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小暑(4)

字数:6615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此为防盗章, 订阅率达50%可无障碍阅读, 若不满请等待24小时  南边传来哭声震天, 那是命妇和后宫嫔妃们在细数大行皇后生平的好处。嘤鸣看着外面阴沉的天,浓厚的阴霾绵延万里。宫中只有大丧才许烧化纸钱,钟粹宫方向有轻烟直上和天相接,仿佛那些云翳, 是因深知的辞世而生的。

    鹿格伴主子进宫, 旁的不关心, 只关心出行和车马, “瞧着还要下雨,头前进来的那条道儿, 都给踩得稀烂了。”

    人太多, 哪顾得过来那些。嘤鸣道:“回头奠仪散了,略晚一步走就是了。横竖福晋那头过了礼, 也要往顺贞门上来的。”

    她们这头说话, 边上不知谁家的女眷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说大行皇后可怜见儿的,“进宫才只五年, 病了倒有四年半。这一去,没留下一儿半女, 听说苫次里只有凌河台吉1和乐亲王的子侄们守夜。”

    “这么病法儿, 皇上也沾不得身。”另一个含蓄地做了个悲哀的表情, “薛中堂家可只这一位姑奶奶, 如今崩了, 薛太太不定怎么难受呢。”

    闲言闲语如盐花儿,往伤口上不疾不徐地洒。薛尚章揽权,在朝中横行,除起异己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如今薛家也算遇着了坎儿,宫里还能有什么说头?不见得死了一个,再在族中挑一个送进去填缺,这么着可真没了王法了。

    皇后的位置空出来,横竖大家都瞧着。有姑娘的人家儿,上到一品大员,下到佐领参领,好事儿落到谁头上可说不准。嘤鸣低着头,握着拳,心道深知当初的话真不是没道理,这皇城内外人人盼着她早点儿死。如今她真死了,这些人明哭暗笑,仿佛她一死,他们就能登高枝儿,当上皇亲国戚。

    鹿格知道她主子窝火,扯了扯她的袖子,压声说:“主子甭听她们的,一帮吃人饭拉狗屎的玩意儿,真叫人没眼瞧。皇后娘娘大行了也还是主子,抬脚比她们头还高,凭她们,也配妄议!”

    鹿格这么一说,倒把她说泄了气。本来她不怕上前和她们论个长短,可今时不同往日,既然不想进宫,就不能在这当口出头冒尖。

    长叹一口气,她拉着鹿格绕开了,倚在万字不到头的雕花屏风前,看香几上那盆梅花。交了春,天儿还未真正暖和起来,花苞结得小小的,才米粒那么大。冲天的香火气,把这梅也熏得浊了。

    她调开视线,等着第三次举哀。这时看见棚座大门上有个太监进来,边走边回头引路,身后跟着福晋跟前的掌事嬷嬷。

    鹿格有点儿纳闷:“这婆子怎么来了?”

    索嬷嬷帮着福晋管家,二门以内的大小丫头都怕她,鹿格一面说,一面往主子身后躲了躲。

    索嬷嬷自然是来找嘤鸣的,上前蹲了安,和声道:“福晋打发奴才来请二姑娘,姑娘跟着来吧。”说完回眼打量不迭挪步的鹿格,冷冷道,“你留下,这是什么地方?由着你乱溜达?”

    索嬷嬷向来不徇情,宫里有宫里的章程,谁也不能乱。嘤鸣示意鹿格候着,提袍随索嬷嬷迈出了棚座。引路的太监依旧在前头两三丈远的地方,索嬷嬷借着搀扶的动作,在她耳边细声嘱咐:“福晋命奴才带话,姑娘回头在大行皇后灵前上香,千万记住了,不能东张西望。帘子后头有眼睛,您兹当不知道,还依着您的规矩行事。只一点,别哭,有眼泪也要往心里流。这宫里不比咱们家,行差踏错半步都是泼天大祸,姑娘记好么?”

    嘤鸣是个明白人,隐约有了预感,也不追问,点了点头。

    还能进钟粹宫,这是先前不敢奢望的。天上又飘起小雨,隔着凄迷的雨雾,彩画红墙从她眼梢划过。分明又见深知站在玉兰树下的样子,然而再细看,却只有一道又一道的经幡,次第铺陈向钟粹宫正殿。

    福晋说的不能哭,她懂得其中缘故。这是一次表明立场的机会,若现在忘情失仪,那么她父亲便会彻底划作薛派,往后更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但大悲之时的忍泪,和犯困时的呵欠、伤风时的咳嗽一样,都叫人十分为难,她必须花大力气,才能压制住狂潮般袭来的酸楚。拈香、叩拜、洒奠酒,她没有抬眼看那面丹旐3,怕想起梓宫里躺着的人来。至于福晋说的帘后的眼睛,她也不愿深究那是谁,一祭奠完,便却行退出了灵堂。

