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惊世之战(上)
字数:8558 加入书签
帝国西部边境与克伦比亚王朝的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里聚集了超过帝国三分之一的将军,在各军团和骑士团不断加入战场的同时,周边几个郡省的牧民也如蚁群般向东迁徙,西部与克伦比亚王朝接壤的数个郡省之地形地貌不似北方与神圣罗马帝国接壤的几个郡省,西部以莫扎特郡省为例,主要为平原、高原及丘陵,平原的面积占据了整个郡省的四分之三,其次为高原,丘陵少之又少,所以这里多游牧部落,而地处帝国最北的悉尼郡省,以山地居多,河流广布,绝对不适合大规模骑士战。
游牧部落民风彪悍的同时文化程度低,对外来人员抱有极大的排斥,宏观而言帝国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但是游牧部落却从不以两者之一自居,大多数领主即部落酋长,有时候酋长们也喜欢让人称其为“子爵大人”“伯爵大人”。
普林大帝亲临北方战场,却迟迟没有“考察”距离费雷城更近的西方战场,甚至连一丁点让值得让人猜疑的迹象都没有,这让西方战场上的将士们感觉受到了冷落,就好像牧民放羊,丢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就不管不顾了。可他们面对的可不是绿油油的草地,而是来势汹汹的克伦比亚大军,他们嚼得碎咽得下?
西方的主要战场在莫扎特郡省,时至今日,仅莫扎特郡省的拉米尔平原便聚集了双方三十余万大军,紫藤花帝国两线作战,在军队数量上肯定不如克伦比亚王朝方面,但悬殊不大,前者十五万,后者十七万。
不同于北方战场,拉米尔平原频频展开大规模战役,。无论在何时代,战争都是一部绞肉机,它的核心词汇不是“征服”,而是“消耗”,在这里,双方每天都要战死上千人,哪一方率先扛不住这种消耗就意味着失败,北方有奥尔良要塞扼制咽喉,拉米尔平原却没有这样的天然屏障,所以死亡看上去更加**裸。
斯克拉作为拉米尔军团的大军团长,身骑一匹巨型斯巴达战马立于庞大方阵的最前方,人和马皆负黑色轻铠,头盔中展露出来的是如秃鹫一般的双眼,锐利注视着正前方的敌方方阵,整个人显得不怒自威。他的左侧是一名看上去比他要大上几岁的魔法师,实际年龄也许比大军团长要年长二三十岁,因为他的胸口孤零零佩戴着一枚孔雀羽徽章———这象征着他是一名圣魔导师。而他的右侧,则是一名年轻的将军,三十岁出头的模样,哪怕面对敌方十余万大军,他的嘴角也带着浓烈的笑容,好似迎接他的不是一场惨烈的厮杀,而是可以轻松入口的饕餮盛宴。
年轻将军回过头瞄了一眼后方仍在集结的队伍,朝大军团长斯克拉说道:“父亲,听说莱茵亲王的妻子因难产而死,于是痴情的亲王殿下只有一个宝贝女儿,啧啧,恐怕连红胡子腓特烈都会眼红她的嫁妆。”
斯克拉撇嘴道:“那是**。”
年轻将军毫不掩饰的翻了个白眼,他的父亲什么都好,就是太容易较真,从他身上压根就找不到一丁点幽默。怪不得母亲说他是战场上的勇者,生活上的瘸子,情感上的傻子,果然没错。
瘸子?年轻将军似乎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说起来,自己还欠他一个妹妹呢,妹妹倒是小事,也不知是不是上帝的玩笑,默多克家族每诞生十个孩子,至少有七个是女孩,他的父亲也没能缔造奇迹,在最初创造出他这个带把的爷们后,一口气接连为他创造了三个妹妹。可问题是,当初那个家伙一脸鄙夷的盯着自己的脸,死活要索取两百万金币的嫁妆,尽管他一再解释,他的三个妹妹无一例外长得比他漂亮,废话,他当然不会以“漂亮”自居,然后他想破脑袋说了一些类似我的妹妹们风姿卓绝优雅大方之类的溢美之词,尽管最小的苏丽才十二岁。
