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堕落的王汉
字数:7830 加入书签
一、李老板考察
刘三听大包,也就是黄毛说起李老板每逢月黑风高就难以入眠,不禁同情,他也是害怕风雨交加的夜晚,就像喝多了酒的人总是担心天要亮了。李老板怎么说已经从阴影中走出了,自己何时才能摆脱这个魔咒?
李老板经过反反复复的思索,在犹犹豫豫中猛地惊醒,就像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得道一样脱胎换骨,他主动提出要报答大包的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可爱更可怜的大包是受宠若惊,仍然装作无动于衷,一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心肠道:“赠人千金,不如一技啊。不如李老板你去投资办个实业,方能普度众生,拯救万民,功德无量啊。”
李老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要去大包家乡也就是山花镇去考察看看,有什么可以投资兴业的商机,也是一种精神的救赎,感恩的回报。
大包十分得意的跟山花镇的镇长和书记联系了一下,说出了李老板的意向,主要是想投资的事情。听说一个身价几个亿的香港大老板想来本地投资,立马惊动了县委的五大班子领导,因为本县是个全国著名的山区贫困县,除了当年出过几个打江山的老将军以外,没有什么人能给本县带来希望。眼下有个大老板想来投资,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很快有一个李副县长坐镇山花镇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的组长,县招商局局长和本镇汪书记兼了副组长,几人精心安排,扫尘洒水,安排好梧桐树,就等金凤凰入巢。
终于在2004年4月24日这个良辰吉日的上午八点零八分,李老板四人一行昨夜在宾馆住了一夜,精神抖擞的开着宝马沿国道来到了山花镇镇政府大门外,门口铺上了一层像是欢迎外国元首莅临的大红地毯,有一百多名小学生手上拿着气球和鲜花不断的挥舞,镇政府六层大楼上更是悬挂着“欢迎著名爱国港商李强先生来投资兴业”的横幅。
李老板翻看了一下手机,确定今天不是节假日,心里奇怪为什么这些学生没有去上学?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好在机灵的大包也就是本镇土生土长的朱昊热情的给他介绍了本镇的镇长和书记,这二位领导不敢居功至伟,连忙给李老板引荐了副县长和招商局局长。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亲切的交谈了好久。镇长和书记详详细细的给李强介绍了本镇的一些值得投资的项目,比如丰富的林木资源,美味可口的果木资源,风景如画的旅游资源,还有本地优秀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副县长补充了很多关于本县值得投资,承包、合作、研究、开发的项目,承诺给予最大的优惠和扶持,气的镇长书记直翻白眼。最终双方决定实地考察一趟。于是李老板一行去本镇的镇林场看了一下郁郁葱葱,粗如钵口成千上万棵杉树;龙王寨看了一下古战场遗迹,高山流水的瀑布,香烟缥缈的寺院。
眼看中午到了,盛情难却之下来到了县城唯一也是最豪华的四星级大酒店交流一下感情,研究一下问题。李老板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尝过?什么名烟好酒没有试过?看着狼吞虎咽的几个领导,李老板心都拔凉拔凉的。
镇长书记等一边奉承着李老板,得知他一下子可以拿出来一个亿搞项目,一个个是云里雾里,马屁拍的是比鞭炮都响。酒过三旬,一个个露出了狐狸尾巴,可怜兮兮的问李老板道:“我还有个儿子没有好单位接收,可不可以去你们公司当个什么领导?”或者是“我弟弟能干啊,是个人才,不要错过,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啊。”