    冷风扑面,外面往来的人很多,却不见刚才带路的太监。官眷们早被引到偏殿暂歇,索嬷嬷也上福晋跟前回话去了,她站了会子,不好贸然闯进偏殿,戳在廊下又点眼,只好循着来路,照旧回钦安殿去。

    好在钟粹宫离钦安殿并不远,隔着大半个御花园和四道宫门,脚程快些,一盏茶工夫就到了。因着是大丧,办事的人员庞杂,不像平时门禁森严。迈出大成右门就是东一长街。这是条分隔乾清宫和东六宫的甬道,南起内左门,北至长康左门,两掖的宫墙极高,人在其下甚有逼仄之感。朱红的墙皮被雨水冲刷后愈发鲜焕,对比苍凉的天幕,会产生一种强烈而诡异的美感。

    嘤鸣脚下略缓,暗忖深知这些年,曾无数次踏上过这条长街吧!长康左门近在眼前,举步便是琼苑东门,她倒不忙进御花园了,回头向身后的乾清宫方向望了眼。

    这一眼,蓦地心头一惊。甬道上缓步走来个人,穿玄色地素服,有一副内敛而深秀的眉眼。他未戴冠,祁人编发右衽的习俗入关后保留了下来,那繁复精细的发绺松松束着,看似淡泊,却又蓄势待发,充满力量。

    嘤鸣没敢再看第二眼,即便他两肩的团龙暗纹隔着烟雨难以分辨,单照夹道里一簇簇面墙而立的太监和宫女子,也可猜出他的身份了。

    宫里的规矩十分严苛,圣躬驾临,你不能瞪眼瞧他。他若先看见你,你就老实跪下磕头迎驾;他若没看见你,你就赶紧背过身去面壁,以免惊了圣驾。

    究竟是该跪还是该转身,嘤鸣一时没了主张。她不是宫里人,宫里规矩不是给她定的。外头人见了真龙,头一件应当就是伏地泥首。

    可正待她要跪,皇帝袍角一旋,进了广生左门。那道门连着承乾宫和永和宫,嘤鸣本以为皇后大行,皇帝总要多多祭奠以示哀思的,结果听说只有倒头那天来亲视了小殓和开光2。其后辍朝成服,率官员举哀时到场,至于丧妻之痛,也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嘤鸣望着那道宫门,心里纵有再多的不平,也无可奈何。

    她转身进琼苑东门,相距老远就看见鹿格在棚座外面站着,见了她忙上来相迎,低低叫了声主子,再要问什么,被嘤鸣抬手阻断了。这时第三轮的哭祭又将开始,各外妇按翼齐集,钦安殿内外一片缟素。嘤鸣跪在望不见首尾的队伍中,脑子里空空的,直到登车回府,才逐渐醒过神来。

    晚饭的时候,福晋说起了这事,“也不知宫里是什么打算,这当口瞧人,怕有一套说头了。”

    原先饭桌上倒还热闹,可一提起这个,大伙儿都沉默下来。阿玛歪着脑袋琢磨,侧福晋脸上不是颜色。

    “有什么说头?”侧福晋搁下了筷子,“二姑娘过了入宫的年纪,且许了海家,总不好半道上要人。”

    侧福晋一心想让闺女找个寻常宗室嫁了,最后选定的海家,虽不是黄带子,但各项条件都过得去,侧福晋还是很满意的。一入宫门深似海,早前侧福晋家里就出过进宫当妃的姑奶奶。那会儿临出门了,太太大嘴巴子照脸上扇,说譬如没养这个闺女。皇城里的耗子,自比猫大三辈儿,往后姑奶奶要是有圣宠,能求着个回娘家的恩典,亲爹亲妈就得一个大门外头,一个大门里边,跪在道旁磕头迎接。细想想这光景,什么荣耀脸面,都抵不上心头的悲凉。

    侧福晋安贫乐道,因此福晋容得下她。人啊,心气儿高不是坏事,不过高得高得衬身份,高得懂事儿。福晋生的大姑娘没进宫,嫁了固伦和慎公主的儿子,现如今是郡王福晋的衔儿。二姑娘是侧室生的,要是爬上头顶当了娘娘,于理说不过去。

    福晋的脾气,有人硬着冲撞,她能把你撅个倒噎气。可要是瞧你知道分寸,实在遇上了难题,也绝不夹枪带棒呲打你。

    “宫里看上了,多大的年纪都不碍,一道旨意下来,你和谁说理去?”福晋拿手巾掖了嘴道,“我先头也捏着心呢,唯恐那些主子要找我说话,点灯熬油的等到叫散,回来的路上也不踏实。细想想,偏殿里没见着薛中堂太太,我就怕,怕岔子出在她身上。”

    侧福晋瞧了瞧低头不语的纳辛,俨然有种大祸临头的感觉。薛尚章何等老谋深算,与其再送个族里的女孩子进宫立旗杆,还不如举荐嘤鸣。嘤鸣是他们夫妻早年认下的干闺女,父亲又同是辅政大臣,算来算去,世上果然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

