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
字数:4490 加入书签
“把这书递上去,穆王会见我。”子期说道。
“我想知道你执意见穆王一面的原因?”齐步谅不再做老顽童之状,而是换上一副认真的样子,居然有了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的风范。
齐步谅可以猜出一些他为什么不去应招贤令,做内史,升侍郎的做法,却不知道他执意要面见穆王的原因。
“我见过东周国王太子,面憨实奸,功于心计。”子期兀自说出对王太子的评语。
齐步谅悚然一惊。
传说王太子表面暴虐,实则为人豪爽,礼贤下士,不拘小节,门下聚集了一帮士人,唯他听命,而东周的王却已老迈,朝政大事多半已交给王太子处理。
几乎是所有人都认为,王太子能带领东周国和穆国相抵抗。
如今,乍然听到子期对王太子的评价,他怎么能不惊讶,齐步谅丝毫不怀疑子期的看人水准。
子期拿盖子盖上茶杯,看向齐步谅,断言道:“王太子不可辅佐。”
“天下之主,另有他人。”
齐步谅只听第一句,他的脸上冒出些许虚汗,只是太过于震惊。
听到第二句,汗水簌簌而落。
“师叔为何如此震惊?”子期微抬头,再次看向齐步谅。
“没事,没事,都是天气燥热。”齐步谅苦笑一下。
子期把茶水推向他。
“清肺。”
子期站起,起身离去,而后突然转身道:“钟卜厉,亓可为两位师兄真的北嘉国和南雍国吗?”
子期并不听答案,只是问过而已。
几杯淡茶,一番谈话,子期便已经牵马离开。
唯齐步谅一惊再惊,最后又被子期的一句反问最后定住。他幽光独坐,怔然看子期离去,直到对影成三人的时候,还未离开那处。
他心里百般心思,千般辗转,最后化为一声叹息。
起身去书房,提笔写了四封书信,送予延初、钟卜厉,亓可为,孙不疑四人。齐步谅吩咐派送之人,“连夜赶往,急。”
派送之人点头,立即分别吩咐四波人送去。
十里一匹快马换乘,三日后抵达东周国、四日后送达沣国、五日后抵达佘下学宫。而最快的书信则是当夜就已经送达。
廷尉府,孙不疑启开信。
“引穆王现身冀里书社。”
孙不疑看过信即焚烧毁掉。
有书童敲门,原来是这时,正好廷尉回府邸,召他前去议事。
孙不疑换了身衣衫,便去廷尉府书房。
廷尉面色沉郁的坐在一侧,孙不疑嗅到他身上有酒味,蹙起眉头,瞥到廷尉脸上愁绪凝结,又放慢了步子。
“你来了,坐。”
“坐的近些。”
孙不疑又蹙起眉头。从廷尉的对面坐到他的旁边。
“你书读得多,知不知道有一本叫《奇说》的书是谁所作,其人还在不在人世?”
孙不疑顾不得廷尉身上的酒气,他强自镇定,腹内翻江倒水,面上仍是如常。
《奇说》,他别说见过,还倒背如流。但佘下学宫上下都被严格禁止不得走漏风声,透漏当日子期师弟所著之书的丝毫言论。
为何廷尉会知道这本书呢?
“书讲的是什么?”孙不疑问道。
廷尉摇头。
“发黄,皱巴巴,较薄,有残缺。”廷尉按照小太监所说描述《奇说》。
孙不疑心仍旧砰砰乱跳,却放下一半心来。他确信廷尉并未见过书。
“我未曾见过。”孙不疑假装怅然道。
然而廷尉的下一句话却让他的心再次提起,“你想看吗?我去向陛下求来。”廷尉的声音温柔许多。
孙不疑猛然抬头,看向廷尉,不知他是试探还是什么。
但他心却是乱跳如麻。
“陛下读过此书?”孙不疑强自镇定的问道。
“爱不释手。”廷尉道。
孙不疑心如擂鼓,是谁把此书流传出去的,难道佘下学宫里有人叛变了。
孙不疑一边思索,一边说道,“我明日想去冀里书社一趟。”。
廷尉点头,“你去休息吧。”
孙不疑起身离开,廷尉的目光追随他的背影而去,幽深而阴郁。
一向爱书如命,为何偏偏无欣喜之情,却多闪躲呢。
他身上还有什么秘密。
廷尉的脑海里闪过今日和穆王的对话。
穆王问他,为什么还没有成家,有没有喜欢过一个人,是什么滋味,怎么喜欢的。
他答不上来。
但他知道,穆王和他不同,穆王有吞天下之雄心,自然应是三宫六院,女人无数。
而他不同,他是臣。
冀里书社,一间小舍。子期伏案疾书之后,便换了一身青衫,烧起一壶茶,弹起琴来。
夜幕四合,只有虫鸣相和。
子期却更加沉醉其中。
夜渐渐便淡,从宫里传来早朝的敲钟声。
子期抬头看了天色,却在云里突兀地看到一双泛着光泽的眼眸,朝他眨眼。
子期摇晃下脑袋。
再抬头,那眼眸已经消失。
子期再次摇摇头,疲惫而生幻觉,他大概应该是要去补眠了。
第75章 故都引 04
大朝会。
洛安九品以上朝臣,武官甲胄,文官俨然,皇室贵族着黑色大官服,列席其上。
皆向穆王朝拜。
五德之中,穆国尚黑。
穆黎一身黑色衮服,有暗纹浮动,站在龙椅之前,俯瞰朝臣,剑眉入鬓,凤眼生威。
太监总管手拿旨,躬身站在穆黎左前侧。
“大朝会,起。”
内殿之外,分列左右的甲胄士兵,吹响号角。
穆国皇宫的大钟声,经久不息。
这是自收归大人国、西弋国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就此开始。
穆黎垂坐龙椅,端看左右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