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1

字数:3175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朝政了。

    这些日子扶苏受了很大的刺激,心灰意冷,决定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

    梁儿便与他假以兄妹相称,隐入了骊山皇陵附近的一处无名小山。

    赵政的遗体就在皇陵之中,如此,她还可时常远远的望一望他。

    既然未能殉葬,那便守灵也好……

    ——————————————

    当这场残酷无道的杀戮终于归于平静时,天气已然干冷。

    山崖边,一对白衣男女相貌姣好、比肩而立,看上去十分般配,但二人却是眼望不同的方向,各怀心事,久久不语。

    “冬天已至,可每日都是大雾霾霾,却不见飘下一片雪来。”

    梁儿首先开口,目光却仍落在皇陵的方向,未曾转换。

    扶苏仰首望天,目无焦点,惘然若失。

    “这便是……连天也欲哭无泪了……”

    他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在最后一刻倾力挽救他于危难的父皇;所有他曾用心呵护疼爱过的弟弟妹妹也都一个一个的惨死于非命;就连与他亦师亦友的师长贤臣和他的妻妾儿女也未有一人活着……

    而胡亥为帝,法令诛罚无理而甚重,朝野之间人人自危。

    其又号称延续先皇遗志,大肆修造阿房之宫、完善骊山陵墓、治理直道与驰道,还带着左相李斯、右相冯去疾和御史大夫赵德巡游东方、篆刻碑文,也学着先皇当年的样子,以衡石计数,来规定每日批阅的奏文数量。

    不过这些却全然都是东施效颦,只得其形而不得章法,致使赋敛愈重,戍傜无已……

    如今这大秦,业已再不是曾经的面貌。

    梁儿终于转头,默默凝望身旁那与赵政如出一辙的精致侧颜。

    她实在忧心,扶苏已失了所有,但这并非他悲凉的终止。

    不久之后,就会有人打着他“公子扶苏”的旗号起兵反秦,他挚爱的母国亦将由此转瞬倾覆,天下易主。

    不知那时,他的心还会否有希望再暖得回来……

    思及此处,梁儿心中郁结,又举目眺望回皇陵。

    政,不知那时,遥远的你,可也会痛心?

    不觉间,已有箫声呜呜,有如泣诉。

    跌宕悠悠,余音难了……

    有几滴晶莹伴着乐音悄然划下,仿佛最纯粹的舞蹈,又似最哀伤的谢幕。

    扶苏转眸看她,却不禁心尖一颤。

    为何连上天的泪都已流干,她的泪却还是没能停下?

    “这曲……此前并未听过,可是由你所创?又可有曲名?”

    梁儿烟眉凝忧、星眸盈水,透白如玉的面上掩不去悲戚。

    “爱别离,情亦迷。望不断相思,燃不尽痴忆……人生难得奇巧遇,本应袖手隔岸欢,奈何酒香四溢,贪杯酩酊……终是醉不醒,伤不愈,守得一方粹瑶碎……此曲之名……《醉秦瑶》……”

    ——————————————

    (主线到此已完结,往后还有三个番外,分别是天下逐鹿—赵高胡亥李斯篇、楚汉争霸—梁儿篇和再续前缘—政梁重逢篇)

    ☆、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下逐鹿(一)【番外—高、亥、斯篇】

    扶苏是真真切切的归隐了,梁儿却因通晓未来,而放不下这赵政用一生的时光架筑起的大秦王朝。

    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借口要添置家用,下山去附近城镇了解当世的情况。

    骊山在骊邑,骊邑又临近咸阳。

    故而骊邑虽不繁华,却也算消息灵通之地了。

    二世二年四月,听闻外出东巡的胡亥已经返回咸阳。

    不久前,咸阳城内的左相府邸张灯结彩,门庭若市。

    正是左相李斯七十寿辰,在家中设了宴席。

    宾客云集,蔚为壮观。

    就连他正在荥阳任职三川郡守的长子李由都被准了假回到咸阳为其贺寿。

    众人皆笑言左相已是官至极盛,满心恭贺,可已有三分酒意的李斯听后却不甚欢喜。

    置下杯盏幽幽叹道:

    “荀子曾说‘物禁大盛’。斯本是上蔡的一介布衣,是再寻常不过的黔首百姓,先皇不知我愚钝,才会将我提拔至此。当今众臣已无一人能居于我之上,可谓富贵已极,可我却不知将来是凶是吉,亦不知我的路将会止于何处……”

    众宾客觉得左相谦逊,便将此话口口相传于市。殊不知李斯之奇,总能在众人迷惑之时看到真实的本质。

    只有梁儿知晓,他的这些话,会如何如预言一般,很快在几个月后成为现实。

    七月,一批由旧楚之地要被迁往渔阳戍边的戍卒贫民在蕲县大泽乡因路遇大雨而延误了到达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