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宏山寺祈福

字数:6214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面前的人目光灼灼, 刘燕时在这样的视线侵袭下有了一丝心虚。她总不能说自己把锅带出去是为了当盾牌使吧?

    想了想,她笑道:“大晚上的,臣妾担心外头不安全, 特意带了口锅防身呢。今夜遇上刺客,这不就恰好派上用场了吗?”

    刘燕时笑得一脸灿烂, 丝毫看不出说谎的痕迹。

    秦世安的表情逐渐僵硬,那双狭长的凤眸直直的望着她,满眼都写着嫌弃。

    “防身?”

    刘燕时觉着自己在秦世安心中的形象肯定和傻子差的八九不离十了。谁防身会带口铁锅啊?又不是红太狼。

    不过被认为脑子有病也总比被他怀疑来得强。想着,她在心里又狠狠地骂了系统一遍。早点说她有金钟罩这种东西不就完了吗?害她多此一举。

    秦世安给了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孤日后给你派两个人来, 下次不必这般了。”说着就起身出了毡账。

    见他没有怀疑,刘燕时这才悄悄吁了口气。

    *

    这次秋猎果不其然如刘燕时所料, 因着武康帝遇刺便草草结束了。

    九月十三, 武康帝携一众皇室宗亲和文武大臣就在大队羽林卫的护卫下返回了镐京。

    皇帝遇刺之事,震惊朝野。

    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说刺客是西疆派来的。北周西南边陲的百姓本就长时期地受到西疆的骚扰,苦不堪言。在得知西疆派刺客来行刺圣上后, 便更为愤怒。民间甚至有人要联名上书, 要求攻打西疆。

    还没过两日,朝廷得到消息,关中一带连降大雨多日, 渭水河水位上涨, 堤坝被冲毁, 田地淹没, 作物遭了秧, 其中当属华州受灾严重。

    这一桩桩事搅得武康帝焦头烂额。

    许是急火攻心,常年康健的武康帝突然间就病倒了。

    皇帝这场病来势汹汹,太医开了各种药也不见起效。一时间皇城中被阴云所笼罩。

    “也不知是得罪了哪路神仙,最近这糟心事儿真是一桩接着一桩。”太后为了皇帝的病也是好些日子没吃好喝好了。

    连姑姑看在眼里,心里想了会儿才小心的问道:“太后要不要去宏山寺上上香,求得菩萨保佑,好祛一祛厄运?”

    这宏山寺是出了名的灵验,太后听闻想了想觉得可行,便道:“吩咐下去,让御膳房去准备些素斋来。明日一早便去宏山寺。”

    “是。”

    “等等。”

    连姑姑刚要下去时,又被太后叫住,“差人去问问太子妃和康平明日有没有事,若是无事的话,便让她们俩一道来吧。”

    这宏山寺除了祈福灵验外,这求子求姻缘也是灵验的很。

    太子成婚已有些时日了,可太子妃的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是以,太后便想带着刘燕时去寺里拜拜,祈望早日生个曾孙。

    再加上康平年岁也一点点渐长,没两年就该寻婆家了。这次去宏山寺里也顺带为她求一求,得个好姻缘。

    刘燕时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院子里指挥工匠搭建面包炉。

    闲下手头的功夫,她想了想原剧情中好像没有去宏山寺礼佛这一段吧。

    “太子妃娘娘,烤炉搭好了。”

    听闻,刘燕时从沉思中缓过神来上前细看。眼前这个矮胖可爱的烤炉就跟她预想的相差无几。虽然她给的图比较简陋,但这些工匠还是尽力还原了。

    “做的不错,去领赏吧。”

    “谢太子妃娘娘。”

    待院子里的工匠走了以后,一旁的喜鹊不由得好奇问道,“娘娘,您搭这东西干嘛?”

    “烤面包啊。”刘燕时笑了笑。

    “烤面包是何物?”喜鹊越发地觉得自家的娘娘跟以往不一样了,自从嫁到北周以后,总是捣鼓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还会做一些之前闻所未闻的好吃的吃食,简直跟从前判若两人。

    虽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但是喜鹊还是很欢喜的。相比从前安静木讷的公主,她更喜欢现在这个性子活泛做的一手好菜的太子妃娘娘。

    “一种非常好吃的甜点。”刘燕时一边说着一边命人将这院子里的泥石砖块收拾好。

    “这烤炉不光可以烤面包,还可以烤披萨烤红薯呢。冬天吃烤红薯别提有多惬意了。”想着,她不由得眯起了眼睛,仿佛已经到了冬日烤着火吃着烤红薯。

    “红薯又是何物?”一个清越的少年音自身后响起。

    刘燕时想也不想地开口道,“红薯你都不知道?地瓜嘛。”话音刚落她一个激灵,缓缓转过头,目光微滞。

    天边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面前的少年被笼罩在这夕阳的余晖里,眼角似乎带着笑。黑润的眼眸在这火红的天光中显得发亮,似温暖的太阳,立在那里,像是嵌入黑夜的一抹微光。

    看清了来人,刘燕时顿时反应了过来,屈身福了福,“太子殿下。”

    似乎是觉得有些尴尬,她打破沉默开口问道,“太子殿下什么时候来的?”

