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百利堂转眼济世 城隍庙杯水送终
字数:14762 加入书签
第二十九章百利堂转眼济世城隍庙杯水送终
上文书说道监视黑九的人,发现黑九不友上传)吓得是大惊失色。报告少掌柜的。少掌柜的并不惊慌哈哈一笑说道:“哈哈,量他无能。四下都布置好眼线他跑不了。整个镇上的车夫都换成了我们的人啦。并且是两两一对的在那儿趴活。”少掌柜的颇为得意地说道。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李长庚、王守义带着一行人来到了淮滨县城,早有前行人员安排好客店。李长庚、王守义放好行李,换上粗布衣衫走出客栈,几名随行人员也是粗布陋衫不远不近地跟着。王守义带着李长庚直接来到了城隍庙门口,看到一群乞丐衣不遮体地在哪儿躺着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冬日的太阳似乎偷懒了一点儿也不暖和。寒风倒显得几分勤劳,卖力地撕开小乞丐们没有纽扣的衣服,他们缩着脑袋双手紧抱在胸前,不停地打着哆嗦。李长庚用眼睛示意王守义给些银两。王守义走了过去望着那几个小乞丐亲切地小声喊道:“狗剩子,小耗子。”那几个乞丐一听见人喊话,立即围了过来大声喊道:“狗儿回来了。马儿呢?”王守义望着这群昔日的丐友们个个依然是蓬头污面,在寒风中有的人露出胳膊,有的人露出腿肚子,还有的人露着肚脐眼儿,个个睁大眼睛惊奇地望着眼前这位昔日的玩伴,见他衣着鲜亮似乎不认识了。
“师父呢?”王守义笑着问道。
“在里面给驴头治病呢,驴头咳嗽了快不行了。”有一个小乞丐回答道。
“你们去买些烧鸡白酒。”王守义拿出一把银元递到玩伴们手中说道:“买些师傅喜欢吃的。剩下的买你们喜欢吃的。”狗剩子接过钱说道:“走喽,买吃的了。”众乞儿哄涌而上跟在狗剩子后面向街面上跑去。王守义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眼睛有点湿润了。他没有说话走进了城隍庙内,这时刘凤吟迎面走了出来,王守义看到师傅远远地跪了下来说道:“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王守义说完话趴在地面上匍匐前行来到了刘凤吟的面前磕头说道:“师父,喂!没有你的教导,我和马儿肯定在大河湾死无葬身之地。亏得你教细心我们才免于一死。本想早来看你,因为少林寺的悟远师傅前来教授武功耽搁了,孩儿在这给你磕头了。”
刘凤吟扶起王守义说道:“能活着走出大河湾回来就好了。你是不是为了李家堡的事而来的?”
“师傅你是怎么知道的?”王守义面带诧异地问道。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淮滨县、李家堡二三百里两三天消息就会到了。”刘凤吟扶起王守义抚摸着他的脑袋说道:“好孩子快快起来,让师傅好好看你。你俩也是命不该绝。这位我若不猜错的话应该是李长庚。”
“在下正是李长庚。”李长庚抱拳鞠躬施礼和气地说道。
“你们找我的事情,我办不了。你们走吧。”刘凤吟看也不看李长庚一眼,果断地说道:“江湖恩怨,与我何关?路有死骨,何人看见?”
