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良玉
字数:5032 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13-09-25
一轮红日从地平面上跳跃而出,顺着江水望去,鲜丽红艳,将整条大江映照得瑰丽多姿、红染铺彩。
李岩此时身穿盔甲,负手站在船头,身旁不远处的码头上,此时还露出斑驳的血迹与三五未收拾干净的残肢断臂,使人看过犹能想到昨夜战事的血腥与残酷。
昨夜的战斗也经过去了,荆州城已经顺利拿下,虽然肯定会有漏网之鱼,不过荆州城的知府、同知、推官等人已经被基本拿下,大的战斗场面已经是没有了。
昨夜的损失相对来说,不算大,伤亡不治的有二百余人,这伤亡真的不算大,主要是敌军的主要战斗力量都不在荆州城内,却是都在南岸,伤亡也是集中在南岸,荆州军指挥使苏羽在昨夜的战斗中被宜昌军水军二零一团一营长陈五击毙。
如今的战斗只剩下打扫战场了,扩大战果的事情李岩已经交给了新任一零四师师长吕杰,镇守荆州城的是新任一零五师师长刘尘。
扩大战果主要是扫荡收服荆州府的下属几县。
李岩宣布了目前的重要政治改革,改府为市,这也代表了李岩的政策将会从起初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商业社会。
市场的重要性,也就此提出;新任荆州市市长的是赵信,这位是原荆州府同知,在前段时间,被李岩派人接触之后,已经顺利招降。
投诚了李岩之后,这也是李岩给他的回报。
宜昌市的市长的陈诚,是宜昌陈家的人;襄阳市的市长是吴海,是原宜昌县的县令,这是李岩夹带中的人才,重庆市的市长是王德林,是原西陵县县令。
重庆市李岩定于今日攻击,不同于荆州,重庆府的守军目前已经被调离了,按照李岩的情报,目前重庆府只剩下了几百名守军维持治安,所以,李岩定下了先易后难的政策。
近卫师和水师已经上船了,再辞北上出发。
虽然经历了昨夜的战斗,但是士兵们还是精神饱满的样子,昨夜的战斗并没有消耗他们的多少精力。
一个多时辰后,船队到了宜昌,没有停下船队,在宜昌又加入了几艘船,船队再次向西出发。
重庆府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李岩并没有回转宜昌,襄阳有高顺,李岩是不会担心的,襄阳方面李岩做的工作最为充足,所以,应该是毫无难度的,主要就是预防北上的襄阳军回转的攻击。
荆州方面,李岩也不太担心,留了俩个师在荆州,再加上水师部队很快就会大部南下,而且长江下游也没有什么强大的水师,所以,李岩也不会担心荆州的问题。
重庆方面却是不一样,秦良玉在成都,作为四川总兵,被李岩夺了成都,秦良玉不可能会没有反应的。
在秦良玉打得土司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李岩这个隐患就是秦良玉要解决的第一要务。
崇祯十年九月二十八日,和孙可望对峙的朝廷大军,被突然出现在身后的李闯大军一举击溃,死难者不计其数,随后,李闯俘虏三万朝廷军,迅速的回到了延安府,和卢象升的部队又来了一次激烈的交锋。
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九日,和洪承畴对峙的李定国军,由魏王李定国亲自率领,四渡黄河,迷惑了前来围剿的朝廷军队,在跳出了包围圈之后,围困了洛阳城,之后围城打援,击溃了洪承畴部。
崇祯十年十月一日,原宜昌府知府李岩,举旗号称“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悍然起兵,短短一天的时间,宜昌周围的襄阳、荆州、重庆三府就被李岩拿到了手中。
随后,李岩以“楚王”的身份号召天下,声称“如今天下,国将不国,我李岩起兵,并非造反,只是为了天下百姓谋一条生路,清君侧,靖国难。”
至此,天下局势到了新的一页。
如今天下,最强大的还是明廷,作为朝廷,他有着江南等地、山东等地、北直隶、四川,还有兵力五十万余,不过明廷如今已是摇摇欲坠之势,五十万余兵力,在守卫京师和防御北方之后,能调动的不足十万。
而十万兵力对于天下来说,却是杯水车薪。
崇祯十年十月二日,占领了襄阳府的楚军,被朝廷军围攻,楚军高顺将军在城外率领三千余兵力和朝廷军野战。
短短时间之后,朝廷军几乎全部覆灭,据事后逃出的朝廷军士兵说,刚一开战,楚军就发出了“轰隆”“轰隆”的火炮,战场之上,顿时硝烟弥漫。
朝廷军被这猛烈的炮火瞬间给打懵了,接着,就被楚军的士兵给打得几乎全军覆灭。
此战中,楚军共使用了加农炮三十门,迫击炮七十门,之后,就用已经全军列装的新式火枪迅速的打败了襄阳军,俘虏万余人,击毙两千余人。
