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字数:5231 加入书签
那时候的我们年轻,天真,爱玩,也可以因为一个喜欢的人,老师一句励志的话,就轻易地爱上一个梦想,拥有一个信仰,有些人的轻易爱上从不轻易放弃,有些人的三分钟热度在往后的好多年提起也依旧热血了当年,所有的所有,都只不过一个正当下,而我们还年轻。
穆袅袅抱着怀里的数学奥赛练习题在阳光洒满的台阶上挥手和身边那个在青春失去了郝方圆的帮助里给了自己无限帮助得以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叫虞书欣的总是很酷,一切无所谓,却成绩依旧美好可人的女孩,转而走进那个长年累月大门正中间永远挂有一个复古大时钟提醒着人们此刻不努力,时间已流逝的图书馆。
也许,也会有人正在前方繁花似锦的地方等着她。
第21章 那年的书依旧
听说图书馆社科书的管理员萧阿姨在上个月辞职了,因为大女儿要结婚,所以要回老家,好在女儿长大了孝顺,把老家的房子装修了,知道妈妈平时有事没事就喜欢看书,于是就在老家开了间小书店,交由妈妈打理。
穆袅袅走到第一排书架的倒数第二分架,从中抽出那本《心理罪之第七个读者》,翻开。
紫色的古典书签从书的夹层里轻飘飘的掉落下来。
穆袅袅蹲下身子捡起:“炊烟袅袅几许。”嘴角勾起笑意:“嗨,小书签,你怎么还在这里?”
将书签夹回书里,把书本合上,放回架上,走到阅览室的课桌旁轻轻地抽出椅子拉开拉链拿出课外习题,动作一气呵成。
科学家说,三十天就可以形成一个习惯,而这些动作,穆袅袅已反反复复了一年多。
下午的时候,穆袅袅背着黑色大书包拿着蓝色水杯走进教室,徐家颖告诉穆袅袅,刚刚林老师让许秋怡来找她,让她一会下课去数学组办公室去找她。
穆袅袅走到办公室轻轻地敲了一下门,林老师头都没回地说:“进来。”
“林老师。”穆袅袅开口说道。
林老师这才抬起头来,从书架上抽出一张类似宣传单的东西递给穆袅袅。
“下下周的数学竞赛我们数学组讨论一致同意让你去,陆毅然虽然总体成绩比你高,但你在数学方面的悟性却比他高,你去的胜算会更大一些,这周回去就准备一下,下下周会有老师带你过去参赛的。”
穆袅袅接过林老师手里的数学竞赛宣传单。
“好的。”
走出了办公室。
李老师扶着老花眼镜,眼睛紧紧地盯着课堂安静底下深藏的暗潮汹涌,这些年,也算练出一点小侦探能力了。
“你。”李老师指了指在椅子上假装坐得端正的应家燕。
“我。”应家燕顺着李老师所指的方向,指了指自己。
李老师极其不耐烦地将头别过门口的方向,眉头紧缩。
“你,对,就是你,站起来。”
应家燕听闻,小心翼翼地把放在大腿上的轻轻地放回到抽屉里,战战兢兢地站起身,等待着李老师的惩罚。
李老师依旧是极其不耐烦的语气:“把第一句读一遍,然后说一说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境。”
“哦。”应家燕应声道,缓缓地把课桌上的课本拿了起来。
风把窗台的窗台吹得像个穿着裙子翩翩起舞的美丽的姑娘,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一不小心,就飘到了窗台的教室里来。
中午十分,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时间万物,夏天,已然迈着整齐而有序的步伐向所有的高三学子走来,而依然有人,却好像在春天里,怎么睡都睡不醒。
李老师无奈的摇了摇头,摆摆手,示意应家燕坐下,用手扶了扶他的老花眼镜,继续讲唐诗宋词。
作者有话要说: 坚持把这篇写完吧,是一个已经想好结局的故事了……
望着远处发呆……
第22章 一如当年那个叫何时以的名字一样
穆袅袅用她瘦弱的身躯背着一个硕大的书包,书包里,除了几件衣服,还有就是文具和一本奥数。
“怎么不拖个行李箱,背着多沉啊。”带领的老师说。
“行李箱太麻烦了,还是背着方便些。”穆袅袅说。
“走吧。”