“天下之事,天下人管。李家田园,不见饥寒。日日施舍,夜夜棚庵。”李长庚望着刘凤吟满面带笑脱口而出地说道:“你的弟子日日可见。”
“李家堡拿出良田百倾,所产粮食皆用来布施。”王守义用渴求的眼神望着刘凤吟说道:“师傅,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你们去吧。我现在有病人需要关照,我出去买药不能耽搁了。”刘凤吟表情冷淡地说完一走了之。李长庚望着刘凤吟远去的背影面带尴尬之色。王守义站在那儿望着李长庚不知所措地搓着手。
“进去看看吧。”李长庚说着向城隍庙内走去。城隍庙内光线昏暗,两人一进去眼睛不适什么都看不到,二人闭上眼睛稍候片刻,向里面走进去,厚厚的稻草铺在地面上,透出一股股霉臭气令人欲呕!李长庚强忍住恶心,双目四望不见人影心中不由得暗道:一个人都没有那儿来的病人。这就是名震中原的义丐?一嘴的谎话!李长庚一边想着一边随着王守义的脚步向里面走进。王守义也是什么都没有看到他说了一句:“回去吧,没有人。”王守义话音落下,面前的稻草突然动了起来。王守义心中吓了一跳说道:“哎呀,妈呀,人在这稻草里面埋着呢。”二人的眼睛慢慢适应了屋内的光线,他们看到稻草起伏不平也明白了这些人是藏在这里卧病御寒。李长庚蹲了下来,扒开面前的稻草摸了摸病人的脑门,感觉到他的额头烫手,李长庚一摸脉搏片刻之后说道:“这个人要赶快送去医治,再迟性命难保!守义送他去看大夫。”王守义弯腰从稻草里面拖出病者,李长庚扶着病人爬到王守义的背上,王守义背起病人就跑。刚走出城隍庙的大门刚好遇见刘凤吟左手拎着几副草药,右手拿着一个布袋鼓鼓的像是吃的食物。
“师傅,我们把他送去看病。”王守义边说边走。李长庚对着刘凤吟微微一笑算是打个招呼二人疾步而去。刘凤吟望着远去的背影半天没有挪动脚步。他有些迷惑不解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话说李长庚、王守义背着病人来到一家诊所招牌上写着百利堂。大夫把脉问诊过后说道:“病的不轻需要住下治疗。”
“你在这儿照顾他一下,我回去叫个人过来照看它。”李长庚说完走了出去。大夫开出药房,药房接过药单,用算盘噼里啪啦拨打了两边说道:“十五味中药,三幅一共一块五。”王守义一摸口袋发现自己分文皆无,刚才给那些乞儿的时候掏的是一干二净。王守义面露窘相地说道:“大夫,刚才那位是我的伯父,他回去拿钱去了。你把药先给病人用下等会儿一定给钱。”
“没钱?没钱来看什么病?给我滚出去!”掌柜的脸色发青一脸不悦地说道:“像你这样吃白食的我见多了。”掌柜的说完用眼睛死死地盯着王守义。王守义坐在病床边看着气若游丝的乞儿眼睛发红,这小乞丐年龄大约十四五岁和自己的年龄不相上下,双目紧闭牙关紧咬不醒人事。王守义心中暗自后悔,悔不该把钱给尽了那些乞丐,现在等钱救命却是分文没有。王守义想到这儿泪眼朦胧不知怎语!暗叹人间冷暖!世道维艰!
“滚!没有钱快滚!”药店掌柜的看着眼泪汪汪的王守义恼羞成怒地说道:“你滚!滚得越远越好!在这儿哭什么丧,真是触霉头。”
“先生你叫谁滚?”李长庚说着话走了进来。看到药店掌柜的对着王守义咆哮如雷,心中顿时明白。他对身后的家兵说道:“李可拿银子给他。”李可把钱袋往账房先生的桌子一扔说道:“该多少钱你拿!不要这样吓唬两个孩子。”
“你们当家的是谁?”李长庚和气地问道。
“我是。”刚才那位骂人的药店掌柜的看到柜台上沉甸甸的钱袋子像是霜打得茄子蔫耷耷的说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望贵人多多包涵。”
“把你这个药店哗啦哗啦砸吧砸吧你看能值多少钱?”李长庚笑着问道。
“哎!这小本生意也值不了被几个钱。连房子带物件满打满算也就是一百二三十块大洋。”药店掌柜的说道:“小本生意难以经营,只能维持生计。”
“这坐堂的大夫也是你雇得?”李长庚说道。
“是!是!是!”药店掌柜的陪着笑脸说道。
“我和你做个交易,这药店我给你一百三十块大洋盘下来。”李长庚心平气和地说到:“这个药店连房子带药不值一百元。我看你也是难以维持下去。你的伙计和郎中我都留下。你可愿意?我可是多给你二三成了。”
“愿意!愿意!”药店掌柜的面带悦色眼睛含笑地说道:“一百个愿意。”
“李可,点钱。”李长庚微笑着说道:“掌柜的你立个字句,让郎中做中间保人,立即钱物两清。所有的伙计、郎中工钱加一成。”李长庚的话音落下伙计、郎中高兴得合不拢嘴。药店掌柜的写好字句,摁上手印。郎中也在上面签字画押。李可点钱交付完毕之后,李长庚微笑着说道:“这家药店明天改名济世堂。叫花子看病拿药不收钱,穷人少收钱,富人正常收钱。李可以后就留在这儿做大掌柜的。”大家听完东家的话百思不解,这样做不是赔本的买卖吗?