楚军使用的新式武器,迅速的传遍了天下,各个地方势力立刻就对楚军转变了态度。
崇祯十年十月三日,镇守重庆府的楚王李岩和明廷四川总兵秦良玉开始了激烈的交战。
再和李岩打了几仗之后,在初期因为李岩的新式装备吃了点亏,不过在之后,退守泸州之后,李岩再也寸步未进。
此时,李岩正在重庆府内和众幕僚商量。
新编一零七师师长岳战正在和在座的几个人介绍:“殿下,诸位,咱们的对手是秦良玉,对于这人,还请情报处的常处长和大伙讲一下。”
常刚闻言,起身说道:“秦良玉的情报我给大伙简单的说一下。”
“万历二年,秦良玉出生于一个岁贡生的家庭;她自幼深受忠义家庭“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思想影响,从其父秦葵操练武艺,演习阵法,显露出一般女子所难企及的军事才能。”
“万历二十三年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她激励其夫并帮助其在石柱建立了一支“戎伍肃然”为远近所惮的白杆兵;万历二十七年,与其夫千乘到播州参加平定杨应龙叛乱之战,扼贼邓坎。”
“万历四十一年,八月,马千乘因开矿事得罪太监邱乘云,瘐死云阳狱中。按土司夫死子袭,子幼则妻袭之制,秦良玉袭任石砫宣抚使。”
说到这里,李岩插嘴问道:“此人可没可能争取?”
说完,李岩就摇了摇头,此女却是巾帼,不是那么容易争取的,这个可能极小,暂时不做考虑。
常刚看李岩没有继续追问,就继续说道:“万历四十八年,六月,鞑子入侵辽东,朝廷诏令征兵援辽,秦良玉遣其兄邦屏、弟民屏率五千白杆兵先行,接着自统精卒三千与子祥麟赶赴辽东战场。邦屏、民屏率兵抵辽阳后奉命镇守沈阳西南浑河附近。”
“天启元年,三月,后金兵围困沈阳,邦屏等奉命驰援,兵至浑河,悉沈阳失守,众军同仇敌忾,“白杆兵”一马当先,勇渡浑河;在桥北结营未绪,即遭敌四面袭击,与友军以万余人抵敌数万人,杀敌数千人。恶战中敌主力赶到,明军寡不敌众,邦屏率部英勇拼杀,和士兵千余捐躯沙场,民屏身负重伤突围脱险。”
“同年四月,秦良玉亲统精卒三千北上,镇守榆关,在附近与后金兵遭遇,激战中,祥麟目中箭,尤拔矢逐贼,斩获如故,敌惊退,被军中誉为“赵子龙”、“小马超”;朝廷闻报,熹宗御赐“忠义可嘉”匾额,并赐良玉诰命夫人,进二品服,并命良玉回川再征兵二千赴援。”
“同年,九月,永宁宣抚奢崇明叛,适逢良玉回川,奢遣使结盟,良玉斩使留银,转战重庆、成都和泸州等地,收复新都。”
“天启二年,白杆兵解成都之围。回师克二郎关、佛图关,复重庆;朝廷封夫人,赐诰命,复授都督佥事,充总兵官;天启三年,秦良玉打败永宁奢崇明军,平定全川;同年平定“松藩叛乱”;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辅震动,诏天下勤王,各方将领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独秦良玉慷慨誓众,崇祯四年,秦良玉在保卫大凌河筑城战斗中,再建“首功”;
崇祯六年,良玉自京师还,专防川东。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留守京师;崇祯七年,张献忠入川,秦良玉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在夔州;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
听完了这些,李岩赞叹着摇头说道:“秦良玉,不愧巾帼之名,可敬、可惜。”
接着,李岩眼神一厉,说道:“可惜此女不识时务,挡了我军的路,既然如此,也只能杀了。”
岳战此时问道:“殿下,不知可否炮击泸州?”
李岩摇了摇头,说道:“目前的炮威力虽然可以,但是炮击的效果不大,除非是调出几十门炮,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多炮,能调来十门炮已经是不错了。”
看了一下其他几人,李岩才说道:“目前我们这里有四个热气球,明日由陈杰挑选其他三人,从高空击毙秦良玉,陈杰,可有问题?”
陈杰听到了李岩点了他的名字,立刻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没有。”
李岩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马上准备,争取最好的状态。”
陈杰立刻说道:“是,殿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