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四劫之五

字数:4993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此为防盗章, 看不到最新章节的等防盗时间过去就可以正常显示了。  “谢什么,我还等着阿玚以后做大官了带我去京城见识见识呢。我和阿妈阿爹在外头等你出来。”应九九两颊露出浅浅的笑窝。

    人生有三喜,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都说虞朝出了个瘸腿的三甲状元, 赐翰林院修撰。年岁不过十五,虽然双腿有疾,但是相貌非凡、文采飞扬,是那天上的文曲星转世下凡。

    殿前及第,骑马游街,鸣锣十一响,可他却连马背都爬不上去,只能乘一顶枣红的官轿绕遍了整个虞朝的都城。

    应九九一早就被放鞭炮报喜的小厮吵醒了,说应状元郎今日就会从京城回到即墨城, 还请家里早做准备。

    她打着哈欠被应家大嫂拉起来, 特地去街上的裁缝铺里去取之前就定做好的成衣, 花了好几两银子, 终于豪气了一把。

    路上应大嫂一直念叨说不能让人家看扁了, 状元家里出来的人还穿着劳作时的旧衣,身上都是做包子留下的油, 要让人笑话一辈子的。

    之后三人便搓着手,坐立不安地等在家里。

    应九九趴在门上, 张望着胡同的路口。

    衣锦还乡的应玚穿着一身描金的大红罗袍, 头戴展翅全的乌纱帽, 安静地坐在自己家的小破院落的堂屋内,身下是一把红木雕花的官椅。

    “九九,我中了。”应玚原本微蹙的眉头见到应九九之后便缓缓舒展开来,眼睛里有闪闪的亮光。

    “阿玚,,恭喜呀,现在成了大官了,你答应过我的可别忘了,带我尝遍这人间美味。。”应九九拱手道。

    “贪吃鬼,这小脑袋瓜子里怎么就知道吃呢。”应玚点了一下她的脑门。

    “人以食为天。”应九九吐了下舌头,不服气地顶嘴。

    “我说过的话,绝不相忘,以后一件一件都带着你去做。”

    这几日,应玚荣归故里,他在家简直比科举考试的时候还要忙上几分。

    应家包子铺的小院子里挤满了人,头顶戴着大红花的媒婆一个接一个的找上门来,都是要给要给应家小子说亲的,你说李家姑娘好,我说豆腐西施妙,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非要把自己手里的姑娘推销出去。

    “秦婆婆,孙大娘,你们可来晚了一步,我们阿玚现在可是虞朝的状元郎,就连太师的女儿,将军的孙女都上赶着托人说媒来了,招呼他们都招呼不过来呢。”应九九插着腰,摇了摇头道。“我们阿玚现在抢手的很,得过来排队,到这边登记一下,轮到你们的时候自然有人会通知你们带人来。”

    “小阿九,那还得多久,姑娘青春年华这么几年了,耽误不得,何况状元郎岁数也不小了,该考虑成家立业的事情了。”

    不是才十五,就这么着急婚嫁之事,可连她的年纪的零头都不到,在幽都五万岁才算成年,通常狐狸们在八九万岁的时候才会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去幽泉里泡泡澡,给自己的皮毛擦擦油,争取找到个合眼缘的对象。

    现在的她,说起来还是个未成年的儿童呢。

    应九九翻了翻簿子,粗略算了算,说:“按现在的人头,一天见一个的速度,怎么也得三年半吧。三年半过后,两位请赶早来吧,来晚了又怕没名额了。”

    “这。”秦孙两人哭丧着脸,面面相对。

    “好好请出去就成了,还逗弄他们做什么。”应大嫂埋怨了几句。“你呀你,就知道逞嘴皮子功夫。”

    “秦婆婆和孙大娘都是势利眼,先前阿玚没中了科举的时候,阿妈阿爹去求亲不是还被赶了出来。说一个瘸子还想娶亲,是打一辈子光棍的命。”

    “小东西,帮着自家哥哥还记仇呢。”应家夫妻难得这几日没有开店,在家陪着状元郎。

    应大嫂置办一身新衣,描了眉毛,脸上的皱纹看着也平整了很多,过几日应玚便要离开即墨赴京上任,统共也在家呆不了几日。

    这即墨和京城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光凭车马也得走上个大半个月,以后要再想见着儿子就难了些,何况自己还有个包子铺等着营业,日日都要开门,也抽不开身。

    “爹娘也该好好歇一歇,包子铺的营生太操劳。”应玚嘱咐了几句。

    “一摊子事呢,哪里能说放下就放下,街坊四邻都等着我们应家的大包子呢。就算不做生意,还是得日日给你这小妹做包子,跟督工似的,就盯着店里这口大灶有没有生起火。”应大哥爽朗地笑着。“九九,吃了这么多年还不腻味啊。”