“这样能开多久?”郎中问道。
“这样想开多久就能开多久。”李长庚微微带笑说道:“凡是善举天下人支持,平白无故想占便宜的人不会太多。并且名气会越来越大,财富会越聚越多,救济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不够李家堡添置一些。”李长庚说完众人恍然大悟。那边早有伙计煎好中药给乞儿的牙齿撬开灌入中药。李长庚请求地笑着说道:“诸位,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请诸位前去给城隍庙那些乞丐义诊。现在就去,看到病情严重的立即抬回来,病情不重的原地医治。我和守义现在也亲自前往。你们在这儿准备些热乎的吃的喝的一会儿带过去,大家伙说好吗?”
“好!愿同东家一起去义诊。”伙计、郎中异口同声地说道。李长庚等众人话音落下立即和王守义离开诊所来到了城隍庙。二人来到了城隍庙内,看到刘凤吟手拿饭碗在稻草铺内坐着,二人走进城隍庙的后殿内,透过微弱的光线看到刘凤吟在给一位小乞丐喂水喝,那个乞儿头枕在刘凤吟的大头上半躺半倚,刘凤吟右手拿着水碗左手托起那个孩子的头,碗中的水贴近孩子的嘴唇上,那孩子的嘴唇慢慢地蠕动着一点一点地吮吸着。刘凤吟头也不抬好像没有看到李长庚、王守义的到来。他那专注的神情好似一位母亲在哺育着自己的婴儿。李长庚看在眼里内心突然升起一股敬意,他从自己的内心由衷地感觉到刘凤吟的高大与伟岸。李长庚知道这些人和刘凤吟非亲非故,而刘凤吟对他们关心照顾视如己出。李长庚看到城隍老爷的庙台上放着几个破碗,一旁有个破罐子,里面盛有清水。这时一旁的稻草堆里传出微弱的呻吟之音夹杂着低沉的叫喊声:“水--水。”可以听得出来,如若不加医治这微弱的喊声将是最后的呼唤。李长庚这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子弟看到这个场面,也不得不拿起碗舀起小半碗水,用右手端了过去来到病人前蹲了下来,他用左手扶起发出呻吟的丐儿,右手刚要把水递到那孩子的嘴唇边,突然李长庚重心失衡,身体前倾手中的碗落在地面上,噗通一声跪倒在那孩子的身边,站在刘凤吟身旁的王守义急忙跑了过来,弯腰扶起李长庚。李长庚捡起地上的碗,重新舀起半碗水,来到了那丐儿的身边,这次李长庚不是蹲身下去,而是用右手拿着半碗水坐到地面上,屁股向前扭动着来到了丐儿的前面,他用左手抽起那孩子把左腿放到他的背后,那孩子半倚半靠在他的身上,右手的水递到那孩子的嘴唇上,那孩子蠕动嘴唇吮吸着碗内的水,片刻之后那孩子睁开眼睛望着李长庚,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李长庚心中升起一股欣慰之情,从小到大都是人家伺候他,顺从他,逗他开心。而今天他却一反常态,低下他那高傲的头颅,放下他那与之俱来的架子,前来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小乞丐喂水。是效仿刘凤吟?还是自己内心的驱使?这个问题只有他的内心知道。
那丐儿躺在李长庚的腿上,睁开眼睛望着李长庚的眼睛,目光中透出感激之情,他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瞳孔猛然放大,眼神渐渐暗了下来。孩子归西了,他走的是那么平静与安详没有一丝痛苦的呻吟;他品尝到人身最后的美味是一杯甘甜的清水;他走的是那么满足躺在一个人的怀中悄悄离开人世。李长庚看着他久久没有放下他的身躯。李长庚在感受着生离死别激荡着他的内心。
