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

字数:5136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写书之人, 将气比作水流, 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气, 人气又带运而来,正如风行水到,互相辅助, 长此已久,循环往复, 最终气运只会越来越浓厚,居住地也会从小小的村,变镇,再到城,最后是国。

    充分展现出,古时以人为本的核心宗旨。

    然而本文之中气运却更加广大,直接以国为列强,操使九州风水,引动八方气运,最后造成的后果才会那么严重。

    因为气运是真实存在,并且能够左右大到国势,小到一人的人生风向。

    在古时,对此深信不疑之人的数量远非现代可比,所以国家供奉的国师,高僧,有很多在这方面都有专门应对用的手段。

    朱珵珺比较倒霉,他的国师本是最好的,道行精深,但也正因为精深,所以在发现国运大失之后就先将自己献出去,意图逆天改命。

    所以现在的庆国国运就是□□裸的幼崽,别说本就虚弱不堪,如今还连个保护的人都没有。

    那么也就别怪那些本就对它不怀好意的人使出手段了。

    朱珵珺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大闹一场,扭脸就有人把消息递到吴明手里,隐形人组织无处不在,对此,吴明还特意赞了声宫九敢想常人所不敢想。

    “气运啊……没想到居然真有这般奇妙的作用。”

    吴明呵呵笑着,若说倾国大夏将倾的形势和气运无关,事到如今也实在牵强,不过自己这个徒弟还真是想常人所不敢想啊。

    “笑得这么开心,有乐子的话不妨大家分享一下?”

    玉罗刹歪在软塌上喝酒,不似中原人的姿容昳丽貌美,喝酒之后晕上眉梢更多一分绮丽。

    吴明低眉顺目不去看妖精惑人的姿态,淡淡道:“一些小事,还不劳玉教主关心。”

    “耶,那我若说,我关心呢?”玉罗刹支起身子,耐心在这些时日的对峙中缓缓消失,他可没有王怜花的好脾气。

    吴明喜怒不形于色的道:“是吗。”

    玉罗刹:“呵呵……”

    空气渐渐凝滞,远处飞落的鸟儿突然像是被人打中,无力的从空中掉落。

    两道人影已经以肉眼绝对捕捉不到的速度纠缠到一起。

    王怜花走到园外的脚步停下,无可奈何的望天。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只比吴明慢一步收到消息的宫九神色变化极小,不动声色的吩咐道:“按照这个形势继续推一把。”

    “是!”

    下属恭敬的答道,又无声无息的消失。

    宫九英俊的面孔有刀削般的冷厉,乍看起来比朱珵珺秀丽的面庞更有震慑力。

    然而,他即使为皇也不会是个好皇帝。

    因为他有病啊!

    哈哈哈哈——

    明明多年来的计划即将实现,但他却不怎么高兴,笑声之中也全无笑意,反倒意兴阑珊。

    宫九冷彻的目光定格在面前摆放的这扇山河社稷图上,上面几个红点无疑不是大庆土地上遭灾的地方。

    凡人的君王何德何能可逆天而行,带领这众多愚民违背天命?

    那些的野心勃勃,不知为何在看见朱珵珺被天灾折磨的日渐消瘦下淡了。

    手里把玩着棋子,心里却在想,即使是自己,也无能为力吧。

    只除了那个“王”。

    宫九对季闲珺既恨又羡,他们结识之初,自己眼里还只有一个原随云,哪里知道不知不觉间,多出一个季闲珺,也让他在自己骨子里留下一个屈辱的刻印。

    现在无论做任何他都会拿自己和季闲珺比较。

    这件事我若不成,他能成吗?

    如此对比,“战况”历历在目。

    每一局,每一次,他输,他败。

    季闲珺胜!

    宫九冷眼轻蔑:“我倒要看看这一次,你是否能逆天而为!”

    一子落下,紧紧嵌入墙壁之间,在屏风之间留下一个黑漆漆的小洞,其位置,正好是雁门关和长江水交界的地方。

    此次早朝,诸葛正我在看到那个上书“罪己诏”的大臣时,心头陡然蒙上一层阴霾。

    果然,有人借题发挥了。

    然后他看向高高帝座上的皇帝,冠冕挡住他的表情,但回想他昨日身心俱疲的模样,诸葛正我心头一沉,不敢想象陛下要是在大朝上应下此言会发生什么事!

    可是人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事情偏偏往他最不想发生的方向发展。

    朱珵珺意味不明的道:“哦?若朕下罪于身,又有何人可代替朕安抚黎民百姓?”

    启奏的大臣垂眸说道:“太平王世子,当可选也。”

    “呵,”朱珵珺冷冷盯着他,也将目光投向朝中的其他人。

    面带焦急的,面容冷漠的,神色不变的,一本正经的……

    这些人可算露出狐狸尾巴了!

    其实朱珵珺在楚留香报信之后就一直有在思考,究竟是谁会用怎样的法子逼自己退位。

    之后他目睹越来越多的奏折堆积成山,突然间悟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一直以来没有动作原来是因为这个,何等的野心,何等的筹谋,何等的大胆!

    他居然想安安稳稳的等着朕将皇位禅让给他吗?

    是了!无论用何种方式夺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那“人”才在先前几次谋逆之中隐在幕后,打着朕死后,他合情合理清理叛臣然后继位的主意。

    骤时,名义还是情理他具占!

    朱珵珺忽然笑出声,惊得在座大臣下意识看向他。

    “啪——啪——”

    一下,一下,仿佛敲击在心口上的鼓掌声,莫名使得众人不敢造次,收起外露的情绪,大殿内的氛围一时沉寂不已。

    朱珵珺挂着浅浅笑意说出太平王世子继承皇位的合理之处。

    “皇叔手中把持大庆三分之一的兵权,于情于理,朕的表弟都非常适合在朕禅让后继位,兵权在手,既能安定江山,也能预防某些心怀叵测之辈趁着帝座更替之时掀起动乱,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跪拜的臣子之中有人开始冷汗直流。

    “可你们当朕是傻子吗?”朱珵珺语气一沉,何为天子之威仿佛潮水一般铺天盖地的袭来,叫那些本就有心虚事的大臣瑟瑟发抖。

    朱珵珺冷冷的目光扫视下方俯首的臣子,严肃道:“朕失道了吗?”

    “……”

    座下无声。

    朱珵珺:“既然朕不曾失道,何来罪己诏,此话休得再提,退朝。”大袖一甩,将众臣甩在背后。

    “恭送陛下!”

    诸葛正我站起身,扶起身旁这位三朝元老,这位大人擦着额头上被朱珵珺惊吓出来的汗,嘴角却挂着笑意,眼睛莫名闪亮。

    “陛下越发有气势啦!”

    诸葛正我放心笑道:“这是好事。”

    “对对!”老大臣连连点头,“是好事,确实是好事,”他擦去眼角激动出来的水珠,也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的道:“这个糟糕的世道还有好事发生就还有希望。”

    诸葛正我真心希望老大臣的话能成真,然而他想起昨日被陛下亲自递到手里折子。

    江南水患……

    虽说还是苗头,但雪灾之后,积雪融化在江南,确实容易发生水灾之祸。

    诸葛正我拧紧眉头:“然而……水灾之后,必有大旱……”

    即使开仓放粮,也是杯水车薪……

    又要死掉多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