    “不腻,我可是个长情的人。”应九九拍着胸脯说道。

    “屁大点孩子,还知道什么是长情了,快收拾东西去,不是要跟着你哥哥去京城见世面去。央了他那么久好不容易才答应你去,别明早的马车没赶上,就落下你一个人在即墨,那个时候跟我们哭也没用,你哥哥才不等人。”

    “谁说的,阿玚肯定等我。”应九九说完跑到了里屋,打包包袱,什么东西都往里头塞。

    应大嫂见应九九走远,走到了应玚的跟前,拉过他的手,细声地说道:“跟为娘说说,你这婚事是怎么想的,我们二人年纪也大了,也就盼着你娶亲,也热闹热闹不是。这么多上门说亲的都让你回绝掉了,里头还有竟还有那王爷的郡主都派了人来,你也不觉得可惜?”

    “儿子心里有数,爹妈莫操心了。”应玚侧过脸,望着里屋的方向。

    “我这今生只娶一人。”

    “这位公子,来看看啊,我们家的钗做工一流,价格公道,买只钗给你家娘子,买回家她肯定欢喜。”一个首饰摊的摊主热闹的吆喝着,叫住了一对年轻男女。

    “不,我,我们还尚未成亲呢。”青衣公子红了脸,结结巴巴的说,说完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的女子。

    “那正好啊,只要买一只我家的钗,我保准姑娘肯定答应这门婚事,早早娶了姑娘回家。姑娘你说是不是,喜欢叫你家小相公买只给你。”摊主看着其貌不扬,长相颇为粗狂,也有些岁数了,嘴巴倒是格外能说会道。

    姑娘掩面咯咯地笑着,看着情郎将玉钗别在她的发鬓上,眼睛弯弯,就像现在天上挂着的一轮弯月。

    摊主乐呵呵的数着手里的铜板,看了眼天色,想起家中妻儿,今日便想早早收了摊,去买上些蜜枣,不然等下那家干果店也要关门了。

    家里的那位嗜甜,最喜欢街东头的干果店里面的蜜枣,可是那些零嘴也是颇贵了些,平时挣得银两去掉花销,哪还有剩余,隔上老长时间才能买上那么一次,一次也就一小把,过个嘴瘾。

    “咦,这是个什么东西?”摊主揉了揉眼睛,再睁开还是见到一只叼着小白狗的红色狐狸蹲在他摊头上。

    这好像是付将军府里的狐狸吧,之前街上远远瞧见过,可是看皮凌乱,看着脏兮兮的,连皮毛都没之前看过的鲜艳了。

    “这位大仙,你也是想买点首饰么?”摊主疑惑的问。

    九怀点了点头,爪子扒拉了一下摊头的首饰,眉头一皱。

    怎么都是这样的成色,都不好看,我们狐狸也是有审美的。

    “小的知道大仙看不上这些破烂货色,都是女钗,送个姑娘的,上不得台面,你看我这里还有只压箱底的宝贝,是那血玉做的,通体鲜红,实在是一等一的好货。和大仙的皮毛着实相配。”摊主说着,从货摊最底处掏出一只小布包,过了好一层厚布,拿出了一只红红的玉钗。

    九怀挑剔的打量了一下,红红的看着也算喜庆吧,果然还是红红的好看,其他青的白的真是不能入眼。

    她高傲的抬起脖子,爪子扒拉了一下,啪唧一把按住,就它了,给本女君包起来。

    摊主不明所以的看着脖子抬得老高的九怀,终于恍然大悟看到脖间隐隐系着的荷包,被层层的肉遮掩住倒是不是特别明显。

    摊主打开荷包,深深的抽了一口气,里面都是货真价实的碎银子,他哭着脸说:“大仙大仙,我就算把身上所有的家当给你我也找不出零钱啊。”

    找什么零钱?这些银豆子一样的东西还要找钱?九怀歪着脑袋,推了一块碎银到摊主面前,目不转睛地盯着摊主看,眼神中充满了渴望。

    给了你,不用找了,快点把东西给我,我赶着回家呢。

    中年人擦了擦脑袋上的汗,把他身上所有的铜板还有那只玉钗都装到九怀荷包里,一边装一边说。“剩下的钱,待我赚够了就去将军府还上,小的真的不是故意少给大仙钱的。我也是本分人,断不能做这种贪了客人钱财的事情,坏功德了,我也不想以后死了要去十八层地狱受那油煎之苦。”

    呃,这么重,怎么感觉这荷包比平日又重了许多,勒的脖子疼,感觉有点不能呼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