“他走了。走了好一会儿。”好长一段时间李长庚才平静地说道。他的说话声刘凤吟听得清清楚楚。刚才他摔倒的那一跤,刘凤吟也看着眼里。他没有想到这位豪门公子居然能和他一样关怀着病重的乞丐;也没有想到李长庚会身体力行地去照顾那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乞丐;更没有想到的是李长庚居然能平静地让小乞丐躺在自己的怀中安祥地去世了。表面安详的刘凤吟内心思潮起伏,他依然坐在那儿用手轻轻擦拭孩子嘴巴上的黏涎。
王守义看着李长庚抱着去世的丐儿,他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好像留恋着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李长庚用手轻轻拂拭乞儿的眼睛,令他合上双眼。李长庚双手托着乞儿的脑袋,身体慢慢后移令乞儿平躺在草地上。李长庚站起来说道:“守义,去叫人到棺材铺给他买个棺材入土为安。”
城隍庙的殿外面想起一阵吵杂地说话声。一群大夫摸样的人走了进来,他们有的人提着马灯,有的人背着药箱,有的人拎着保温水瓶,有的人挎着冒着热气的竹篮,还有两个人抬着担架。伙计们在王守义的指引下扒开稻草扶起病人,郎中拿出温度计给他们量体温、号脉。众人有条不紊的忙活着没有一个人说话。一旁的刘凤吟看了半天莫名其妙地望着这一群人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干什么?”
“我们是济世堂药店的。”有个伙计回答道:“掌柜的叫我们给淮滨县城的所有乞丐免费医治,给穷人半价医治。”
“淮滨县城什么时候有一个济世堂?我怎么不知道?”刘凤吟好奇地问道。
“是以前的百利药店。今天换了个老板。今天有两个人送去一个乞丐快要死了,说是要给他们治病,其中的一个人送到就走了。另一个人留了下来,开好药方交钱的时候,留下来的人没有钱。老板王百利说他们没有钱不给治疗,撵他们走要他们滚蛋。后来那个出去的人回来了,和王百利谈了谈价格,就买下那家药店,改名济世堂。他让我们首先来给乞丐治病、送饭,再让我们给穷人治病的时候半价。这个人很和气,最后还给我们伙计都加了月俸。真是天上天上掉了馅饼!”小伙计眉飞色舞地向刘凤吟介绍到。刘凤吟明白了七八分,他连眼皮都没有抬心中暗道:这一切都是李长庚前来讨好自己的?难道他还要再次邀请自己前去李家堡?要是这样的善不要也罢!刘凤吟不由得多思起来,在自己的心中画上了几个问号!刘凤吟闭上眼睛他不想思考,也懒得思考这个豪门子弟的善心善行,他认为李长庚必定回来求自己,这一切只不过是讨好罢了。刘凤吟靠在墙上想着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师傅,醒醒!”王守义的喊声惊醒了熟睡中的刘凤吟。他睁开眼睛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王守义说道:“孩子起来。有什么话好好说。”
“这是忠孝和我给你带来的烟丝。”王守义取出一个荷包递到刘凤吟的手中说道:“我要走了。李长庚伯父在外面等候我呢。今晚我们要赶回李家堡。他说带他向你问好!这儿是我一点心意。”王守义说完趴在地面上给师傅磕了三个响头,留下一个荷包起身欲走。
“慢着。”刘凤吟看了看王守义说道:“药店是怎么回事?”
“李家堡设立的慈善药店。这样的药店李家堡有好几家。”王守义淡淡地说道:“师傅保重。后悔有期。”
“这荷包的钱你带走吧。”刘凤吟微笑着说道:“我们丐帮信守道教,讲究顺其自然自生自灭,这些钱我们用不到。让你的伯父过来这儿和我聊会儿天。”“嗯!”王守义应了一声跑了出去,不大一会儿李长庚和王守义来到城隍庙内,刘凤吟站起来说道:“李家公子我这儿简陋,咱们随地就座。聊叙一二如何?”
诸位你想想那李长庚是何等人物?怎么可能和你一位丐帮的破烂臭坐在一起?那刘凤吟已经表明态度不回去帮忙。
欲知后事如何如何,且看下文分解。这正是:
生死面前都一样,临终关怀为最上。
智者居何皆从容,笑看潮起与云涌。
长庚屈身端水漾,岂有半点装模样?
