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农庄建学堂

字数:3937   加入书签

A+A-
御宅书屋备用网站

    凤姐姐在大房的生活甚是悠闲,她一直好强惯了,这一闲下来有些闷闷不乐。

    大房人口简单,贾赦后院的莺莺燕燕自有邢夫人操心,自己房里就平儿一个,平儿性格温和,又懂得察言观色,万事以凤姐为首,贾琏倒排在后头。

    这日凤姐在房里听丫鬟丰儿念账本,感叹铺子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彩明进来笑说:“二奶奶,姑娘们来了。”迎春打头进了屋子,“嫂子在算账呢,我们找大姐玩去。”

    凤姐让丰儿将账本收好,“今天姐妹们到的齐,你二哥在衙门得了几篓水果,叫什么菠萝蜜和牛乳果,给老太太和太太送了一些,下剩的都在这儿,快来尝尝。”

    看黛玉迎春惜春都在,独不见探春,问到“探丫头忙什么呢,有些日子不见她了。”

    惜春拿着丫鬟剥好的牛乳果塞进嘴里,边道好吃,边回说,“二太太家的妹子薛姨妈这两日就要到了,三姐姐帮忙着人收拾屋子呢。”

    “姑妈这次进京一为宝钗小选,二呢姑父去后她孤儿寡母的在金陵遭薛家本家排挤,回京有个依靠。我二叔升了九省统治带全家出京上任,姑妈一家暂时会住在贾府。”

    “凤姐姐,等见过薛姨妈,你也和我们到我那庄子上住几日,你这天天窝在家里,出去散散也好。”奶子抱了大姐出来,我拿出一个铃铛银镯逗她,大姐儿圆溜溜的眼睛随银镯摆动转来转去,太可爱了,我抱起她,在嫩嫩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你二哥下了衙门,回家也不看我们娘儿两,每日在书房跟先生学番话,他即不稀罕我们,我也不稀得他,说好哪日,我就收拾了和你们一起吧。”

    薛家到了荣国府,果然被王夫人留着住了下来,就安排在原先凤姐住的院子,薛蟠在外院,每日和宝玉在贾家家学上学。

    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且出手大方,不几日就很得人心。宝玉自来了宝姐姐,欢喜不已,常到薛姨妈那儿找宝钗说话,姨妈也对宝玉疼爱有加,呵护备至,二房和薛家其乐融融。

    宝钗举止大方,言语随和,常到园子找我们姐妹,一起喝茶,谈谈女红针线,诗词歌赋。听闻我在做药丸,劝诫我:女子无才便是德,闺阁女儿要贤淑安静,行医看病是男人做的事。

    宝钗出生商家,自幼读书识字天分高过其兄十倍,深得父亲喜欢,七八岁就参与管理家族生意,怎么到了我们面前,就是一副深闺女子的样子。我听得不厌其烦,和凤姐商量好日子,禀过贾母,一群人浩浩荡荡朝京郊庄子而去。

    一行人在温泉山庄安顿下来,每日游山玩水,摘果钓鱼,大家放开天性去玩,凤姐姐没几日也参与进来,玩得比我们还疯,大姐儿刚会走路,对什么都好奇,步履蹒跚追着庄子的猫猫狗狗,发出一阵阵欢笑。

    我换了一身男装,打扮成公子模样和小厮打扮的丁香从大门溜出去。

    庄子的佃农加上陆续投靠来的,如今有八九百人,后来的只要签订用工合同五年以上,田庄就给分田分房,短期的统一住在新建的两排平房里。为防人员混杂,来往都有详细登记,福叔从父亲给我的侍卫里挑出两名侍卫长,招收了一批签死契的护院,日夜巡防,有捣乱的就丢到衙门处置。

    京城都知道田庄是巡盐御史林大人家的,又有诚王世子和北静王妃的关照,没人敢来惹麻烦。

    我和丁香经过一座农院听到院内有郎朗的读书声传来,透过篱笆墙,一位二十多岁的青衣先生正带着十几个萝卜头读诗经,“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座位上的小孩们,看穿着应该是田庄农户家娥。