李老板迷迷糊糊中也不知答应还是没有,当他醒来后,有些难为情的看着无辜的大包,什么话都没有说。李老板一行人先回yn去了,说是要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只留下大包说要在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在过去。
镇长书记几乎每天都要到大包家看望大包一次,好像他就是财神爷一样,好在他家就住在街后的老街上,离镇政府很近。很快失望的消息传来了,李老板再三斟酌,打电话对大包道:“兄弟,对不起了,我不能也不想在你们那里投资了。你也应该看的出来为什么原因。别的我就不多讲了,有话你过来在说。”
大包苦恼的摇摇头,这都能怨谁呀?正如李老板所想的:一个干部他不是成天想着为人民服务,而是怎样享福作乐,怎样为自己亲人捞好处,变相的去折磨小学生之流的他人,没有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再有资本的企业也会被他们折腾的倒闭为止。
当镇长书记得知李老板变卦的消息后,嘴巴张的几乎要吞下一个鸡蛋。他们十分痛心疾首的劝说大包同志要节哀顺变,不要灰心,希望多做工作,让李老板能回心转意,继续为山花镇的经济发展奉献力量。
然而第三天的晚上,大包家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不请自来,正是镇派出所丁指导员,他语重心长的劝说大包道:“朱昊同志,做人一定要诚实稳重,不可以哗众取宠,无中生有啊。”
大包和他姨侄陈军是磕头的兄弟,所以对他很尊重,不解的问道:“丁指导员,您这话什么意思?话中有话啊。”
丁指导员惋惜的道:“看在你和陈军不错的份上,我就实话实说了。有人反映你狐假虎威,虚张声势,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个大骗子,冒充香港大老板来投资,分明是骗吃骗喝,涉嫌诈骗啊。你要小心,当下有人整你的材料,你就进去了。”
差点把大包给起的吐血身亡,这什么世道?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大包就早早溜出大门,奔向了yn之旅,很快家乡都风传他诈骗不成,狼狈逃窜的故事。
刘三笑的差点喷饭,心想:你也有今天啊?于是问道:“老三,你看我是叫你大包好呢,还是黄毛好?”
大包道:“我在外面是隐姓埋名,当然是大包,回家了自然还是黄毛。我气的是好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也是听说你回来了才特意千里迢迢回家看你的。”
二、王汉出事了
眼看到了腊月二十八,在外打工的人都已经纷纷飞回来了,可是刘三去过王汉家多次,他家人都说快了,就是还没有看到王汉本人。
好在给王汉带出去打工的在本村还有几个人,其中有个叫王存的是王汉未出五服的堂哥,岁数已经四十六七了,为人要稳重的多。
他和刘三闲聊中告诉刘三道:“王汉出事了,他家里人估计可能瞒着外面人。”焦急担心的刘三事后委托陈军去向他三姨夫丁指导员打听,果然王汉出事了,hain岛那边的公安部门早就发出了公函到这边的派出所要求协查,还好王汉这边没有什么前科和污点。
听王存说,自从王汉跟着zj那家公司去hain岛赚了不少钱,把家里所有的欠债给还了,还供养他妹妹王兰上了大学。在农村人眼里是个大能人,所以好多人都找上门要求王汉带他们出门打工去挣大钱,王汉这个人在乡邻眼里就是个乖孩子,脾气很好,对谁都很嘴甜。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王汉一旦发起脾气来六亲不认,九头毛驴都牵不回来。
有一件事刘三还清清楚楚的记得,那时王汉家庭贫寒,上学时穿的衣服破破烂烂,而且还十分不合体,不知道是他老爸旧衣服改的还是别人送的。所以很多孩子都看不起他,特别是学校一个牛高马大的高年级学生,不知道王汉怎么会招惹上他,他总爱在放学路上欺负王汉,也没办法,两人虽然家不在一起,但是放学回家必须共同走上一段大约一里的路。