凤吟冷观细思量,善恶由心眼睛藏。
第二十九章百利堂转眼济世城隍庙杯水送终
上文书说道监视黑九的人,发现黑九不友上传)吓得是大惊失色。报告少掌柜的。少掌柜的并不惊慌哈哈一笑说道:“哈哈,量他无能。四下都布置好眼线他跑不了。整个镇上的车夫都换成了我们的人啦。并且是两两一对的在那儿趴活。”少掌柜的颇为得意地说道。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李长庚、王守义带着一行人来到了淮滨县城,早有前行人员安排好客店。李长庚、王守义放好行李,换上粗布衣衫走出客栈,几名随行人员也是粗布陋衫不远不近地跟着。王守义带着李长庚直接来到了城隍庙门口,看到一群乞丐衣不遮体地在哪儿躺着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冬日的太阳似乎偷懒了一点儿也不暖和。寒风倒显得几分勤劳,卖力地撕开小乞丐们没有纽扣的衣服,他们缩着脑袋双手紧抱在胸前,不停地打着哆嗦。李长庚用眼睛示意王守义给些银两。王守义走了过去望着那几个小乞丐亲切地小声喊道:“狗剩子,小耗子。”那几个乞丐一听见人喊话,立即围了过来大声喊道:“狗儿回来了。马儿呢?”王守义望着这群昔日的丐友们个个依然是蓬头污面,在寒风中有的人露出胳膊,有的人露出腿肚子,还有的人露着肚脐眼儿,个个睁大眼睛惊奇地望着眼前这位昔日的玩伴,见他衣着鲜亮似乎不认识了。
“师父呢?”王守义笑着问道。
“在里面给驴头治病呢,驴头咳嗽了快不行了。”有一个小乞丐回答道。
“你们去买些烧鸡白酒。”王守义拿出一把银元递到玩伴们手中说道:“买些师傅喜欢吃的。剩下的买你们喜欢吃的。”狗剩子接过钱说道:“走喽,买吃的了。”众乞儿哄涌而上跟在狗剩子后面向街面上跑去。王守义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眼睛有点湿润了。他没有说话走进了城隍庙内,这时刘凤吟迎面走了出来,王守义看到师傅远远地跪了下来说道:“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王守义说完话趴在地面上匍匐前行来到了刘凤吟的面前磕头说道:“师父,喂!没有你的教导,我和马儿肯定在大河湾死无葬身之地。亏得你教细心我们才免于一死。本想早来看你,因为少林寺的悟远师傅前来教授武功耽搁了,孩儿在这给你磕头了。”
刘凤吟扶起王守义说道:“能活着走出大河湾回来就好了。你是不是为了李家堡的事而来的?”
“师傅你是怎么知道的?”王守义面带诧异地问道。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淮滨县、李家堡二三百里两三天消息就会到了。”刘凤吟扶起王守义抚摸着他的脑袋说道:“好孩子快快起来,让师傅好好看你。你俩也是命不该绝。这位我若不猜错的话应该是李长庚。”
“在下正是李长庚。”李长庚抱拳鞠躬施礼和气地说道。
“你们找我的事情,我办不了。你们走吧。”刘凤吟看也不看李长庚一眼,果断地说道:“江湖恩怨,与我何关?路有死骨,何人看见?”