    我停下脚步,让丁香去打听一下,丁香拦住一位提着菜篮的过路大嫂,问明情况,谢过大嫂,回说:“私塾是庄子的账房窦先生办的,窦先生原是举人,上京赶考不幸遇到劫匪,抢去身上财物不说,书童也被杀死,他拼死逃了出来,断了一条腿,济世堂救了他一命,他无以为报,到田庄做了账房,断了腿仕途无望,遂签了十年长契,私塾是先生免费办的,还用自己的月买银买书分给学生,房子就是庄里分给他的。”

    一长串话说完,丁香感叹:“窦先生知恩图报,是个好人。”

    在农庄逛了一会儿,农忙季节已过,田里仍有人在整理田地,各处农舍可以看到农妇腌制咸菜,缝缝补补,男人加固屋顶,迎接冬天的到来。孩子们也不少,姐姐带着弟弟,哥哥牵着妹妹,在一起玩耍。

    回到山庄,让碧云通知青伯午饭后带着农庄花名册过来。我有些想法,等看过花名册再说。

    下午青伯带着花名册,我仔细翻看,农庄共816人,7岁以下儿童86人,7到15岁的43人。我又问了问农庄的收获情况,青伯恭敬的汇报后让碧云派小厮送他回去。

    我把凤姐和二姐姐四妹妹召集到一起,说想在农庄建个学堂,免费教孩子们读书。

    凤姐在这里几日,也知道我手里不缺钱,说到:“办免费学堂也是积功德的好事,但要怎么办,办在哪里,先生怎么找,教哪些内容,还得好好合计。

    当朝奴婢的孩子是没有资格科举的,教育以启蒙和实用为主,等孩子们长大了,还得为他们找条好的出路。

    经过几日合计,决定在农庄中央建两座学堂,现在开建,开春开学。一座是男子学院,一座是女子学院,凡农庄十五岁以下孩童均可免费入学,学堂提供免费午餐。7岁以下进启蒙班,7岁以上除学习经史外,选学杂学,有算学,工学,医学,商学,绣艺,烹饪,酿造等。每半学年考一次,成绩优异者,物质奖励,从林家学堂毕业,有意科举且学业优异,可由林府和贾府推举进京城学院继续深造,并赞助学费。

    迎春建议,可在京中开办一家绣楼,收购女子学堂好的绣品,放在那里出售,可以帮那些女孩家添些家用。

    惜春想当女子学堂夫子,教孩子们认字,画画。

    凤姐说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她的铺子优先雇佣。

    夜间,我进入空间,有很久不见的师兄竟来了,我问师兄但哪里去了,也不和我说一声。

    师兄不答,幽幽的问我:“师妹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我一愣,想了想回答道:“我想穿最漂亮的衣服,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在天地间自由奔跑。”可是在这个世界我做不到,走到哪儿都有一群人跟着,我收集功德的任务还没完成,我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做多少事情才算完成,重来一次我希望我爱的人都能得到幸福,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她们幸福。我觉得我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高高在上的俯瞰众生,我以为自己先知先觉,我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我以为我可以让每件事都按自己的想法发展下去,可我发现我做不到,我迷惘了,我并不快乐。做草时懵懵懂懂,不知什么是快乐,做人也一样。

    师兄摸摸我的头:“没有功德力,师父也会救你,你执念太强了,所以你不快乐。让你重回凡间,是因为我看到你的上一世,整日以泪洗面,师妹放下一切执念,现在的你只为自己而活,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顺应本心,凡尘的修炼就是找到本我。”

    我愣愣的看着师兄,他是我可以全心信任和依赖的人,要超过父母,“好了,别想太多,跟我走。”师兄拉着我出了空间。

    这一夜,我和师兄同骑一匹马,在月夜狂奔,累了找一片草地随意坐下,共喝一壶烈酒,我喝多了,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放声高歌,我醉了记不清自己唱了些什么,只记得那双温柔含情的眼睛。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