    这样的两个人,要走到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倘或仅是挑选妃嫔,并不需要花那么多的心思,扔在后宫里头,给间屋子,管吃管喝就成了。可如今是挑继皇后,地位虽不及元后尊崇,那也是一国之母,要和皇帝称夫妻的。如今孝慧皇后新丧,朝中暗涌重重,把嘤鸣接进宫,一则是安抚薛尚章,好歹依了他的意思,抬举了他干闺女;二来呢,继后人选多有纷争不好,尘埃落定了,满朝文武也就踏实了。至于那个二五眼的纳辛,这会儿八成也伸脖儿看着,万一他闺女得了势,国丈爷可不就抖起来了么。叫他们内斗,能省皇帝好些手脚。

    所以他们俩得成,太皇太后也是琢磨了好几天才下定的决心,不拘怎么,表面上能将就也可以,先生个嫡皇子出来稳固朝纲,旁的以后再说。所以太皇太后不遗余力地撮合,“咱们万岁爷面儿上看着淡淡的,其实腔子里热乎着呢。他只是不爱轻易对人示好,早前的孝慧皇后性子太刚毅,要是能像你似的,舍得下脸,愿意好声好气儿说上两句温存话,何愁夫妻不得和睦。”

    嘤鸣眨巴了下眼睛,暗忖自己也没什么温存话,就是懂得夹尾巴做人,奴才长奴才短的,把自己当成人家脚下的泥。若说皇帝面冷心热,她可没看出来,太皇太后为他粉饰,嘤鸣只有连连点头,“过会子奴才就去向万岁爷谢恩,只怕主子忙军机,没那闲情儿召见奴才。”

    这么一说,太皇太后也有点发愁:“皇帝是忙,平日间除了晨昏定省,我想见他也不容易。不过天下无难事么,你有心求见,这刻不见等下一刻。你是我慈宁宫的人,皇帝就是看着我的面子,也不好不叫你进门。”

    嘤鸣蹲安,笑着说是,“皇上不见奴才,奴才就在宫门外头候着,见不着皇上奴才就不回来。”

    太皇太后一听这个太有恒心了,孺子太可教了,把她狠夸了一通。

    嘤鸣挨完了夸,瘟头瘟脑出来,松格问主子怎么了,她说没什么,“咱们得上养心殿一趟。”

    养心殿是皇上理政就寝的地方,这会儿去?不是刚见过皇上吗。

    当然了,松格不敢多问,扶着主子出了慈宁门。然而迈出宫门,又是两眼茫然,这宫里殿宇都长得差不多,琉璃瓦,红宫墙,松格问:“主子您认得路吗?”

    嘤鸣很为难,往西一指,“那儿是往太后寿安宫的,往东走,我记得万岁爷的乘辇是朝那个方向去的。”

    那就往东走吧,一重重的夹道,走一截就有一扇随墙门。起先还向站班的太监打听路,后来干脆鬼打墙似的,彻底迷失了方向。

    “主子,咱们会迷失在宫里头吧!以前隔着筒子河看,就觉得那片紫禁城真大,如今进来了,怎么有这么多长得差不多的房子呢。我觉得咱们一辈子都找不见养心殿了。”

    嘤鸣说不会的,“咱们边走边瞧,再遇见人,请他给我们带个路,不愁找不着。”

    于是两个人像飘荡在荒漠似的,越走越偏僻,越走越糊涂。慈宁宫往南有片大花园,过了长信门途径造办处,再往南是南天门,那儿离内务府就不远了。

    看得见人来人往,嘤鸣终于不慌了,她说:“那儿太监多,咱们找个人问问。”慢慢过去,门庭若市的地界儿不设门禁,站在槛外看,斜对面挂着内务府的匾额。顺着抄手游廊往北,有一面大大的木牌,上面写着“钦工处”三个大字。

    嘤鸣心头蹦跶了一下,钦工处隶属内务府,海银台就在那里办差。她忽然走到这里,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世界分明挺大的,怎么兜兜转转,又似乎不那么大呢。

    松格也看见了,她嗫嚅了下,“主子……”

    嘤鸣嗯了声,“赶紧走吧,怕是越绕越远了,原路退回去。”

    没敢多逗留一会儿,心里还懊恼着,怎么走到这里来了。才走了不多远,看见董福祥气喘吁吁地赶来,一径说:“姑娘这是走岔了路啦。怨我,我正好往北边去了一趟,姑娘出门我没在,那些挨刀的也不知道领着姑娘去。”边说边引路,“您这是绕道儿了,养心殿离慈宁宫不远,离您的头所殿更近。往后您要是找皇上,打头所往北,有个慈祥门,出门隔一道墙就是养心殿西围房。只不过没有直龙通进去的角门,您还是得往南走,拐个弯儿就看见养心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