“天下之事,天下人管。李家田园,不见饥寒。日日施舍,夜夜棚庵。”李长庚望着刘凤吟满面带笑脱口而出地说道:“你的弟子日日可见。”
“李家堡拿出良田百倾,所产粮食皆用来布施。”王守义用渴求的眼神望着刘凤吟说道:“师傅,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你们去吧。我现在有病人需要关照,我出去买药不能耽搁了。”刘凤吟表情冷淡地说完一走了之。李长庚望着刘凤吟远去的背影面带尴尬之色。王守义站在那儿望着李长庚不知所措地搓着手。
“进去看看吧。”李长庚说着向城隍庙内走去。城隍庙内光线昏暗,两人一进去眼睛不适什么都看不到,二人闭上眼睛稍候片刻,向里面走进去,厚厚的稻草铺在地面上,透出一股股霉臭气令人欲呕!李长庚强忍住恶心,双目四望不见人影心中不由得暗道:一个人都没有那儿来的病人。这就是名震中原的义丐?一嘴的谎话!李长庚一边想着一边随着王守义的脚步向里面走进。王守义也是什么都没有看到他说了一句:“回去吧,没有人。”王守义话音落下,面前的稻草突然动了起来。王守义心中吓了一跳说道:“哎呀,妈呀,人在这稻草里面埋着呢。”二人的眼睛慢慢适应了屋内的光线,他们看到稻草起伏不平也明白了这些人是藏在这里卧病御寒。李长庚蹲了下来,扒开面前的稻草摸了摸病人的脑门,感觉到他的额头烫手,李长庚一摸脉搏片刻之后说道:“这个人要赶快送去医治,再迟性命难保!守义送他去看大夫。”王守义弯腰从稻草里面拖出病者,李长庚扶着病人爬到王守义的背上,王守义背起病人就跑。刚走出城隍庙的大门刚好遇见刘凤吟左手拎着几副草药,右手拿着一个布袋鼓鼓的像是吃的食物。
“师傅,我们把他送去看病。”王守义边说边走。李长庚对着刘凤吟微微一笑算是打个招呼二人疾步而去。刘凤吟望着远去的背影半天没有挪动脚步。他有些迷惑不解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话说李长庚、王守义背着病人来到一家诊所招牌上写着百利堂。大夫把脉问诊过后说道:“病的不轻需要住下治疗。”
“你在这儿照顾他一下,我回去叫个人过来照看它。”李长庚说完走了出去。大夫开出药房,药房接过药单,用算盘噼里啪啦拨打了两边说道:“十五味中药,三幅一共一块五。”王守义一摸口袋发现自己分文皆无,刚才给那些乞儿的时候掏的是一干二净。王守义面露窘相地说道:“大夫,刚才那位是我的伯父,他回去拿钱去了。你把药先给病人用下等会儿一定给钱。”
“没钱?没钱来看什么病?给我滚出去!”掌柜的脸色发青一脸不悦地说道:“像你这样吃白食的我见多了。”掌柜的说完用眼睛死死地盯着王守义。王守义坐在病床边看着气若游丝的乞儿眼睛发红,这小乞丐年龄大约十四五岁和自己的年龄不相上下,双目紧闭牙关紧咬不醒人事。王守义心中暗自后悔,悔不该把钱给尽了那些乞丐,现在等钱救命却是分文没有。王守义想到这儿泪眼朦胧不知怎语!暗叹人间冷暖!世道维艰!
“滚!没有钱快滚!”药店掌柜的看着眼泪汪汪的王守义恼羞成怒地说道:“你滚!滚得越远越好!在这儿哭什么丧,真是触霉头。”
“先生你叫谁滚?”李长庚说着话走了进来。看到药店掌柜的对着王守义咆哮如雷,心中顿时明白。他对身后的家兵说道:“李可拿银子给他。”李可把钱袋往账房先生的桌子一扔说道:“该多少钱你拿!不要这样吓唬两个孩子。”
“你们当家的是谁?”李长庚和气地问道。
“我是。”刚才那位骂人的药店掌柜的看到柜台上沉甸甸的钱袋子像是霜打得茄子蔫耷耷的说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望贵人多多包涵。”
“把你这个药店哗啦哗啦砸吧砸吧你看能值多少钱?”李长庚笑着问道。
“哎!这小本生意也值不了被几个钱。连房子带物件满打满算也就是一百二三十块大洋。”药店掌柜的说道:“小本生意难以经营,只能维持生计。”
“这坐堂的大夫也是你雇得?”李长庚说道。
“是!是!是!”药店掌柜的陪着笑脸说道。
“我和你做个交易,这药店我给你一百三十块大洋盘下来。”李长庚心平气和地说到:“这个药店连房子带药不值一百元。我看你也是难以维持下去。你的伙计和郎中我都留下。你可愿意?我可是多给你二三成了。”
“愿意!愿意!”药店掌柜的面带悦色眼睛含笑地说道:“一百个愿意。”
“李可,点钱。”李长庚微笑着说道:“掌柜的你立个字句,让郎中做中间保人,立即钱物两清。所有的伙计、郎中工钱加一成。”李长庚的话音落下伙计、郎中高兴得合不拢嘴。药店掌柜的写好字句,摁上手印。郎中也在上面签字画押。李可点钱交付完毕之后,李长庚微笑着说道:“这家药店明天改名济世堂。叫花子看病拿药不收钱,穷人少收钱,富人正常收钱。李可以后就留在这儿做大掌柜的。”大家听完东家的话百思不解,这样做不是赔本的买卖吗?