有一天把王汉给逼急了,正好路边有一块红砖,王汉愤怒的举起砖头道:“你要再欺负我,我日你妈的砸死你。”
那个大孩子要面子,见很多同龄相仿的孩子们都在笑,不光不跑开反而冲了上前想夺下王汉手中的砖头,王汉一怒之下砸了出去,这家伙躲闪不及,砸在了脚上,很快白袜子就被溢出的鲜血给染红了,这家伙是哭爹叫妈杀猪似的嚎叫。
王汉则大摇大摆的从他身边幸灾乐祸的走过,还吐了他一口痰道:“下次敢欺负老子,我砸断你狗腿。”
还好这小子只是脚趾头被砸破了,没有大碍,但是他父母还是气势汹汹的找到了王汉家里,要求赔偿一千元。引来了一大群人围观,刘三和老爸刘大发也在看热闹。王汉老板老妈气的是给了王汉一顿拳脚和巴掌,刘三和他同班同学,也在打架现场,他一五一十的把当时情况说了一遍,刘大发并对那对来找麻烦的夫妻俩开导道:“你们听到了吧,打架是双方都有错,今天的事情我看不能全怪王汉这孩子,你家孩子的错误更大。你们一共花了多少医药费?我看赔点医药费算了。”
最后在刘大发的调解下,对方答应只要一百元,这事就算了,回去要好好管教一下自家孩子。这一百元也是刘大发掏的,算是借的。就这样王汉一直很感激刘三关键时刻站了出来,路见不平拔刀相救,真是及时雨啊,以后他就一直以刘三马首是瞻,从无二心。
于是村里好多壮劳力在第二年开春就随着王汉一起到了hain岛工地。到了那里大家才终于明白,这钱不好找啊,就是卖苦力啊。
王汉等人在工地上是专门扎钢筋的,每天要把成吨成车的钢筋从车上下下来,有的还要用机械拉直,还要一根根切断,岛常年高温多雨,天气闷热难当,每天十几个小时干下来,身上就如同洗了一场澡。
本来扎钢筋工资很高的,只是到了王汉的老板那里已经是五包了,往往就是这样无奈。有资质承包工程的手下每人干活,有干活的人的却没有承包工程的资质。几层转包下来,七扣八除到了五包手上已经没有多少利润,所以王汉他们工资也低的可怜。
每天吃着猪狗不如的伙食,住着鸡笼马棚一样的宿舍,干着老牛犁田的工作,要不是老板那里拿钱不容易,一般过年前才一次性付清,当然也有很多老板是很多年了工钱也不给的,害的我们泱泱大国的总理都不得不出来为农民工讨薪,让全世界人看了场共产主义的笑话。
更何况这些农民工大多家在千里之外,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否则估计早跑完了。王汉是家里的顶梁柱,加上他跟老板后面混了几年,扎钢筋识图纸都不赖,老板十分信任,给他加了五百元,所以才留住了这个能人。
工人们最高兴的日子除了是老板发薪水或者偶尔加餐外,就是在工地上顺手牵羊带出去根钢筋头,去换个几块钱买包烟买瓶啤酒什么的。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但是由于工地上管理松散,工地的围墙也大多是篾笆栅栏,或者简易的砖墙,被民工们为了抄近路弄得是千孔百疮,随处可以走人。
一些新来的胆小不敢胡作非为,像王汉这样的老油条毕竟还少。王汉乘着夜色,甚至敢用工地上的小板车拉上一车废旧钢筋去卖钱,或者用蛇皮袋装上几袋拖走。工地的外面随处可见收破烂的脚踏三轮车围绕着工地没日没夜的旋转,就像地球不知疲倦的绕着太阳在转。
这个工地上收破烂早已被一伙sc人给垄断了,其他地方的收破烂者根本不敢靠近,一旦误入sc人的领地,势必要头破血流,被人给抬出去的。也正因为是独家经营,所以利润高的出奇,至少要赚上一倍的钱,还会被严重的扣秤。
王汉偷偷盗卖废铜烂铁,其他工友虽然知道但是因为王汉为人仗义,经常请大家喝啤酒,香烟更是拿个不停,而且王汉从老家带来的人有十几个,谁都不敢得罪,怕暗地里挨揍。加上老板都王汉很信任,一般人即使告状老板也不会相信反而会得罪人,大家都只能装作不知道。