    “不久,就在刚刚你说烤炉可以烤面包的时候。”

    刘燕时笑眯眯道:“等过两日,臣妾给殿下烤面包吃。”

    听闻,少年的神色瞬间冷淡了几分,“为何要过两日?现在不行吗?”他看着刘燕时的脸,语气有些无赖,“孤现在就要吃。”

    身后于礼见了不由得惊诧,殿下对太子妃娘娘说的这话活像个要糖吃的孩子。

    刘燕时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秦世安,颇有些无奈,“殿下,这天色已晚,烤面包前期要准备的材料可不少啊,等烤完估计得到亥时了。”

    “那就明日。”秦世安定定地看着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商量的意味。

    刘燕时刚想下意识地说好突然间又想起来明日要随太后去宏山寺礼佛的事,便道:“明日不行,过两日吧。”

    “明日为什么不行?”

    “皇祖母明日要去宏山寺礼佛祈福,邀了臣妾和康平一同作陪。”

    秦世安微微垂眸,神色稍有缓和:“那你说,什么时候?”

    刘燕时想了想,“等臣妾从宏山寺回来后吧。”

    少年定定地看着她,“这可是你说的,说话算话。”

    她笑眼弯弯,“嗯,臣妾说的。说话算话。”

    面前的姑娘生着一张鹅蛋脸,皮肤光滑又白皙,脸颊微微泛红,唇角的梨涡浅浅,娇憨一笑,笑得人心都化了。

    秦世安看着面前的少女,心情很是奇妙,见着她的笑容,他竟莫名地感觉愉悦。

    “殿下,咱们用膳吧。”银铃似的的声音在耳旁响起,只见少女眼巴巴地望着他,“臣妾忙了一下午了,都饿了。”

    秦世安看着那双水汪汪的眼睛说不出拒绝的话来,不由得轻轻点头,“好。”

    *

    第二日天不亮,刘燕时便被喜鹊从床上拉了起来。拜佛要趁早,越早越诚心。

    因为此次出行主要还是为了诚心礼佛,所以一行人一切从简,并未大张旗鼓带上一堆仪仗队伍。

    北周兴盛佛教,上至皇室,下至百姓,都极为信佛。国境内庙宇林立,每逢初一十五还有重大节日,百姓都会去庙里参拜。

    最近出了这么多事儿,太后想去寺庙里拜拜也无可厚非。

    宏山寺坐落在镐京城北面的宏山上,由此得名宏山寺。历来佛寺大都建造在山清水秀、风水极佳的地方。宏山寺也不例外,完全符合“环若列屏,林泉清碧,宅幽而势阻,地廓而形藏”的选址标准。

    宏山寺地势较高,马车上不去,只得在半山腰停下。喜鹊起身为刘燕时挑开车帘,扶着她走出了车厢。

    刘燕时站定,看了看身后的山路,倒是狭窄的很。若是雨天打滑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栽下山了。

    想着,她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便更加小心脚下,随着一众人上了山。

    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刘燕时累得直喘气。爬山真是个体力活,对于她这样的宅女来说真是个不小的考验。

    一抬头,就看到了高大庄严的宏山寺。可看上去实在是门庭冷落。

    康平笑道:“奇了,今日竟没什么人来。”

    “这儿平日里人很多吗”

    “这宏山寺的香火可是旺盛的很,大小年节加上初一十五可是连人都挤不进去。”

    刘燕时点了点头,便随着众人一道进入宏山寺。

    寺内道场非常开阔,殿前放着两只巨大的青铜炉鼎,正殿中间设了张长长的案台,上面整齐地摆满了供品。只见零星几个人在此虔诚地上香。

    一行人一路向着正殿前去,虽然事先并未通报身份,但寺里的接引小师傅是见惯了贵客的,见一行人衣着谈吐不凡便知其身份不似寻常百姓,是以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他们。

    太后从僧人手中接过香,对着大殿拜了拜然后将香插进香炉中。轮到她与康平,年轻的僧人又分别递给二人三炷香。

    刘燕时跟着有样学样的地拜了拜,心中默念:菩萨保佑,让我早日完成任务,成功回家。

    一个上午,刘燕时跟着太后她们在这寺内转了一大圈,拜了寺中大大小小的各位神佛。

    最后来到一座观音殿前,太后取来香,递给刘燕时,说道:“去,给送子观音拜拜。”

    刘燕时愣了愣,接过香有些不明所以。

    只听太后笑道:“这宏山寺的送子观音很灵验的,求子据说一求一个准,你与子圜成婚也有两月了,这肚皮还没动静。所以皇祖母今日才特意带你来拜拜,希望你能早日开枝散叶。”

    刘燕时嘴角抽了抽,心想,就算拜了也不会有。她和秦世安到现在都还没洞房呢,哪里来的孩子。

    但她也不好坏了太后她老人家的兴致,只得乖乖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