“这样能开多久?”郎中问道。
“这样想开多久就能开多久。”李长庚微微带笑说道:“凡是善举天下人支持,平白无故想占便宜的人不会太多。并且名气会越来越大,财富会越聚越多,救济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不够李家堡添置一些。”李长庚说完众人恍然大悟。那边早有伙计煎好中药给乞儿的牙齿撬开灌入中药。李长庚请求地笑着说道:“诸位,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请诸位前去给城隍庙那些乞丐义诊。现在就去,看到病情严重的立即抬回来,病情不重的原地医治。我和守义现在也亲自前往。你们在这儿准备些热乎的吃的喝的一会儿带过去,大家伙说好吗?”
“好!愿同东家一起去义诊。”伙计、郎中异口同声地说道。李长庚等众人话音落下立即和王守义离开诊所来到了城隍庙。二人来到了城隍庙内,看到刘凤吟手拿饭碗在稻草铺内坐着,二人走进城隍庙的后殿内,透过微弱的光线看到刘凤吟在给一位小乞丐喂水喝,那个乞儿头枕在刘凤吟的大头上半躺半倚,刘凤吟右手拿着水碗左手托起那个孩子的头,碗中的水贴近孩子的嘴唇上,那孩子的嘴唇慢慢地蠕动着一点一点地吮吸着。刘凤吟头也不抬好像没有看到李长庚、王守义的到来。他那专注的神情好似一位母亲在哺育着自己的婴儿。李长庚看在眼里内心突然升起一股敬意,他从自己的内心由衷地感觉到刘凤吟的高大与伟岸。李长庚知道这些人和刘凤吟非亲非故,而刘凤吟对他们关心照顾视如己出。李长庚看到城隍老爷的庙台上放着几个破碗,一旁有个破罐子,里面盛有清水。这时一旁的稻草堆里传出微弱的呻吟之音夹杂着低沉的叫喊声:“水--水。”可以听得出来,如若不加医治这微弱的喊声将是最后的呼唤。李长庚这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子弟看到这个场面,也不得不拿起碗舀起小半碗水,用右手端了过去来到病人前蹲了下来,他用左手扶起发出呻吟的丐儿,右手刚要把水递到那孩子的嘴唇边,突然李长庚重心失衡,身体前倾手中的碗落在地面上,噗通一声跪倒在那孩子的身边,站在刘凤吟身旁的王守义急忙跑了过来,弯腰扶起李长庚。李长庚捡起地上的碗,重新舀起半碗水,来到了那丐儿的身边,这次李长庚不是蹲身下去,而是用右手拿着半碗水坐到地面上,屁股向前扭动着来到了丐儿的前面,他用左手抽起那孩子把左腿放到他的背后,那孩子半倚半靠在他的身上,右手的水递到那孩子的嘴唇上,那孩子蠕动嘴唇吮吸着碗内的水,片刻之后那孩子睁开眼睛望着李长庚,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李长庚心中升起一股欣慰之情,从小到大都是人家伺候他,顺从他,逗他开心。而今天他却一反常态,低下他那高傲的头颅,放下他那与之俱来的架子,前来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小乞丐喂水。是效仿刘凤吟?还是自己内心的驱使?这个问题只有他的内心知道。
那丐儿躺在李长庚的腿上,睁开眼睛望着李长庚的眼睛,目光中透出感激之情,他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瞳孔猛然放大,眼神渐渐暗了下来。孩子归西了,他走的是那么平静与安详没有一丝痛苦的呻吟;他品尝到人身最后的美味是一杯甘甜的清水;他走的是那么满足躺在一个人的怀中悄悄离开人世。李长庚看着他久久没有放下他的身躯。李长庚在感受着生离死别激荡着他的内心。
“他走了。走了好一会儿。”好长一段时间李长庚才平静地说道。他的说话声刘凤吟听得清清楚楚。刚才他摔倒的那一跤,刘凤吟也看着眼里。他没有想到这位豪门公子居然能和他一样关怀着病重的乞丐;也没有想到李长庚会身体力行地去照顾那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乞丐;更没有想到的是李长庚居然能平静地让小乞丐躺在自己的怀中安祥地去世了。表面安详的刘凤吟内心思潮起伏,他依然坐在那儿用手轻轻擦拭孩子嘴巴上的黏涎。
王守义看着李长庚抱着去世的丐儿,他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好像留恋着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李长庚用手轻轻拂拭乞儿的眼睛,令他合上双眼。李长庚双手托着乞儿的脑袋,身体慢慢后移令乞儿平躺在草地上。李长庚站起来说道:“守义,去叫人到棺材铺给他买个棺材入土为安。”
城隍庙的殿外面想起一阵吵杂地说话声。一群大夫摸样的人走了进来,他们有的人提着马灯,有的人背着药箱,有的人拎着保温水瓶,有的人挎着冒着热气的竹篮,还有两个人抬着担架。伙计们在王守义的指引下扒开稻草扶起病人,郎中拿出温度计给他们量体温、号脉。众人有条不紊的忙活着没有一个人说话。一旁的刘凤吟看了半天莫名其妙地望着这一群人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干什么?”
