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出家
字数:3780 加入书签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皇帝突然提出,自己夜观星象,晚上看到了紫衣真人的暗示。紫衣真人说自己国家最近战乱频繁,敌国出兵倒是其次,关键是自己的国家里面出了问题。
“陛下,出了什么问题,臣等绝对尽心尽力去解决!”
钦天监的主管觉得这件事,无非是什么宗庙神像之类的东西,反正都是糊弄别人的,只要自己装模作样,就能够掩人耳目了。
皇帝看看钦天监的主管。这明明就是自己杜撰出来的,这个主管竟然这样奉承,想必他们的能力也是有限到了极点了。
他装作不明就里地说:“只是,紫衣真人说,这件事,非要朕亲力亲为不可啊!”
钦天监的主管忙跪在地上,对皇上说:“启禀万岁,不知道您见到的紫衣真人,可是玄武大帝?”
呵呵,什么大帝?自己这个大金国的皇帝,都已经这么焦头烂额,想要楚擎宇办一件事都办不了。现在说什么大帝,不是骗人了吗?
皇帝点点头,又摇摇头,对钦天监的主管说:“那位大帝,高大威猛,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钦天监的主管说:“既然如此,吾皇打算怎么办呢?”
皇帝说:“我要外出访道求仙,宫中一切事务,交给楚擎宇打理!”
朝中大臣马上议论纷纷。有的说,一定是楚擎宇逼迫皇帝退位,皇帝此举不过是想要找个台阶下而已;也有的说,这是皇帝想要看看楚擎宇的本事如何,自己到外面去旅游几天。
但是,既然是皇帝决定的侍寝个,本来应该惟命是从的。但是这件事情比较特殊。因为皇帝是一国之君,国家要是没有了皇帝,就好像群龙无首一样。
所以,满朝文武纷纷跪在地上,对皇帝说:“吾皇万岁,只是这朝中不能一日无君,恐怕此行不妥啊!”
皇帝已经决定了,就对满朝文武说:“诸位爱卿,朕不过出去一个月,这一个月,你们不会想要谋反吧?”
朝臣见到皇帝如此说,谁都不敢再多劝一句,就纷纷磕头退朝了。
退朝之后,皇帝把钦天监的主管叫到身边。
主管对于皇帝所说的紫衣真人,是一无所知,并且对皇帝说的异象可以说是后知后觉。
不知道这皇帝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
但是,磕头叩拜是没有错的,于是他,就跪在皇帝面前,说:“罪臣江先华,才疏学浅,未能及时给万岁出谋划策,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皇帝笑着,摇摇头,说:“我没有叫你认罪!”
江先华连忙抬起头来,问皇帝:“那么,万岁叫罪民前来,所为何事?”
皇帝说:“你如实招来,你的师傅,到底是谁?之前是吏部招收的你,但是我对你不是很清楚。”
江先华吓得屁滚尿流,对皇帝说:“小人的师傅,就是江大华,人称蛤蟆的江大华。是他举荐小人到吏部,然后就因为钦天监缺人,才荣升主管的。”
皇帝冷笑一声,对江先华说:“我又没有归罪与你,你这么担心做什么?”
江先华战战兢兢地对皇帝说:“小人未曾讲过大世面,如今跟圣上面对面谈话,心里面受不了,所以就……”
真是一副奴才相!皇帝冷笑道,对江先华说:“看来你是做贼心虚啊,你说说,你到底做错什么事情,这么担心朕惩罚你?”
江先华说:“小人的确没有做错事,但是,就怕是碌碌无为,遭人怨恨啊。”
皇帝说:“你师父现在在哪里,能不能给朕指个方向,朕想要去学习学习。”
“奴才不敢!”江先华叫道。
“有何不敢?朕去学习,难道你不欢迎?”
江先华忙解释说:“当然不能啊。要是圣上您去小人的师傅哪里,那么我们岂不是成了同门师兄弟,然后,圣上您后面入门,岂不是要认我做师兄……”
皇帝忙说:“那么,江师兄可愿意给朕指点迷津?”
这么说,江先华也就没有办法了,只好说:“小,小人的师傅,就在江西太华山,五阴洞……”
“太好了,那么朕就到那里去走一遭吧!”
说完,皇帝就给了江先华一两黄金,对他说:“我不在的时候,你好生伺候着楚擎宇,别让他做出什么异常的举动出来。否则你小心你的脑袋!”
江先华连忙磕头,好像捣蒜一样。
皇帝带着皇后还有几个随从,化妆成百姓的模样,就京城外面去了。
皇帝以前也试过微服出巡,但是所谓的微服出巡,不过是前后兵丁开路,自己穿着百姓的衣服,跟在皇宫里面差不多。
但是,这次可以说是纯粹地微服出巡了,连兵丁都没有带多几个。
他和皇后化妆成考试回家的书生,一路游山玩水,见到寺庙就去烧柱香,见到什么活动也去写几个字。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江西省华阴境内。
华阴山是一座非常高大的山,太阳在山的后面照过来,只能见到小小的一个圆球。
山上树木葱茏,一股强烈的水汽,从山上好像喷发一样涌过来。
皇帝顿时有一种人杰地灵的感觉。
怪不得,这个地方是出神仙的地方。原来连石头都这样通人性,山上的树木好像比皇宫的栋梁还要粗壮几分呢。
皇帝带拉着皇后的手,说:“夫人,要是我出生在这里,恐怕就不用在这个人间当什么皇帝了,已经到天上,不知是什么神仙了。”
“你们两个,做什么的?”一个巡山的道士,见到陌生的夫妻,说话又是这么不找边际,于是就质问了一番。
“我们,我们是上京城考试回来的。路过你们的大山。”
“哦,什么?你们是上京赶考的?”道士问道。
“我们考完试回来了!”皇帝回答道。
“那么说,你就是落榜书生咯。落榜书生,来我们山中,可是求取功名的?”道士好像很懂人间世故,聪明地推断道。
“胡说,我们是高中了,回来的!”皇帝不知道朝中的科举,随口胡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