王汉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从盗卖废旧钢筋发展到了没有加工的钢筋,甚至连几台旧电动机等也拉出去卖了。他也跟sc人在长久的交往中成了好朋友,经常在一起下馆子。当他从酒桌上得知sc人卖出去的废铜烂铁价格后,懊恼的直拍头。自己竟然少赚了上万元啊。于是sc人邀请他加入收破烂的行业,大家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王汉在稀里糊涂中真的答应了,他像老板提出了要回家结婚的扯头,老板难得大方的将钱给他结清了,还另外给了他五百元作为结婚礼金。
王汉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悔意,就又装作若无其事了。他自从加入这个收破烂大军后,利用他对这个工地地形的熟悉,和人员的熟悉,和对材料的熟悉这几大优点,开始明目张胆的盗窃起了工地上的所有能换钱的材料。
这个工地总投资达十几个亿,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公司承建,几千个民工不停的劳作,王汉心想:老子现在就是差钱,偷你们个几万几十万对工地来说不过是大牯牛身上拔根毛——算个鸟。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工地上很多材料都是独一无二的,很多甚至要去特别定制,他这一下手,迫使工地上很多关键工程被迫停工,给工地上造成了几百万的重大损失。
工地是总负责人很快报了案,以王汉和sc人小地主为首的打尽,最终据小地主交代,卖了大约十万元赃款,至于钱的下落,他始终不肯交代。好在这家公司不差钱,既然你不交代,就老老实实地在监狱里多呆几年吧。就这样小地主判了十年,王汉判了六年,被同时押往hain岛某农场接受改造。
三、王汉之死
刘三并不知道,王汉的这次犯罪,事实上是给自己提前挖好了墓坑。五年后的秋天,眼看王汉再有几个月就要刑满释放了,突然那边公安部门发来通知:王汉在劳改农场突患重症,因抢救无效突然死亡。请家属前来安排后事。
据陪同王汉妹妹一起去的堂哥王存说:“太平间里王汉的脸上还挂着俩滴泪水,都已经冻住了。”谁都不知道王汉一生中最后流出的是后悔还是痛苦的泪水。据王存分析判断,他怀疑王汉是被同案犯小地主给打死的。因为公安部门没有找到赃款的下落,也许只有小地主和王汉两个人知道钱放在哪里,但是王汉的刑期要短,也就是早出狱,为了这十万元说不定就是小地主要打死王汉的原因。
刘三不敢苟同,但是毕竟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王汉留在世上的只有一个骨灰盒,葬在对面的山坡上,没过几年,他的坟头就被风雨给扫平了。但是靠着他挣来的血汗钱才读完大学的妹妹王兰就从来没有去扫过哥哥一次墓,让刘三感到了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
当王汉被证实已经锒铛入狱后,刘三去了他家,正好是正月初八。他妹妹王兰已经大学四年级在一家公司实习了,听说谈了个男朋友家里很有钱。
刘三问道:“小妹,上大学经济上有困难吗?需要哥帮忙尽管说。你哥不在,我就是你哥。”
王兰婉拒了,她告诉刘三,自己实习就已经有工资拿了。加上哥哥也给她攒了不少上大学的钱。
刘三望着已经长大成人,老练成熟的她漫不经心地问了句道:“你怎么去看待你哥?他在你心目中是好人还是坏人?”
王兰咬着嘴唇道:“幸好我已经快毕业了,否则肯定让那些同学们笑话我有个劳改犯的哥哥,家里再穷也不能去偷东西啊。多丢人啊。有这样的哥哥,还真不如没有。”
刘三气的真想给她娇嫩的脸上一个大巴掌,但是他已经不再是哪个曾经懵懵懂懂的无知少年。
王汉的爸妈倒是十分热情的招呼刘三坐下吃糖拿烟。可能因为是刘三也是从监狱回来的人,王汉父亲王道根期期艾艾半天道:“刘三,我家王汉是不是给你传染的,才被国家带走的?我看他老是找你玩的。”
气的刘三七窍冒烟,屁股一拍就走了。什么世道,什么人啦。
(第十五回完)刘三的流浪生涯
———————————————————————————————
第十五章:堕落的王汉完,
刘三的流浪生涯最新章节列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