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朝堂风云卷扬州 重阳节贾敏仙逝
字数:3909 加入书签
过完年,日子还是那么忙碌,娘的身子大好,面色红润,散发成熟女人的魅力,爹爹几次看呆。
这日,娘亲开始了调教女儿大计。娘边品茶,边笑吟吟的说:“你娘当年也是京城出名的才女,琴棋书画,骑马打球,刺绣庖厨样样精通。玉儿今年六岁,待过了二月十二,虚岁也七岁了,这些都该学起来,身边的丫头们也不能偷懒,看看都擅长什么,一人一样,学好了,以后就是我儿的帮手,以后到了婆家,才不会被小看。”
“娘说什么呢,女儿还小,女儿要一辈子陪着娘亲和爹爹。”我故作娇羞,其实我就是一颗没羞没臊的草,小狐狸弄来的凡间话本,男男女女,你侬我侬,缠缠绵绵的爱情故事,我不知看了多少,可能草本无心吧,美好的爱情我也欣赏,可要和凡人过这一生,我觉得不可能。目前吧,我不排斥接近我的只有爹爹,师父和小六了,至于其他过路的就只是过路的。
“是啊,玉儿还小,可就被人就盯上了!”母亲重重放下茶杯,生气了,“这些话本不该让你小孩家家的知道,玉儿聪慧,林府发生的这些龌龊事,都是王娥下的暗手,你外祖母来信想把你说给宝玉,说什么亲上加亲,宝玉人品如何不说,就凭他有那样的娘,我也不会同意的。”
天啊,谁出的主意,外祖母还是王夫人,我可不要嫁给宝玉。“那爹爹那儿呢,不会同意了吧”,我焦急的问到。
“你爹是那么没眼光的人吗,他堂堂三品御史的女儿嫁给从五品工部侍郎家的儿子,还是个脂粉堆里打滚的纨绔?你爹立马回信拒绝了贾家的好意,说你胎带不足,有高僧算过,不易早谈婚嫁。回绝的好!王娥害了我不够,还等我巴巴的把我如花似玉的女儿送给她磋磨?这辈子都别想。”母亲咬牙切齿,王夫人要是在眼前,她恨不得扑上去喝她的血。
“听你外祖母口气,我们还高攀了,她说宝玉衔玉而诞,必有大造化,长得及其俊俏,现比你大一岁,已进学读书,颇有天分。感念我随你爹在外任多年,不曾回京,如今亲上加亲,看不到我,有外孙女儿在身边也是好的,有荣国府这棵大树在,我和你爹爹也可放心,比嫁到别家好一百倍。”
“你外祖母对我自是一片真心,可其中缘由又不好对她说,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好为我让贾府家宅不宁,这次也给你二舅舅写了信,暗示他注意后宅,不知这书呆子可看的懂。”
闲言少叙,我娘的才女培养大计实施了,我从此过上水深火热的生活。
上午跟西席贾雨村先生学经史,书,画,下棋;下午跟府里的绣娘学针线绣法,还请了扬州有名的蔡大家教我弹琴,茶艺花艺和各种礼仪规矩。娘亲管家我也要旁听,府内采买,人情往来,商铺田庄,样样繁琐。看来不优秀也不行啊,幸亏前世记忆还在,不然再天资聪颖,也够我喝一壶的。学医也没间断,小六学骑马射猎,我也陪学,小六不知什么身份,身边护卫都是高手。时不时撩撩小六,看看故作冷清,实者呆萌的样子,我心情大好。
丁香是我的药童和情报员,雪雁和白芍学记账理财,白芍、白英学针线和内务,白果、白芨学厨艺,读书认字,当然是一个都跑不了,林探花家的才女女儿的丫鬟当然要会写诗作词,画花绣蝶啊。
日子忙碌而充实,父亲送的各类珍贵书籍,母亲亲手做的新衣,一家人安静的用餐,花园的月季绽放第一个花蕾,小猫妙妙离家又回……这里的生活多么温馨,我的内心平静安宁,快忘了三生石边的本体等我回归。多想时间能在这刻多停留一些,我还是个娃娃,我不愿长大,明天的事明天再去做,我想留住今天一切。
世事无常,母亲在重阳节那天还是中剧毒离我们去了。师父想尽办法也只挽留母亲三天生命,她中的是毒魂水。
重阳节,父亲沐休,带我们到城外甘泉山登高望远,诗兴大发,作诗一首:西风吹日弄晴阴,浊酒一杯湖海深。甘泉山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母亲钦慕的眼神,如幽幽湖水清澈不见底。归来路上我们头上插满菊花,一路欢笑不断。
