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抓阄???
字数:2878 加入书签
“李秋~,你就陪我去逛逛嘛,每天都在家呆着你不无聊吗?”李阳拉着我的手就往床下拽“外边天气这么好,你就当去放风了,走嘛,走嘛。”
李秋抱着棉被,看了眼外面明晃晃的阳光,立马死死的拽住身下的床,坚定的拒绝了来自其邻居好友出门放风的邀请。
“哎呀~你自己去嘛,外面这么大的太阳,下次……下次我在陪你去。”李秋可怜巴巴的望着李阳,“你最了解我了,我不喜欢逛街的,你自己逛,啊!”
“一天就在家发霉,这么好的天,算了,算了。”李阳无奈败北,只有打道回府。
李秋一个转身继续瘫在床上,任由思绪放空。
李阳,李秋唯一一个不是由同学发展来的朋友。她们的相识源自于一台电视,但绝对要归功于李阳的死皮赖脸。
李秋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姐姐叫李琼,比李秋大10岁;弟弟叫李升,比李秋小两岁。父母都是农民出身,多年外出打工稍存了点积蓄,本打算买房,不曾想在李秋7岁多时,妈妈意外死亡,李德铭——李秋爸爸因此大受打击,颓废了一两年。全靠当时才17岁的李琼帮李德铭分担压力。家里积蓄在那段时光就花光了。为了孩子,李德铭终于振作起来,外出打工,同时把家搬到了县城,以便孩子上学和自己不时能回家看看。
在县城新租的房子里,李秋认识了李阳。那时的李秋因家庭的变故而变得特别的内向,不想爸爸操心所以带着弟弟很少出去玩,放学后就跟李升在家看电视,等李琼下班回家。那台电视是李德铭怕孩子乱跑,在家待不住而买来想“困”住李秋和李升的,那是那幢楼除老板家之外唯一一台电视。李德铭的目的是达到了,他不仅困住了李秋和李升,还困住了整栋楼的小孩……周末李秋家经常聚满了孩子,李阳自然也在其中。
但之所以那么多小孩只有李阳成为了李秋的好朋友,只是因为她会一个其他小伙伴不会的技能——敲门。
李秋家的门其实常常是关着的,想看电视的小伙伴只有不时在李秋家门口闲晃,运气好碰到李秋开门才能够满足自己那想看电视的心。只有李阳会义无反顾(死皮赖脸)的敲响李秋家的门。李阳外表甜美,娴静;性格可外向、可内向,是典型的男生心中的初恋女友形象。经常把男生送她的零食带去李秋家看电视时一起吃,久而久之李秋就没把李阳当外人了。
李秋知道李阳其实是想带她带出去散散心,并不是自己想逛街。哪成想“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没错,那只狗说的就是自己)但李秋只想在沉默中“灭亡”,相信李阳不会跟她最真诚的朋友一般见识。
果然,没过两小时李阳就又来了。“给,你应该还没吃饭吧。”李阳提了袋零食扔了我李秋满怀,装作不耐烦道,“我真的服了你了,不就是上个高中,又不是考不上,至于吗?分到哪儿就去哪儿呗,你在这愁的这样。”
李秋翻着袋子,辣条……薯片……饼干……嗯,不错,心情终于美丽点了!
“算了,抓阄吧。”李阳看李秋一脸衰样,豪迈决策道。
“抓阄?”李秋看着李阳到处翻字条,实在没忍住,翻了个白眼,都什么年代了,还抓阄,还不如抛硬币呢。
“对呀,p中和一中,抽中谁就代表你会被分去哪所学校。”李阳手里捧着她赶制的两张字条,一通乱晃后让李秋选。
李秋实在是没想到,在接受了9年的相信科学的教育之后,还要靠抓阄来安抚她那颗躁动的心。
“唉!”李秋摊开字条“一中”俩个字映入眼帘。却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一个反身就又往床上躺去。
“在抽一次,三局两胜,抽中两次才算。”李阳急忙把李秋手中的字条拿去重新折好,打乱。捧在手里,让李秋在抽一次。
李秋看了看李阳,看到她满怀鼓励的目光,一咬牙,一跺脚,死马当活马医吧,李秋心想,随手一指:“就这个吧!”
李阳慢慢的打开,看了一眼“p中!”
她立即把字条展开,把上面写着的“p中”两字递给李秋看,李秋只觉心里一松,满怀期待的抽了第三次。
……
有些事情真的是“命中注定”,半个月后,李秋果然收到了一中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天,李秋的心情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难过,事情也没有她想象的那样糟糕。虽然亲戚问起都会说遗憾的说一句:“可惜了”种种,但李秋发现,自己并没有多不能承受这样的说法。
可惜吗?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一中,许多优惠政策都在一中实行,虽说建校不久,但与市重点高中联办,有一流的教学设备,以及优美的学习环境,封闭式的教学,学生大多出自普通家庭,校风纯朴。还与李阳同校。
不可惜吗?p中和一中虽说都是县里的重点高中,分数线一样,但p中是百年老校,教职工不知道历经了多少届学生,经历了多少次高考。而一中呢?建校4、5年,老师平均年龄二十几岁,还在县城外,必须住校。不知道要多花我多少人民币。但谁让我运气不好名次排位是个单数。(据民间传闻,本届是按排名双数去p中,单数去一中。额…跟我抓阄的概率是一样一样的。)
------题外话------
小白第一次写文,许多不足,请多多见谅!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