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十二章

字数:5169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哥哥, 我说的话,你都记住了么, 记住了多少?”

    “记住了记住了, 你都说了三遍了。”俞融兴兴头地试着新买的弓箭,搭起来道:“妹妹,你看着!”

    “嗖”的一声,箭稳稳地射中了红心, 尖尾犹自微微颤动。俞融得意地叉腰大笑,才一个多月,他的箭术就突飞猛进, 他更加坚信,学武, 是他的出路。

    俞婉言很给面子地拍拍手:“哥哥很厉害。”

    俞融叉腰大笑:“离武举还有好几个月,等到那时候, 哥哥会更上一层楼,没准,还能混进前三名,挣得官职回来呢。”

    “别飘了, 好好练是正经。”

    “我这不是练着呢。”

    俞婉言看着俞融放下弓箭, 耍了一套拳, 兀自觉得不甚放心,又道:“哥哥, 松山虽说会有士兵在山下值守, 但你还是要小心, 一旦出了事,你就--”

    “好了蔓蔓,这是第四遍了。”俞融无奈地掏掏耳朵。

    俞婉言只得停嘴,又叫来俞融准备带去的两个小厮踏沙和落风,细细嘱咐了一番,才把俞融送出门外。

    挽云看大少爷的马车已经走远了,姑娘还站着,问道:“姑娘,莫担心,大少爷会平安的。”

    俞婉言捏了捏手心,担心,她怎么能不担心呢。因为这一次狩猎,会出意外。

    她记得,这一年,翊王和淳王也去了。狩猎途中忽然混进了羌族刺客,差点杀掉淳王,还好,最后刺客被殷远思和王雪宁的哥哥王若原制服。王若原为此,得到了皇上的嘉奖,跳过武举,入了御林军。

    如果哥哥能稍微护一下王爷,也许,会像王若原一般,得到皇上的嘉奖。思来想去,俞婉言还是让俞融去了。

    希望俞融把她的嘱咐都记在心里,尽量离温浥尘和翊王近一些,上一世,翊王那边虽然也遇到险情,但好在所处的地方曲折复杂,凭着对环境的熟悉,他们那一队很快脱险。

    只要哥哥一直跟着翊王和温浥尘走,就能化险为夷。

    机会险中求,她愿哥哥,能抓住这次机会。

    心里念了几声佛,俞婉言对挽云和浮月道:“准备一下,我想去慈光寺敬香。”

    挽云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姑娘,赵姑娘和梁姑娘的帖子,已经递进来两三次了,您看--”

    经挽云这一提醒,俞婉言恍然想起来,她一直忙,把这事儿给混忘了。梁曼语还好,她若是连着三次不理会赵晴蓝,赵晴蓝还不知怎么怪她呢。

    说起来,自从陶氏兄妹被送到官府,判了秋后处斩。俞婉妙又去了乡下庄子,俞家女学就停了。俞婉言给了女先生一笔银子,让她去别处谋生。算算日子,她已经有一个多月未曾见到赵晴蓝了。

    这般想着,她吩咐挽云和浮月:“去给梁府和赵府下帖子,请两位姑娘下午一同去慈光寺敬香。”

    回到兰汀榭,兰嬷嬷听得她要去慈光寺,连忙找出一件淡蓝色无多余花纹的襦裙给她下午换上,又收拾了两条同样素净的衣裳备用。一面装箱笼一面道:“姑娘怎么去慈光寺,而不去普渡庵呢?京中许多姑娘家,都喜欢去普渡庵。”

    普渡庵里有个姻缘池,里面养了九九八十一条锦鲤,据说这些锦鲤养的年岁久了,渐渐通灵,若是哪位姑娘丢下的花让锦鲤衔了,就会得到一桩好姻缘。

    兰嬷嬷大约是看她及笄了,想让她去普渡庵求一求姻缘。

    俞婉言装作听不懂:“普渡寺里人太多了,不能静下心来。心不诚,佛祖如何能保佑?”

    “那么,下一次去罢。”兰嬷嬷笑的皱纹舒展:“嬷嬷许久不出门了,想去瞧瞧热闹呢。”

    “再说罢。”俞婉言含糊道。

    用过午膳小憩一会儿,俞婉言乘车往慈光寺去,正好在路上,遇到了赵晴蓝的马车,赵晴蓝一见她,兴冲冲地弃了自己的马车,与她坐在一处说话。

    “你呀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两次约你出来踏青,逛铺子,你都不理我。莫非你也开始学你两个妹妹,看不起我这个商家之女?”

