被冯玄收入囊中。

    冯玄没日没夜的赶工,有时整夜守候在丹鼎前,那张被炉火映红的老脸上,皱纹如沟壑纵横,汗水顺着额纹,流进那双浑浊的老眼里,但他一动不动,死盯着炉火。

    每晚临睡前,铁心都会到丹房里,有时他会在一个角落伫立许久,就那么盯着师傅消瘦的背影,有时,他实在忍不住,也会心疼地喊一声师傅,提醒师傅早点睡觉,但冯玄似乎入定了一般,只有那一眨不眨的老眼让人感觉他处在高亢的状态。

    只是,经常有窒息般的咳嗽声从丹房里传来,那是人老体衰,中气不足之症。

    隔壁间的铁心,在夜间听到师父沉闷的喘息和那种让人窒息的咳嗽声,他总会醒来,泪水潸然滴湿枕衾,他知道师傅为他所做的一切。

    这超越了血脉的亲情,巍巍如山,是他难以承受之重,毕竟,他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早春来迟,春寒料峭。

    但丹房里却是另一重天,炙热烤人。

    单衣薄衫的冯玄,愈显消瘦,但固执的身影仍然倔犟,兀自打坐在鼎炉前,看着鼎炉的周身渐渐仙气氤氲,宝光流动,他激动不已,喃喃低语。

    丹药已经炼就八成。

    像一个普通的老人,他口角流诞,滴滴落在胸前,衣服污秽了一大片,但他丝毫不以为意,肃然凝神,掐算开炉之日。

    那一日,道观上方霞光艳艳,五彩祥云似乎聚集在道观上空,如同仙人降临。

    一枚颜色无比鲜艳的丹丸,浑然一体,看不出材质,鸡蛋大小,与普通丹药的形制无异,但那表面浓浓的鲜艳之色,似乎要滴落出来。

    冯玄小心翼翼地把丹药捧在掌心,一如他十年前从林子里捧起了铁心。

    他鼻尖微凑,小心翼翼地闻着,或是激动,或是药力作怪,他浑身剧烈颤抖,嘴唇张翕开合,仰天剧烈咳嗽不止,许久,他才平息下来,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佝偻着老身,转向丹房外走去。

    中午,庭院里。

    铁心朦朦胧胧地感觉这是很不寻常的一天,他很懂事,就听从师傅安排,搬来床榻放在院落里,仰卧在上面,抬头就是万里晴空,蓝的让人发慌,不敢逼视。

    空中,秃贼盯着他,一声长鸣,划空而过,他的眼神也被狠狠一拽。他看向熟悉的院落,院子里一颗金香栀树,枝枝桠桠里,满满的花蕾,蓄势待放,只有一朵,已经浓烈地绽开,香气袭人。

    花枝替他挡住了正午的骄阳,不太刺眼。

    “师傅跟你打赌,晚上醒来,一准带你下山去找户人家,找小孩子耍玩。”

    别看冯玄疯疯癫癫,他可是猜透了爱徒平日的心思。

    铁心的眼睛眨巴几下,他在猜度师傅的真正打算。

    “咕噜。”

    铁心和水吞下丹药,在丹药面前,他横竖是逃不掉,况且,他知道每颗丹药都是师傅心血所凝,不能枉费师傅的苦心。

    但是,他并不知道这颗丹药在师傅眼里是如此重要。

    【月票了,兄弟们,别忘记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