可那个家伙却说“山鸡的妹妹怎么会是天鹅呢,野鸡还差不多”,差点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凭长相就能把敌人吓死。
然而事实呢?一脸粗矿时常被将军们暗地里评价为“野人”的斯克拉大军团长,一旦离开军营远离战场出现在帝都那些小型但分量十足的宴会上,就会带着这个唯一的儿子露面,以子为荣,由此便可证明他的长相并不差,半辈子埋头军事战事的斯克拉不善交际更不热衷此道,但总会向费雷城的权贵们“不着痕迹”的讲述儿子的优秀事迹,为儿子在“未来亲家”面前博取好感。这份本该由儿子的母亲精心斡旋的事情,完全被他代劳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位帝都权贵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或孙女嫁给他的儿子。原因只是他的儿子在睡梦中说了一句话被某个不知名的瘸子散播到了整个大贵族耳中:“我的妻子,需有女神之貌、默多克之勇、以巨龙为侍、白独角兽为宠。”
若真如此,自己怕是永远也别想看到孙子孙女!
可是既然是梦话,那么真相便独独掌握在那个瘸子手中。如果有机会见到那个儿子所说的瘸子,斯克拉一点也不介意把他当做俘虏对待,活埋了那丫的。
年轻将军突兀感叹道:“惆怅啊。”
这回轮到斯克拉翻白眼了,他以教训的口吻说道:“小兔崽子,你有什么可惆怅的!等下要是发现你又偷偷溜到后方躲起来,老子就会让你真正惆怅!”
有点像是在闭目养神的白发圣魔导师缓缓睁开眼,张口就骂道:“斯克拉!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白痴!你战死那是理所应当,帮我传宗接代的孙子可死不得!”
在竖琴诗人的诗篇中,战场上的将军都是持长枪佩利剑,长枪和利剑都会有一个威武霸气的名字,可是既没有持枪佩剑又没有身穿铠甲的年轻将军,只是象征性披着一件灰色战袍。听到白发老者开骂,年轻将军抖了抖战袍,嘿嘿笑着,他的父亲,堂堂拉米尔军团的军团长,则一脸吃瘪的模样。
在紫藤花帝国,有千年以来与梵蒂冈教廷作战的巨龙伊斯特,也有富可敌国的银行家罗斯柴尔德,还有捍卫北方疆域的守门人亚历山大,而刽子手默多克,同样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默多克家族是帝国最大的清道夫,每一年都会有不少贵族死于这个家族的铡刀之下,这些失去主心骨或者继承人的家族,往往不会向皇室发动复仇,却乐此不彼的将矛头指向默多克,若问哪个家族的仇家最多,默多克家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于是贵族阶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借钱找罗斯柴尔德,复仇找默多克,想死就找伊斯特。”
一个清道夫家族怎么会出现在战场上?而且还是祖孙三代一同上阵?哪怕是一名普通的士兵,都会对此表现出足够的好奇心。
五十年前,默多克家族连进入帝国家族排名前二十的资格都没有,甚至不是最惹人讨厌最让人惧怕的清道夫家族,一直以来,唯一一个勉强称得上朋友的摩根皇室都不愿与这个家族有过多接触,直到斯克拉的爷爷有幸娶了一位公主才稍稍改变这一局面,那位睿智的公主剔除掉了一个清道夫家族的诸多陋习,譬如表情麻木待人毫不宽容,她教会了她的儿子,默多克家族的下一任掌舵人也就是斯克拉的父亲,即使是刽子手,他也还是一名拥有伯爵头衔的贵族,哪怕在按下铡刀挥舞大刀的那一刻,他也必须优雅,而不是像个屠夫一样面目狰狞。
