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边境战起
字数:2886 加入书签
西北风霜侵袭大地,战争号角直逼关内,又是男儿战场杀敌时。
几日前边关告急,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穷途国和富边国齐扰边境,双方战斗一触即发。
李将军府内,上下所有人都在打点行装。一直以来,李家世代戍守边地,直到十五年前李老将军在与穷途国一战中,以三千兵力抵挡穷途国倾国之力——二十万雄狮,巧计周旋,甘冒风险,深入敌营,最终等来援军,才保住国之疆土,更使穷途国俯首称臣,两国人民得享太平。只是经此一役,李老将军身负重伤,再难披甲上阵。先皇感念其护国之功,特招回京,封为护国大将军,位居一品军侯,世代罔替。
但李家人并未居功自傲,李将军戎马一生,依旧心念山河,将自己的独子——李弘占之父——留在边关,镇守一方,继续保家卫国。知道李弘占出世,皇家命人将其接回京都抚育,美其名曰“感念李老在京孤寂,特赐其孙回京,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
如今外敌再次集结力量,更是与富边国联手侵扰。李将军虽不能再提枪上阵,但也不想让儿子一人面对强敌,况且真正的战士,是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也是时候让李弘占真刀真枪的与敌人斗斗,李家后人没有一个是孬种。
眼看着朝廷援军开拔在即,李老将军得皇帝特许,随军出发,李将军府上下才忙得脚不沾地,可军人军纪严明,秩序井然。
近日来,府内虽忙乱,校场的将士们也丝毫不敢耽误,一边操练,一边整装。封泽尔和李弘占一场大汗淋漓的对战后,随意躺在兵器架旁的空地上。
“怎么样,后天就开拔,还有什么需要准备吗?”丰泽尔深吸一口气,舒缓了疲累,问道。
“都已经差不多了,也没什么需要特别准备的,只要粮食、资重充足便好。只是你真的不考虑和我一块儿上战场杀敌?”李弘占不无遗憾的说道。
“你也知道我志不在沙场。”封泽尔挥挥额上已经风干的汗。
李弘占微扬眉角:“我知道你心中最重要的是家人,学文习武都是为了保护家人,尤其是被你视为眼珠子的妹妹。”
封泽尔抬眼望着清澈的天空,今日天气晴朗,湛蓝的天幕下,几只高飞的鸟儿展翅飞翔。
“天高任鸟飞,能随心而为,志趣高远虽令人称羡,但他们是比自由更重要的。”
“作为你兄弟,我又岂会不知,去年你本应该去游学,一圆游走四方的梦想,可你最终还是留在了京都。如今我也将远赴沙场,此去归期未定,书信难通,或许这一别就是永别,你一人留京,万望珍重,也愿你阖家喜乐。”
封泽尔将李弘占的肩膀重重一拍:“说什么呢,操练了这么久还没醒不是,净说胡话。”
封家诗书传家,可封泽尔志不在庙堂,只想寄情山水,渴望游历四方。听李弘占如是说,反从心底涌上一股苍寥,好似今日的好友明天便不在了似的。
边说变坐起身,眼眸专注的望着远处的高空,眸底有向往,有不舍,沉如湖水。许久之后转首望着李弘占说道:“沙场刀剑无眼,你万事小心,等你回来后,我们再痛饮一杯。”
“一言为定。”两个少年双手交握,原本都是不知愁滋味的年纪,眉眼都刻染了忧思,却笑得一脸云淡风轻。
……
这一日,是朝廷征集的军队开拔赴前线的日子。都城的百姓都涌上了街头,送别远征的军人,这一去生死难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丈夫走远,多少人眸中含泪,声声呜咽,却强忍着泪水,生怕不吉利。一双双多日来不眠不休熬得通红的眼眸,一针针一线线织成千丝万缕的思念,连日来深夜的捣衣声,声声诉相思,句句盼君归,平安符一个个挂满祈愿树枝头,但此去,又有多少人能平安归来。
这就是战争,十万将士齐赴边,尽是马革裹尸还。
封陌萱和封泽尔站在酒楼的窗前,望着军队的长龙彻底消失在百姓的视野中。热闹过后的繁华街道连余温都不曾剩下,街上偶尔往来的几个寂寥的身影,脸上也满是悲戚。二十万将士的离去,带走了数万家庭的欢颜,也带走了都城的生气。
酒楼里原本看热闹的人群也散去了十之八九,封陌萱望着街心的尽头,阴云密布的午后,丝毫不能令人舒坦,秋老虎时不时就给人一个轻颤,据说边关已经下起鹅毛大雪,覆盖了原野上所有的生命。
“封兄,此次李兄出征,未看到你,还以为你并未来相送呢。”
封泽尔兄妹俩闻言转过身,只见一锦衣白袍的瘦弱男子,正对着封泽尔作揖见礼。
“原来是孟兄。”封泽尔恭谦还了一礼,随即指着封陌萱说:“这是家妹。”
白袍公子将目光转向蒙着面纱的封陌萱微微一愣,不过一瞬便回过神来,微笑见礼,眼里不见一丝嫌弃厌恶,想必也是听过了封家女的市井传闻,不过好像并不十分介意。
封陌萱也不在意他起先的愣神,大大方方还礼便静立一旁。
“我和弘占两人时常在一处,该道别也已道别,李老将军随军出征,朝廷官员来了一大把,免不了应酬,我就不过去添乱了……”
等送走白袍公子,兄妹俩才回转家中。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