是夜,父亲雅兴不减,和母亲月下小酌,母亲先尝一口,立马涌上一口鲜血,她声嘶力竭的阻止父亲:别喝,有毒。
我匆忙赶到,银针先护心脉,又用大量泔水催吐,吃下解毒丸只能减缓毒气攻心时间,后师父闻讯赶到,检查酒壶残酒,确认是中了毒魂水,此毒无解。
身为凡人的悲哀,总有千种法术而无法施展。母亲清醒了一阵,交代了好多话,让我好好的,让父亲再找一个女子,陪伴他,生个儿子,不能让林家后继无人,让父亲永远在心里给她留个位置,一遍一遍的嘱咐,父亲都答应了,求她歇歇,不要说了,他只想紧紧抱着她,祈求上天留住挚爱。
三日后在父亲怀里,母亲闭上美丽的双眼,紧握我的手,就此放开了,此生还是母女缘浅,她又一次放开我的手,带着无尽的牵挂和遗憾。
我不想哭,可眼泪啊,总是自己往下流,止也止不住。跪在灵堂,我想起前世,以前不理解黛玉怎么能流那么多的泪,把自己哭死。
现在明白了,第一是母亲父亲先后抛下黛玉而去,幼年得到父母无尽呵护与爱惜后,面对贾府无尽的冷漠和歧视,心理的创伤无法痊愈。第二胎内带毒,表现为肺热,就是肺结核,常年日夜咳嗽,夜不能寐,多思多虑,黛玉自尊心强,一点小事也要思量半天,怕落人话柄。第三荣国府从未给黛玉好好看过病,吃的人参养荣丸本是老太太吃的,给她不过是顺水人情。第四林府财产被夺,大部分修了大观园,剩下落到王夫人兜儿里,寄人篱下,身无分文,堂堂士族林家唯一的血脉连燕窝粥都喝不起。第五黛玉心思单纯,对人从不设防,沦陷在宝玉的温柔小意中,宝玉朝三暮四,又没担当,在家里安排下娶了宝钗。第六明眼人都清楚贾家动了林家孤女的钱,娶回家还好说,黛玉没了利用价值,被一脚踢开,老太太虽疼外孙女,但更看重家族利益,黛玉无依无靠,只能去死,就是不死,最终也会被王夫人害死。
父亲被皇上任命为巡盐御史时,就知道这份职务的风险。盐政利润丰厚,是一块大家都想咬一口的肥肉,尤其江南是产盐大省,家有盐引,能抵万金。皇上才登基不到十年,上有太上皇压着,下有四王八家相互勾结,任命父亲这个没落士族,科举出身的新贵为巡盐御史,是双方势力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江南官吏上下勾结,瞒报产量,私分盐引,贪墨库银。父亲在江南秘密查访三年,才搜集到一批证据,前脚给皇上的密折送出,后脚就遭暗杀。
让父亲寒心的是,朝廷并没有什么动静,除了给母亲二品命妇的头衔,贪官污吏并没得到惩罚。
我给父亲分析,盐政有四王八公的人插手,深究下去,屁股都不干净。太上皇虽禅位,还是喜欢把权利攥在手里,四王都是他的儿子,他不希望骨肉相残,八公是他的老部下,人老了念旧心软。此事牵涉太广,动一子而涉全局,皇上座位未稳,现在出手,没有必赢的把握,只能先顺着太上皇的意思办。皇上空有励新图志的决心,却无强大的助力。现在时机不对,父亲只是革新中的牺牲品,不出意外的话,江南的事,最终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抓几个无关紧要的帮凶,小卒子,就算过去了。
皇上不甘失败,会继续隐忍,通过此事看到父亲的忠心和办事能力,必会让父亲连任。父亲若只想保全性命,三年任期一到,急流勇退,告病还乡,皇上会挽留一番,给个闲职,不会再重用;若想一展抱负,和皇上共进退,学会蛰伏,时机一到,父亲就是皇上手中的刀。
父亲惊异并认同我的言行,却没追根问底,贾先生是不可能教我这些的,朝廷大事也不是我一个女儿家能讨论的,世上奇人异事多了,我出生时百花齐放,满城飘香,父亲就认为我的来历大有异处,有此见识也是正常。
父亲久读圣贤书,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况国蠹未除,怎能给妻子一个交代。
母亲长眠在苏州林家祖地,那里青山绿水,松柏霭蔼,母亲你安息吧。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