潜心钻研魔法的儿子拒绝了家主之位,成为了一名宫廷魔法师,这开创了这个家族的先河,几年过后,在众多复杂视线的注视下,他成为了普林大帝的私人魔法老师,这对于默多克家族而言无疑也是头一遭。在这位魔法师的努力下,默多克家族的交际能力得到了质变,哪些原本在暗地里吐唾液的家族也开始承认与这个家族交朋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让人难堪,与此同时,帝都的各大学院也开始接受默多克家族的继承人并愿意为他们提供保护。
到了斯克拉这一代,继承人开始踏足军旅———政治于这个家族而言就是死神镰刀,绝不容许他们踏足,这一点,不吝啬对这个家族拿出厚重友谊的普林大帝清楚,默多克家族也清楚。任何一个国家,清道夫家族踏足政治领域的下场只有一个,利用身份的特殊性搅乱宫廷政治,不管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之举,历史学家们都一再阐明,帝王决不能让一个清道夫家族在抓着铡刀的同时让他的另一只手握着为国家出谋划策的鹅毛笔。三十年前海顿王国的一场动乱,策划者就是一个清道夫家族,而如今,那个叛国者家族现在已经是海顿王国的主人。
斯克拉从小就表现出极佳的军事素养和骑士天赋,从一开始他就极力赞成普林大帝的军事改革,虽然那时他还只是军队中一名普通的骑士,赞成与否都无关紧要。而如今作为一名成熟龙骑士的他,已经是战场上一颗耀眼的将星,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提出“防御大于进攻”的军人,这不仅仅是嘴上说说,他所领导的拉米尔军团,除了部分轻骑兵和轻铠骑士,其余兵种一律配有盾牌,盾牌的材质、形状、重量各异,大多都是他亲自设计而成,而为了减小盾牌所带来的负重影响,这支三万人的军团之日常训练中,便增加了负重训练一项。
普林大帝曾评价他的拉米尔军团为“移动的战争堡垒”。
三代人的努力,让默多克成为了帝国排名第二的家族,如日中天。
号角声响起,两个巨型方阵同时发起冲锋。
帝国西部边境与克伦比亚王朝的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里聚集了超过帝国三分之一的将军,在各军团和骑士团不断加入战场的同时,周边几个郡省的牧民也如蚁群般向东迁徙,西部与克伦比亚王朝接壤的数个郡省之地形地貌不似北方与神圣罗马帝国接壤的几个郡省,西部以莫扎特郡省为例,主要为平原、高原及丘陵,平原的面积占据了整个郡省的四分之三,其次为高原,丘陵少之又少,所以这里多游牧部落,而地处帝国最北的悉尼郡省,以山地居多,河流广布,绝对不适合大规模骑士战。
游牧部落民风彪悍的同时文化程度低,对外来人员抱有极大的排斥,宏观而言帝国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但是游牧部落却从不以两者之一自居,大多数领主即部落酋长,有时候酋长们也喜欢让人称其为“子爵大人”“伯爵大人”。
普林大帝亲临北方战场,却迟迟没有“考察”距离费雷城更近的西方战场,甚至连一丁点让值得让人猜疑的迹象都没有,这让西方战场上的将士们感觉受到了冷落,就好像牧民放羊,丢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就不管不顾了。可他们面对的可不是绿油油的草地,而是来势汹汹的克伦比亚大军,他们嚼得碎咽得下?