校车缓缓地走过这座小城市的柏油路面,风把窗口的玻璃吹得啪啪作响。
穆袅袅觉得时光流淌过的街角宁静又温和,就靠着玻璃窗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带领的老师正轻轻地拍着穆袅袅的肩膀说:“到站了。”
穆袅袅看向窗台的售票窗口,这是她第二次坐火车。
带领的老师买好了票,穆袅袅跟着她过了检票口,找到自己的位置把书包放到顶头的物架上。
车厢里响起了火车经过车轨时的嘈杂音,窗外的景物就开始在穆袅袅的眼前由慢到快直至开始飞奔起来。
……
应家燕飞奔进教室里的时候,穆袅袅正塞着耳机在听英语听力。
看见应家燕气喘吁吁的趴在自己的桌子上大口的边喘气边说:“出来了,出来了,结果出来了,是第一名,全国第一名,袅袅,你太棒了。”
穆袅袅笑了笑,把应家燕桌子上的水杯递给她,并示意她坐下:“坐下喝口水吧。”
应家燕接过水杯,在自己的椅子上坐下来,喝了一口水稍微缓了一下才放慢语速说:“我刚刚去找林老师,碰巧听见她们在讨论这件事情,林老师说你这次拿了第一名。”
看穆袅袅只是平静的坐着微笑地听她讲,应家燕:“你怎么一点儿也不激动。”
穆袅袅深吸了一口气,转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拿起笔,平静的语气里不带任何的掺杂。
“挺激动的。”
穆袅袅停下手中的笔,望向窗外,是夏天的风啊,闷热里带有一丝丝凉爽。
是真的。
“那你怎么看起来这么平静?”应家燕问。
“因为……起风了。”穆袅袅回。
嗯,因为窗外起风了。
教职工家六七八岁的小孩此刻正站在树底下拉着一条长长的线,在阳光底下透明的摇晃着,长长的线的另一头,是飞在高高的天空中的风筝,在蓝色的风中摇曳身姿。
“什么?”应家燕以为自己听错了。
“起风了,你看!”穆袅袅指了指窗外的风筝。
应家燕顺着穆袅袅所指的方向,将头探出窗外,只好无奈地说:“好吧,反正我是挺开心的。”
第二天校长就为此次参赛获奖的同学颁了奖状,在全校师生面前,并着重表扬。
着重就是,穆袅袅的名字通过那个放置在操场边的喇叭回荡在整个校园,人们都开始知道,高三一班有一个女同学,她的名字叫穆袅袅,她的学习成绩很好,在全国数学竞赛中拿了一等奖,一如当年的在全校师生中口口相传的那个叫何时以的名字一样。
风又吹动了绿色的叶子。
第23章 仿佛分别永远不会到来一样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讲台上方的教室一角上贴着的倒计时一百天已经悄无声息的变成了倒计时二十五天。
正上方的加油打气宣传语“百年太久,只争朝夕。”已经落了些些灰尘。
黑板上右下角值日生的名字一天一天的更换着。
李老师有时候还是个感性的老头,像往常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时候都一样,因上了年纪而显得皱巴的手轻轻地扶了一下他的老花眼镜,唯一不同的是,今天的李老师显得格外的温和:“都互相多看看吧,现在是看一眼少一眼咯。”
大家都只是咯咯咯的笑,笑声溢满课堂,仿佛分别永远不会到来一样。
其实,从小升初,初升高,我们一直都在围绕着一亩三分地过活,有些人甚至出了门口就能相见,有些人隔着老远就能互相挥挥手,大喊一声就约好了明天几点何地见,大家都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告别。
所以也不曾沧桑。
李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他的课堂。
可是穆袅袅早早地就尝过那种滋味了,酸酸的,涩涩的,偶尔没有人的时候,胸口还会堵得慌,把头埋进膝盖里的时候,眼泪就会吧嗒吧嗒地掉落在光亮的地板上,然后为了掩人耳目,又只能抽出一张纸把它一滴一滴地擦干,打开水龙头,冰凉的水流过脸颊之后,又像个没事的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