“我们是济世堂药店的。”有个伙计回答道:“掌柜的叫我们给淮滨县城的所有乞丐免费医治,给穷人半价医治。”
“淮滨县城什么时候有一个济世堂?我怎么不知道?”刘凤吟好奇地问道。
“是以前的百利药店。今天换了个老板。今天有两个人送去一个乞丐快要死了,说是要给他们治病,其中的一个人送到就走了。另一个人留了下来,开好药方交钱的时候,留下来的人没有钱。老板王百利说他们没有钱不给治疗,撵他们走要他们滚蛋。后来那个出去的人回来了,和王百利谈了谈价格,就买下那家药店,改名济世堂。他让我们首先来给乞丐治病、送饭,再让我们给穷人治病的时候半价。这个人很和气,最后还给我们伙计都加了月俸。真是天上天上掉了馅饼!”小伙计眉飞色舞地向刘凤吟介绍到。刘凤吟明白了七八分,他连眼皮都没有抬心中暗道:这一切都是李长庚前来讨好自己的?难道他还要再次邀请自己前去李家堡?要是这样的善不要也罢!刘凤吟不由得多思起来,在自己的心中画上了几个问号!刘凤吟闭上眼睛他不想思考,也懒得思考这个豪门子弟的善心善行,他认为李长庚必定回来求自己,这一切只不过是讨好罢了。刘凤吟靠在墙上想着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师傅,醒醒!”王守义的喊声惊醒了熟睡中的刘凤吟。他睁开眼睛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王守义说道:“孩子起来。有什么话好好说。”
“这是忠孝和我给你带来的烟丝。”王守义取出一个荷包递到刘凤吟的手中说道:“我要走了。李长庚伯父在外面等候我呢。今晚我们要赶回李家堡。他说带他向你问好!这儿是我一点心意。”王守义说完趴在地面上给师傅磕了三个响头,留下一个荷包起身欲走。
“慢着。”刘凤吟看了看王守义说道:“药店是怎么回事?”
“李家堡设立的慈善药店。这样的药店李家堡有好几家。”王守义淡淡地说道:“师傅保重。后悔有期。”
“这荷包的钱你带走吧。”刘凤吟微笑着说道:“我们丐帮信守道教,讲究顺其自然自生自灭,这些钱我们用不到。让你的伯父过来这儿和我聊会儿天。”“嗯!”王守义应了一声跑了出去,不大一会儿李长庚和王守义来到城隍庙内,刘凤吟站起来说道:“李家公子我这儿简陋,咱们随地就座。聊叙一二如何?”
诸位你想想那李长庚是何等人物?怎么可能和你一位丐帮的破烂臭坐在一起?那刘凤吟已经表明态度不回去帮忙。
欲知后事如何如何,且看下文分解。这正是:
生死面前都一样,临终关怀为最上。
智者居何皆从容,笑看潮起与云涌。
长庚屈身端水漾,岂有半点装模样?
凤吟冷观细思量,善恶由心眼睛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