西方的主要战场在莫扎特郡省,时至今日,仅莫扎特郡省的拉米尔平原便聚集了双方三十余万大军,紫藤花帝国两线作战,在军队数量上肯定不如克伦比亚王朝方面,但悬殊不大,前者十五万,后者十七万。
不同于北方战场,拉米尔平原频频展开大规模战役,。无论在何时代,战争都是一部绞肉机,它的核心词汇不是“征服”,而是“消耗”,在这里,双方每天都要战死上千人,哪一方率先扛不住这种消耗就意味着失败,北方有奥尔良要塞扼制咽喉,拉米尔平原却没有这样的天然屏障,所以死亡看上去更加**裸。
斯克拉作为拉米尔军团的大军团长,身骑一匹巨型斯巴达战马立于庞大方阵的最前方,人和马皆负黑色轻铠,头盔中展露出来的是如秃鹫一般的双眼,锐利注视着正前方的敌方方阵,整个人显得不怒自威。他的左侧是一名看上去比他要大上几岁的魔法师,实际年龄也许比大军团长要年长二三十岁,因为他的胸口孤零零佩戴着一枚孔雀羽徽章———这象征着他是一名圣魔导师。而他的右侧,则是一名年轻的将军,三十岁出头的模样,哪怕面对敌方十余万大军,他的嘴角也带着浓烈的笑容,好似迎接他的不是一场惨烈的厮杀,而是可以轻松入口的饕餮盛宴。
年轻将军回过头瞄了一眼后方仍在集结的队伍,朝大军团长斯克拉说道:“父亲,听说莱茵亲王的妻子因难产而死,于是痴情的亲王殿下只有一个宝贝女儿,啧啧,恐怕连红胡子腓特烈都会眼红她的嫁妆。”
斯克拉撇嘴道:“那是**。”
年轻将军毫不掩饰的翻了个白眼,他的父亲什么都好,就是太容易较真,从他身上压根就找不到一丁点幽默。怪不得母亲说他是战场上的勇者,生活上的瘸子,情感上的傻子,果然没错。
瘸子?年轻将军似乎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说起来,自己还欠他一个妹妹呢,妹妹倒是小事,也不知是不是上帝的玩笑,默多克家族每诞生十个孩子,至少有七个是女孩,他的父亲也没能缔造奇迹,在最初创造出他这个带把的爷们后,一口气接连为他创造了三个妹妹。可问题是,当初那个家伙一脸鄙夷的盯着自己的脸,死活要索取两百万金币的嫁妆,尽管他一再解释,他的三个妹妹无一例外长得比他漂亮,废话,他当然不会以“漂亮”自居,然后他想破脑袋说了一些类似我的妹妹们风姿卓绝优雅大方之类的溢美之词,尽管最小的苏丽才十二岁。
可那个家伙却说“山鸡的妹妹怎么会是天鹅呢,野鸡还差不多”,差点让他觉得自己可以凭长相就能把敌人吓死。
然而事实呢?一脸粗矿时常被将军们暗地里评价为“野人”的斯克拉大军团长,一旦离开军营远离战场出现在帝都那些小型但分量十足的宴会上,就会带着这个唯一的儿子露面,以子为荣,由此便可证明他的长相并不差,半辈子埋头军事战事的斯克拉不善交际更不热衷此道,但总会向费雷城的权贵们“不着痕迹”的讲述儿子的优秀事迹,为儿子在“未来亲家”面前博取好感。这份本该由儿子的母亲精心斡旋的事情,完全被他代劳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位帝都权贵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或孙女嫁给他的儿子。原因只是他的儿子在睡梦中说了一句话被某个不知名的瘸子散播到了整个大贵族耳中:“我的妻子,需有女神之貌、默多克之勇、以巨龙为侍、白独角兽为宠。”
若真如此,自己怕是永远也别想看到孙子孙女!
可是既然是梦话,那么真相便独独掌握在那个瘸子手中。如果有机会见到那个儿子所说的瘸子,斯克拉一点也不介意把他当做俘虏对待,活埋了那丫的。
年轻将军突兀感叹道:“惆怅啊。”
这回轮到斯克拉翻白眼了,他以教训的口吻说道:“小兔崽子,你有什么可惆怅的!等下要是发现你又偷偷溜到后方躲起来,老子就会让你真正惆怅!”
有点像是在闭目养神的白发圣魔导师缓缓睁开眼,张口就骂道:“斯克拉!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白痴!你战死那是理所应当,帮我传宗接代的孙子可死不得!”