    “实在是家里事情太多了。”俞婉言笑着解释:“蓝姐姐,妹妹给你赔罪了。”

    俞婉言作势要行礼,赵晴蓝笑着让过一旁:“少动,小心颠下车。”

    正笑闹着,马车忽地停了下来,外面赵晴蓝的丫头道:“姑娘,方才恰好碰到了周公子的马车,周公子送了一盒点心给姑娘。”

    “好端端地送我点心做什么,你退回去。”赵晴蓝话未说完,脸已经红了。

    外面的丫头有些为难:“这--”

    “拿进来罢。”俞婉言一看这情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掩着嘴偷笑。

    一时盒子拿进来了,里面八格点心,都是老字号稻香村的点心,一看就令人食指大动。

    “哟,那位周公子,真是有心了。”

    赵晴蓝的面颊越发地红:“别笑了,有什么好笑的。”

    俞婉言闻言板起脸来:“好哇,你什么时候定了亲,却不同我说,倒跟我瞪眼睛。”

    赵晴蓝低下头,绞着衣带:“是父亲定下来的,我只见过他一面。”

    见过一面,现在一提起他就露出小儿女情态,想必是合意的。俞婉言笑问:“是哪一个周家的公子?”

    “是太常丞家的嫡次子。”

    俞婉言渐渐收敛了笑容,她想起来了。赵晴蓝上一世也是嫁给了太常丞的嫡次子,未曾想到这位嫡次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早就在花街柳巷染上了隐疾,才匆匆忙忙物色妻子。赵晴蓝的父亲急着攀上一门官亲,抬高自家家门,没有细查就同意了这门亲事。赵晴蓝嫁过去不到半年就守寡,一年之后郁郁而终。

    难道这一世,还是如此?

    “婉言,婉言,你怎么忽然发起呆来?”

    “没什么。”俞婉言笑道:“喜日子定下了么?”

    “还早着呢,周家只是请了保人上门提亲,我爹还没有应。”

    一般保人上门提亲之后,女方双亲会压着一段时间,以示矜持。不过以赵老爷的急性子,大概忍不了几天就应了的。

    俞婉言拈起一块翡翠凉果,又放下,踌躇半晌,方对赵晴蓝道:“蓝姐姐,我听到一点儿风言风语,说这位周公子么--你还是回去让你爹爹查一查,比较放心。”

    赵晴蓝手中的一品酥掉在裙摆上,脸色一白:“你说什么?”

    “只是传闻罢了,查一查就明白了。”

    听俞婉言这一说,赵晴蓝哪里还有心思去上香,当下同俞婉言告了罪,满怀心思地回府去了。

    只剩下满盒琳琅的点心,静静地躺在车内。

    “浮月。”

    “哎,姑娘。”

    “把这盒糕点扔了,看着碍眼。”

    浮月应了一声,很快把车内收拾干净。马车重新启程,俞婉言斜靠着车壁,不由得有些困乏,眼皮渐渐沉重。

    “姑娘,姑娘,慈光寺到了。”

    俞婉言掀起帘子,就见到不远处,梁曼语一身月白绣素馨花褙子,浅碧湘裙,正笑意盈盈地望着她:“婉言妹妹!”

    “梁姐姐。”俞婉言下车,才走了几步,就被一个行色匆匆的人撞到了。挽云上前扶住俞婉言,浮月不满道:“你怎么走路不看人呀?”

    撞到俞婉言的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粗布衣裙,头上只插着一根木簪。她见撞着了富贵人家的姑娘,很是惴惴不安:“对不住,是我太急了。”

    俞婉言一瞧见她的容貌,心头猛地一跳。若她没认错的话,这位姑娘,她前世是见过的。

    浮月待要再说她几句,俞婉言拦住了,温柔一笑:“我没事,姑娘以后小心点就行了。姑娘形容疲惫不堪,应该好好休息才是。”

    那姑娘眼眸一下子湿了,福了福身走了。俞婉言走到梁曼语面前:“我这个下帖的人,倒是比你晚到了。”

    梁曼语笑道:“左请妹妹不来,右请妹妹不来。我正纳闷呢,这不,你的帖子一到,我就赶紧赶慢地来了。”

    “多谢姐姐赏脸。”俞婉言作势要行大礼,被梁曼语拦住了。

    “妹妹这一礼行下去,我又要还礼。咱们一礼接着一礼,直拜到天黑也拜不完。”

    俞婉言掩嘴笑:“姐姐说的是,那么我们进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