在竖琴诗人的诗篇中,战场上的将军都是持长枪佩利剑,长枪和利剑都会有一个威武霸气的名字,可是既没有持枪佩剑又没有身穿铠甲的年轻将军,只是象征性披着一件灰色战袍。听到白发老者开骂,年轻将军抖了抖战袍,嘿嘿笑着,他的父亲,堂堂拉米尔军团的军团长,则一脸吃瘪的模样。
在紫藤花帝国,有千年以来与梵蒂冈教廷作战的巨龙伊斯特,也有富可敌国的银行家罗斯柴尔德,还有捍卫北方疆域的守门人亚历山大,而刽子手默多克,同样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默多克家族是帝国最大的清道夫,每一年都会有不少贵族死于这个家族的铡刀之下,这些失去主心骨或者继承人的家族,往往不会向皇室发动复仇,却乐此不彼的将矛头指向默多克,若问哪个家族的仇家最多,默多克家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于是贵族阶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借钱找罗斯柴尔德,复仇找默多克,想死就找伊斯特。”
一个清道夫家族怎么会出现在战场上?而且还是祖孙三代一同上阵?哪怕是一名普通的士兵,都会对此表现出足够的好奇心。
五十年前,默多克家族连进入帝国家族排名前二十的资格都没有,甚至不是最惹人讨厌最让人惧怕的清道夫家族,一直以来,唯一一个勉强称得上朋友的摩根皇室都不愿与这个家族有过多接触,直到斯克拉的爷爷有幸娶了一位公主才稍稍改变这一局面,那位睿智的公主剔除掉了一个清道夫家族的诸多陋习,譬如表情麻木待人毫不宽容,她教会了她的儿子,默多克家族的下一任掌舵人也就是斯克拉的父亲,即使是刽子手,他也还是一名拥有伯爵头衔的贵族,哪怕在按下铡刀挥舞大刀的那一刻,他也必须优雅,而不是像个屠夫一样面目狰狞。
潜心钻研魔法的儿子拒绝了家主之位,成为了一名宫廷魔法师,这开创了这个家族的先河,几年过后,在众多复杂视线的注视下,他成为了普林大帝的私人魔法老师,这对于默多克家族而言无疑也是头一遭。在这位魔法师的努力下,默多克家族的交际能力得到了质变,哪些原本在暗地里吐唾液的家族也开始承认与这个家族交朋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让人难堪,与此同时,帝都的各大学院也开始接受默多克家族的继承人并愿意为他们提供保护。
到了斯克拉这一代,继承人开始踏足军旅———政治于这个家族而言就是死神镰刀,绝不容许他们踏足,这一点,不吝啬对这个家族拿出厚重友谊的普林大帝清楚,默多克家族也清楚。任何一个国家,清道夫家族踏足政治领域的下场只有一个,利用身份的特殊性搅乱宫廷政治,不管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之举,历史学家们都一再阐明,帝王决不能让一个清道夫家族在抓着铡刀的同时让他的另一只手握着为国家出谋划策的鹅毛笔。三十年前海顿王国的一场动乱,策划者就是一个清道夫家族,而如今,那个叛国者家族现在已经是海顿王国的主人。
斯克拉从小就表现出极佳的军事素养和骑士天赋,从一开始他就极力赞成普林大帝的军事改革,虽然那时他还只是军队中一名普通的骑士,赞成与否都无关紧要。而如今作为一名成熟龙骑士的他,已经是战场上一颗耀眼的将星,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提出“防御大于进攻”的军人,这不仅仅是嘴上说说,他所领导的拉米尔军团,除了部分轻骑兵和轻铠骑士,其余兵种一律配有盾牌,盾牌的材质、形状、重量各异,大多都是他亲自设计而成,而为了减小盾牌所带来的负重影响,这支三万人的军团之日常训练中,便增加了负重训练一项。
普林大帝曾评价他的拉米尔军团为“移动的战争堡垒”。
三代人的努力,让默多克成为了帝国排名第二的家族,如日中天。
号角声响起,两个巨型方阵同时发起冲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